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其在標準里迷茫,不如活出自己的模樣
- 獨慕溪
- 1125字
- 2021-11-11 17:51:00
掌控好人生節奏,就不怕被“剩下”
關于單身,最好的狀態莫過于像他明天就會來那樣期待,像他永遠不會來那樣生活。
有一次我突然勤勞地更新了斷更許久的微信公眾號文章,大致講了一下自己的近況。第二天,一位許久未聯絡的老同學L突然在微信上給我發了消息,這讓我很意外。我們已經畢業多年,最后一次見面還是在小別墅里吃散伙飯的那天,此后就變成了匆匆的路人。
回想當年一起度過的青蔥歲月,一切就像發生在昨天一般,歷歷在目,我們之間沒有一絲一毫的生疏感。我們聊了很多,有關工作,有關生活,當然也有關感情。
到了一個尷尬的年紀,情感狀態總是逃不開的話題。
L說她仍舊是單身的狀態,因為習慣了一個人,就更加不想過兩個人的生活。
“其實很簡單,我們現在都更關心自己。我要創建自己的事業、實現自己的夢想,白天上班已經很累了,晚上的時間更是稀少而寶貴,我還想看書,還想看電視劇。我不想和別人‘尬聊’。因為各種原因吧,總之呢,就這樣嘍!不過我想這應該是不少年輕人的普遍狀態吧!”
說到底,反正就是“剩下來”了。一如L所說,這其實是一些年輕人真實的心理和生活狀態。
有很多人,不想談戀愛,更不想結婚。
有這樣兩類人。一類人覺得自己一個人很好,何必非要兩個人徒增煩惱,他們更看重自己的感受。對他們來說,只要自己足夠優秀,就有能力在合適的時間遇到一個優秀的人。愛情不是他們生活的必需品,卻可能成為他們眼中珍貴的私人收藏品。“絕不輕易出手”是他們的共同特點。還有一類人則是受夠了愛情的苦,糟糕的感情經歷令他們對新的戀情聞風喪膽,既對別人沒有信心,也對自己沒有信心。愛情于他們而言,更像是易碎品,就像將一個價值連城的花瓶拿到手里,生怕它會一不小心掉到地上,碎了一地。與其戰戰兢兢地經歷甜蜜后再經歷痛苦,不如一直平靜地生活。他們試圖先尋找自己,再尋找另一半。
其實,總結起來無非就是:要么太在乎自己,要么太在乎別人,要么太在乎別人是不是在乎自己。
無論是向往愛情卻還沒遇到,還是在不斷完善自己的過程中慢慢尋找,這一代很多年輕人明顯更能掌控自己的生活節奏,一如曾在網上紅極一時的那個說法:“我不是獨身主義,也不是不婚主義,我的狀態只不過是我不著急結婚。”
在倡導獨立、自主且人們更加個性化的今天,無論是愛情還是婚姻,其實都已經可以脫離經濟因素而很好地獨立存在,正因如此,它們才顯得純粹。我們期待的另一半不再只是遮風擋雨的保護傘,而是可以時刻溫暖彼此的靈魂伴侶。于是,愛,尤其是彼此相愛,成了我們戀愛、結婚更加在乎的因素。而對于遲遲未來的感情,我們本就不必焦慮。猶記得這么一句話:“關于單身,最好的狀態莫過于像他明天就會來那樣期待,像他永遠不會來那樣生活。”掌控好自己的人生節奏,成為更好的自己,你終會遇見讓你驚艷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