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些最重要的科學新發(fā)現(xiàn)
- (美)約翰·布羅克曼編著
- 754字
- 2021-10-27 13:03:01
02
DOING MORE WITH LESS
事半功倍
弗里曼·戴森(Freeman Dyson)
著名理論物理學家;著有《天地之夢》(Dreams of Earth and Sky)。
我們這個時代有一位先驅科學家,他的名字叫作彼得·范·多庫姆(Pieter van Dokkum),是耶魯大學的天文學教授。他寫了一本關于昆蟲的書——《蜻蜓》(Dragonflies),該書收錄了他在自然棲息地拍攝的很多種蜻蜓的照片。作為一名天文學家,他還致力于制造另一種形式的“蜻蜓”,那就是蜻蜓長焦陣列望遠鏡(Dragonfly Telephoto Array),它由10個16英寸(約40.6厘米)的折射望遠鏡以類似于蜻蜓復眼的方式組合而成。折射透鏡表面鍍有光學膜,這種光學膜讓折射透鏡具備了超高的靈敏度,可以用于觀測宇宙中的擴展暗物質,而且在這方面的觀測上,蜻蜓長焦陣列望遠鏡的靈敏度是最好的大型望遠鏡的10倍,而成本僅是其千分之一——10個折射透鏡的成本總計約為10萬美元,而一架大型望遠鏡的成本一般為1億美元。
蜻蜓長焦陣列望遠鏡在后發(fā)座星系團中發(fā)現(xiàn)了47個銀河系大小的超擴散星系。這一結果比計算機模擬的星系演化模型預期的要多。每一個這樣的星系都被暗物質光暈包圍著,通過觀測和比較各個恒星之間的速度差異,我們可以區(qū)分出這些暗物質的組成。這些星系包含的暗物質約是可見物質的100倍,而銀河系的這一比例約為10:1。蜻蜓長焦陣列望遠鏡的觀測結果向我們揭示了宇宙的另一面,它由暗物質團以十分精密的方式構成,這一結構比宇宙大爆炸標準理論預測的更呈塊化。
這則新聞說明,經(jīng)濟、小型的望遠鏡也可以取得關于宇宙結構的重大發(fā)現(xiàn)。如果從科學回報與經(jīng)濟投入比例的角度來衡量望遠鏡的成本效益,蜻蜓長焦陣列望遠鏡將輕松獲勝。當然,我們不應該把所有的經(jīng)費都投放到小型望遠鏡上,我們仍然需要大型望遠鏡和大型機構來進行全球性的天文學研究。本文想表達的是,約1/3的天文學研究經(jīng)費預算應當分配給小型和低成本的項目,這樣一來,像蜻蜓長焦陣列望遠鏡這樣的好項目才會經(jīng)常涌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