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游藝史話(典藏版)
- 王宏凱
- 1259字
- 2021-11-26 11:16:57
三、河圖洛書、九宮圖和圍棋
中國的游藝起源于遠古時代人們的生產生活,除了直接來源于自然界或人類社會的具體事物外,還與人們對宇宙和自然的認識,以及與人們的天文、地理、氣候等知識有關。
相傳在遠古伏羲氏統治天下的時候,洛陽東北孟津縣境內的黃河里浮出龍馬,背負“河圖”。在夏禹治水的時候,洛河里出現一只神龜,背馱“洛書”。伏羲依河圖而演成八卦,大禹靠洛書而治水成功。這兩幅神秘而又奇妙的圖形蘊含了遠古先民對宇宙和自然界的認識與想象。一般認為河圖為圓,象征天,洛書為方,象征地。河圖上的符號代表著天上的星座,洛書上的符號則代表反映地域觀念的九州。后來,在洛書的基礎上,出現了一種“九宮圖”。它在一個由若干個排列整齊的數組成的正方形中,任意一橫行、一縱行及對角線的幾個數之和都相等。這種排列的圖表,就是數學里說的幻方或縱橫圖。

明木刻畫《龍馬負河洛圖》,載明萬歷余象斗編《列國前編十二朝》
在唐宋時期,人們在九宮圖的基礎上發明了一種“重排九宮”的數學游戲,這就是移塊玩具的“老祖宗”。“重排九宮”的玩法是制作一個帶有3×3 個方格的方盒,里面放8 塊正方形木塊。木塊上分別寫有1 至8 這8 個數字。玩時,先把8 塊木塊隨意地放在方盒內,然后利用一個空的方格,使隨意排列的木塊排出具有一定規律的順序來。后來,人們在“重排九宮”玩具的基礎上,創造出至今仍然風靡世界的益智游戲“華容道”。華容道是中國古老民間益智游戲的代表,數學原理深奧,變化多端,體現了中華民族的聰明才智,與魔方、鉆石棋并稱為“智力游戲界的三大不可思議”。從現有文獻來看,華容道游戲大約發明于19 世紀30 年代,但它的淵源卻非常古老,是一個名副其實的中國益智游戲。
河圖與洛書相結合,并結合古代的八卦思想,又演變成了“太極圖”。太極圖中的黑白相對的對稱結構暗示宇宙間陰陽的變化和自然界永無休止的運動。這種遠古的思維方式在圍棋這一游藝項目中得到充分的體現。圍棋的圓形棋子代表天,方形棋盤代表地。黑白棋子則分別代表著陰、陽。陰陽最初的含義是指冷和熱,后來便具有了抽象意義,即表示黑暗與光明,而且還表示女性和男性。古代人認為一切事物都是在陰陽的消長與融合中發展的。圍棋棋盤上的“天元”代表著方位坐標的中心;分布在棋盤上的8 個“星”,分別代表了東、南、西、北、東北、東南、西北、西南8 個方位;四個角上的星和天元,代表了“五岳”;四個角星則體現春、夏、秋、冬四季中最有特征的那一天。這反映了古人對地域方位和季節的認識。如果把棋盤上的天元、星構成圖形,不正與“洛書”的圖形相近嗎?難怪古代學者總是把圍棋與天文、地理、陰陽、五行等聯系起來。《敦煌棋經》中說:“碁子圓以法天,碁局方以類地。碁有三百一十六道,放周天之度數。”元代虞集在《玄玄棋經》序中說:“夫棋之制也,有天地方圓之象,有陰陽動靜之理,有星辰分布之序,有風雷變化之機,有春秋生殺之權,有山河表里之勢。”在古人創造圍棋等游藝活動的過程中,融入了他們對宇宙和自然界的認識。除圍棋外,古人的科學智慧體現在諸如象棋、六博、葉子戲、風箏、七巧板等游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