- 溝通心理學:把話說到點子上
- 冠誠
- 955字
- 2021-11-18 16:45:45
前言
人活著是為了做成一些事情,成就一番事業,實現某些理想和目標。一般來說,成功者常常給人留下的一個深刻印象就是會說話,具體說就是擁有高超的說話水平。
對一個人來說,會說話的重要性無論怎樣強調都不過分。往大里說,在中國古代就有張儀、蘇秦這樣的人因能言善辯登上了宰相之位,也有楊修、王朗這樣的人因不會說話而命喪黃泉;往小里說,即使是生活中的一個平常問題,沒有把話說到點子上恐怕也難得到解決。
有這么一個真實的小故事:19世紀,在奧地利的維也納,當地婦女們平時喜歡戴一種頂部高高聳起的帽子。哪怕她們進劇場看戲也不愿將帽子脫下,結果擋住了后排觀眾的視線。這些觀眾紛紛去找劇場經理提意見,于是,經理就上臺請在座的女觀眾脫帽,以免影響他人觀影,然而說了半天也沒人理睬他。最后經理在無奈之下說了這樣一句話:“那么,這樣吧,年紀大的女士適當照顧一下,可不脫帽。”此話一出,全劇場的女士竟齊刷刷地把帽子脫了下來。
同一個意思,當劇場經理用不同的話表達出來,卻造成了完全不同的結果。可見,會不會說話,能不能把話說到點子上,對事情的結果有著深刻的影響。
俗話說,“兵不在多而在精。”同理,好話不在多,而在于精。此外,“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同樣的,說話句句都能說到點子上,那才叫會說話。如果信口開河,滿嘴胡言,詞不達意,說得再多也沒有意義,不僅解決不了問題,反而讓人生厭。
當然,這并不是說只要做到言簡意賅、重點突出就算把話說到了點子上,這只是對說話者最基本的要求而已。我們說話的目的不是詞能達意就夠了,也不是簡單的傳遞信息,更重要的是讓說話起到應有的作用,使我們的人生之路走得更順利。只有滿足了這兩點,才算真正地把話說到了點子上。
正因為如此,我們提倡把話說到點子上,并且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即使同一句話,其“點子”也會因情況不同而發生改變。所以,我們在掌握了基本的詞匯和語法之后,更重要的是學會如何在復雜的社會環境中運用。這正是說話之所以被稱為語言藝術的真正原因,也是能不能把話說到點子上的關鍵所在。
基于此,我們編寫了這本《溝通心理學:把話說到點子上》,本書要告訴您的,不僅僅是說話時如何遣詞造句、發音吐字,而且還指導您如何找準說話的重點、選準中心、把握要領、分清說話的輕重緩急,把話說到解決問題的關鍵點,說到對方的心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