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西方文化中的青少年期簡史

其他時代的人們對青少年期的看法可以為我們理解自己這個時代對青少年期的看法提供一個有用的視角。我們回顧的這部分的簡史從2500年前的古代開始,一直到20世紀初期結束。

古代的青少年期

學習目標1:描述從古希臘到中世紀西方關于青少年期的觀點是如何變化的。

在西方文化歷史上,將青少年期作為一個人生階段的觀點由來已久。在古希臘(公元前4世紀和公元前5世紀),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都將青少年期視為嬰兒期(出生至7歲)和兒童期(7~14歲)之后的第三個人生階段,他們的很多思想影響了西方歷史。在他們的框架中,青少年期從14歲一直延伸到21歲。兩個人都將青少年期視為推理能力得到首次發展的階段。柏拉圖在《理想國》(The Republic)一書中寫道,嚴肅的教育應該從青少年期開始。柏拉圖認為,在7歲之前,教育是沒有意義的,因為心智未開,兒童無法學到很多東西,而在兒童期(7~14歲),教育應側重于運動和音樂,這些東西兒童可以掌握。科學和數學教育應推遲到青少年期,此時心智已經成熟,個體可以在學習這些學科時運用理性。

年輕人的特點是容易產生欲望,他們隨時都會把自己的欲望付諸行動。在身體的欲望中,性欲是最容易讓他們屈服的,在性欲方面,他們毫不克制自己。

——亞里士多德,《修辭學》,公元前330年

亞里士多德在做柏拉圖的學生時正處于青少年期,他對青少年期的看法與柏拉圖有某些相似之處。亞里士多德認為兒童類似于動物,因為兩者都受到對快樂的沖動性追求的支配。只有到了青少年期,我們才能夠推理并做出理性的選擇。然而,亞里士多德認為,推理能力要想完全建立起來,需要個體度過整個青少年期。他認為,在青少年期開始時,沖動仍然是主宰,它會導致麻煩不斷,因為此時性欲已經發展起來了。直到青少年期即將結束時(亞里士多德認為大約21歲時),推理才能牢牢地控制住沖動。

青少年期(adolescence)

從發育期開始到接近成年階段之間的這一段人生歷程,在此階段年輕人為擔負起其文化中的成人的角色和責任做準備。

批判性思考

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認為,年輕人至少要到14歲才有推理能力。請舉例說明直到今天,年輕人何時有推理能力仍然是一個問題。

在早期的基督教中,也有類似的對青少年的理性與激情之間的斗爭的關注。早期基督教最著名和最有影響力的著作之一是圣奧古斯丁(Saint Augustine)的自傳《懺悔錄》(Confessions)。這本書寫于公元400年左右,圣奧古斯丁在書中描述了他從兒童早期直到33歲皈依基督教的生活。這部自傳用相當大的篇幅描寫了十幾歲和20歲出頭時的時光,那時他是一個魯莽的年輕人,過著尋歡作樂的生活。他飲酒無度、揮金如土,還有一個私生子。在自傳中,他為自己青年時代的魯莽懺悔,并認為皈依基督教不僅是獲得永恒救贖的關鍵,而且對于在地球上、在個體心中,理智能戰勝激情都是關鍵所在。

在這段時間里(從19歲到28歲),我們沉溺于各種惡欲之中,自惑惑人,自欺欺人。

——圣奧古斯丁,《懺悔錄》,公元前400年

在此后的1000年里,從圣奧古斯丁時代到中世紀,關于青少年期的歷史記錄很少,關于大多數主題的記錄也一樣。但是,一個有文獻記載的事件有助于我們了解青少年期的歷史,那是發生于1212年的“兒童十字軍東征”。盡管名為“兒童十字軍”,其成員大都是十幾歲的年輕人,包括許多大學生。那個時代的大學生的年齡比現在小,通常是13至15歲入學。

年輕的十字軍前往地中海沿岸,他們相信當他們到達那里時,海水會為他們分出一條路來,就像摩西到達紅海時一樣。

不幸的是,年輕人的“純真”——知識和經驗的缺乏——使他們成為不道德行為的目標。他們中的許多人在路上被搶劫、強奸或綁架。幸存者到達地中海時,海水沒有為他們分開一條路,而答應渡他們過海的船家把他們賣作奴隸。兒童十字軍東征是一場徹頭徹尾的災難,但是這一事件的發生,說明那個時代的許多人都認為青少年期具有特殊的價值和力量。

這些孩子讓我們感到羞愧。我們在睡覺時,他們快樂地去征服圣地。

——教皇英諾森三世(Pope Innocent Ⅲ),1212年,談及兒童十字軍東征

從大約1500年到大約1800年,生命周期服務在西方國家很普遍。圖為印刷廠學徒木刻畫。

1500年到1800年的青少年期

學習目標2:解釋生命周期服務涉及哪些方面,并說明它在什么時候最流行。

從大約1500年開始,歐洲社會中的許多年輕人參加了歷史學家所說的生命周期服務(life-cycle service),在十八九歲到20歲出頭這段時期里,年輕人從事一些家庭服務、農場服務,或者在各行各業做學徒。在參與生命周期服務時,年輕人需要從家里搬出來住進“主人”(master)家,并為之服務(通常)7年。與年輕男性相比,年輕女性參與生命周期服務的可能性要小一些,但是大多數女性也會在青少年期離開家,(最常見的是)到一個家庭做仆人,以這種方式參與生命周期服務。在美國作為新英格蘭殖民地的早期(始于17世紀),生命周期服務也很普遍,但通常是在親戚家或家庭友人的家里進行生命周期服務。

在美國成立之初,青少年期的性質很快開始發生變化。生命周期服務在18和19世紀逐漸銷聲匿跡。隨著美國人口的增長和工業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國家經濟不再以農業為主,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在十八九歲時離開他們的小鎮,前往欣欣向榮的城市。在城市里,由于沒有與家庭或社區的聯系,年輕人很快在許多方面被視為一個社會問題。在18世紀末和19世紀初,年輕人的犯罪率、婚前性行為和酗酒現象均有所增加。一些新的社會控制機構應運而生,包括宗教協會、文學社、基督教青年會和基督教女青年會,在這些機構中年輕人受到成年人的監控。這種方法卓有成效:在19世紀后半葉,年輕人中的犯罪率急劇下降,婚前懷孕、酗酒和其他問題均急劇減少。

青少年期時代(1890—1920)

學習目標3:指出使1890—1920年成為“青少年期時代”的三個特征。

盡管出于清晰和一致性的考慮,在這部分簡史中,我一直在使用青少年期這一術語,但是直到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青少年期才成為一個被廣泛使用的術語。在此之前,十幾歲和20歲出頭的年輕人通常被稱為青年,或直接被稱為年輕男人或年輕女人。然而,到19世紀末,西方國家發生了一些重要變化,使得術語的更改恰逢其時。

生命周期服務(life-cycle service)

16世紀到19世紀,年輕人在十八九歲到20歲出頭這個年齡段從事家庭服務、農場服務,或者在各行各業當學徒。

在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1890—1920年對于現代的青少年期特征的確立至關重要。這些年發生的主要變化包括限制童工的法律的頒布、對兒童上中學的新要求,以及青少年期作為一個學術研究領域的發展。由于這些原因,歷史學家們將1890—1920年這段時間稱為“青少年期時代”。

到19世紀末,工業革命在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如火如荼地進行。礦山、商店和工廠需要大量的人手,尤其是青少年,甚至是前青少年期兒童,因為雇用他們更廉價。美國1900年的人口普查報告稱,在100萬10~13歲的兒童中,有四分之三受雇于工廠、礦山和其他工業場所。幾乎沒有哪個州制定法律限制進入工作場所的兒童的年齡,即使是采煤等工作也是如此。許多州也沒有限制兒童或成年人工作的小時數,因此兒童通常每天工作12小時,卻只能掙35美分。

需要知道的關鍵術語

在19世紀,青少年經常在艱苦和不健康的條件下(如在這個煤礦中)工作。為什么20世紀初期的法律開始將他們排除在成人工作之外?

要求兒童上學的法律是在20世紀初通過的。

然而,隨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進入工作場所,城市改革者、青年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對他們越來越關注。在這些成年人看來,這些做著成年人的工作的年輕人是在遭受剝削和傷害(身體上和精神上)。這些積極分子成功地爭取到立法支持,以法律形式禁止公司雇用青少年期前的兒童,并且嚴格限制十幾歲的年輕人的工作時間。

伴隨著限制童工的法律出臺,要求兒童完成更長時間的學校教育的法律也應運而生。直到19世紀末,許多州沒有制定任何法律要求兒童上學,而有這種要求的也僅限于小學階段。然而,1890—1920年,各州開始通過法律,不僅要求兒童上完小學,也要求他們上完中學。結果,在校青少年比例急劇上升;1890年,只有5%的14~17歲的年輕人在上學,但是到1920年,這一數字上升到30%。這種變化促使這一歷史時期成為“青少年期時代”,因為它標志著青少年期與成人期之間的分野更加明顯,前者仍然處于學校教育時期,而后者從學校教育結束之后才開始。

使1890—1920年成為“青少年期時代”的第三個促成因素是斯坦利·霍爾(G.Stanley Hall)所做的工作以及青少年期被作為一個獨立領域開始得到研究。霍爾撰寫了第一本有關青少年期的教科書,它于1904年出版,分為兩卷,書名很宏大:《青少年期:心理狀態及其與生理學、人類學、社會學、性、犯罪、宗教和教育的關系》(Adolescence: Its Psychology and Its Relations to Physiology, Anthropology, Sociology, Sex, Crime, Religion, and Education)。霍爾的教科書涵蓋廣泛的主題,如身體健康與發展、青少年期文化差異、跨文化和跨歷史視角的青少年期以及青少年期愛情。霍爾的很多言論被近期研究所證實,例如,他對青少年期生理發展的描述、他關于抑郁情緒在15歲左右達到頂峰的斷言,以及他關于青少年期個體對同齡人的反應增強的論斷。然而,他寫的東西很多都過時了。他的觀點在很大程度上基于復演論(recapitulation),現在它已受到廣泛的質疑,該理論認為,每個個體的發展都是對整個人類的進化發展過程的重演或再現。他認為,青少年期階段反映了人類進化史中的一個階段,當時人類經歷了巨大的動蕩和混亂,其結果是當今的青少年會經歷許多“暴風驟雨”(storm and stress),這是他們的發展過程的標準組成部分(更多有關“暴風驟雨”的爭論,參見“歷史焦點”專欄)。如今,沒有哪個著名學者會堅持復演論。盡管如此,霍爾所做的大量工作引起了學者和公眾對青少年的關心和關注。因此,他可能是促使1890—1920年成為“青少年期時代”的最重要人物。

歷史焦點 關于“暴風驟雨”的爭論

在斯坦利·霍爾(Stanley Hall)的觀點中,有一個至今仍然備受爭議,那就是他認為青少年期必然是一個“暴風驟雨”的時期。霍爾認為,青少年期是一個動蕩而混亂的時期,這是正常現象。按照霍爾的描述,青少年的“暴風驟雨”體現于在青少年期階段發生率極高的三種問題上:與父母的沖突、情緒紊亂和冒險行為(如物質濫用和犯罪)。

霍爾贊成拉馬克主義(Lamarckian)的進化觀,20世紀初許多杰出的思想家認為它比達爾文的自然選擇理論更好地解釋了進化。按照拉馬克(Lamarck)的這一目前備受質疑的理論,進化是經驗不斷積累的結果,有機體的特征不是以基因(這在拉馬克和達爾文提出其理論時還不為人所知)的形式,而是以記憶和習得特性(acquired characteristics)的形式代代相傳。這些記憶和習得特性將在每一個后代個體的發展中重現或重演。因此,霍爾判斷青少年期的發展“暗示了某個古代時期的暴風驟雨”。他認為,一定有一段人類進化時期是極其困難和動蕩的。從那時起,那個時期的記憶就從一代傳到了下一代,并在每個個體的發展過程中重現,表現為青少年期的“暴風驟雨”。

霍爾的工作將青少年期確立為一個科學研究領域,在此后的一個世紀里,關于青少年期的“暴風驟雨”的爭論不斷發酵,并定期爆發。以瑪格麗特·米德為代表的人類學家通過描述青少年期既無暴風也無驟雨的非西方文化來反駁霍爾的這一說法,即在青少年期經歷暴風驟雨的趨勢具有普遍性和生物性。相反,心理分析理論家,尤其是安娜·弗洛伊德,是“暴風驟雨”觀最直言不諱的支持者。

安娜·弗洛伊德對沒有經歷“暴風驟雨”的青少年持極為懷疑的態度,聲稱他們外在的平靜掩蓋了這一內在現實,即他們肯定“針對自己的驅力活動構建了過多的防御,現在卻被其結果嚴重毀壞”。她認為“暴風驟雨”是普遍的和不可避免的,沒有“暴風驟雨”反而意味著一個嚴重的心理問題:“青少年時期的正常本身就是不正常的”。

拉馬克主義(Lamarckian)

流行于19世紀晚期與20世紀早期的理論,依據拉馬克的理論,進化是不斷積累的經驗的結果,有機體的特征不是以基因的形式,而是以記憶和習得特性的形式由一代人傳給下一代人。

復演論(recapitulation)

在今天看來站不住腳的一種理論,它認為每一個個體的發展都復演或重復人類種系的進化發展過程。

暴風驟雨(storm and stress)

斯坦利·霍爾提出的理論,認為青少年期不可避免地是一個情緒波動時期,與父母沖突不斷,反社會司空見慣。

關于“暴風驟雨”觀的有效性,最近的研究表明了什么?目前的學者有一個明確的共識,即由霍爾提出并由安娜·弗洛伊德和其他心理分析者極力推崇的“暴風驟雨”觀對大多數青少年并不適用。“暴風驟雨”是所有青少年的特征,且其來源純粹是生物性的,這一說法顯然是錯誤的。今天的學者們傾向于強調大多數青少年喜歡并尊重他們的父母,對于大多數青少年來說,他們的情緒紊亂沒有嚴重到需要心理治療的程度,他們中的大多數不會經常做出高危行為。

另外,近幾十年來的研究也為所謂的“修正版暴風驟雨觀”提供了一些支持。研究證據支持青少年在與父母沖突、情緒紊亂和高危行為方面存在某種程度的風暴和壓力。并非所有的青少年都會在這三個方面經歷“暴風驟雨”,但是青少年期是一個比其他年齡段更容易發生“暴風驟雨”的時期。與父母的沖突在青少年期往往更多。與兒童或成年人相比,青少年報告的情緒更極端,并且情緒變化更頻繁,抑郁情緒也更為普遍。大多數類型的高危行為的發生率在青少年期急劇上升,在青少年期后期和成年初顯期達到峰值。不同方面的“暴風驟雨”具有不同的高峰年齡:與父母發生沖突的高峰年齡是在青少年期早期至中期,情緒紊亂是在青少年期中期,高危行為是在青少年期后期和成年初顯期。

我們將在后面的章節中更詳細地探討“暴風驟雨”的各個方面。然而,目前需要強調的是,雖然有證據支持“修正版暴風驟雨觀”,但這并不意味著“暴風驟雨”是所有地點所有時代的所有青少年的典型特征。不同文化中的青少年所經歷的“暴風驟雨”的程度各不相同,在傳統文化中“暴風驟雨”的程度相對較低,而在西方文化中它相對較高。同樣,在每一種文化中,每個個體經歷的青少年期“暴風驟雨”的程度也各不相同。

高危行為在青少年期晚期和成年初顯期達到頂峰。

批判性思考

你是否同意青少年期必然是一個“暴風驟雨”的時期這一觀點?請解釋“暴風驟雨”的含義,并說明你的觀點的依據。

這段關于青少年期的歷史使我們大致了解了各個歷史時期的有關青少年期的觀點的概況。但是,由于青少年期的歷史是本書的一個主題,因此歷史信息在每一章都會出現。

主站蜘蛛池模板: 常德市| 政和县| 禄丰县| 沅陵县| 库尔勒市| 寻乌县| 图片| 凤翔县| 武强县| 涞源县| 北流市| 黄梅县| 凤山市| 凯里市| 太康县| 永善县| 淮南市| 大化| 乐昌市| 曲麻莱县| 大英县| 庆云县| 新绛县| 龙游县| 惠来县| 简阳市| 榆中县| 桂阳县| 苍溪县| 沙雅县| 卢氏县| 潞城市| 潮州市| 册亨县| 陇南市| 乌拉特后旗| 隆德县| 高清| 皋兰县| 安化县| 南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