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十五章 文化和神經癥

即使對最有經驗的精神分析醫生來說,每次個案分析都會面臨新的問題。在每一位患者身上,他都會發現自己正在面臨著之前沒有遇到過的困難,難以識別且難以解釋的態度,以及那些無法一下子就看透的反應。回顧我們在前面章節中所描述過的神經癥性結構的復雜性,以及其中涉及的復雜因素,這種多樣性就不足為奇了。個體在遺傳方面的差異以及在其一生中經歷和體驗的多樣性,尤其是童年期經驗的差異,致使這些因素所涉及的結構產生了無限豐富的多樣性。

但是,正如我們最初就指出的那樣,盡管存在這些個體差異,但導致神經癥產生的決定性沖突卻始終都是一樣的。總體來說,這些沖突是我們文化中的正常人也會遭遇到的。老生常談的是,對神經癥患者和正常人進行明確的區分是不可能的,但再次重申仍是非常有用。許多讀者,在其自身經歷中識別出了他所遭遇到的種種沖突和態度,就可能會發出這樣的疑問:我到底是不是也患有神經癥?最有效的評判標準就是:個人是否將其沖突感受視作一種障礙,他是否能夠正視并直接解決好這些沖突。

當認識到,我們文化中的神經癥患者受到與正常人相同的潛在沖突的驅使,只不過在正常人身上這種沖突的驅動程度較小,我們就不得不需要再次面對最初提出的問題:在我們的文化中,是哪些條件導致了這一結果,即使得神經癥的產生恰好是圍繞著這些特定沖突,而不是其他沖突。

弗洛伊德對這一問題僅做了有限的思考,其生物導向的反面就是缺乏社會學傾向。因此,他傾向于將社會現象歸結為心理因素,同時又將心理因素歸結為生物性因素(力比多理論)。這一傾向使得精神分析作家相信,例如:戰爭是由于死亡本能的作用所致,我們現在的經濟系統根植于肛欲驅力,機械時代沒有在兩千年前出現,其原因要從那個時期的自戀傾向中去尋找。

弗洛伊德并沒有將文化看成是復雜社會過程的產物,而將其視為生物性驅力的產物,這些生物性驅力被壓抑或升華,其結果就是在此基礎上建立起各種行為反應。這些驅力被壓抑得越徹底,文化的發展程度就越高。由于升華的能力是有限的,原始沖動被強烈地壓抑而沒有升華,就會導致神經癥的產生。所以,文明的發展不可避免地必然意味著神經癥的產生——神經癥是人類為了讓文化得以發展所必須付出的代價。

隱藏于這一串思維線索后面具有暗示性的假設,是相信生物性決定的人類本性,或者更準確地說,是相信口唇、肛門、生殖器以及攻擊性的驅力,以大致同等程度的量存在于所有人身上。就像文化間的差異一樣,不同個體之間形成的性格差異,也都是由于壓抑需求的強度不同造成的,額外的限制條件是,壓抑以不同的程度影響著不同種類的驅力。

歷史的和人類學的發現,并不支持文化的發展高度,與性和攻擊驅力的壓抑程度有直接關系這種觀點。這一錯誤主要在于,它假設的是一種量的關系而不是質的關系,這種關系并不是壓抑的量和文化的量之間的關系,而是個體沖突的性質和文化困境的性質之間的關系。不能忽視量的因素,但只有在整體結構的范圍內才能評估這種量化因素。

在我們的文化中,存在著某些固有的典型困境,這些困境形成內心沖突能夠反映在每個人的生命中,不斷積累可能會導致神經癥的形成。由于我不是社會學家,我只能簡略指出那些與神經癥和文化問題有關的主要趨勢。

從經濟角度而言,現代文明是建立在個體競爭原則之上的。獨立的個體不得不與同一群體中的其他個體進行斗爭,不得不超越他們。通常而言,還必須將他們排擠開,一個人的利益往往是另一個人的損失。這種情境的心理后果就是在個體之間形成了一種普遍敵意的增強,每個人都是其他人真實或潛在的競爭對手。在同一個職業群體中,這種情況非常明顯,不論他們多么努力地追求公平,并努力用彬彬有禮的體貼來將這一點進行掩飾。但是,這里必須要強調的是,競爭伴隨著潛在的敵意,存在于所有人類關系之中。競爭是社會關系的一個主導因素,它滲透到男性與男性、女性與女性的關系中。競爭的焦點不論是風度、能力、吸引力或是其他社會價值,都會對可靠的友誼造成極大的損害。同樣,就像前面已經提到的那樣,它也會擾亂男女兩性之間的關系,不僅表現在伴侶的選擇上,還表現在與伴侶爭奪優勢地位的整個斗爭之中。競爭在校園生活中也很普遍,而且,或許最重要的是,它滲透到了家庭之中,孩子從一開始就被注射了某種“病毒”。父子、母女、子女之間的競爭并不是普遍的人類現象,而是對受文化條件限制的刺激所做出的反應。發現家庭中的競爭作用是弗洛伊德的偉大成就之一,他用俄狄浦斯情結的概念以及其他假設對這種競爭進行了描述。但是,必須要說明的是,這種競爭本身并不是由生物性所決定的,而是特定文化條件下的產物。進一步來講,家庭環境并不是激發競爭的唯一因素,競爭性刺激因素從個體出生到死亡、從搖籃到墳墓,都在積極活躍地發揮著作用。

個體間潛在的敵對性緊張導致了恐懼不斷產生——對其他人潛在敵意的恐懼,這種恐懼會因為害怕其他人報復自己的敵意而得到增強。在正常人中,恐懼的另一個重要來源是失敗的可能性。對失敗的恐懼具有現實性,因為,通常而言,失敗的可能性比成功的可能性要大得多,還因為在一個競爭性社會中,失敗對需要的滿足會產生實際的阻礙。失敗不僅意味著經濟方面的不安全,還意味著失去聲望以及所有情緒方面都遭受挫折打擊。

成功如此令人著迷的另一個原因,在于其對我們自尊心的影響。不僅他人會依據我們取得的成功程度來對我們進行評價,而且,不論是否愿意,我們都會依照同樣的模式進行自我評價。根據現存的意識形態,成功源自于我們自身內在的優勢,或者用宗教的術語來說,是一種可見的上帝恩賜;在現實中,成功依賴于一些不受我們控制的因素——幸運的環境、狂妄的冒險等因素。無論如何,在現有的意識形態壓力下,即使是最正常的人都會被迫感到:一旦成功,他就具有一定的價值;如果失敗了,他就毫無價值。不用說,這為自尊心提供了一個不可靠的基礎。

所有這些因素——競爭及與同胞的敵意、恐懼、降低的自尊心,共同在心理層面上,使得個體感到孤獨。即使他與其他人有許多聯系,即使他婚姻美滿,他在情感上還是孤獨的。每個人都很難忍耐情感上的孤獨,但是,如果這種孤獨感與擔心憂慮以及對自己的不自信相吻合,它就成一場災難。

在我們這個時代的正常人身上,正是這種情況,激發了以愛作為補償的強烈需要。獲得愛使他感到不那么孤獨,受到的敵意威脅減少,自我的不確定性也降低了。愛等同于維持生命的必需品,因此,在我們的文化中愛的價值被高估了。它成了一個幻影(像成功一樣),讓人產生了它可以解決所有問題的錯覺。愛本身并不是一種幻象,雖然在我們的文化中,它通常是一種用來滿足與愛完全無關的各種愿望的掩飾,但由于我們期望獲得的愛比我們實際能夠獲得的要高得多得多,所以它形成了一種幻象。這種意識形態對愛的過分強調,掩蓋了我們對愛產生過度需要的那些因素。因此,個體,這里所說的也包括正常人,就陷入了一種困境,即對愛的大量需求,又發現難以獲得足夠的愛這樣一個兩難境地。

迄今為止,這種情境為神經癥的產生和發展提供了豐沃的土壤。影響正常人的文化因素對神經癥患者也產生了較大程度的影響,只不過同樣的后果在他們身上表現得更加嚴重。在正常人身上,這些文化因素導致他們形成不穩定的自尊心、潛在的敵意,擔心恐懼、帶有敵意和恐懼的競爭心、對和諧人際關系的強烈需要;而在神經癥患者身上,這些后果則表現為被粉碎的自尊心、毀滅性、焦慮和破壞性沖動愈來愈強的競爭心理,以及對愛的過度需求。

如果我們還記得,每種神經癥都存在著無法調和的矛盾傾向,就會提出這樣的問題:在我們的文化中,難道不存在某些相同的矛盾,它們構成了典型的神經癥沖突的社會文化基礎?研究和描述這些文化矛盾是社會學家的工作,對我而言,只要對這些主要的矛盾傾向進行簡單描述就足夠了。

我們要提到的第一個矛盾,是競爭和成功,與手足之愛和謙卑兩者間的矛盾。一方面,我們所做的一切都鞭策我們走向成功,這就意味著我們不僅要信心十足,還要富有攻擊性,才能夠將其他人從這條路上推開,不擋路。另一方面,我們被深深地灌輸了基督教的觀念,只考慮自己是自私的,我們要謙遜、順從。對于這種矛盾,在常規范圍內只有兩種解決方式:重視其中的一種追求而拋棄另一種追求,或是兩個都重視,結果就是,個體在這兩個方向上都會產生強烈的壓抑。

第二個矛盾,是我們各種需要所受到的刺激,與滿足這些需要方面我們遭受的實際挫折之間的沖突。出于經濟因素考量,在我們的文化中,我們的需要不斷地受到諸如“炫耀性消費”“跟他人看齊”等廣告宣傳的刺激。但是,對絕大多數人而言,對這些需要的實際滿足是受到制約的。由此,個體所產生的心理后果,就是在他的欲望和現實之間不斷拉大的差距。

另一個矛盾存在于其宣稱的自由和實際限制之間。社會告訴個體他是自由的、獨立的,能夠按照自由意志決定自己的生活;“生活的偉大競技”正在向他敞開,如果他有能力并精力充沛,那他就能獲得想要的一切。現實是,對絕大多數人來說,所有的可能性都是有限的。人們平時開玩笑說的“無法選擇自己的父母”這句話,可以很好地推廣到生活中,我們無法選擇職業和成功,選擇娛樂方式,選擇配偶。結果導致,個體在擁有決定自己命運的無限權力和無助感之間搖擺。

這些根植于我們文化中的矛盾,恰恰就是神經癥患者拼命想要調和的沖突:他的攻擊性和順從傾向之間的沖突,他的過度需求與害怕一無所獲的恐懼之間的沖突,他對自我擴張的追求與無助感之間的沖突。在這些沖突上,他與正常人只有量上的差異。但是,正常人能夠在不損害其人格的情況下處理好這些困難;而在神經癥患者身上,這些沖突異常強烈,以至于不存在任何令人滿意的解決方式。

那些可能成為神經癥患者的人,似乎是在以一種過于強烈的方式體驗到由文化所決定的這些困境;且往往是以童年經歷為媒介,所以,他們要么無法解決這些困境,要么解決困境的方式就是付出人格上的巨大代價。因此,我們不妨將神經癥患者稱為我們當今文化中的副產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泗洪县| 宜兰市| 七台河市| 吉木萨尔县| 安康市| 宜兰县| 隆子县| 大化| 平和县| 德安县| 高青县| 牟定县| 虞城县| 南昌县| 称多县| 泰宁县| 杂多县| 抚顺县| 永兴县| 通河县| 兴安县| 娄底市| 吕梁市| 普兰店市| 全南县| 临城县| 庆城县| 乌兰察布市| 阜平县| 石家庄市| 宁津县| 伊春市| 海兴县| 峨山| 正镶白旗| 沂水县| 平谷区| 长丰县| 耒阳市| 乐安县| 西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