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游藝史話(典藏版)
- 王宏凱
- 2164字
- 2021-11-26 11:17:00
七、孔子的游藝思想
古代游藝思想是中國游藝發展歷史的重要內容,伴隨著游藝的產生和發展,融匯其中的游藝思想也不斷豐富起來。春秋戰國是古代游藝思想的形成時期,“百家爭鳴”為各學派對娛樂本性和游藝精神的討論提供了自由的空間,孔子、老子、墨子等都提出了自己的游藝觀,最終由于儒家思想迎合歷代封建統治階級的政治需求和審美需要,成為中國古代游藝思想的主流。孔子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的創始人。由于歷代統治者尊孔讀經、重文輕武的影響,在人們的心目中,孔子是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書生,開口仁義道德、斯斯文文的老夫子。其實不然,從《論語》等有關史料中可以看出,孔子是位很重視身體鍛煉,懂得娛樂,善于游藝的人。他的游藝思想對后世產生了很大影響。

明代木刻畫《孔子圣跡圖》
孩童時代的孔子同樣喜歡游戲。《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孔子為兒嬉戲,常設俎豆,設禮容?!迸c別的孩子“過家家”游戲不同,孔子則是模仿成人祭祀的禮儀??鬃铀枷胫谐3Vv到“藝”,泛指所有的培養禮樂人文之道的學問和技藝。宋代朱熹在《四書集注》中說:“藝,則禮樂之文,射、御、書、數之法,皆至理所寓,而日用之不可闕者也。”意思是說,孔子所講的“藝”包括古代培養人才的禮、樂、射、御、書、數,即“六藝”,其中蘊含著深奧的不可缺少的哲理?!傲嚒币谑裁礌顟B下進行呢?孔子提出了“游于藝”的觀點,“游”字的含義,朱熹認為是“玩物適情之謂”。由此構建了孔子游藝思想的核心。“游藝”一詞便成了中國各種娛樂消遣活動的總稱,并衍生出游戲、游娛、游冶、游佚、游嬉、游息等許多詞匯。
孔子認為娛樂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據《禮記·雜記下》記載,孔子有一次給學生子貢講解民間年終祭祀游樂的意義,說了兩句著名的話:“張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張,文武弗為也。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意思是:只是緊張而不得輕松,即使是文王、武王亦做不到;只管輕松而不緊張,那又是文王、武王所不愿意的;所以只有時而緊張時而輕松,才是文王、武王的辦法??鬃佑霉蟮膹埑趤肀扔魃畹膭谝?,并以此說明娛樂對修身治國的重要作用。他認為“逸”并非什么都不干,而是開展一些游戲娛樂活動。比如,孔子認為六博、圍棋是人們度過閑暇時間的一項良好活動?!墩撜Z·陽貨》說:“子曰: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不有博弈者乎?為之,猶賢乎已?!笨鬃诱J為,空閑時間玩玩六博、圍棋,總比無聊得什么都不干要好些,可以推想,孔子及其弟子們可能經常玩六博和圍棋。
孔子重視游藝的思想,還表現在他提倡游山登高,從大自然中陶冶性情,得到快樂?!墩撜Z·雍也》說:“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他的意思是說:有知識有道德的人,喜愛山水,動靜自若,從中陶冶性情,得到娛樂與長壽?!墩撜Z·先進》中記載了一個故事。一天,孔子向弟子曾晳問道:“你的志向是什么呢?”曾晳回答說:“暮春三月,我穿上輕便的衣服,邀請五六位好友,到沂水(今山東境內)河邊洗個澡,在樹木成蔭的祭臺上吹一吹風,然后大家唱著歌,一路游玩而歸。”說罷,曾晳以為老師會訓斥他胸無大志。不料,孔子聽了長嘆一聲說:“我十分贊同曾晳的志趣呀!”這個故事表明孔子是很贊同閑暇時間里從事有益的娛樂消遣活動的。
孔子不僅要求學生參加各種有益于身心的游藝活動,而且身體力行,參加釣魚、登山、弋射和田獵等活動?!墩撜Z》說:“子釣而不綱,弋不射宿?!笨鬃犹岢烎~,不贊成用網打魚;提倡射箭,不贊成用帶繩索的矢射殺歸巢的鳥禽。這段話雖在于宣揚孔子的“仁”,但可知孔子是喜愛釣魚射獵的。《孟子》記載:“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笔芳杏涊d,孔子曾多次登臨泰山、蒙山、臘山等,曾寫下《邱陵歌》《龜山操》等吟詠泰山的詩歌?!俄n詩外傳》記載:“孔子游于景山(今山東境內)之上,子路、子貢、顏淵從?!闭f明孔子多次登山游歷,有時還帶著他的學生一起活動。
孔子認為“六藝”中具有豐富的游藝娛樂的因素,“游于藝”就是提倡在自由舒暢的狀態下進行的道德修養和技藝學習,消遣娛樂有助于以禮樂教化來熏陶人們,可以陶冶性情,強健身心。這是中國古代最早提出的關于娛樂活動本質的思想。孔子的游藝思想與西方早期思想家的娛樂思想相比較,在強調自由時間、身體與精神放松與愉快感受,滿足發展需要等方面是相通的,不同之處在于孔子更加突出道德的作用、重視游藝的教化作用,游藝的目的不僅是尋求愉悅的快感,而且是修身治國的道德要求。后世儒家的思想家們不斷完善豐富孔子的游藝思想,逐步完成了中國游藝思想體系的建構。

唐代三樂鏡,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藏
孔子一生周游列國,“已而去魯,斥乎齊,逐乎宋、衛,困于陳、蔡之間”。顛沛流離一世,但始終保持著樂觀進取的精神,這與他的游藝思想和身體力行有著緊密的聯系。在國內外的博物館中收藏有一種罕見的唐代銅鏡,名為“三樂鏡”。鏡中有兩個人物,孔子和隱士榮啟期,銘文為“榮啟奇問曰答孔夫子”,圖案講述了孔子與榮啟期討論人生快樂的故事。榮啟期認為人生有三大樂事,孔子贊賞他的自在閑適和內心的灑脫自由,但是孔子認為人生在于治國濟世,不肯逃避林泉做隱士(《列子·天瑞》)。孔子一生都在追尋如何才能實現快樂人生的目標,因此倡導游藝,善于游藝??鬃幼鳛閭ゴ蟮乃枷爰液徒逃?,他的游藝思想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