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連耀祖和王寶蓮忙著操辦連老爺子的喪事,忙著收拾處理老爺子留下的遺物。當他們猶豫著那些破書爛柜是該丟掉呢?還是繼續留下來時,連成玉小朋友已胡混完了小學一年級升上二年級了,這時候,連家兩口子又焦躁難安了。
村子里的理發店關門了,開理發店的年輕小夫妻把店開到了城里,孩子也到城里上學了。就連貧困戶劉寡婦的兩個孩子也到城里讀寄宿學校去了。眼看著村子里好幾個孩子都轉到城里讀書了,王寶蓮急得上躥下跳的。她想起了連老爺子辦喪事那幾天,王大川夫妻倆回村吊唁。王大川媳婦兒像電視廣告一樣宣傳著,城里學校的校園環境多么的美,操場多么的干凈,老師多么的敬業能干,自己的孩子進步多么的快等等。.她萬萬沒想到,一開學大家居然招呼也不打,就都奔城里去了。她埋怨連耀祖光想著自己的老爹,不管自己的寶貝兒子。連耀祖卻責怪王寶蓮:平時不管孩子的學習,期末考試科科個位數,想到城里上學也怕學校不收這么差的學生。連耀祖又是生氣又是擔憂。王寶蓮比比村里這家,比比那家,越比越氣。她突然想到了村里的小學。對,找學校去。孩子名字也改了,成績卻不見好。書可是學校教的,老師若教得好,大家干嘛都轉學呢?
她憤憤地跑到了學校,一見到老師就問:“老師,為什么大伙都轉學了,你還在呢?”
老師一臉驚愕:“你是什么意思?”
“我也沒什么意思,我就是愁啊!我兒子怎就什么都學不會呢?這不都是你教的嘛,你倒是說說他每天在學校都干嘛呢?”她急的兩腳直跺。
老師不慌不忙地說:“連成玉干些什么,你應該清楚吧!街坊鄰居家孩子受了欺負難道沒找過你?……”
王寶蓮哪里愿意別人提自己的糗兒,她立馬打斷老師的話:“王大川女人可說了,城里學校好,老師也好,我們也打算讓孩子到城里上學去。只是怕兒子那個成績會影響轉學。”
老師笑瞇瞇地告訴她:“怎么會呢?不影響的。成績不好不能代表孩子不好。轉學手續你該辦就辦,我們學校會為你提供材料的。這點你放心好了。”
“老師,可是我還是犯愁啊!成玉那個成績,他上了二年級能跟上嗎?”
“也許能吧,城里的老師本領大著呢。”老師顯然是在挖苦她。但老師還是長吁短嘆地擔憂道:“唉!如果放在以前,孩子能留一級就好了,可現在的政策不允許了,家長早就該為孩子想想了。”
聽了老師的話,王寶蓮把“留級”兩個字含在嘴里不停叨念直到回家后看見了連耀祖。她高興地把聽到的、想到的,全倒給了他。于是連耀祖馬不停蹄進城托朋友、找關系、選學校、租房子……折騰了一個多月后,連成玉轉學到了燎陽城中心最好的小學——秀安小學。更妙的是連成玉小朋友沒有升二年級,留在了秀安小學一年級(5)班。復讀給連家兩口子送來了希望,一切似乎都正朝著美好的方向發展著。
搬進出租房的第一天晚上,他們興奮的睡不著覺。
“若不是我著急去學校找老師,哪里有今天?若不是她點醒了我,我可又犯愁呀。”
“你每天愁、愁、愁的,誰點醒了你?”連耀祖問王寶蓮。
“咱村的老師唄,就是她說了以前能留級的事,我才想到讓咱兒子重讀一年級,要不是這樣,成玉上了二年級還不是跟瞎子一個樣?愁死我呀!”
“這回你該犒勞我才對,以前在村里總是別人占上風,這回才知道咱自己也不比別人差。我爸說得對,他張四德算個什么東西,咱連家祖上才全是人才!”
“好!好!孩子上學你功勞最大。”王寶蓮夸贊著自己的丈夫:“等將來咱兒子出人頭地了,看連家峪那幫孫子來求咱們家吧!”
連耀祖囑咐王寶蓮:“現在咱也來城里住了,你也沒別的事兒,把精力多放在成玉身上,多看他學習,不要再像村里一樣了。其他的事有我管,咱們把兒子培養好。”王寶蓮“嗯嗯”地答應著。
看著這個簡單的不能再簡單的出租屋,盡管沒法和自家里連家峪的新房子比,但王寶蓮的內心是歡喜的。因為她也和王大川他們一樣住到了城里,兒子一樣也在城里上學。連耀祖想著自己這段日子的東奔西走,他一個農村人能靠自己的關系與能力把兒子送到城里最好的小學讀書,并且能讓兒子留級復讀,他的心漲得甜滋滋的。
這個世界就是這么奇妙。蘋果樹春結果、秋收獲,一年又一年無數個蘋果成熟后掉落下來。可偏偏是那一年、那一顆掉落在牛頓頭上的蘋果,引發了牛頓對萬有引力的探索。連家峪村里的那位老師也一樣,她天天和那么多家長打交道,說了那么多緊要或無關緊要的話。可偏偏是那樣兩句無心之言竟然成就了連家后來這么多的故事:
連相宇變成了連成玉。
連成玉從一年級又升到了一年級。
王寶蓮焦灼的攀比心暫時維穩了。
連耀祖第一次感受到了自己流淌著祖宗的血液,而這種血液讓他能量滿滿。
這一切是連家峪村里的那位小學老師永遠也不會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