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綜合性學習”,有所懼

——學習2011年版《語文課程標準》的一點體會(三)

教育的目的是培育出一批批富有生命活力、具有主動生存方式的個體,以推進時代的轉型,自覺地催生一種新型的文明。語文課程學習的目標之一為“能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激發想象力和創造潛能,在實踐中學習和運用語文。”為達成這一總體目標,義務教育各學段都有“綜合性學習這一方面的內容。根據學段特點,其中的內容逐漸豐富,但其核心始終是要求學生深入校園生活,走近自然,走進社會,關心學校,關注大事,親身或模擬實踐,然后用文字將自己的見聞和體驗表達出來,決不做一個兩耳不聞窗外事的考試型人才。如第四學段(7—9年級)”綜合性學習的內容為:

1.自主組織文學活動,在辦刊、演出、討論等活動過程中,體驗合作與成功的喜悅。

2.能提出學習和生活中感興趣的問題,共同討論,選出研究主題,制訂簡單的研究計劃。能從書刊或其他媒體中獲取有關資料,討論分析問題,獨立或合作寫出簡單的研究報告。

3.關心學校、本地區和國內外大事,就共同關注的熱點問題,搜集資料,調查訪問,相互討論,能用文字、圖表、圖畫、照片等展示學習成果。

4.掌握查找資料、引用資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資料與間接資料的主要差別,學會注明所援引資料的出處。

生活是語文的外延,生活中處處有語文,走進社會、走入生活是課堂以外學生學習語文的另一個極佳的途徑。我挺羨慕過去不少老師的語文教學——

李勝利老師把課堂搬到野外去。學習《觸龍說太后》,李老師就把學生帶到趙王城舊址,參觀歷史古跡,坐在昔日趙王宮殿廢墟的夯土上誦文析文。

魏書生老師在自己的語文課上,為學生介紹國外教育動態,講名篇時文,教他們自己批改作文,教學生自己留作業批作業。

史金霞老師亦不拘一格教語文,引領學生開展文學大師專題研究,拉開一幕幕精彩的詩劇表演,組織“阿Q精神”辯論賽,創辦班級報社。

他們的語文教學是那么的豐富多彩。初為人師的我,憑著內心對語文學習的美好想象,憑著一股初生牛犢之勁,也曾不顧學校的擔憂,不顧同事的質疑目光,帶著第一屆學生做過許多我認為有意義的事兒。

我和學生共寫美麗日記,然后各自編定成集,在全校公開課上做展示,最后這些集子成了我們每個人的財富,也成了學校陳列室的一大亮點。

我憑借著自己第二專業——新聞學的知識,策劃學生就某一個社會話題分組開展全校采訪,采訪對象遍及各年級學生、各科教師以及包括校長在內的行政領導。最后,學生深刻地體會到教材中“當一回小記者”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帶著學生設計問卷走進大型超市、走上大街去做實地調查,獲得一手資料的同時也讓他們深切地接觸到了社會,明白了說話需要技巧的道理。

我與學生“走街串巷”地去糾錯,學生真切地發現了生活中存在著不少文字的鬧劇,錯別字、簡化字或隱或現地藏身于各個店鋪、宣傳欄中,大家認識到了學好祖國文字的必要性。

但隨著教齡的增長,升學壓力的劇增,心中顧忌的增加,如今我的語文教學似乎只有每學期的一本書,一切時間都圍著它轉,一切精力都耗在它身上,可最終的效果卻并不見好。好想學名師,好想重新找回以前的教學感覺,但我心中有所懼,懼怕校與校之間的比拼,懼怕學校的數字,懼怕家長的懷疑,懼怕學生精力的分散,懼怕……既有忌憚,自然放不下,自然畏首畏尾。對著課標,清晰地讀著這一行行一個個的文字,心中只有喟然長嘆和無限迷茫:不知什么時候語文真正進入生活?不知現在的教學方式能否培育出富有生命活力的個體?不知時代的轉型在何時?不知很多年后會產生一種怎樣的新型文明?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屯昌县| 蕲春县| 嘉峪关市| 高要市| 芦山县| 延长县| 子长县| 六盘水市| 瑞昌市| 梓潼县| 恩平市| 铜陵市| 土默特右旗| 诸城市| 赤峰市| 黔西| 莎车县| 黔西县| 太仓市| 青阳县| 安塞县| 营口市| 弥勒县| 井冈山市| 揭西县| 新余市| 镇康县| 旌德县| 梁河县| 万全县| 宁化县| 昌黎县| 竹山县| 广南县| 额敏县| 应城市| 南雄市| 资兴市| 镇远县| 抚远县| 左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