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寨里的紙文明:中國少數民族剪紙藝術傳統調查與研究(第八卷)
- 喬曉光主編
- 706字
- 2021-11-19 10:44:41
蒙古族 Mongol
田野調查地: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赤峰市、鄂爾多斯市
調查時間:2010年
調查者:王紅川
撰文:王紅川
攝影:王紅川
公元7世紀,蒙古族的前身蒙兀室韋發源于額爾古納河東岸,公元9世紀蒙古部落西遷到蒙古高原,與突厥語系的民族融合,分化出很多氏族。1206年,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帝國,蒙古族形成,世代以游牧為生。隨后成吉思汗運用軍事開疆拓土,形成橫跨歐亞的蒙古汗國。1260年成吉思汗之孫忽必烈稱汗,1271年定國號為元,后滅南宋,統一中國。1368年元朝被明朝所滅。1924年生活于漠北的喀爾喀蒙古宣布獨立,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國(今蒙古國)。1947年4月23日,內蒙古人民代表會議召開,決定成立內蒙古自治政府,并將每年5月1日定為內蒙古自治政府成立紀念日。目前,內蒙古有蒙古族人口400多萬,占全國蒙古族總人口的68.7%,是世界上蒙古族人分布最多的地區。另外,蒙古族在我國東北三省、新疆、甘肅、青海、寧夏、河北、河南、四川、云南、北京等省(區)市也各有分布。蒙古族早期信仰薩滿教,1578年成吉思汗的17世孫阿拉坦汗和黃教高僧索南嘉措于青海湖東畔的仰華寺會晤,并率眾多蒙古貴族皈依佛教。此后,藏傳佛教在蒙古地區得到了廣泛的傳播,形成以藏傳佛教為主,與薩滿教互相交融且共生的宗教信仰現狀。蒙古族有自己的語言、歷法、生產方式和生活習俗,其文化源遠流長,歷史上流傳下來的著作有《蒙古秘史》《蒙古黃金史》《蒙古源流》《江格爾》等,其中,《江格爾》是中國少數民族的三大英雄史詩之一。蒙古族民間文學、民間藝術非常豐富,祝贊詞是蒙古族民間文學的傳統體裁,《金香爐》《阿扎拉》的故事世代相傳。蒙古族傳統的刺繡、剪皮、服飾等獨具民族特色,長調、安代舞等是蒙古族音樂、舞蹈藝術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