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語思維就是要刻意練習
- 王樂平
- 7800字
- 2021-10-26 10:14:15
形容詞:跟著感覺走,無需特別記憶
英漢相同之處
與動詞和抽象名詞一樣,兩種語言也存在很多在概念上相對應的形容詞。
一、漢語中的詞與英語詞匯中的詞義相對應
在這種情況下,漢語中的詞通常是細分詞,代表的是細分概念,而它對應的則是英語某個基礎詞匯中的細分概念。
舉例來說,漢語中“粗糙的”與英語中“rough”就屬于這種情況。“粗糙的”是細分詞,只有很少的詞義,而rough則是個基礎詞,有很多詞義。雖然“粗糙的”通常只能翻譯成英語的rough,但是rough在不同的語境下則可以翻譯成漢語中很多不同的詞匯。
具體來說,“rough”這個詞在英語中可以和很多不同的名詞搭配,表達不同的詞義。詞典中的解釋包括以下內容:
粗糙的;粗魯的;狂暴的;艱難的;不愉快的;大概的;危險的
在以上所有詞義中,只有“粗糙的”這個詞義下的大多數搭配能和漢語“粗糙的”這個形容詞對應起來,如:
rough skin粗糙的皮膚
rough table粗糙的桌子
rough texture粗糙的質地
rough craftsman粗糙的做工
通過以上搭配可以看出,無論是具體概念(皮膚、桌子),還是抽象概念(質地、做工),漢語中“粗糙的”和英語中“rough”的搭配都是一致的。也就是說,我們在漢語中想表達“粗糙的”這個概念的時候,絕大多數情況下可以直接用rough而不會出錯。
rough其他幾個詞義則不存在這樣一一對應的情況。如“粗魯的”還可以用rude來解釋,“狂暴的”還可以用violent來解釋,“艱難的”還可以用tough來解釋,“不愉快的”還可以用unpleasant來解釋,“大概的”還可以用general來解釋,“危險的”還可以用dangerous或critical來解釋,所以,這些概念與rough并不存在一一對應的關系。
再舉一個例子。漢語中“老實巴交的”與英語中“honest”這兩個詞。英漢詞典中對“honest”這個詞的解釋也有很多,如:
坦誠的;直率的;直接的;正直的;不摻水分的;老實巴交的
以上所有解釋中,只有“老實巴交的”這個解釋對應“honest”這一個詞,其他的都可以對應英語中兩個以上的詞,所以,我們可以把“老實巴交的”這個詞與honest直接對應起來。
二、漢語中的詞與英語中的詞一一對應
基礎詞匯因為詞義和用法比較多,所以在兩種語言中出現兩個完全對應的詞匯的可能性比較小。但對詞義比較少、比較具體的細分詞匯來說,這種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
形容詞可以簡單地分為修飾性的形容詞和性質類的形容詞。前者用來描述人或事物的品質,比如angry、hard、hot、popular、expensive,等等,通常可以用very等表達強度的副詞來修飾。而性質類的形容詞用來描述人或事物所屬類別,比如green、male、north、single、electric、wooden,等等,因為它們指代的是人或事物所屬的類別,不存在強度上的差別,所以通常不用very來修飾。
就以上這兩類形容詞來說,后者更有可能與漢語中的形容詞存在一一對應關系,因為人或事物的分類是一種客觀描述,通常不會因為語言的差別而有區別。像以上舉的這幾個例子,在詞義和用法上都是和漢語中的形容詞一一對應的。還有更多的例子。
環境的environmental 工業的industrial 專業的professional 國際的international
理論上的theoretical 絕對的absolute 化學的chemical 國外的foreign
智力上的intellectual 軍事的military 社會的social 商業的commercial
所以,對于這一類詞,我們只需知道它們對應的漢語詞義就可以,通常不需要專門學習。
對于上面所說的兩種情況,我們可以簡單地理解為,對于描述類的形容詞來說,漢語中的詞對應英語中某個詞的某一概念的可能性比較大;而對性質類的形容詞來說,詞與詞之間對應的可能性比較大。對這兩類詞匯進行區分,有助于我們把形容詞分成不同難度的詞來進行針對性地學習。
英漢不同之處
雖然兩種語言在形容詞的概念細分上有相通之處,但由于英語中形容詞的數量比漢語要多得多,而且有相當一部分是從名詞或動詞等詞性衍生出來的,這就決定了英語中形容詞的概念細分與漢語的差別更大,變數也更多。
一、有些形容詞會進行概念細分(上下義詞)
形容詞的上下義詞通常是按程度進行區分的。
在上一章節中說過,修飾類的形容詞通常是可以用very等表達程度的副詞來修飾的,那么在英語中,除了這種方式外,還會直接生成新的詞來表達細分概念,但在漢語中,就只能用“很”“非常”“特別”等表達程度的副詞來修飾原有詞,沒有新的詞與之對應。
舉例來說,“大”這個概念,在漢語中會按程度描述成“大”“很大”“非常大”,采用的是“大”字前面加上表示程度的副詞這種松散組合的表達方式,但在英語中則有專門的形容詞來表達,說成big、huge、giant。請看更多的例子。
small(小的)
slight(很小的) tiny(非常小的)
He is a small/slight/tiny baby.
他是個小的/很小的/非常小的娃娃。
當small做尺寸上的“小”講時,我們需要把slight和tiny作為下義詞與之關聯進行記憶和使用,而不要總是用very、too作修飾詞來做程度上的區別。
bad(糟糕)
terrible(非常糟糕) awful(特別糟糕)
It’s an bad/terrible/awful experience.
這是一次糟糕/非常糟糕/特別糟糕的體驗。
同樣地,當bad當“糟糕”講時,我們需要把terrible和awful作為程度遞進的下義詞與之關聯進行記憶和運用。
angry(很生氣)
mad(非常生氣)
I was angry/mad that they didn’t turn up.
他們沒露面我很生氣/非常生氣。
在這一組詞中,上義詞是angry,mad是細分出來的下義詞
unhappy(不高興的)
sad(傷心的) depressed(沮喪的)
She’s unhappy about losing her job.
丟了工作她很不開心。
She’s sad about losing her job.
丟了工作她很傷心。
She’s depressed about losing her job.
丟了工作她很沮喪。
所有的負面情緒都屬于“不高興”,但“傷心”無疑更嚴重一些,而“沮喪”則更嚴重。
把“unhappy”“sad”“depressed”這三個詞關聯起來記憶,則不僅記得多,還為你的表達提供了更豐富的選擇。
surprised意外的
astonished吃驚的 shocked震驚的
I was surprised to learn of his death.
聽到他的死訊我感到意外。
I was astonished to learn of his death.
聽到他的死訊我感到吃驚。
I was shocked to learn of his death.
聽到他的死訊我感到震驚。
在這一組詞中,三者的程度也是遞進的。
二、有些形容詞概念會通過其他概念進行解讀(同義詞)
形容詞和抽象名詞、動詞一樣,都可以用具體詞匯來表達抽象的概念,但除此之外,因為有很多形容詞是從名詞或動詞轉化過來的,所以還可以從這兩個角度產生新的同義詞。
通過具體形容詞進行解讀
用具體詞匯來表達抽象概念是語言最常用的手段,但英語和漢語一個很大的差別就是,英語會用那些具體詞匯直接表達抽象概念,而漢語則需要加工一下,添加新的字之后才能用。請看下面的例子:
profound deep
profound是“深刻”的意思,其中有一個“深”字,在英語中就是deep,所以,deep可以直接表達“深刻的”這個抽象概念。但在漢語中,光有“深”字還不夠,必須再加個“刻”字,這樣大家才會明白它和深淺的“深”是有區別的。所以,我們也可以理解為,“深刻”和“深”在漢語中不是一個詞,在英語中卻可以統一成一個詞——deep。
This is a book full of profound insights.
這本書充滿了深刻的見解。
We will need a deep analysis of this problem.
我們需要對這個問題進行深刻的分析。
superficial shallow
有“深”就有“淺”,有“深刻的”就有“膚淺的”。這一組和上一組正好相反,結合起來記憶就會更深刻。
Their conversation is superficial.
他們的談話很膚淺。
Tony seemed very shallow and immature.
托尼看上去很膚淺,不成熟。
popular hot
popular是“受歡迎”的意思,而hot的意思是“熱的”,很顯然“熱的”在漢語中不能直接表達“受歡迎”的意思,但如果在前面加一個字,變成“火熱的”,就可以表達同樣的意思了。但在英語中,hot可以直接表達popular的意思。
They are one of this year’s hot new bands.
他們是當年最受歡迎的樂隊之一。
Skiing has become very popular recently.
最近滑雪特別受歡迎。
當然,這樣的對應關系也并非普遍存在,像下面這一組詞匯,在漢語中的詞義并沒有關聯,但依然屬于同義詞。
inferior small
inferior是“自卑”的意思,而small的意思是“小的”,在別人面前感覺到“小”的時候其實就是感覺“自卑”。所以,它們還是一組同義詞。
Her obvious popularity made me feel inferior.
她如此受歡迎讓我感到自卑。
I felt small in front of these big names.
在這些大人物面前我感覺很自卑。
通過行為的結果進行解讀(動詞詞源)
形容詞主要用來描述人或事物某一方面的屬性或狀態,而有的屬性或狀態是由某種行為所導致的,是這種行為的必然結果,那么在英語中我們就認為這樣的行為可以直接表達這種屬性或狀態。因為這樣的形容詞是從動詞變過來的,所以我們稱之為動詞詞源的形容詞。
舉例來說,像“afraid”這個詞,有“害怕”的意思,一個人為什么會害怕啊?被嚇到了唄!“嚇唬”這個詞是scare,所以,其被動形式scared就有“感到害怕”的意思,成了afraid的同義詞。
再看更多的例子。
angry pissed
“piss”這個詞原意是“尿尿”,你要是被人尿在身上肯定會很生氣,所以,其被動形式pissed就等同于“生氣的”,成了angry的同義詞。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上一章節講的angry的上下義詞,如果能結合起來記憶的話,我們關于“生氣的”這個概念,就已經掌握了至少三個詞啦!
confident convinced
confident的意思是“有信心的”。一個人有信心除了因為自己能力強外,還有一種可能就是被人說服了。convince就是“說服”的意思,如果你被convinced了,那肯定就會“有信心”,所以,這兩個詞就成了同義詞。
I’m quite confident that you will get the job.
我很有信心你會得到這份工作。
I’m convinced that she is innocent.
我很有信心她是無辜的。
poor impoverished
大家有可能對“impoverished”這個詞比較陌生,但如果你要考研究生,或考托福、雅思的話,這個詞就必須掌握了。這個詞的動詞形式impoverish是“使……貧窮”的意思,由此看來,這個意思就很直接了,把人弄窮了,那結果肯定就是“窮”了。
They were too poor to buy shoes for the kids.
他們窮得連給孩子買雙鞋都買不起。
They are impoverished peasants.
他們是貧窮的農民。
busy occupied engaged
一個人為啥會忙碌?肯定是被一些事占用了時間唄!occupy是“占用”的意思,一個人被某些事給占用了,那肯定就很“忙”,所以,occupied就有“忙碌”的意思。還有更極端的,“engage”這個動詞是使汽車或機器的齒輪咬合的意思。想想吧!一個人要是被當成齒輪和其他齒輪咬合到一起了,那你想不“忙”都不行!
The doctor is busy at the moment.
醫生這個點正忙著呢。
He’s fully occupied looking after three small children.
照看三個小孩把他忙得不輕。
He is now engaged on his second novel.
他正忙著寫他的第二本小說。
需要注意的是,行為結果所形成的形容詞也不一定就只能充當同義詞,也可能和原來的概念會有程度上的差別,形成上下義詞的關系。如前面講的depressed,它是從動詞depress轉換過來的,但它表達的詞義程度更高,所以并不是sad的同義詞,而是它的下義詞。另一組詞更加典型,surprised、astonished、shocked這三個形容詞都是由動詞轉換過來的,屬于行為的結果,但相互之間構成了上下義詞關系,而不是同義詞關系。
通過事物的屬性進行解讀(名詞詞源)
前面說過,形容詞是用來描述事物某方面的屬性或特征的,所以,從這個屬性或特征出發來,又可以形成新的形容詞,我們把這樣的詞稱為名詞詞源的形容詞。
舉例來說,“delicious”這個詞的意思是“好吃的”,那么這個詞描述的是食物哪方面的屬性呢?當然是口味taste,所以,我們就可以在“taste”這個詞上加一個后綴,變成tasty,那么這個詞就是delicious的同義詞了。再看更多的例子。
strong powerful
當我們說一個人是“強壯的”,其實就是說他是“有力量的”,“power”這個詞可以指“力量”,所以,powerful也有“強壯的”這個意思。
He’s strong enough to lift a car!
他強壯得可以舉起一輛車。
He is a powerful athlete.
他是個身體強壯的運動員。
rich wealthy
名詞wealth的意思是“財產”,有財產自然就是“富裕的”,所以wealthy就是rich的同義詞。
She is one of the richest women in the world.
她是世界上最有錢的女性之一。
The couple are said to be quite wealthy.
據說這夫妻倆相當有錢。
optimistic hopeful
optimistic的意思是“樂觀的”,為什么會樂觀呢?因為充滿了希望啊!所以hopeful就成了optimistic的同義詞。而hopeful可以理解為full of hope的縮寫。
She’s not very optimistic about the outcome of the talks.
對于會談的結果她不是很樂觀。
He is not very hopeful about the outcome of the interview.
對于面試的結果他不是很樂觀。
綜合
在所有的詞性中,形容詞的同義詞大概是最多的。其中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同一個形容詞的概念可以通過不同的方式來表達。就像前面提到的,一個形容詞既可以通過動詞來生成同義詞,也可以通過名詞來生成同義詞,而且,這兩種生成方式都可以發生在同一個概念上。請看下面的例子:
happy pleased joyful
“開心的”這個概念既可以直接用“happy”這個專門的詞,也可以從動作的結果來表達。please本來是動詞,表示“取悅某人”的意思,如果一個人被取悅了,那當然就會感到開心,所以pleased就可以用作happy的同義詞。還可以從屬性的角度來表達,joy是個名詞,表示“快樂”,加上“ful”這個后綴,就變成了形容詞,是“充滿快樂”的意思,當然也可以成為happy的同義詞。
We are happy to announce the engagement of our daughter.
我們很開心地宣布我們的女兒訂婚了。
She was very pleased with her exam results.
她對考試結果感到很開心。
The children are joyful when they saw the new toys.
孩子們看到新玩具很開心。
considerate caring thoughtful
considerate的意思是“體貼的”。體貼別人的人就是關心別人的人,所以,從動詞care派生過來的形容詞caring就可以當同義詞用。而一個體貼的人一定是腦子里總想著別人的人,thought作為動詞是“考慮”的意思,那么對別人充滿了想法也就有“體貼”的意思。
She is always considerate towards her employees.
她對自己的雇員總是很體貼。
He’s a very caring father.
他是個很體貼的父親。
It was very thoughtful of you to send the flowers.
居然送花給我,你真是太體貼了。
利用相同之處
精準翻譯
形容詞的精準翻譯也要通過“查詞典”和“口語化翻譯”這兩個途徑來進行,但相對來說,形容詞的口語化翻譯更加重要。
因為,與名詞和動詞相比,形容詞在漢語中的變化更多,而且同一個詞義可能會有很多不同的表達,有些比較正式,有些比較口語化。有些比較抽象,有些比較形象。相比而言,越形象、越口語化的詞在英語中找到對應概念的可能性越大。換句話說,對英語中一個有很多詞義的形容詞來說,越形象、越口語化的漢語詞義越有可能成為與這個單詞對應的翻譯。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我們的英漢詞典中對很多形容詞的詞義解釋并不全面,還有很多形象的解釋沒有包括進去,這就需要我們自己另外加進去。
以前面說過的“rough”這個詞為例,英漢詞典中的主要詞義包括以下幾個:
粗糙的;粗魯的;狂暴的;艱難的;不愉快的;大概的;危險的
根據前面的分析,這七個詞義中只有“粗糙的”能和rough所表達的這個概念及用法一一對應,其他詞義對應著英語中一個以上的單詞。但事實上,“rough”這個詞在不同的句子里還是可以有其他更形象、更具體的翻譯的。比如下面這句話:
He drowned after 30 minutes in the rough seas.
他在洶涌的海浪中掙扎了30分鐘后淹死了。
在這個例句中,“洶涌的”就是一個比較形象、具體的翻譯,“狂暴的”雖然與之同義,但“洶涌的”在漢語中專門用來形容海浪,而“狂暴的”還可以用來形容人,那么“狂暴的”在英語中就有可能對應其他詞,而“洶涌的”則只和“rough”這個詞對應,也就是說,只要一說“洶涌的”,我們就可以用“rough”這個詞來表達。
所以,rough除了和漢語中“粗糙的”相對應外,也和“洶涌的”有直接的對應關系。那么,我們在學習“rough”這個單詞的時候,就只能記這兩個詞義,而其他幾個詞義,如粗魯的、狂暴的、艱難的、不愉快的、大概的、危險的,則是不需要也不應該記憶的,因為它們可能還對應著英語中的其他詞匯。
通過以上例子我們可以看出,只有進行更精確的翻譯,才能為一個英語形容詞找到與之對應的漢語詞匯,這個翻譯可能出現在英漢詞典的詞義中,也可能需要我們自行翻譯。再舉個例子。“neat”這個形容詞在英漢詞典中有以下詞義:
齊整的;干凈的;靈巧的;秀氣的;利索的;簡潔的
以上六個詞義中,只有“齊整的”這個詞能和neat對應起來,可以作為它的中文詞義進行背誦。但事實上,還有其他的詞義也可以,只是沒在這六個詞義當中,需要我們自己把它找出來。比如,neat可以用來修飾handwriting,意思是“工整的書寫”,因為“工整的”在漢語中通常只用來描述書法,所以“工整的”這個詞義就可以和“齊整的”這個詞一樣,成為與neat對應的精準翻譯。
搞定不同之處
在上一章節中,我們舉了很多例子,說明在英語的形容詞之間也存在著由同一概念構成的詞匯網絡。那么,形容詞的詞匯網絡要如何建立以及我們如何利用它們的邏輯關系加深記憶呢?
一、建立詞匯網絡
與抽象名詞和動詞相比,通過上下義詞的關系來建立形容詞的詞匯網絡就比較簡單一些。因為你只需要把握一個標準,那就是這個詞的“程度”。根據我們前面的講解,形容詞的上下義詞多數是按程度來劃分的,所以,我們接觸到一個形容詞,尤其是修飾性的形容詞時,要有意識地思考它是否還有按程度來區分的上義詞或下義詞。當然,如果你思考不出來或者不能確定,還是要通過查詢詞典來找出答案。
查單詞詞典尋找其上義詞
和其他詞性的詞一樣,形容詞通常也是用上義詞來翻譯的。比如“valuable”這個詞,一般理解為“寶貴的”或“有價值的”,如下面這個例句:
Your advice is valuable.
你的建議很寶貴。
對于這樣一個詞,我們在漢語中很難想到還有比它程度更輕的上義詞,因為在這句話中,“寶貴”這個詞已經能夠準確地把意思表達出來了,但在英語中還有上義詞可以替代它。請看詞典中的解釋:
very useful
也就是說useful就是valuable的上義詞,可以用它來替代后者。
Your advice is very useful.
你的建議很有用。
又如“essential”這個詞,通常理解為“必不可少的”,那有沒有比它程度更輕的上義詞呢?也是有的,它的詞義如下:
completely necessary
所以,necessary就是essential的上義詞,我們可以根據語氣表達的需要在兩個詞中進行選擇。如以下例句:
Experience is necessary for this job.
對這份工作來說經驗是必要的。
Experience is essential for this job.
對這份工作來說經驗是必不可少的。
雖然我們可以通過查詞義找出一個形容詞的上義詞,但不代表所有的詞義都是用上義詞來解釋的,很多沒有上義詞的詞會用同義詞來解釋。比如,ordinary在表達“通常的”這個意思時是用“normal”這個詞來釋義的,而“neat”這個詞在當“整潔的”講時是用tidy來釋義的。所以,我們還需要通過程度上的差別來判斷目標詞與給它釋義的詞之間是否存在上下義詞關系。
剛才講的兩個例子都是示范如何找到上義詞,但要找到下義詞或同義詞,還需要通過同義詞詞典來查找并確認。
查同義詞詞典尋找同義詞或上下義詞
相對來說,英語中意思相近的形容詞比其他詞性的詞要更多,有很多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同義詞,也有一些是不實用沒有必要掌握的,所以我們要更加仔細地甄別。
前面講的很多例子都是僅就上下義詞或同義詞進行的講解,但在你查同義詞詞典的時候,有可能把所有的同義詞或上下義詞都找出來。以“sad”這個詞為例,我們前面只講了它的上義詞unhappy,下義詞depressed。如果我們查同義詞詞典的話,就會找到更多。以下是詞典在這個義項中列出的意思相近的單詞:
unhappy, down, low, blue, depressed, gloomy, grieved, dismal, melancholy, sombre
以上列出了十個單詞,但我們并不需要把所有單詞都納入sad的詞匯網絡之中。后面四個單詞grieved、dismal、melancholy、sombre并不實用,對我們這些把英語當第二語言來學習的人來說不需要掌握。前面六個單詞中,unhappy和depressed已經分別作為上下義詞納入網絡中了。還剩下down、low、blue、gloomy這四個單詞,前三個我們早就認識了。這三個詞本來都是用來表達比較形象的具體概念的,分別延伸出了“難過的”這個抽象概念,所以,可以看作是從具體概念來解讀的“sad”這個詞的同義詞。而“gloomy”這個詞則是從gloom來的,后者是一個名詞,意思是“憂郁”,所以,可以看作從名詞解釋來解讀的同義詞。
綜上分析,我們可以為“sad”這個詞建立一個如下所示的詞匯網絡:

通過這樣一個詞匯網絡,我們表達“難過的”這個概念就擁有了多達七個選擇,既有程度上的差別,又有角度的差別,這樣我們在語言輸出的時候就可以通過詞匯的變化使得我們的表達更加立體、有感染力。
二、從詞匯之間的邏輯關系立體地理解網絡中的各個詞匯
對形容詞來說,上下義詞之間的邏輯關系最容易理解,因為它們之間只有程度上的差別,所以無須特別記憶。
真正需要進行關聯記憶的是同義詞,尤其是在一個單詞可能有多個不同解讀方式的形容詞的時候。下面就以上一章節中講過的一組詞為例,說明要如何在三個不同形式的同義詞之間建立邏輯關系。
considerate caring thoughtful
從詞源上分,以上三個詞中,considerate本來就是形容詞,caring是從動詞care轉換過來的,thoughtful是從名詞thought轉換過來的,而“thought”這個詞又是從動詞think轉換過來的。所以,你就可以用這些詞組成下面一段話:
Tom is a considerate person. He cares for his family. He thinks a lot of for his friends. So he is caring and thoughtful.
湯姆是一個體貼的人。他關心他的家人。他為朋友著想。所以他是很貼心和周到的人。
那么,經過這樣的邏輯關聯之后,我們就可以建立起這三個詞之間的同義關系了。在說英語或者用英語寫作的時候,我們可以從中挑出最符合語境的詞來用,也可以輪流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