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業行知錄:周百義出版工作文集
- 周百義
- 6833字
- 2021-10-29 14:59:18
出版“神話”是這樣創造的
長江文藝出版社北京圖書中心成立于2003年,至今已走過了8個年頭(以下簡稱“北京圖書中心”)。8年來,北京圖書中心伴隨著中國文化體制改革的步伐,在體制和機制上不斷開拓創新,積極探索文化產業的發展之路,形成了一套健康的可持續發展的企業模式。同時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出好書、出效益、出人才”為經營目標,通過不懈的努力,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績,被業內譽為中國出版的奇跡和神話。
據統計,截至2010年的8年間,北京圖書中心共出版圖書233種,實現銷售碼洋10.5656億元,平均每種實現銷售13.7萬冊約453萬元。包括《狼圖騰》在內等24種圖書向海內外輸出版權,其中《狼圖騰》以32種語言在全世界110個國家出版發行。《一句頂一萬句》等15種圖書獲得國內外各種獎項,其中《一句頂一萬句》獲得第八屆茅盾文學獎,《狼圖騰》獲得“曼氏亞洲文學獎”。據北京開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調查顯示,由于北京中心的成立,長江文藝出版社整體市場占有率從2002年的第5名穩步上升到全國文學類圖書市場占有率第1名。
堅持體制創新,做中國出版改革的先行者
2003年4月,金麗紅從華藝出版社退休,她和同是華藝出版社發行部主任的黎波一起加盟長江文藝出版社。長江文藝出版社投資50萬元,在北京成立了非法人的北京中心。黎波擔任總經理,負責中心的全面工作,并兼任長江文藝出版社副社長。金麗紅負責北京中心的選題策劃,兼任長江文藝出版社副總編輯。出版社對北京中心的要求是,堅持正確的出版導向,并保證國有資產的增值保值,除選題和重大投資報出版社批準外,其余關于人事、分配、生產經營,完全由北京中心按照市場規律來運作。為了體現出版社對中心的管理與協調、支持,出版社常年派一位熟悉業務的同志駐北京中心。第一年,考慮北京中心剛剛組建,包括金麗紅和黎波在內只招收了9名員工,盡管這一年發生了“非典”,生產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但由于他們起步高,當年8個月實現銷售碼洋2087萬元,創造利潤130萬元。其中馮小剛的《我把青春獻給你》,劉墉的《跨一步就成功》多次登上全國暢銷書排行榜。“金黎組合”這種以職業經理人的身份參與國有出版社的改革,以完全市場化的方法促進出版的繁榮與發展的探索,受到業內的矚目。這種“國有資本,市場運作,經理人參與”的新型出版模式,在實踐中取得了初步的成功。從2003年到2005年的三年時間里,北京中心一年一個腳步,發行碼洋穩步上升,出版社的市場影響力也得到了提升,出版社在文藝類圖書的市場占有率從第5名上升到第2名,成為“北有人民文學,南有長江文藝”的格局。
2006年,根據北京中心三年來的運行情況和國內經濟體制改革的形勢,經長江出版集團批準,北京中心做為股份制改革的試點先行一步。
進行股份制改造前,出版社委托會計師事務所,對北京中心3年來的經營進行了審計,將屬于出版社國有投資的收益部分上交出版社,另外由北京中心的創業員工計8人和長江出版集團、長江文藝出版社共同注資200萬元,重新成立了北京新世紀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公司按照現代企業的要求,成立了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由董事會聘請黎波擔任總經理,負責公司的經營。長江出版集團委派原長江文藝出版社社長、集團總編輯周百義同志擔任公司董事長。
為了保證出版的正確導向,便于北京中心開展工作,長江出版集團保留了長江文藝出版社北京圖書中心的牌子,同時為了讓北京中心使用集團所有出版社的資源,另外增加了長江出版集團北京中心的牌子,集團聘請黎波為長江文藝出版社副社長、金麗紅為長江文藝出版社的副總編輯,聘請后來加盟的安波舜為北京中心的總編輯,賦予這幾位曾在出版社工作多年的老同志具有審稿的資格。同時,也貫徹落實了內容與經營嚴格分開的有關規定,編輯出版環節留在國有的北京中心內,發行則由新世紀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負責。
從實踐來看,通過實行股份制改造,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結構,落實了經營者和所有者的權利、責任和義務,充分調動了所有從業人員的積極性,公司的發展從此進入了一個快車道。從2006年開始,公司的銷售碼洋從4116萬元上升到2010年的34623萬元,4年間增長了8倍。長江文藝出版社的市場占有率從2007年開始穩居全國文藝類圖書第1名,超過了人民文學出版社的文學類圖書的市場占有量。據開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發布的全國暢銷書排行榜,北京中心策劃的暢銷書占全國暢銷書前30名的三分之一左右。其中《狼圖騰》一書從2004年開始至今一直雄踞全國暢銷書排行榜虛構類榜單之中。
搭建平臺,吸納人才,是保證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北京中心在短短的幾年間銷售增長了幾倍甚至十幾倍,得益于他們不斷地引進高端人才,才保證了一年一個新臺階,實現了公司超常規的快速發展。
如果說,“金黎組合”這對出版界的黃金搭檔開始了北京中心的創業之旅的話,原春風文藝出版社總編輯、“布老虎”的創始人安波舜2004年的加盟,則是北京中心吸納人才的第二個標志性的事件。當初,金麗紅和黎波盡管已經取得了初步的勝利,奠定了北京中心的基礎,但安波舜帶著《狼圖騰》的書稿來找他們時,雙方一拍即合,安波舜立即辭掉原有的工作,加盟北京中心,三人的經歷、經驗和資源的有機組合,被業內稱為“金三角”。他們根據自己的專長和資源,分工負責。黎波負責全面工作,負責經營管理,金麗紅負責名人類、勵志類圖書的開發,安波舜則負責成人文學的開發。他們先后出版了系列名人傳記,如陳魯豫的《心相約》、姚明的《我的世界我的夢》、曾子墨的《墨跡》。勵志類圖書如盧勤的《告訴孩子你真棒》、《告訴孩子我能行》,劉墉的《跨一步就成功》等。長篇小說如都梁的《狼煙北平》、徐本貴的《高地》、曹文軒的《天瓢》、王海翎的《不嫁則已》等,這些書都程度不同地受到了讀者的歡迎,每冊銷量在20萬冊以上,先后登上了全國暢銷書排行榜。
2007年,青春文學的領軍人物郭敬明大學肄業,與另一家出版社的合作到期,經人介紹,與金麗紅和黎波接觸。同為高層的“金三角”一致認為,這是公司發展的一個重要機遇。經過交談,雙方很快就產品與資本合作事宜達成了協議。郭敬明及其團隊在上海成立柯艾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負責圖書、期刊產品前端的開發,包括選題策劃、裝幀設計和制作,北京中心負責生產發行與營銷。郭敬明及其團隊創作策劃的圖書、期刊產生的利潤,雙方按照約定共同分配。同時,北京中心投資郭敬明擔任董事長的柯艾公司,成為其中的股東。
郭敬明的加盟,使北京中心的發展迅速壯大。一是由郭敬明擔任主編的《最小說》雜志的創辦,迅速搭建了一個培養作者的平臺,除了郭敬明本人創作外,一批青年文學愛好者迅速聚集在刊物周圍。接著,刊物在全國舉辦了“文學之新”創作大賽。大賽得到了王蒙和張抗抗、劉震云等一批著名作家的支持。大賽的前24名,都與刊物簽約成為專欄作者。目前,大賽已經舉辦了二期,愈來愈得到文學界的重視,《人民文學》、《中國圖書商報》先后加入成為主辦單位,海外的出版機構對這種選拔作者的方式也十分青睞,英國的企鵝出版社、日本的講談社都成為協辦單位參加活動,希望從中發現并培養出在世界具有影響的優秀作者。目前,以郭敬明為首的青春文學領軍人物的周圍,聚集著以落落、笛安、安東尼等40余位具有較強的寫作能力的作者,其中笛安的小說《西決》不僅受到了青少年讀者的歡迎,也得到了成年讀者的重視,先后獲得了“華語傳媒大獎”等獎項。
郭敬明的加盟,使北京中心的核心團隊形成了梯隊式的年齡結構,也使北京中心的市場占有迅速攀升,為了保證公司的可持續發展,經湖北省國有資產管理機構的批準,公司增資擴股,吸收郭敬明為北京新世紀公司的股東。一個以資本為紐帶,以資源為核心的法人治理結構再次誕生。同時,長江出版集團聘請郭敬明為北京中心的副總編輯,負責青春文學產品線的生產與策劃。體現了國有管理機構對人才的渴求與重視。
從實踐中看,中心的快速發展,與不斷地吸納高端人才有密切的關系。吸納人才的關鍵是,必須按照市場規律,按照市場價格給予人才合理的報酬。這也是國內外文化產業發展的一個重要規律。
以市場為中心,不斷推進產品創新,是發展的保障
北京中心成立8年來,發行上10億碼洋,而出版的品種只有200多種,真正實行了“少而精”的原則。他們出版的圖書,多則銷售上百萬冊,少則也有三五萬冊,平均也在十萬冊以上。有人稱他們為暢銷書生產基地,是中國出版界不可復制的神話。實際上,他們的經驗并不深奧,那就是本著“選題是核心,服務是手段,銷售是目的,品牌是生命”的理念,不斷進行產品創新,營銷創新。
過去有人以為“金黎組合”走的是名人路線,主要出版名人傳記。其實,在來長江文藝出版社北京中心之前,他們已經策劃了諸如《中國新時期作家大系》、《王朔文集》和余秋雨的《行者無疆》等文學書籍。長江文藝出版社北京中心成立后,他們不放棄原有的作者資源,繼續出版成功的名人傳記,如白巖松、馮小剛、陳魯豫、李詠、曾子墨、胡星等影視圈主持人的傳記。金麗紅在名人傳記的出版策劃中堅持不渲染花邊新聞和所謂的名人隱私,而是總結他們成功道路上的經驗教訓和人生感悟,以期給讀者以啟迪。如白巖松的《幸福了嗎》和陳魯豫的《心相約》,都是在金麗紅的指導下寫作出來的,這些書的銷售都在60萬冊以上。盧勤的《長大不容易》等書,劉墉的《靠自己去成功》等,構成了北京中心的勵志圖書系列。同時他們開辟成人文學的產品線,出版了諸如《狼圖騰》、《一句頂一萬句》、《手機》、《血色浪漫》、《蝸居》等國內外產生了廣泛影響的長篇小說。原創的《狼圖騰》一書出版以來在國內已銷售了近400萬冊,包括英語在內的32種語言版本在海外銷售了上百萬冊。
與此同時,除了名人傳記、成人文學、教育勵志、生活實用類圖書產品線外,由于郭敬明的加盟,青春文學類圖書成為北京中心的一個重要板塊。郭敬明的《小時代》系列、《悲傷逆流成河》,落落的《塵埃星球》、《剩者為王》,笛安的《西決》、《東霓》等20多位作者的單行本多則銷售200萬冊,少則也有五六萬冊。在開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發布的全國暢銷書排行榜上,郭敬明及其團隊的青春文學占據了90%以上的市場份額。
除了文字類圖書外,北京中心注意書刊互動的作用。他們除了創辦了青春文學類雜志《最小說》外,還創辦了《最漫畫》,創辦了成人文學刊物《文藝風尚》、《文藝風》等。雜志除了發表優秀作者的中短篇外,還將他們的優秀長篇作品出版單行本。這種以書帶刊和以刊帶書的互動模式,擴大了書刊的影響和市場規模。除此之外,他們還把《最漫畫》上的優秀動漫作品結集出版,先后出版了《梅蘭芳畫傳》系列,《青春白惱會》系列等動漫圖書。
除了紙介質圖書外,北京中心還注意延伸產業鏈,實行產品升級。在盧勤的勵志圖書《告訴孩子你真棒》和《告訴孩子你能行》出版時,他們除了出版紙介質圖書,還將盧勤到各地演講的精彩內容制成光盤,與圖書同時發售。在請北京中醫大學教授曲黎敏談養生時,他們已經開始有目的開發系列產品,他們先擬出提綱,請曲黎敏對著攝像機談養生,除了將這些內容整理出版紙介質圖書外,再將這些音像素材加工制成專題節目,送各地電視臺和網絡電視臺播放,同時制成光盤在渠道內銷售。僅曲黎敏一人制作的電視節目達3000分鐘,在全國230家電視臺、網絡電視頻道播放。在請閻崇年講《大故宮》時,他們從選題的策劃,作者的選擇,到資料搜集,到拍攝,編輯加工,從紙介質圖書到影像、到光盤,一條龍地考慮如何深度開發。為此,他們還專門成立了一個音像編輯部,計劃在全媒體出版上大展身手。
注重流程創新,加強內部管理,細節決定成敗
和所有的企業一樣,完善的法人治理結構是北京中心不斷發展的保證,但一個企業僅僅在體制上符合現代企業的要求還是不夠的。北京中心在生產經營中,注意在機制和流程上不斷優化,在細節上嚴格要求,才使他們取得了效益的最大化。
在一個出版社中,編輯與發行是最為重要的部門,但北京中心的營銷部的人員配備,與編輯部人員的比例相當。這里每一位營銷人員都負責幾個省市,對每一本圖書的營銷都需要制訂出詳盡的方案。營銷要求“全流程、全覆蓋”。從選題制訂開始到圖書的上架乃至圖書的整個銷售周期,營銷要做到無縫銜接。營銷除了傳統的紙介質媒體外,他們還注意研究科技發展的趨勢與讀者的關注點,從紙介質媒體到微博到論壇、貼吧,盡其全力要讓所有的讀者都能知道中心圖書出版閱讀的價值。
每周的例行會議盡管很多企業都會舉行,但北京中心的周會上,不僅布置工作,還要求每位員工必須學會挑刺。要總結成功的經驗更要汲取失敗的教訓,要了解自己產品的優劣得失還要對競爭對手的動態如數家珍。封面、腰封、書名,定價,任何一個細節的疏忽都可能讓銷售產生障礙。每一次例會是總結會,也是培訓會。高管們現身說法,中層干部敞開胸懷,青年員工知無不言。北京中心從9個人開始發展到今天的40多人,形成了一個具有市場意識和實踐經驗的有執行力的團隊,與這個重視培訓的傳統是分不開的。
業務團隊的成長,與管理團隊的以身作則分不開的。金麗紅和黎波是中心的創始人,是管理者,但也是一個普通編輯和策劃者。許多雙效的圖書,都是他們親歷親為,參與策劃與編輯的。金麗紅來到北京中心時,已經到了退休年齡,但8年間,她任何時候任何工作都是身先士卒沖在最前邊。平時工作時間,她或者上班或者陪著作者到全國各地簽名售書和演講,就連節假日,也抽時間到單位處理事務。每天上班時,她不要公車接送,自己搭地鐵和出租車,第一個先到單位打掃衛生。中心出版的圖書有朋友喜歡,她從來都是自己拿錢購買再贈送別人。
注重產品的社會價值,堅持兩個效益的有機統一
8年來,北京中心的經濟效益不斷創出新的紀錄,200萬的投資,產生了上億的利稅,有人誤以為北京中心只會出暢銷書,只注重經濟效益,不考慮社會效果,其實這是一種誤解。
8年來,北京中心只出版了233種圖書,迄今為止,除了一本《從頭到腳說健康》因為校對質量達到萬分之一點零六屬于不合格產品外,還沒有別的圖書因為內容或校對質量受到讀者和主管部門的批評。相反,他們出版的長篇小說《狼圖騰》一書,無論是輸出版權還是在國內的銷售,都創下了中國出版的多個第一。同時,他們出版的長篇小說《一句頂一萬句》,榮獲第八屆茅盾文學獎,這也是很多老牌文藝出版社多年來希望實現而難以企及的高度。2011年出版的33卷1500萬字的《魯迅大全集》,更是體現了他們出精品出力作的追求。這套全集投資1400萬元,他們集中中心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力圖為弘揚魯迅精神,傳播優秀文化而樹立一座精神豐碑。
不僅是這些重點作品,就是平時出版一些名人傳記,其中包括一些影視名星的傳記中,金麗紅多年來堅持的原則是,只要給孩子看的圖書,都必須要陽光和積極向上。那些緋聞和床上床下的內容,是見不得陽光的。如他們在出版陳魯豫的傳記《心相約》時,陳魯豫的個人感情生活雖然也很豐富,但在這本書里只字未提。書中主要寫的是她本人的成長經歷和感悟。宋丹丹的《幸福深處》盡管也寫到自己的婚變,但對逝去的一切也是充滿寬容和理解的。馮遠征和妻子梁丹妮的《如果愛》,則展現的是人間真摯的友誼和感情。這種出版的追求,體現在中心的企業理念上,那就是“做書、做人”。換句話說,只有成為一個具有高尚情操的出版人,才能做好兩個效益俱佳的出版物。
立足當前,著眼未來,為中國出版再創輝煌
回顧8年來的奮斗,北京中心的員工們雖然在探索出版改革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他們仍然感到既有壓力也還充滿發展的機遇。2011年,中心的發貨碼洋將超過4個億,回款超過2個億。他們的理想是,在未來的三至五年內,再造一個北京中心,銷售碼洋力爭達到每年10億以上。
他們的計劃是,以現有圖書產品和期刊為基礎,拓展產品線,形成具有競爭力和控制力的圖書板塊。同時,準備再創辦二至三個期刊,形成互相配合又各有特色的期刊群。以這些紙介質的出版物為基礎,開發電影電視和專題節目,選擇合適的內容開發游戲產品,開發廣告客戶;同時,對內容產品進行數字化處理,與技術開發商和運營商合作,在網絡和手機、平板電腦、閱讀器上發布內容。另外,利用品牌影響力,包裝作者和代言人,代理產品,代言廣告。在適當的時候,利用渠道控制力,代理其他內容提供商具有互補性的圖書產品。同時,在國外成立合資或獨資的出版機構。適當的時候,在政策允許的前提下,在資本市場融資,讓北京中心成為特色鮮明、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重要的跨國出版企業。
當然,這一切的努力仍然需要新聞出版管理部門的大力支持。首先,北京中心盡管是一個國有占主導地位的合資的企業,但在出版上仍然缺少自主權,凡是由出版社申請和申報的項目,中心往往得不到政策傾斜。國家對出版產業的優惠政策,中心也無法享受。同時,對于打造自有品牌,仍然難以實現。北京中心希望國家能從發展民族出版事業的高度出發,希望有關部門給予獨立的出版權。
同時,北京中心希望大力發展期刊,但目前期刊的刊號仍是稀缺資源,中心希望主管部門對于像他們這樣具有競爭力和辦刊實力的出版單位,應當放開限制,這樣有助于企業的進一步發展。
三是北京中心希望在適當的時候能夠獨立上市融資,希望有關主管部門一如既往地給予大力支持。
(原載2012年第1期《出版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