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圖像背后的含義

中國出土的絲織品,也有少量外來產品,還有很多外來紋樣。最具代表性的是聯珠圈紋,特點是由一些聯珠組成一個圈,圈內有動物。聯珠圈內的野豬頭和立鳥銜珠最為特別,它們的出現在中國找不到來源和根據,應是來自于波斯或中亞。波斯薩珊時代的建筑構件、織物中就有野豬頭的紋樣。

立鳥紋也很有特點,它嘴叼一條項鏈,脖子上系有一根絲帶。這在波斯錦、銀器里都能看到,在中亞還能在壁畫人物的服裝上看到同類紋樣。中國帶有這類紋樣的織物,如果不是輸入品,也是因外來影響而出現,或者是為了外銷而生產的。

山西太原隋代虞弘墓的石槨上,有騎著駱駝射獅子的圖像。駱駝是單峰的。駱駝有兩種:一種是雙峰,一種是單峰。雙峰駱駝中國、西亞、中亞都有。單峰駱駝主要是在西亞,中國沒有。當時中國的獅子都是進貢的,騎著駱駝與獅子搏斗不可能發(fā)生在中國。但在圖像里既有單峰駱駝又有獅子,這肯定與外國有關。虞弘是外國人的后裔,當時來中國做生意最多的是粟特和波斯商人,有一些人到中國后定居了。虞弘是波斯人后裔的可能性最大。

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出土聯珠豬頭紋錦覆面

撒馬爾罕壁畫中人物服裝上的圖案紋樣

山西太原隋虞弘墓石槨上的線刻圖

波斯銀盤里有騎駱駝狩獵的圖像,而且古書記載,他們當時作戰(zhàn)用“駱駝兵”,騎著駱駝打仗、狩獵都沒有問題。

伊朗的世界文化遺產波斯波利斯宮殿,是阿契美尼德王朝大流士一世始建,歷經薛西斯一世、阿爾塔薛西斯一世,總共是三代歷時一百七十多年才打造完成的。公元前334年,希臘馬其頓人,在君主亞歷山大大帝率領下遠征波斯,攻占并燒毀了波斯波利斯。當年的大火燃屑紛紛落地后,石質宮殿的主體還毫發(fā)未動地坐落在當地,像一副骨架,在荒野彌漫之中展現出一個巨大的軀體輪廓。站在這里,仿佛還能聽見一個洪亮的聲音在天空回蕩:“我,大流士,偉大的王,萬邦之王,波斯之王,諸省之王……”那是大流士在平定各地割據力量之后,志得意滿地刻在石頭上的話。

獅子和牛搏斗圖

那里有不止一幅獅子和牛搏斗的圖像。

在虞弘墓里也發(fā)現有獅子和牛以及和馬、獅子搏斗的圖像。這個搏斗圖是兩個動物互相在爭斗。伊朗學者解釋說,這是表現季節(jié)發(fā)生變化時候的一種圖像,表示新季節(jié)的到來,也是一種光明與黑暗的斗爭,屬于祆教內容的圖像。這顯然和中國文化沒有關系,虞弘墓里的這種圖像,明顯是從伊朗傳過來的,而像這類動物之間搏斗的圖像,現在一些伊朗晚些時候的建筑上也有描繪。

說起祆教,在伊朗歷史上是很重要的,因為它曾長時期作為國教。祆教認為水、火、土都是神圣的,由此產生的人的生死觀念、喪葬習俗和中國大相徑庭。祆教認為人死后軀體不應污染水、火、土等,要在神職人員的帶領下把尸體赤身裸體移至山頂,讓狗和鷹吃,肉被吃掉之后再把骨頭拿回來,放在一個納骨器里。

祆教遺跡——天葬臺下的遺址

伊朗至今還保存著非常完整的祆教喪葬遺跡,有人翻譯成“寂靜塔”,或叫做容易理解的“天葬臺”,天葬臺下面還有建筑。按祆教習俗,負責喪葬的祭司居住在這里,他們不會到一般人生活當中去。人逝世之后就要找到祭司來處理尸體,祭司會把尸體放到天葬臺頂上,然后定期查看尸體情況。據說尸體越早被吃光越好,被吃光得晚則說明生前作惡太多。在尸體沒有被吃完之前,家里的人也會住在這里。伊朗現在還保存著兩座天葬臺,據說直到20世紀80年代前仍一直在用,后來伊朗政府覺得這種習俗不文明,開始禁止使用天葬。

信奉祆教的圖案,在陜西、山西都有發(fā)現。虞弘墓里面的祆教祭祀場面(見第206頁圖),中間有一個火壇,兩邊是人首鳥身的祭司,祭司戴著口罩,表明在祭祀時不允許呼吸,擔心飛沫玷污圣火。波斯薩珊的錢幣上有祭壇和祭祀的圖案,但虞弘墓中這樣的圖像在伊朗也沒發(fā)現,特別是人首鳥身的祭司,很像佛教的迦陵頻伽(佛國世界中的一種神鳥)和隋唐時期人首鳥身的鎮(zhèn)墓獸,或許是在中國出現的圖像變異?

虞弘墓在山西太原發(fā)現,恰巧《新唐書》記載:“太原俗,為浮屠法者,死不葬,以尸棄郊飼鳥獸,號其地曰‘黃坑’。有狗數百頭,習食胔,頗為人患,吏不敢禁。”這完全是祆教的喪葬習俗。不過,借用了佛教用語的“浮屠法”。

在絲綢之路上,各地之間的交往是雙向的,不光有外來的東西傳入中國,中國的東西也傳到外國,而且影響了那里人們的生活。伊朗古代有一種傳統的繪畫叫細密畫,以追求精確寫實著稱。薩非王朝(Safavid dynasty, 1501—1736)的繪畫中,大膽生動地表現了宮廷的生活百態(tài),不少是令人驚艷的生活場景。宮廷貴族重要的宴飲場面中,大量出現中國的青花瓷,由于十分寫實,從造型紋樣上看都是來自中國,這反映了當時中國青花瓷的輸出。

伊朗細密畫

細密畫中的青花瓷,不僅對于研究絲綢之路及伊朗貴族生活非常重要,對于研究中國瓷器也有價值。因為中國很多瓷器,找不到使用環(huán)境和使用方法及配套組合的實例,而在伊朗的細密畫里可以看到。那些細密畫有些年代明確,對中國的瓷器斷代具有參考價值,而中國瓷器制作年代的研究成果,也對年代不清的伊朗細密畫斷代有幫助。

在伊朗的博物館里,還經常看到“克拉克瓷”。

伊朗餐廳里的“克拉克”瓷

克拉克瓷的特點是寬邊,胎薄,圓口或葵花口。在盤、碗的口沿繪分格及花瓣,每個花瓣中有山水、人物、花卉、果實等。這種瓷器國外有很多,在我國很少,是專門為了外銷而生產的,通過海上絲綢之路進行大量輸出,對國外的影響很大。當伊朗人也能燒造出高質量的青花瓷以后,他們開始模仿中國紋樣,直到現在他們使用的青花瓷,仍然可以看到克拉克瓷的影子。

主站蜘蛛池模板: 壤塘县| 齐河县| 襄城县| 高陵县| 抚宁县| 杭州市| 梁平县| 柯坪县| 富源县| 京山县| 鸡西市| 西青区| 阿勒泰市| 化隆| 洛浦县| 格尔木市| 贡山| 栖霞市| 连城县| 灵丘县| 兴安县| 尚志市| 长武县| 宝山区| 镇宁| 浮梁县| 剑河县| 望谟县| 彰武县| 澄江县| 奉贤区| 永泰县| 罗平县| 墨江| 平阴县| 台东县| 桦南县| 淅川县| 明水县| 乾安县| 崇礼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