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1950年告別
- 新中國極簡史:1949至2019的年度故事
- 陳晉
- 2453字
- 2021-11-17 16:03:36
就像人們預料的那樣,新中國在第一個新年里做的大事,是向過去告別。
告別是從進軍開始的。人民解放軍繼續向華南、西南進軍,以雷霆萬鈞之勢掃蕩殘敵,先后解放了南端的海南島和西部重鎮昌都,一舉打開挺進西藏的大門。西藏地方政府和中央談判,西藏全境于次年實現和平解放。中國大陸從此告別一盤散沙的分裂局面,實現完全統一。
中國共產黨拿到了天下,但他們拿到的是什么樣的天下呢?毛澤東當時說了八個字:“大難甫平,民生憔悴。”滿目瘡痍的中國,是當時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根據聯合國“亞洲及太平洋社會委員會”的統計,中國1949年人均國民收入27美元,不足整個亞洲平均44美元的三分之二,不足印度57美元的一半。
更要命的是,投機商囤積大量糧米、棉花和煤炭,先后導致四次全國性物價大波動。混亂的經濟局面讓人心發慌,關于共產黨“軍事100分、政治80分、經濟0分”的說法在上海不脛而走。中央政府悄悄從東北、四川等地調運大批糧食和棉花到各大城市,一出手,頓時讓待價而沽的投機商吃了個啞巴虧。這年3月,全國物價趨向穩定,財政收支接近平衡,由此告別了國民黨長期沒有解決的惡性通貨膨脹和物價飛漲的歷史。
告別過去并不容易。在大變局面前,不少資本家或觀望或失望,有的離開了上海等大城市。許多工廠商店關門歇業,大批工人失業。怎么辦?6月上旬,中共中央召開進城后的第一次中央全會,制定了鞏固財經統一制度,改善勞資關系,調整稅收,搞活工商業,救濟失業者,開展土地改革等政策。一句話,就是爭取國家財政經濟狀況基本好轉。看來,中國共產黨的工作重心,確實告別了過去,發生了從打天下到治天下的重大轉變。
向過去告別,還有許多舊賬要理。7月,政府公開收兌散存在民間的1930年代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名義發行的紙幣,收兌價格按當時紙幣12元換一塊銀圓,再折合為人民幣來計算。此舉讓老根據地的人們感受到,中國共產黨當初搞革命,說話真的算數。
最大的舊賬,是帝國列強們欠的。新中國一成立,就宣布了“另起爐灶”“打掃屋子,再請客人”和“一邊倒”的外交方針,于是人們在1950年接連看到這樣一些消息:不僅駐扎在中國大陸地區的外國武裝力量被迫全部撤走,西方列強原來在中國享有的兵營地產、內河航行、海關管理、領事裁判等各種特權都被一一取消了。了結是為了開新。2月,中國和蘇聯兩國政府在莫斯科簽訂了《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以代替國民政府此前同蘇聯簽訂的《中蘇友好同盟條約》,兩國政府還簽訂了蘇聯移交長春鐵路、放棄在旅順口和大連特權的協定。
經歷大變局后,普通人最關心的還是自己的日子怎么過。漸漸地,對那些渴望改變現狀的人來說,他們的日子果然開始向過去的模樣告別。
流離失所的游民和乞丐,開始被政府收容安置。2月,面對4000多萬遭受饑荒和洪水襲擊的災民,中央政府成立了救災委員會專門負責救濟。
對居住在北京天橋附近龍須溝旁邊的貧民來說,感受最深的,是他們告別了臭氣熏天、蚊蠅叢生的居住環境。作家老舍在《龍須溝》中借用大雜院里市民的話說:人民政府真是咱們窮人自個兒的政府,王府井大街不修,西單牌樓不修,先給咱們來修這條幾十年沒人管過的臭溝。
清理舊社會留下的一些頑疾,1950年的新中國更是雷厲風行。
人民解放軍投入150萬兵力,進入各地邊遠鄉村和深山老林,去剿滅匪患;
在北方,則取締了各種封建迷信的會道門組織,僅山西一省就有8萬多群眾退出各種會道門,北京則逮捕了100多名一貫道骨干;
對那些吸食鴉片煙毒的癮君子來說,似乎格外痛苦,因為政府通令嚴禁鴉片毒品,收繳煙土毒品,禁絕鴉片種植,制販煙毒者從嚴治罪;
煙花柳巷里的娼妓,曾經是司空見慣的職業,也被擋在了新社會門檻的外面。全國各大城市下令封閉妓院,政府還專門成立婦女生產教養院,讓舊社會里被迫賣身的人們獲得新生。
對婦女們來說,最大的告別,是5月1日頒布實施了《婚姻法》。這部新中國的第一部法律,廢除了延續幾千年的封建包辦婚姻和一夫多妻制,推行自由戀愛和男女平等。恩格斯說過,婦女解放是衡量社會進步的尺度。婦女地位的空前轉變,使“解放”的內涵延伸到了社會細胞之中。不少婦女因為對婚姻不滿,受到虐待,要求離婚。那些還沒有結婚的青年男女,最喜歡看的小說,是趙樹理的中篇小說《登記》《小二黑結婚》;最喜歡看的戲曲,是評劇《劉巧兒》。《劉巧兒》里一段唱詞,表達了青年男女對愛情和幸福的重新理解:“從那天看見他我心里頭放不下呀,因此上我偷偷地就愛上他呀。但愿這個年輕的人哪他也把我愛呀。過了門,他勞動,我生產,又織布,紡棉花。我們學文化,他幫助我,我幫助他,做一對模范夫妻立業成家呀。”
對農民來說,最大的告別,是6月頒布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開始的土地改革。廢除封建土地制度,把土地分給無地或少地的農民,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最后一項歷史任務。
與土地改革相伴的,是劃分階級成分。這件事讓湖南韶山的農會主席兼鄉長作了難。按原有財產,毛澤東家里應劃富農,但把富農的成分劃在革命領袖身上又于心不安。于是他給毛澤東寫了封信,只字不提劃成分的事,只說搞土改了,韶山一帶初步推算人均可分九分三左右的田地,不知主席一家有幾口人分田地?毛澤東一看就明白了,特地讓人轉達三條意見:所有財產分給農民;自己家劃分為富農,則無旁議;照政策辦事,人民會相信政府。
對所有的中國人來說,這年最大的告別,是從10月19日那天傍晚開始的。6月間朝鮮戰爭爆發后,美國海軍第七艦隊立即封鎖臺灣海峽,打斷了中國人完成國家統一的進程。隨后,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在朝鮮半島登陸,很快越過三八線,把戰火燒到鴨綠江邊,美國飛機還一再侵犯我東北領空,投擲炸彈,扔下傳播瘟疫的細菌彈。為保家衛國,中國政府決定抗美援朝,幾十萬中國人民志愿軍10月19日跨過了鴨綠江。擔任中國人民志愿軍司令員的彭德懷,稍后說了這樣一句話:“西方侵略者幾百年來只要在東方一個海岸架起幾尊大炮,就可霸占一個國家的時代是一去不復返了。”
當然,這也是一場艱難的告別,告別故土的志愿軍官兵,許多人再也沒有回來。其中就有毛澤東的兒子毛岸英。他在跨過鴨綠江一個多月后便犧牲了,沒有活到195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