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公冶長第五

5-1

子謂公冶長:“可妻也。雖在縲紲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子謂南容,“邦有道,不廢;邦無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辜譯】

孔子評價一位學生(公冶長①)說:“所有人都會毫不猶豫地把自己的女兒嫁給這樣的男人。沒錯,他曾經進過監獄,但這不是因為他犯過罪?!庇谑强鬃影炎约旱呐畠杭藿o了他。

孔子評價另一位學生(南容②)說:“當一個國家政府運行有序、社會公平公正的時候,他不會被埋沒。但是當一個國家政府秩序混亂、社會不公的時候,他會免遭迫害。”孔子因此把自己的侄女嫁給了他。

注釋

①公冶長(前519-前470),公冶氏,名長,字子長、子芝。春秋時魯國人。孔子弟子“七十二賢”之一,名列二十。博通書禮,終生治學不仕祿。因德才兼備,深為孔子賞識,將女兒嫁給他。

②南容,即南宮適,姓南宮,名適,一名韜,字子容,又稱南宮括、南容。春秋時魯國人??鬃拥茏印捌呤t”之一??鬃淤澦恰熬印?、“尚德”之人,把侄女嫁給他。

5-2

子謂子賤:“君子哉若人!魯無君子者,斯焉取斯?”

【辜譯】

然后,孔子又評價另一位學生(子賤①)說:“他真是個聰明而品德高尚的人啊!倘若魯國沒有聰明高尚的人,那么人們又怎么能學到他所具有的美德呢?”

注釋

①子賤,姓宓,名不齊,字子賤。春秋末期魯國人。有才智,仁愛,孔子贊其為君子??鬃拥茏印捌呤t”之一。

5-3

子貢問曰:“賜也何如?”子曰:“女,器也?!痹唬骸昂纹饕??”曰:“瑚璉也?!?

【辜譯】

另一位學生(子貢)聽到上述評論后,問孔子:“我呢?您怎么評價我?”“你呀,”孔子說,“就好比一件藝術品?!薄笆裁此囆g品?”子貢問?!耙患倽M珠寶的雍容華貴的藝術品?!笨鬃踊卮?。

5-4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給,屢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辜譯】

有人評價孔子的一位學生(冉雍①)說:“他是個道德高尚的人,但是才思不夠敏捷?!?

當孔子聽到這樣的評價時,說道:“才思敏捷有什么用?如果一個人總是隨時想和別人唇槍舌劍,往往只能到處樹敵。我不知道他是不是一個道德高尚的人,但是我也沒有發現才思敏捷有什么好處?!?

注釋

①冉雍(前522-?),姓冉名雍,字仲弓。春秋末魯國人。與兄冉耕(伯牛)、弟冉求(子有)皆在孔門“十哲”之列,世稱“一門三賢”。品學兼優,為人度量寬宏,孔子稱其“可使南面”。

5-5

子使漆雕開仕。對曰:“吾斯之未能信?!弊诱f。

【辜譯】

有一次,孔子想讓他的一位學生(漆雕開①)去做官?!安恍小!边@個學生回答,“我對做官還沒有信心。”因此,孔子就舉薦了他。

注釋

①漆雕開(前540-?),姓漆雕,名開,字子開,又字子若。春秋時魯國人。無罪受刑而致身殘,為人謙和而有自尊,博覽群書,在孔門中以德行著稱?!捌岬袷现濉眲撌既?,著有《漆雕子》十三篇。

5-6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從我者,其由與!”子路聞之喜。子曰:“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

【辜譯】

有一次,孔子說:“現在的中國政府混亂無序,司法不公正。我打算乘一艘小船漂洋過海,去別的國家尋找秩序和公平。如果我要帶一個人去,我會選擇仲由*?!庇谑巧焓种赶蚱渲幸晃粚W生(仲由)。聽到孔子的話后,被點名提到的學生非常興奮,說愿意一同前往。“我的朋友,”孔子隨后對他說,“你的確比我更勇敢,但是你勇猛有余,判斷不足?!?

(*仲由就好比孔子的圣彼得:一個勇敢、俠義而又魯莽的人。他的名字叫仲由,字子路。我們在書中對他做了例外處理,和在第二章第九節提到的顏回一樣。)

5-7

孟武伯問:“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庇謫枴W釉唬骸坝梢玻С酥畤墒怪纹滟x也,不知其仁也?!薄扒笠埠稳纾俊弊釉唬骸扒笠?,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帶立于朝,可使與賓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辜譯】

孔子故國的貴族中很有權勢的一個成員(孟武伯)問孔子,上面提到的學生仲由是不是一個道德高尚的人?!拔也缓谜f,”孔子回答。但對方不斷逼問,孔子說:“在一個實力一流的國家,他可以受命管理軍隊。但我不好說他是不是一個道德高尚的人?!?

然后,孟武伯針對另一位學生(冉有)提出了同樣的問題。孔子回答:“在大城鎮的政府或在小諸侯國的事務方面,他可以做個行政長官。但我不好說他是不是一個道德高尚的人?!?

孟武伯繼續針對另一位學生(公西赤①)提出了同樣的問題??鬃踊卮穑骸霸谡降膶m廷宴會上,他可以負責接待賓客。但我不好說他是不是一個道德高尚的人?!?

注釋

①公西赤(前509-?),姓公西,名赤,字子華,亦稱公西華。春秋末魯國人??鬃拥茏印捌呤t”之一。在孔子弟子中以長于祭祀之禮、賓客之禮而著稱,善交際。

5-8

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弊釉唬骸案ト缫?。吾與女弗如也。”①

【辜譯】

孔子曾問他的一位學生(子貢):“你和顏回相比,誰更有才華?”

這位學生回答:“我怎么敢拿自己和他做比較呢?他學了一樣東西,立刻能將它應用到各個方面;而我學了一樣東西后,只能順著它的含義,將它應用到一兩個特定的場合。”

注釋

①最后一句“子曰:‘弗如也。吾與女弗如也。'”孔子的意思是說:“你是不如他!我贊同你說的,你是不如他?!边@最后一句辜鴻銘沒有翻譯。

5-9

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于予與何誅!”子曰:“始吾于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于予與改是?!?

【辜譯】

孔子的一位學生(宰予)在大白天的最好時光蒙頭大睡,孔子評價這件事說:“腐爛的木頭雕刻不出什么東西來,垃圾建造的墻壁抹不上泥。這種情況下,指責他又有什么用呢?”

然后,孔子接著說:“以前,當我想要評判一個人的時候,我聽他一席話,就能在某種程度上知道他今后能做什么。但是現在,當我想要評判一個人的時候,我必須在聽他說話的同時,看他今后能做什么。或許,正是這個年輕人改變了我評判人的方法?!?

5-10

子曰:“吾未見剛者?!被驅υ唬骸吧陾?。”子曰:“棖也欲,焉得剛?”

【辜譯】

有一次孔子說:“我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見過性格堅強的人?!庇腥嘶卮穑骸坝邪?,比如某某人(申棖①)就是堅強的人?!薄安?,”孔子回答,“他是個激情強烈的人,但他不是性格堅強的人?!?

注釋

①申棖,姓申名棖,字周。春秋時魯國人??组T“七十二賢”之一,精通六藝。

5-11

子貢曰:“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子曰:“賜也,非爾所及也?!?

【辜譯】

一位學生(子貢)對孔子說:“我不愿意別人強加在我身上的事情,我也不愿意將它強加在別人身上。”孔子回答:“賜啊,你還沒有達到那樣的水平。”

5-12

子貢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

【辜譯】

孔子的一位學生(子貢)說:“你可以經常聽到老師談論藝術和文學方面的話題,但你從來聽不到他談論玄學或神學方面的話題?!?

5-13

子路有聞,未之能行,惟恐有聞。

【辜譯】

當孔子的學生、勇猛的仲由(子路)在學到知識還沒有完全掌握,無法付諸實踐的時候,他暫時不會學習新的知識。

5-14

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辜譯】

談到當時一位知名人物(孔文子①)時,有位學生(子貢)問孔子:“為什么他去世后,給他加上‘文’這樣的榮譽稱號呢?”

孔子回答:“他是一個非常勤奮的人,懂得如何提高自己的文化修養;他會向比他懂得少的人請教,而且不感到羞恥。正因為這個原因,他去世以后,給他加上了‘文’的榮譽稱號?!?

注釋

①孔文子,姓孔名圉,衛國大夫。謚“文”。后人多稱其孔文子。據《左傳》和《四書集注》記載,哀公十一年(前484年)冬,衛國太叔疾逃到宋國。當初,太叔疾娶了宋國子朝的女兒,她的妹妹隨嫁。后來子朝因故逃出宋國,孔文子就讓太叔疾休了子朝的女兒,然后把自己的女兒孔姞嫁給太叔疾。但太叔疾卻偷偷地把前妻的妹妹安置在犁地,還修了一座宮殿??孜淖拥弥螅杀ゴ蛱寮?。孔子勸說孔文子打消念頭,于是孔文子把女兒強行要了回來,再嫁給太叔疾之弟遺:“疾奔宋,文子使疾弟遺室孔姞?!弊鳛槌甲?,孔文子攻打國君,是以下亂上,還將女兒隨意嫁人,都是不符合禮的行為,所以子貢對他死后被授予“文”的謚號大惑不解,問孔子原因??鬃痈嬖V他,這是因為孔文子“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5-15

子謂子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辜譯】

孔子評論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子產①,相當于那個時代的科爾伯特②)說:“他在四個方面表現出他是一個品德高尚而且智慧超群的人:做事時顯得熱情誠摯;事奉國君時顯得莊重嚴肅;滿足百姓需求時顯得慷慨大方;同老百姓打交道時能做到公平公正?!?

注釋

①子產(?-前522),姓姬名僑,字子產,又字子美,人們稱其為公孫僑、鄭子產。鄭國大夫,做過正卿,公元前543-522年執掌鄭國國政。鄭穆公之孫。與孔子同時,是當時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是孔子非常尊敬的人之一。

②讓·科爾伯特(Jean Baptiste Colbert,1619-1683),法國政治家,路易十四的財政大臣。他擔任法蘭西學院院士時,創辦法國科學院(1666年)。在科爾伯特的鼓勵下,路易十四創建了巴黎天文臺。

5-16

子曰:“晏平仲善與人交,久而敬之。”

【辜譯】

孔子評價另一位著名政治家(晏子①,相當于那個時代的威廉·坦普爾爵士②)說:“他知道如何觀察朋友之間的真正關系。無論和一個人交往多長時間,他都始終保持同樣不變的謹慎尊重?!?

注釋

①晏子(前578-前500),姓晏名嬰,字仲,謚“平”。齊國賢大夫,輔政達五十余年。春秋時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司馬遷非常推崇晏嬰,將其比為管仲??鬃臃Q贊說:“救民百姓而不夸,行補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

②威廉·坦普爾爵士(Sir William Temple),17世紀英國著名學者和外交家。曾促成奧蘭治親王和瑪麗女王的婚姻。在他的仲裁下,英國與當時的荷蘭、瑞典結成清教三國同盟,共同對抗法國。

5-17

子曰:“臧文仲居蔡,山節藻棁,何如其知也!”

【辜譯】

孔子評價當時一位性情古怪的人(臧文仲①)說:“這個人建了一座精心雕飾的祠堂,用來供奉他養的一只大龜。對于像他這樣的人的智慧,有什么好說的呢?”

注釋

①臧文仲(?-前617),姬姓,臧氏,名辰,謚“文”,謂臧孫辰。臧哀伯次子,謚文,故死后又稱臧文仲。春秋時魯國大夫,世襲司寇,執禮以護公室。

5-18

子張問曰:“令尹子文三仕為令尹,無喜色;三已之,無慍色。舊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痹唬骸叭室雍??”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弒齊君,陳子文有馬十乘,棄而違之,至于他邦,則曰:‘猶吾大夫崔子也。’違之。之一邦,則又曰:‘猶吾大夫崔子也。’違之,何如?”子曰:“清矣?!痹唬骸叭室雍??”曰:“未知。焉得仁?”

【辜譯】

孔子的一位學生(子張)請孔子對當時一位公眾人物(子文①)發表看法,說:“子文在做官期間,曾三次擔任楚國宰相,但是他沒有表現出任何得意。三次被免職后,他也從未表現出任何的沮喪。他每一次都格外謹慎,在離職的時候,總會給接替他職位的人闡釋他管轄的政府部門所追求的政策方針。請問,您對他有什么看法?”

孔子回答:“他是一個做事盡職盡責的人?!睂W生問:“但是,他能稱為道德高尚的人嗎?”孔子回答:“我無法評判他是否稱得上道德高尚的人。”

這位學生繼續問孔子另一位公眾人物(陳文子②),說:“當他的故國(齊國)的總理(崔杼③)殺死國君(齊莊公)時,盡管他(陳文子)在國內擁有巨額財產,但是他把所有東西都舍棄了,并離開了這個國家。當來到另一個國家時,他說:‘我看這里的人和我們國內的崔氏一樣,都是殺父殺兄之人?!粤⒖屉x開了那個國家。然后他從一個國家去到另一個國家,發現情況跟之前一樣。那么,您怎么看這個人呢?”

孔子回答:“他是一個純潔高尚的人?!睂W生問:“但是,他可以稱為道德高尚的人嗎?”孔子回答:“我無法評判他是否稱得上道德高尚的人?!?

注釋

①子文,羋姓,名谷於菟,字子文。春秋時期楚國歷史上著名的令尹之一。對楚國的強大和北上爭霸做出了杰出貢獻。

②陳文子,名須無。春秋時期陳國大夫。齊國大夫崔杼殺死齊莊公后,他為表示和弒君之流決裂而逃出齊國。

③崔杼(?-前546),又稱崔子、崔武子,春秋時齊國大夫,后為齊國執政。靈公病危,迎立故太子呂光(莊公),殺太傅高厚。前548年,因莊公與其妻棠姜私通,聯合棠無咎殺莊公,立莊公弟杵臼(景公),自任右相。兩年后,崔氏家族爭權內訌,左相慶封攻滅崔氏,崔杼上吊自殺,尸體為景公戮曝。崔杼在齊執政二三十年,大肆殺戮,使齊政局動蕩。據史料記載,崔杼弒君后,齊國太史如實記載了這件事,崔杼大怒,殺太史。太史的兩個弟弟太史仲和太史叔也如實記載,都被崔杼殺了。崔杼告訴太史的第三個弟弟太史季說:“你三個哥哥都死了,你不怕死嗎?你還是把莊公寫成暴病而亡吧?!钡芳菊卮穑骸皳轮睍鞘饭俚穆氊?,失職求生,不如去死。你做的這件事,遲早會被大家知道,即使我不寫,也掩蓋不了你的罪責?!贝掼虩o奈,只得放了他。太史季走出來,正遇到南史氏執簡而來,原來南史氏以為他也被殺了,是來繼續秉筆直書“崔杼弒君”的。

5-19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辜譯】

據說當時一位公眾人物(季文子①)每做一件事之前都要思考三次??鬃勇牭竭@樣的評論后,說:“思考兩次——這就夠了?!?

注釋

①季文子(?-前568),即季孫行父。姬姓,季氏,謚文,史稱“季文子”。春秋時魯國正卿。為人謹小慎微,執掌魯國朝政三十多年,厲行節儉,開一代儉樸風氣;開初稅畝,促進魯國的改革發展。季孫行父上承其祖成季之遺風,下啟以季氏為首的“三桓”政治。正因為他的努力,魯國三桓才得以順利成長,成為日后凌駕于魯君之上的強勢卿家。

5-20

子曰:“寧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辜譯】

孔子評論當時一位公眾人物(寧武子①)說:“當國家政府秩序井然、司法公正公平的時候,他的所作所為顯示出他洞穿一切。但是,當國家政府秩序混亂、司法失去公正公平的時候,他的所作所為就顯得愚笨無知。像他那樣顯得洞穿一切非常容易,但是要模仿他那樣顯得愚笨無知卻沒那么容易。”

注釋

①寧武子,姬姓,寧氏,名俞,謚“武”,春秋時衛國大夫。

5-21

子在陳,曰:“歸與!歸與!吾黨之小子狂簡,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辜譯】

孔子周游列國的最后一段日子(在陳國),有人聽到他說:“我想該回去了!我想真的該回去了!我這些學生全都是志向高遠且獨立自主的人,而且他們在各個領域都很有作為,但是他們還沒有形成自己的判斷?!?

5-22

子曰:“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

【辜譯】

談到古代兩位在生活和品格方面均以純潔至善而聞名的杰出人士*時,孔子說:“他們能原諒別人所犯的錯誤,所以他們很少抱怨社會?!?

(*這兩個人名叫伯夷、叔齊,是一個小侯國國君的兒子。他們兩個都放棄了王位繼承權,將王位讓給年輕的弟弟,并離開了國家。當舊的帝國王朝更替時,他們拒絕吃新朝代的糧食,最終餓死在一座荒山腳下。

“雖然樹木矮小,樹根遭受傷害,卻無法挪動大地,就像希臘的齊諾訓練樹木那樣;不過當大地對樹木造成傷害,甚至樹木對大地造成傷害,那么樹木就不會重燃對大地的愛;因為樹木的需要遠遠超過了齊諾的需求,對此齊諾早就知曉?!?

——卡萊爾①《舊衣新裁》)

注釋

①卡萊爾(Thomas Carlyle,1795-1881),蘇格蘭散文家和歷史學家,英國19世紀著名史學家、文壇怪杰。曾任教于愛丁堡大學。辜鴻銘的碩士學位就是在他的指導下取得的。

5-23

子曰:“孰謂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諸其鄰而與之。”

【辜譯】

孔子評價當時的一個人(微生高①)說:“誰說他是一個誠實正直的人呢?當有人求他給一些家用必需品(醋)的時候,他卻跑到鄰居家討了點,然后當成他自己的送給了那個人。”

注釋

①微生高,即尾生高,姓微生,名高,春秋時魯國人??鬃拥茏印R允匦耪倍Q,流傳有“尾生抱柱”的故事:相傳尾生與女子約定在橋梁相會,久候女子不到,水漲,乃抱橋柱而死。

5-24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

【辜譯】

孔子說:“花言巧語,裝出好臉色,過分討好別人,這些都是我的一個朋友(左丘明①)感到羞恥的事情,我也對這些做法感到羞恥;隱藏對別人的憎恨,反而和他交朋友,這也是我的朋友(左丘明)感到羞恥的,我對此也感到羞恥?!?

注釋

①左丘明(約前502-約前422),姓丘,名明,因其父任左史官,故稱左丘明。春秋末期魯國人。著名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與孔子同時或稍長于孔子。曾任魯國史官,相傳為《左傳》《國語》的作者,作《國語》時已雙目失明。

5-25

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子路曰:“愿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蔽之而無憾?!鳖仠Y曰:“愿無伐善,無施勞。”子路曰:“愿聞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辜譯】

有一次,孔子最喜歡的兩個學生顏回和性格勇猛的仲由(子路)在一旁侍奉孔子,孔子對他們說:“現在你們兩個人告訴我,你們的畢生志向是什么?”

勇猛的仲由回答:“如果我有一些車、馬以及富麗奢華的衣裳,我愿意和朋友一起分享,讓他們把屬于我的東西也看作是屬于他們的東西?!?

孔子最喜歡的學生顏回回答:“我希望能做到不自我吹噓;不管為別人做過什么事,在評判自己的時候,都能謙虛謹慎?!?

“那么,”勇猛的仲由隨后對孔子說,“老師,我們也想聽聽您一生所追求的志向。”

“我的志向,”孔子回答,“就是可以讓家里的老朋友安享晚年;以誠待人,讓朋友們覺得足以信任;熱愛并關懷家鄉的年輕人。”

5-26

子曰:“已矣乎!吾未見能見其過而內自訟者也?!?

【辜譯】

有一次,有人聽到孔子說:“唉!我至今還沒看到有人能夠發現自己的缺點,并愿意在自己的良心面前責備自己?!?

5-27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

【辜譯】

孔子曾經說:“即使是在非常小的鎮上,也肯定會有像我這樣盡職盡責、誠實守信的人,只是他們沒有像我一樣努力提高自身修養罷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春县| 华池县| 元江| 德令哈市| 罗江县| 宝丰县| 马关县| 建昌县| 电白县| 临夏县| 丹凤县| 乳源| 六枝特区| 永定县| 辽阳市| 牡丹江市| 大冶市| 丰城市| 南昌县| 深州市| 南澳县| 胶南市| 静乐县| 屏东县| 铜川市| 耿马| 曲麻莱县| 罗定市| 株洲市| 奉节县| 安乡县| 漠河县| 广河县| 漠河县| 陇南市| 黔东| 乐安县| 峨眉山市| 长岭县| 桂阳县| 曲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