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介詞:英語思維的靈魂就在這

與前面講過的各種詞性的詞相比,介詞是比較特殊的一類。因為英語中這一類詞比較少,所有介詞加起來也只有幾十個,所以,對這一類詞的學習不存在陌生詞匯的問題。但介詞又是英語中最重要的一類詞匯,它在英語句子中不可或缺,也是最能體現英語思維模式的一類詞匯。因此,對介詞的學習又是難度最大的,需要我們投入更多的精力去掌握。

介詞是用來連接名詞的。雖然英語中的介詞可以連接任何名詞,但是從介詞的原始詞義來看,大多數介詞是用來描述空間概念的。所以,我們先從那些介詞表達的空間概念入手,來分析漢語、英語在介詞上的差別。

英漢共同之處

在空間概念的表達上,英語中的介詞比漢語中的豐富、全面得多,所以,兩種語言中能做到一一對應的介詞幾乎沒有,但有一個例外,就是“at”這個介詞,它與漢語中用得最廣泛的“在”無論是在意思上還是用法上都存在著一一對應的關系。而“at”這個詞又恰恰是我們掌握得不是很好的一個詞,所以,我們可以通過兩種語言的對比來更好地利用這個詞。

at”在英語中的解釋是:

used to say where something/somebody is or where something happens

它的意思就是指某人(某物)所在的地方,或某事發生的地方。既然是指一個地方,那么就不需要關注它是在這個地方的什么位置,也就是說,無論是在里面還是在外面、在上面還是在下面、在中間還是在旁邊,都可以用at來表達。而在漢語中,這個詞義和用法恰好等同于“在”這個介詞的詞義和用法,因為“在”這個介詞后面跟的只是名詞,而不需要再進一步說明是“在……里面”還是“在……外面”,“在……上面”還是“在……下面”,“在……中間”還是“在……旁邊”。我們通過具體的例句來說明一下:

at home 在家

at school 在學校

at the office 在辦公室

at the corner of the street 在街角

He waited at the door. 他在門口等。

He stays at a small hotel. 他住在一家小旅館。

I met her at the hospital. 我在醫院碰到了她。

We changed flight at Shanghai. 我們在上海轉機。

At the roundabout, take the third exit. 在轉盤那兒走第三個出口。

在上面的短語和句子中,大到城市、機構,小到建筑、拐角,都是用介詞at與之搭配,而且所有的at在漢語中都表達為“在……”,這充分說明,兩個詞在表達空間概念的時候存在著一一對應的關系。

英漢不同之處

與漢語相比,英語對空間概念的表述要更加全面、更加具體。這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有些介詞會進行概念的細分

漢語中的介詞功能比較單一,相互之間通常無法替換使用。但這些概念在英語中得到了細化,比較典型的有以下三組:

in

inside within

這三個詞在漢語中都會被表述為“在……里面”,但在英語中,它們之間卻存在著差別。

in”這個詞在詞典中的解釋是:

at a point within an area or a space

也就是說,只要是某一個區域范圍內或者是在某一個空間內,都可以用in來表達。而“inside”這個詞則特指在某一空間內,強調是在空間的內部。“within”這個詞在表達空間概念時和inside的詞義、用法一樣,只是更加正式一點。所以,in的應用范圍包含了另外兩個詞,屬于它們的上義詞,而insidewithin則屬于下義詞。在下面的例句中,in可以代替另外兩個詞,而insidewithin的表達則更加精準。

The kids were playing in the street.

孩子們正在街上玩耍。

There was a gold watch inside the box.

盒子里有一只金表。

Clients are entertained within private dining rooms.

在私人餐室內款待客戶。

under

below underneath

這三個詞在漢語中都會被表述為“在……下面”,但under的詞義涵蓋的范圍更加廣泛,它在詞典中的解釋有三層意思:

in, to or through a position that is below something

below the surface of something

covered by something

也就是說,只要低于某物,無論是靜態的還是動態的,無論是有接觸還是沒接觸,都可以用under來表達。而“below”這個詞僅指低于某物靜態的空間位置,不包含接觸的含義,而underneath則相反,它側重于有接觸的兩種事物。在下面的例句中,under適用于所有例句,而belowunderneath則各有側重點。

Have you looked under the bed?

你床下找過了嗎?

Please do not write below this line.

這條線下不要寫東西。

He wears a sweater underneath the jacket.

他在夾克下面穿了一件毛衣。

by

beside next to

這三個詞在漢語中都是“在……旁邊”的意思,但在英語中,這三個詞的詞義范圍是遞減的。其中by的涵蓋范圍最廣,beside其次,而next to則范圍最窄。next to雖然是指“在……旁邊”,但內含“位置”概念,特指在位置上是緊挨著的。beside除含有next to的意思之外,還指at the side of something,不一定是按位置區分的。而by除了包含besidenext to的用法之外,還可表示“與……比較近”的意思,未必指在某物的旁邊。在以下例句中,by適用于所有例句,而beside也可以替代next to

I have a house by the river.

離河不遠我有棟房子。

He sat beside her all night.

他整個晚上都坐在她旁邊。

We sat next to each other in the cinema.

我們在電影院的座位緊挨著。

除了以上三組存在著上下義詞關系的單詞之外,英語中還有一些介詞雖然相互之間不能完全替代,但它們的詞義相近,而且在漢語中的表述也是一樣的,所以,也可以看成同一個概念的細化。最典型的是下面這一組詞:

on over above

這三個詞在表達空間概念的時候,在漢語中都有“在……上面”的意思,但描述的側重點則各有不同。以下是這三個詞的詞義:

on

in or into a position covering, touching or forming part of a surface

over

resting on the surface of somebody/something and partly or completely covering them/it

in or to a position higher than but not touching somebody/something

above somebody/something

above

at or to a higher place or position than something/somebody

從詞典中的解釋我們可以看出,above主要是指高于某個位置,不強調是否接觸,可以看成below的反義詞。而on則強調兩種物體的接觸,而且不一定是位置有高低。over包含著above的意思,除此之外,它既可以表示兩個物體接觸,也可以表示兩個物體不接觸,同時含有“覆蓋”的意思。所以,這也充分體現了英語和漢語的區別,漢語只有一個籠統的“在……上面”的表述,而英語則要分成三個不同的詞分別表達位置的高低、是否接觸以及有無覆蓋等細化概念。在以下例句中,三個詞各有不同的側重點。

We were flying above the clouds.

我們正在云層之上飛翔。

Theres a mark on your skirt.

你的裙子上有個印子。

She put a blanket over the sleeping child.

她在睡著的孩子身上蓋了一層毛毯。

He held an umbrella over her.

他為她撐著一把傘。

She put her hand over her mouth to stop herself from screaming.

她用手捂住嘴以防叫出聲。

另外,像beforeahead of都有“在……前面”的意思,afterbehind都有“在……后面”的意思,它們不是上下義詞關系,但表達上各有側重。你可以通過查詞典分辨它們之間的區別。

二、英語中有動態介詞

這是英語和漢語在介詞概念上的重要區別,這個區別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兩種語言在句子結構上的區別。

除了前面講的兩種語言都存在的靜態概念之外,英語中還有一些介詞在漢語中是沒有對應的介詞的,必須用動詞才能表達出來。這些介詞包括以下幾個:

across跨過

He walked across the field.

走路越過田野。

along沿著

They walked slowly along the road.

他們沿著公路慢慢走。

around繞著

They walked around the lake.

他們繞著湖邊走。

against靠著

Put the piano against the wall.

把鋼琴墻放。

into進入

She dived into the water.

她跳水里。

beyond越過

The road continues beyond the village up into the hills.

這條公路繼續延伸,越過村莊進入群山之中。

off脫離

I fell off the ladder.

梯子上掉了下來。

past經過

She drove past the stadium.

她開車經過體育場。

through穿過

Rabbits got into the room through a hole.

兔子們穿過一個洞進入房間。

在以上例句中,在英語句子里只需要用介詞來表達的意思在漢語中都必須用動詞來表達才可以,所以,我們把這樣的介詞稱為動態類介詞,與動態類介詞對應的就是靜態類介詞,前面講過的在漢語中也對應存在的介詞就可以稱為靜態類動詞。除此之外,前面講的over雖然歸于靜態類動詞,但它也有動態的含義,在一些句子中可以表達“覆蓋”的意思,所以,它也屬于動態類介詞。

總結這兩個部分的內容我們可以看出,在表達靜態空間概念的時候,英語不但比漢語更加具體、精確,而且還有更多的介詞可用。而這些動態介詞都是代表著某種典型的空間概念的,比如,into是一物進入另一物,off是一物脫離另一物,against是一物對抗另一物,through是一物穿過另一物,over則是一物覆蓋另一物。along是一個點沿著一條線,across是一個點跨過一條線,around是一點繞著另一點,past是一點經過另一點,beyond是一點越過另一點。這些動態概念幾乎涵蓋了所有可能的點、線、面,以及立體物體之間的空間關系,這就是英語中介詞如此重要的原因。只要你掌握了這些介詞,再學會后面要講的介詞詞義由具體概念到抽象概念進行的延伸,就有可能通過這些介詞表達出萬事萬物之間不同模式的相互關系。

除剛才講的這些動態概念之外,還有一組詞也可以歸類為動詞介詞,那就是withwithout。這兩個詞我們在漢語中通常會翻譯成“有”和“沒有”,而“有”和“沒有”在漢語中一般是作為動詞來理解的,可以代替havethere be這樣的動詞,所以,這兩個詞我們也需要通過專門的練習來掌握。

利用共同之處

前面講到,“at”這個介詞是英語與漢語在空間概念上唯一一個可以一一對應的詞。所以,我們在用漢語表達“在……”這個概念,同時不需要強調特別具體的位置時,大多數情況下可以直接用at來表達。但因為思維習慣不同,我們更習慣用in來代替。比如上一章節舉的以下幾個例子:

在家

在學校

在辦公室

他住在一家小旅館。

我在醫院碰到了她。

這幾句話我們通常是用in來表達的,主要原因在于,以上幾個句子中的地點,無論是家、學校、辦公室、旅館,還是醫院,都屬于封閉性的建筑,而我們對封閉性建筑的認識就是,它們是有里外之分的,所以如果你出現在這些地方,那就肯定是在這些建筑的里面,因此要用in

而英語的理解是,“地點”就是一個“點”,是沒必要區分里、外、上、下的。如果這個地點是指一個國家,那么所有的國家就是一個個的“點”;如果這個地點是指一個城市,那么所有的城市就都是一個個的“點”;如果這個地點是指一個建筑,那么所有的建筑也都是一個個的“點”。這些點相互之間是沒有大小之分、里外之分的。所以英語中“at”這個上義詞概念,可以代替其他表示具體位置的介詞。而漢語中雖然有“在”這個表達,但在轉換成英語的時候,往往會被細化為具體的介詞。所以,我們要學會培養用at的意識。

舉例來說,以下三句話中的地點就可以用at來表達,你可以嘗試一下。

他們在地鐵站實行安檢。

你的牛仔褲在膝蓋那兒臟了。

她住在鎮上。

參考答案請見下頁。

參考答案

They carried out security checks at subway stations.

他們在地鐵站實行安檢。

Your jeans are dirty at the knee.

你的牛仔褲在膝蓋那兒臟了。

She lives at town.

她住在鎮上。

解決不同之處

在上一章節中我們了解到,英、漢兩種語言的差別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英語中有些介詞會進一步細分,二是英語中有動態介詞。因為英語中的介詞數量是有限的,所以在上一章節中講到的內容基本就是需要我們學習的全部內容,我們只要把這些詞的用法掌握住就可以,不像學習其他單詞,還需要通過查詞典等方式建立詞匯網絡以及在詞匯之間建立邏輯關聯。

要掌握這些詞的用法,首先要培養運用這些詞匯的意識。無論是那些細分的下義詞還是動態介詞(因為在漢語中都沒有對應的介詞),所以,我們在講英語的時候很少能想到用這些詞匯。那么,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學會主動運用這些詞匯。除了通過查詞典了解這些詞的詞義和用法之外,我們還可以通過有針對性的練習來做到這一點。對細分詞匯我們可以通過改寫練習來掌握。對動態介詞進行翻譯練習是一種更好的方法。

一、改寫練習

請將以下句子中的介詞用更加精準的介詞來代替。

Its always very warm in the house.

房子里面總是很暖和。

The prisoners demanded more freedom in the prison.

囚犯們要求在監獄里面享有更多的自由。

He dived under the surface of the water.

他跳進水面以下。

The device exploded under a van.

貨車下面的裝置爆炸了。

There was a pile of books by an empty plate.

空盤子旁邊有一摞書。

She lives right beside me.

她就住在我隔壁。

二、翻譯練習

請翻譯以下句子。加黑的動詞請用合適的介詞來表達。

一棵樹倒了下來,橫跨在路面上。

我們正頂著風跑步。

走過公園后,第一座房子就是我的房子。

他幫媽媽到車里。

盜賊是窗戶進來的。

我們沿著這條小徑走了兩個小時。

他頭上纏著一條毛巾。

我外套上有兩顆扣子掉了

越過這些山有一條河。

參考答案見下頁。

需要說明的是,我們在這一節中僅僅講了介詞在空間概念上與漢語的不同,但介詞的用途遠不止空間概念。關于它們更多的詞義和用法、更多的搭配,我們會在詞義的延伸中展開講解。

練習參考答案

一、改寫練習

Its always very warm inside the house.

房子里面總是很暖和。

The prisoners demanded more freedom within the prison.

囚犯們要求在監獄里面享有更多的自由。

He dived below the surface of the water.

他跳進水面以下。

The device exploded underneath a van.

貨車下面的裝置爆炸了。

There was a pile of books beside an empty plate.

空盤子旁邊有一摞書。

She lives right next to me.

她就住在我隔壁。

二、翻譯練習

一棵樹倒了下來,橫跨在路面上。

A tree had fallen across the road.

我們正頂著風跑步。

We are running against the wind.

走過公園后,第一座房子就是我的房子。

My house is the first one past the park.

他幫媽媽進到車里。

He helped his mother into the car.

盜賊是爬窗戶進來的。

The burglar got in through the window.

我們沿著這條小徑走了兩個小時。

We walked along the path for two hours.

他頭上纏著一條毛巾。

He has a towel around his head.

我外套上有兩顆扣子掉了。

There are two buttons off my coat.

越過這些山有一條河。

Beyond those hills there is a river.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巴尔虎左旗| 漠河县| 大田县| 济源市| 商南县| 乳源| 绥芬河市| 安图县| 延寿县| 天津市| 社会| 敦煌市| 马关县| 景洪市| 腾冲县| 安远县| 临安市| 瑞丽市| 武山县| 凌云县| 邓州市| 方正县| 沧源| 邢台县| 什邡市| 运城市| 咸宁市| 崇明县| 古交市| 邵东县| 瓦房店市| 竹山县| 普宁市| 海兴县| 星子县| 天柱县| 玛多县| 称多县| 易门县| 惠水县| 云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