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虞我詐
出自《左傳·宣公十五年》,你欺騙我,我欺騙你,比喻互相猜疑、互相欺詐。
春秋時期,楚莊王領兵對宋國發動進攻,將宋國都城睢陽團團圍住,一直圍了好幾個月。被圍困的宋軍堅守城池,頑強抵抗,才使宋國都城一直沒有被楚軍攻下。雙方對峙的形勢持續了很久,楚軍也漸漸支持不下去了,準備退兵。替楚莊王駕車的申叔時建議,在睢陽城的四周修房種田,做出長期圍困的樣子,宋國必然會害怕,投降也就指日可待了。
楚國軍隊按申叔時所說的部署,宋軍發覺后果然驚慌起來。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宋國將軍華元只身一人冒死潛入楚營,來到楚軍統帥子反的帳內,對子反說:“我來是為了告訴你,我們宋國是絕對不會投降的!如果你們答應退兵三十里,我們可以談判。”子反將此事及時報告給楚莊王。莊王見宋國人決心抵抗,覺得取勝不易,便撤軍三十里。此后楚宋兩國講和,簽訂盟約,要求不得相互欺詐。雙方在盟約中寫道:“我無爾詐,爾無我虞?!焙髞磉@句話演變為相反的意思“爾虞我詐”。
耳邊風
出自唐末杜荀鶴的《贈題兜率寺閑上人院》,比喻聽了不放在心上的話。
杜荀鶴是唐朝末年池州(今安徽石臺縣)人,出生于一個貧窮的家庭,讀書非常用功。雖然他很有才學,詩作也很有名,但在科舉考場上卻很不順利。唐昭宗大順二年,四十六歲的杜荀鶴終于考中了進士,但他已頭發花白,又適逢天下大亂,長安也快變成了戰場。杜荀鶴只得離開,仍舊做他的普通百姓。就像他自己所說的“百歲有涯頭上雪,萬般無染耳邊風”。杜荀鶴身居鄉野,用自己的筆深刻反映了當時社會的悲慘現狀,他把自己的詩集稱為《唐風集》。
惡貫滿盈
出自《尚書·泰誓》,指罪惡之多,猶如穿錢一般已穿滿一根繩子。形容罪惡極多,已到末日。貫:穿錢的繩子;盈:滿。
商紂王荒淫無道,驕奢淫逸,殘害忠良,拼命搜刮民脂民膏,百姓生活苦不堪言,惹得天怒人怨。西伯侯姬昌的兒子姬發繼承周王位后,聯合各路諸侯起兵討伐紂王。
姬發在領兵討伐紂王之前,把全軍將士集合在一起,開了一個誓師大會,列舉了商紂王的惡行,說“商罪貫盈,天命誅之”,意思是商紂王壞事做絕,就像穿在繩子上的錢幣一樣,已經穿滿了整根繩子,因此商紂王罪大惡極,應該受到懲罰。最后,周武王號召大家齊心協力,為民除害,摧毀商紂王的殘暴統治。
武王為解救天下蒼生而起兵伐紂,自然得到了天下百姓的支持。大周軍隊很快便打到商都,紂王最后自焚而死,商朝就此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