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三、剪紙的技藝

(一)材料與工具

傳神儀式剪紙:彩紙、裁紙刀、剪刀、麥稈、繩子、糨糊、透明膠等(圖2-90)。

圖2-90 傳神儀式剪紙的材料與工具

經懺道場儀式剪紙:彩紙、紙花、裁紙刀、剪刀、糨糊、繩子、毛筆、墨水等(圖2-91)。

圖2-91 經懺道場儀式剪紙的材料與工具

貝木剪紙:彩紙、剪刀、匕首、鑿子、錘子、墊板等(圖2-92)。

圖2-92 貝木剪紙及其相關工具

刺繡底樣剪紙:花樣子、紙張、剪刀、針線、筆等(圖2-93)。

圖2-93 刺繡及其底樣剪紙的材料與工具

(二)制作技藝流程

文縣地區的傳神儀式與經懺道場儀式使用的災吊剪紙技藝基本相似,其主要的制作流程:1.裁紙,將紙張裁成適宜大小的方形;2.折疊,根據需要將紙張對折一定次數,一般剪紙主體圖案為“十”字形分布,即對折兩次,如果為“米”字形分布,則要對折三次;3.剪制,用剪刀剪出對稱的圖案,將主體圖案完成;4.展開,剪制邊緣圖案,根據需求,局部折剪結合;5.邊飾,將內部花紋完成后,處理邊緣與尾飾,一般吊錢類剪紙,下面要處理成穗子的形式,在邊緣處反向剪出長條,然后平行折疊出紋路,懸掛時會形成垂吊的效果。(見表2-4、表2-8)

表2-4 災吊剪紙的制作過程

表2-8 經懺道場剪紙的制作過程

小旗尺寸不大,為簡單的幾何形,在邊緣留有折疊的邊飾,然后粘于麥稈上。在小旗上放置一圈折疊的扇花就是傘。將五色紙張裁成等大的長方形,對折后剪出門扇形圖案,即是五方門。

龍幡的制作技藝相對繁復,基本制作流程:1.將不同顏色的紙裁成適合大小的長方形,雙龍幡的寬度是單龍幡的兩倍,雙龍與兩個單龍各有12段;2.將備用的彩紙上下對折,再左右對折出一條中線,然后將左右兩翼自上角斜向下卷折,由小到大卷折三疊,再用剪刀在左右折疊出的斜邊處,剪出細密的鏤空短線;3.將左右翼的卷邊展開,將兩翼合起,在中心位置剪出內部裝飾圖案,四角處剪出簡單的幾何圖案;4.剪單龍與雙龍的技巧基本相似,先將紙張上下對折,然后卷邊剪出短線即可;5.按照單、雙龍的寬度,將紙殼剪成三角形,上面貼紅紙并摳出龍眼睛;6.將各組件顏色相間接續,貼在龍頭后面,最后一段為穗子。將整條龍拼接后,用透明膠帶將龍整體固定一遍;7.把做好的龍用繩子懸掛到幡桿上,中間為雙龍,兩側為單龍。(見表2-5)

表2-5 龍幡剪紙的制作過程

平武地區的貝木信仰儀式剪紙一般也采取折剪結合的技藝,隨折隨剪,圖案對稱,二方連續。其中,耀拉的制作技藝具有特殊性,傳統做法是先將紙豎折幾疊,撫平后按于軟木墊板上,用鋒利的匕首(雙刃的短刀)進行鏤刻,將刀尖扎進紙張,然后沿著圖案邊緣的方向用力裁切。耀拉切刻費時費力,具有粗獷明了的視覺效果。扒昔家麻伍才里改良了工具與技術,用鑿子進行雕琢,省時省力,雕刻工整。(見表2-6、表2-7)

表2-6 貝木剪紙的制作過程

表2-7 耀拉剪紙的制作過程

刺繡底樣剪紙,如今能夠原創的人比較少。一般人們需要刺繡時,會先取出收藏的老樣子,將其描畫或者用針線縫在紙張上,用剪刀剜剪復制出樣子,然后固定在繡片底布上,再繡制。因為用老樣子進行人工復制,所以新的花樣子會出現變形或者邊緣擴大的現象。(見表2-9)

表2-9 刺繡底樣剪紙的制作過程

主站蜘蛛池模板: 铜川市| 浦北县| 济南市| 祁连县| 巫山县| 大理市| 浙江省| 大兴区| 余干县| 双流县| 建瓯市| 松潘县| 天长市| 沂源县| 商丘市| 廊坊市| 固阳县| 石城县| 峡江县| 兴安盟| 鹿邑县| 西和县| 龙门县| 陇西县| 陆河县| 来宾市| 炉霍县| 柏乡县| 泽库县| 玉树县| 阿尔山市| 厦门市| 泗阳县| 盱眙县| 连南| 理塘县| 宾川县| 东明县| 招远市| 东莞市| 虎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