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精美的金銀器

如果說伊朗玻璃在中國的發現具有極大的學術價值,那么金銀器也毫不遜色。

中國古代金銀器制作,到了唐代呈現出一種突飛猛進式的發展,為什么呢?仔細觀察會發現,這時的器物,有幾個重要特征:一是廣泛使用了錘揲技術,器表有凸凹起伏的變化,紋樣不是平面的,而是帶有浮雕效果;二是出現了一些前所未有的器形和裝飾紋樣。這些新特征與外來文化的影響有密切的關系。

外來金銀器在中國發現的很早。比如西漢時期出土的一些銀盒,都有像凸起的水滴一樣的紋樣,我國古代沒有這種審美傳統。這些銀盒來自哪里呢?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藏有一件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的金碗,有明確刻銘,是國王大流士一世時期的。同樣的紋樣裝飾和工藝的器物在波斯還有,如伊朗國家博物館、大英博物館、弗利爾美術館等地所藏的薛西斯一世金碗、阿爾塔薛西斯一世銀碗,證明水滴紋樣在那時的波斯地區非常流行,阿契美尼德王朝之前的洛雷斯坦時期,很多銅器也用這種水滴紋的凸起紋樣,而同時代的中國卻罕有發現。所以,中國出土的水滴紋器物,應該都是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器物。

波斯薩珊王朝的器物也有出土。這件殘破的銀盤出土于北魏一個墓里,墓志記錄著墓主叫封和突,死于景明二年(501),正始元年(504)埋葬。銀盤上面的人物無論從外在裝束還是形象特征、行為方式,都與中國人不同,是波斯薩珊王朝的“帝王狩獵銀盤”。同樣的“帝王狩獵銀盤”全世界大概僅存四十來件,分散在世界各大博物館,大都比這件精美,但都屬于傳世文物。中國這件是經過科學考古發掘出土的,學術價值不一樣。

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金碗

廣州西漢南越王墓出土水滴紋銀盒

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銀盤

伊朗國家博物館藏洛雷斯坦時期銅碗

傳世的波斯薩珊銀盤,很早就被發現,又經過商人買賣,已經無法知道它們準確的出土地點,以及出土時與其他器物的組合,所以,要想進行比較精準的年代判斷較難。因此,國外有些博物館在展出這些銀盤時,有些寫的是“4—5世紀”,有些寫的是“5—6世紀”,年代范圍在二百年間。這樣寬泛的年代,用于研究歷史來說價值較低。中國出土的這件銀盤,雖然具體制作于何時不得而知,卻可知它是501年以前制作的,即制作時間的下限是可以肯定的。考慮到北魏與薩珊王朝密切往來的背景,常常有新產品輸入中國,因此,在世界上所有已知的同類銀盤里,只有這個能夠說出比較具體的時間,是世界上罕見的出土在紀年明確、墓主人清楚的墓葬中的伊朗古代銀器。

北魏封和突墓出土薩珊銀盤

北魏封和突墓志

唐代以前歐洲、西亞、中亞的金銀器,比中國做得好。到了唐代,中國突然發展起來,制作水平不亞于其他國家,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絲綢之路開通之后,有外國的樣品甚至工匠進入中國。

為什么西亞等地的金銀器制作能夠較早地發展起來呢?從金銀的特質來看,這兩種金屬延展性特別好,金塊、銀塊通過不斷加熱和敲打,可以打成一個片,再加工成盤子之類的容器,這種加熱敲打的工藝被叫做錘揲,是現代人起的名字。這種工藝在伊朗等地區率先發展起來,與環境、物產、文化密切相關。

伊朗產石油,有天然的瀝青。瀝青是一種有機膠凝狀物質,它可以是液態的、半固態的,還可以是固態的,有很好的高溫穩定性、低溫抗裂性、耐久性、粘附性、彈性等特質。伊朗人很早就發現了這個秘密,他們甚至用瀝青制作器物。

伊斯法罕的工匠

以不軟不硬的天然瀝青為底模,錘揲金銀材料為器物最合適不過。直到現在,伊朗的工匠還是用這種技術來制作銀器、銅器等。在伊斯法罕,保存了許多古老建筑,最好的就是市場(巴扎),格局和我們唐代店鋪一樣,后面居住,前面經營,經營包括制作和出售。這種經營模式與古代波斯薩珊王朝沒有太大區別。

中國當時沒有瀝青,最早的金銀器制作是采用自己成熟的澆鑄技術。波斯器物和技術傳到中國后,中國開始學習仿造,底模是用松香再加一些其他材料,也是不軟不硬的底模,具有瀝青的特質。中國人仿制薩珊王朝的多曲長杯就是一個例子,薩珊王朝長杯的分瓣,不是每瓣都從口沿到底部,里面的棱線非常清楚,是杯的內部凸凹起伏,造型很奇特,唐朝人采用了這個造型,是通過錘揲技術做出的;但把原來波斯藝術中的神話人物紋樣,改成了中國人喜歡的花草。

后來,中國金銀器、瓷器中都有這種花口、長橢圓形的器物,這讓人不能不聯想到波斯薩珊的長杯的造型影響。再后來制造的器物,波斯薩珊的多曲長杯內的凸凹起伏被弱化,多曲分瓣也變為從口直接到底,花口也淡化了,只保留著那種橢圓形的味道。唐代以后橢圓形器物消失了,原因是它不符合中國人的使用和欣賞習慣。但是花口很美觀,又不影響使用,晚唐以后開始流行花口器物,到宋代以后就非常多了。

唐銀鎏金忍冬紋八曲長杯,日本白鶴美術館藏

西安何家村出土瑪瑙長杯

唐代器物中,還發現一種奇特的樣式,最初被稱作角杯,例如西安南郊何家村出土的“獸首瑪瑙杯”。的確,世界各地古代都有用牛角、羊角等直接作為杯子使用的情況,但是這種器物和通常的角杯不一樣,它是用瑪瑙精心制作,更重要的是,它不是在口部飲用,而是在下面有個流口,用金帽扣合,金帽打開以后是一個孔,液體可以從里面流出來。

是在口部還是在底部飲用,是完全不同的器物功能。底端有孔,液體可從中流出,這個叫“來通”,是純粹西方的器物,西亞、中亞乃至歐洲很多地方都能見到,與中國傳統器物無關。古代伊朗的來通很多,有陶的、銅的、金的、銀的。在西亞、中亞古代器物紋樣和壁畫中,還可以見到來通是如何使用的。何家村出土的獸首瑪瑙杯,就是西方的來通。

來通隨著絲綢之路傳入中國,可能在短時期內影響了少部分高級貴族的生活,西安唐代李壽墓的石刻就有手持來通的圖像,三彩和瓷器中也有少量仿制品。由于它不符合中國人的使用習慣,并沒有流行開來。

西安何家村出土獸首瑪瑙杯,亦稱“來通”

美國波士頓藝術博物館藏北齊石刻圖

唐李壽墓石刻圖

主站蜘蛛池模板: 忻城县| 吴川市| 福清市| 湖口县| 花莲县| 金华市| 松滋市| 金川县| 灌云县| 柘荣县| 疏附县| 桐城市| 韶山市| 浪卡子县| 呼伦贝尔市| 会东县| 宁陕县| 潜江市| 扶绥县| 淄博市| 北流市| 兴义市| 兴山县| 彩票| 日喀则市| 韶关市| 抚松县| 柞水县| 昭平县| 铁力市| 北川| 团风县| 昔阳县| 攀枝花市| 阳东县| 曲靖市| 冷水江市| 安阳市| 武强县| 资溪县| 赤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