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十章 對權力、聲望和財富的追求

在我們的文化中,對愛的追求是一種經常用來對抗焦慮以獲得安全感的方式,而對權力、聲望以及財富的追求則是另一種方式。

也許我應該解釋一下,為什么我要將權力、聲望以及財富作為同一個問題的不同方面來討論。更詳細地說,不論一個人的主導傾向是追求這些目標中的其中一個或者另一個,都必然會在人格中形成巨大差異。在神經癥患者對安全感的追求中,究竟哪一個目標占主要地位?這既取決于外部環境,也取決于個體在天賦以及心理結構上的差異。我將它們作為一個統一體來進行討論,原因是它們具有一個共同點,正是這個共同點將它們與對愛的需求相區別。獲得愛意味著通過增強與他人的聯系而獲得安全感,而追求權力、聲望或財富意味著通過減少與他人的聯系,增強自身地位來獲得安全感。

支配他人的愿望、贏得聲望和獲取財富的愿望,本身并不是一種神經癥傾向,就像對愛的渴望本身不是神經癥性傾向一樣。為了理解在這一方向上的神經癥性追求的特征,我們應將其與正常需求進行比較。例如,在正常人身上,權力的感受可能產生于對自身優勢力量的認識,不論是身體的力量或能力,還是心理上的能力、成熟或智慧。又或者,其對權力的追求可能與一些特定的原因相關:家庭、政治或職業群體、祖國、某種宗教思想或科學觀念等。但是,對權力的神經癥性追求產生于焦慮、憎恨以及自卑感。嚴格來說,對權力的正常追求源自力量,而神經癥性需求來源于軟弱。

文化因素也應當考慮進去,個人的權力、聲望以及財富并不是在所有文化中都會發揮作用。例如,在普韋布洛印第安人(Pueblo Indians)中,對聲望的追求是絕對不提倡的,而且個人財富也沒有什么差別,因此對財富的追求也沒那么重要。在這種文化中,追求任何形式的支配,并以它作為獲得安全感的手段,都是毫無意義的。我們文化中的神經癥患者之所以會選擇這種方式,是基于以下事實:在我們的社會結構中,權力、聲望以及財富能夠提供強大的安全感。

在探尋是什么樣的條件產生了對這些目標的追求時,我們清楚地發現,常見的情況是,事實已經證明無法通過愛來獲得安全感以緩解潛在的焦慮時,這種追求就會形成。我將引用一個例子來說明,當對愛的需求受到阻礙時,這種追求是如何以野心的形式發展起來的。

一個女孩兒對大自己4歲的哥哥有著強烈的依戀,他們曾經或多或少地沉溺于一種帶有性特征的溫情中,但是當女孩8歲的時候,她的哥哥突然拒絕了她,并指出現在他們都長大了,不能再玩類似的游戲了。在這次經歷后不久,女孩突然在學校里表現得野心勃勃。這一現象顯然是由于她對愛的追求過程中遭到失望而引起的,而這種失望又因為她沒有更多的人可依賴而變得更加痛苦。她的父親一直以來并不關心自己的孩子,而母親則明顯更偏愛哥哥。但是,她所感受到的不僅僅是失望,同時也是對她的自尊心的沉重打擊。她不知道哥哥的態度之所以會發生變化,是因為他快要進入青春期了。因此,她感到非常羞恥、屈辱。由于她的自信心一直以來都建立在一種極不安全的基礎上,她的羞恥和屈辱感就更加強烈。首先,她的母親并不需要她,就讓她感到自己是無足輕重、可有可無的。而由于母親是一個美麗的女人,所以每個人都還時常贊美她。除此之外,她哥哥不僅被母親所喜愛,還能贏得她的信任。父母的婚姻并不幸福,所以母親總是跟哥哥商量她的煩惱,因此,女孩感到完全被排除在外。她做了更多的嘗試希望獲得自己想要的愛:就在她跟哥哥那次痛苦的經歷后不久,她愛上了一個自己在旅途中遇到的男孩,她變得非常興奮,開始編織自己對這個男孩的美好幻想。而當這個男孩兒從她的視野中消失,她又由于抑郁而表現出新的失望。

正像在這類情景中常發生的那樣,父母和家庭醫生將她的情況歸咎于她所處的年級對她而言太高了。他們讓她暫時休學,帶到一個避暑勝地去休養;然后,再讓她在比之前所在年級低一個年級的班里就讀。就在那時,她9歲,她表現出了一種不顧一切、不屈于人后的野心。在班里,她不能忍受自己不是第一名。與此同時,她與其他之前很要好的女同學之間的關系也明顯惡化了。

這個例子說明了形成神經癥性抱負的典型因素:最開始,她感到不安全是因為她覺得自己不被需要,由此產生了很強的反抗心理。但這種反抗心理,卻因為母親在家庭中是占主導地位的人,需要盲目贊美,而不能得以表達出來;于是,被壓抑的恨意產生了大量的焦慮;她的自尊心沒有機會得到發展,在很多情況下她都覺得屈辱,又由于與哥哥的那次經歷而受到強烈刺激;于是,她通過尋求愛來得到安全感,但是這種嘗試最終也失敗了。

對權力、聲望以及財富的神經癥性追求,不僅被用來作為對抗焦慮的保護措施,而且也是受到壓抑的敵意得以發泄的途徑。我將首先談論每種追求是如何為對抗焦慮提供特殊保護方式的,然后再討論釋放敵意的特殊方式。

首先,對權力的追求可以作為一種對抗無助感的保護措施,我們已經了解到無助感是焦慮的基本要素之一。神經癥患者會對自己所表現出的任何一點兒無助和軟弱都非常反感,因此,他會避開那些在正常人看來非常普遍的場景,例如:接受他人的指導、建議或幫助,對他人或環境的依賴,放棄自己的觀點或同意他人的意見。這種對軟弱的反抗,并不會突然爆發出其全部力量,而是逐步增加其強度。神經癥患者越是感到自己事實上已經被這些壓抑所阻撓,他在現實環境中就越是不能肯定自己。他在實際生活中變得越軟弱,就越焦慮地想要逃避一切看起來與軟弱有某種相似的東西。

其次,對權力的神經癥性追求,可以作為一種保護性措施,以對抗自認為無足輕重或被他人看作無足輕重的危險。神經癥患者對力量形成了一種僵化且非理性的觀念:自己應該能夠處理所有的情況,不論這個情況有多困難,都應該立刻就能夠應對它。這種理想與驕傲相聯系,其結果,神經癥患者認為軟弱不僅僅是一種危險更是一種恥辱。他將人分為“強者”和“弱者”兩個類型,他崇敬強者而鄙視弱者。他對軟弱的看法也走向了極端。他對同意他的意見或是順從于他愿望的人,或多或少都表現出一種輕視,還瞧不起那些內心有種種壓抑或是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而顯得表情冷漠的人,他也會鄙視自己身上存在的同樣的特點。如果他無法避免地意識到自己存在著某種焦慮或是壓抑,就會感到恥辱,還會因為自己患有神經癥而鄙視自己,并急于將事實掩蓋起來,他也會因自己無法獨自應對這一問題而瞧不起自己。

所采取的這些尋求權力的特殊形式,取決于權力的缺乏是否是神經癥患者最害怕或是最鄙視的事情。我將提到一些這種追求特別常見的表現。

這種表現之一是,神經癥患者在控制自己的同時,也想要控制他人,他不希望任何不是由自己發起或贊同的事情發生。這種對控制的追求可能會采取一種淡化的形式,即有意識地允許其他人獲得充分的自由,但卻堅持要知道對方所做的一切;如果對他隱瞞了什么,他就會勃然大怒。這種控制他人的傾向,也可能會受到強烈的壓制,以至于到這樣一種程度:即不僅是他本人,甚至他周圍的人也都相信,他在給別人自由方面是非常慷慨大方的。但是,如果一個人完全壓抑了自己對他人的控制欲,那么,每當對方與其他朋友有約會或者意外回家晚了,他就會變得沮喪,出現頭疼或是胃痛等癥狀。由于不了解這些失調的原因,他會將這些癥狀歸因于天氣情況、飲食不當或是其他類似的不相干的原因。很多表面看起來好像是好奇的心理,實際都是由想要控制一切的隱秘愿望所決定的。

這一類型的人還傾向于希望自己永遠正確,即使是在無關緊要的細節上,一旦被證明他是錯的,他也會極為惱火,他們必須要比其他人知道更多的東西,這種態度有時會明顯地讓人難堪。那些在其他方面都嚴肅可靠的人,一旦他們遇到自己不知道答案的問題時,就可能會不懂裝懂,或者憑空杜撰一個答案,即使在這個特殊問題上的無知也并不會有損他們的聲譽。有時,他們會強調預先知道將會發生什么,并預測每一種可能性。這種態度可能是厭惡且不愿出現任何不可控的因素,不愿冒任何風險的心態。對自我控制的強調表現為不愿意讓任何情感擺布自己。一位患有神經癥的女性感到一位男士對她非常具有吸引力,如果這位男士愛上了她,她就會突然轉為看不起他。這一類型的患者往往很難讓自己自由馳騁于自由聯想之中,因為那樣做意味著失去控制,并會將自己卷入一個未知的領域。

在追求權力的過程中,標志神經癥特征的另一個態度就是希望一切都符合自己的愿望。如果其他人不能完全按照神經癥患者的期望去做,或者沒有在他所希望的時間內去做這些事情,那么他就可能因此而無比憤怒。急躁的態度也與上述追求權力的態度有著緊密的聯系,任何方式的延遲,任何被迫的等待,即使只是等紅綠燈,都可能導致憤怒。通常,神經癥患者本人意識不到自己有一種想要支配一切的態度,至少是不知道這種態度的程度。事實上,不承認、不改變這種態度,顯然更符合他的利益。因為這個態度本身具有很重要的保護性功能。同樣,他也不應該讓其他人發現這種態度,因為,一旦其他人認識到這一點,他就要承擔可能失去他人之愛的風險。

這種意識的缺乏對戀愛關系有著重要的意義。如果情人或丈夫無法完全符合其預期,如果他遲到了,不打電話,外出辦事,患有神經癥的女性就會認為他不愛自己了,她無法意識到自己的感受只是對方沒有遵循其模糊不清的愿望的一種憤怒反應。通常情況下,她不會說出自己的這些愿望,所以她將這些情況作為自己不被人需要的證據。事實上,這種謬誤在我們的文化中非常常見,它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不被人需要的感覺,而這種感覺在神經癥中往往又是一個關鍵因素。這種反應是從父母身上學到的,一個因孩子違背自己意愿而感到憤怒的專橫母親,就會相信并且宣稱孩子并不愛她。在這種心理基礎上,常常會產生出一種奇怪的矛盾現象,這種矛盾會嚴重阻礙所有的戀愛關系。一個神經質的女孩無法愛上一個“軟弱”的男人,因為她蔑視一切軟弱;但是,她也無法與一個“堅強”的男人相處,因為她總希望自己的伴侶能順從自己。因此,她內心深處尋找的是英雄、是超人;但這個人同時也要毫不猶豫地屈從于她的所有愿望。

追求權力的另一個態度就是永不屈服。同意他人的意見或者接受他人的建議,即使這些意見和建議被認為是正確的,在他們看來也是一種軟弱,僅僅是要接受意見的這種想法都足以引發反抗心理。那些認為這種態度非常重要的人往往因為害怕對他人的屈服,而傾向于矯枉過正地強迫自己采取相反的立場。這種態度最常見的表現方式就是,神經癥患者在內心深處暗暗堅信世界應該適應他,而不是他來適應整個世界,精神分析治療的基本困難之一就在于此。對患者分析的最終目的并不是獲得知識或洞見,而是用這種洞察力來改變他的態度。盡管這種類型的神經癥患者能夠意識到這個改變對自己有好處,但他卻十分憎恨這種未來的改變,因為這種改變對他來說是一種最終的屈服。在戀愛關系中也存在這種態度,愛,不論它意味著什么,都隱含著屈服于自己的情感和自己所愛的人。無論男性或女性,越是無法做到屈服,他的戀愛關系就越不會讓他滿意。這也可能是性冷淡的原因之一,因為性高潮也是以這種完全放開的能力為前提。

我們已經看到對權力的追求會給戀愛關系造成的影響,使我們能夠更全面地了解對愛的神經癥性需求的更多內涵。不考慮到追求權力在追求愛的過程中所發揮的作用,我們就無法完全理解對愛的追求中的許多態度。

正如我們所看到的,對權力的追求是對抗無助感和無關緊要感的一種保護性措施。同樣,后一種功能在對聲望的追求中也有所體現。

這一類型的神經癥患者對給他人留下深刻印象,受到他人敬仰和尊敬的需求非常迫切。他幻想用美貌、智慧或是其他卓越的成就來使人對自己印象深刻;他會極為浪費,以引人注目的方式花費金錢;他會不惜一切地學會談論最新出版的書籍和上映的劇目,會竭力認識一切顯要人物,他不會讓不仰慕他的人成為他的朋友、丈夫、妻子和雇員。他全部的自尊都是建立在他人對自己的敬仰上,如果他無法得到仰慕,其自尊心就會降低甚至完全消失。由于他極度敏感,并總是感覺到恥辱,生活對他而言是一種永恒的折磨。通常而言,他并沒有意識到這種羞恥感,因為意識到這點會使他更加痛苦;但不論是否意識到這種感受,他總是以與之相應的憤怒來對這種感受做出反應。因此,他的態度導致了新的敵意和焦慮的持續產生。

僅僅出于純粹描述的目的,我們將這類人稱為自戀者。但是,如果從動力學角度來看,這個術語可能會造成一種誤解。因為,盡管他總是沉溺于自我膨脹之中,但他這樣做的主要目的不是出于自戀,而是為了保護自己不受無關緊要和羞辱感的干擾,或者用正面的話來說,是為了修復被揉碎了的自尊心。

跟其他人的關系越是疏遠,他對聲望的追求就越會被內化;在他自己看來,他的這種需求是正確且美好的。不論是明確認識到還是隱約感覺到的任何一個缺點,都會被看作是一種恥辱。

在我們的文化中,保護自己以對抗無助感、無關緊要感、羞恥感,也可以通過對財富的追求實現,因為財富既能帶來權力,也能帶來聲望。在我們的文化中,對財富的非理性追求是非常普遍的現象,以致只有同其他文化相比較,我們才能意識到,這并不是一種普遍的人類本能,不論它是以一種貪婪的獲得本能還是以一種生物驅力升華的方式所表現。即使在我們的文化中,一旦對其起決定性作用的焦慮緩解或消失,這種對財富的強制性追求行為就會立即消失。

用財富作為對抗恐懼的保護方式,對抗的是貧困潦倒、寄人籬下這些特殊恐懼。對貧窮的恐懼就像鞭子一樣,驅動一個人不斷工作并且不錯過任何賺錢機會,這種追求的防御特質說明神經癥患者不會為了較多的享受而花費自己的金錢。對財富的追求并不僅僅直接指向金錢或是物質,還表現為對他人的占用欲,并被當作防止失去愛的保護手段。由于占有欲的現象是眾所周知的(尤其表現在婚姻中,法律為婚姻中的占有欲提供了合法基礎),同時其特征與我們討論對權力的追求時所描述的特征完全一致,在這里我就不再專門舉例了。

正如我所說過的,我前面所描述的這三種追求,不僅僅是為了對抗焦慮以獲得安全感,還可以作為宣泄敵意的手段。敵意會表現出支配他人的傾向,還是羞辱他人的傾向,抑或是剝奪他人的傾向,則取決于哪種需求占主導地位。

對權力的神經癥性追求所蘊含的支配他人的特征,并不一定公開地表現為針對其他人的敵意,它會偽裝成有社會價值或是具有人文主義精神的形式,例如表現為:提建議的態度、愛管閑事的態度、喜歡帶頭或當領導的態度。但是,如果這些態度中確實隱藏著敵意,其他人——子女、伴侶、雇員便都會感受到這種敵意,并會以順從或反抗的方式來應對。神經癥患者本人通常意識不到自己的這些態度中蘊藏著敵意,即使當事情沒有按照他預想的方式發展而感到非常憤怒時,他仍然堅信自己本質上是一個性情溫和的人,他之所以這么生氣是因為其他人非常不明智的反對自己。但是,實際發生的情況是:神經癥患者的敵意被壓抑為一種文明的形式,當事情不能稱心如意地進行時,敵意就會公開爆發。那些激怒他的理由,在其他人看來可能根本就不是對他的反對,而僅僅是意見不同或是沒有按照他的意見去辦而已。然而,就是這樣雞毛蒜皮的瑣事,也會讓他非常憤怒。我們可以將這種支配他人的態度看作一個安全閥,經由這個安全閥,一定量的敵意可以一種非破壞性的方式得以釋放。由于這種態度本身乃是敵意的一種淡化后的表達,因此,它也就為阻止那些純粹破壞性的沖動提供了一種途徑。

由于他人反對而產生的憤怒可能會被壓抑,而正如我們所看到的,被壓抑的敵意隨后會導致產生新的焦慮,它可能會表現為抑郁或疲勞。由于引發這些反應的事件如此無足輕重,所以它們完全沒有被注意到;同時,由于神經癥患者無法意識到自身的這些反應,這些抑郁或焦慮情緒看起來似乎不是由外界刺激所引發。只有通過精確的觀察,才能逐步揭示刺激性事件和隨之而來的行為反應結果之間的關系。

由強迫性支配所形成的另一個更深層次的特征就是,缺乏與人平等相處的能力。這類人要么成為領導,要么必然感到完全無望、六神無主和茫然無助。由于他如此專橫,以至于任何不能由自己完全支配的事情,都會讓他感到自己被征服了。如果他的氣憤被壓抑了,這種壓抑可能會導致他產生抑郁、沮喪以及疲憊的感覺。但是,這種無助感可能只是確保自己的支配地位或表達不能指揮他人而產生敵意的一種迂回的表達方式。例如,一位女性同丈夫在國外的一座城市散步,她曾在某種程度上,提前研究了地圖,因此她一直在帶路。但是,當他們到了她之前沒有在地圖上研究過的地方和街道時,她很自然地感到不安全,于是把領路的任務完全推給了丈夫。盡管在此之前,她非常快樂、活潑,這個時候她卻突然感到非常疲憊,甚至一步都走不動了。我們都知道,在婚姻伴侶、兄弟姐妹、朋友之間,神經癥患者就好像是一個監督奴隸工作的人,用他的無助像鞭子一樣抽打他人,驅使其他人服從于自己的意志,向他們索取無止境的關注和幫助。這些情況的典型特征是,神經癥患者從未從他人為自己做的事中獲得好處,但報之以不斷的抱怨并不斷提出要求,更糟糕的是,報之以指責,指責別人忽視并虐待他。

在精神分析過程中也可以觀察到相同的行為。這種類型的患者可能會拼命地要求獲得幫助,但是他們不僅不會接受精神分析醫生的任何建議,還會對沒有得到任何幫助而表達自己的不滿。如果他們因為理解了自己的某些特性而確實收獲了幫助,那么他們會立即重新陷入之前的煩惱中,就好像醫生什么都沒有做過一樣,他們會試圖擦去經過醫生艱苦工作而獲得的洞見。隨后,患者會再次迫使醫生進行新的努力,而這些努力注定會再次失敗。

從這種情景中,患者會收獲雙重的滿足感:通過表現出無助的狀態,他在迫使醫生像奴隸一樣為他服務這方面獲得了勝利。與此同時,這一策略還會引發醫生的無助感,由于患者自身的糾葛使他無法以一種建設性的方式來支配他人,因此,他就找到了一種破壞性的方式來支配他人。不用說,通過這種方式獲得的滿足感完全是無意識的,就好像是為獲得這種滿足感而無意識地使用了某種技術一樣?;颊咚軌蛞庾R到的一切,就是自己非常需要幫助,同時又并沒有獲得幫助。因此,在患者眼中,他的行為是完全合理的,而且他還覺得自己有充分的權利生醫生的氣。同時,他情不自禁地記錄了這樣一個事實——他正在玩一個陰險的游戲,非常害怕別人發現并報復自己。因此,為了保護自己,他感到很有必要來強化自己的地位,于是他通過發動反擊的方式來達到這一目的,并不是說他暗中使壞,而是他認為醫生忽視、欺騙并且虐待他。但是,只有在他真正受到傷害時,他才能夠繼續假裝并維持這一信念。處于這種狀況中的患者,不僅對承認自己遭受虐待毫無興趣,而且,相反的是,他對堅持自己的信念有著強烈的興趣。他堅信自己受到傷害的這種信念,給人的感覺就如同他非常希望被虐待。事實上,他跟我們大家一樣,也不希望自己被虐待;但是,他的這種認為自己遭受了虐待的信念具有十分重要的功能,因此他無法輕易放棄這個信念。

在支配他人的態度中,往往可能包含著過多的敵意,這些敵意會帶來新的焦慮。這又會導致一些抑制的出現,例如:不能發布命令,無法做出決策,無法準確地表達觀點等。結果是,神經癥患者常常表現出一種過分的順從,這一結果反過來讓他們錯誤地認為其壓抑是一種先天的軟弱。

在那些將追求聲望看作是最重要的事的人身上,敵意常常表現出一種想要侮辱他人的欲望。對那些因受過羞辱而傷到自尊心,并為此尋求報復的人而言,這種欲望是至高無上的。通常而言,他們在童年時期有過一系列遭受侮辱的經歷,這些經歷可能與他們成長的社會環境相關,例如:屬于某一少數民族群體,或是自己非常貧困卻有一些富有的親戚。也可能與他們的個體環境有關,例如:由于其他孩子的緣故而受到歧視,被人唾棄;被父母當作玩物,有時被寵愛,有時又被羞辱和冷落。絕大多數時候,這些經歷由于其痛苦的特征會被遺忘,但是如果問題跟羞辱相關,這些經歷就會在意識層面被喚起。但是,在成年神經癥患者中,我們無法觀察到這些童年情景所帶來的直接影響,而只能觀察到其帶來的間接影響。這些結果之所以得以強化,是因為進入了一種“惡性循環”:經歷侮辱感——產生侮辱他人的欲望——由于害怕遭到報復而對侮辱異常敏感——侮辱他人的欲望得到增強。

侮辱他人的傾向會被深深地抑制,是因為神經癥患者,從其自身的敏感性中了解到,當受到侮辱時,自己是如何痛苦和想要報復,因此,他本能地害怕其他人會對他做出相同的反應。雖然,在他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這種傾向有可能會表現出來:以一種不經意地忽視他人的方式表現出來,例如:讓其他人長時間等待,不經意地讓他人陷入尷尬的情景,讓對方產生強烈的依賴性,等等。即使神經癥患者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想要侮辱別人的欲望,或者意識不到自己已經侮辱了別人;在與其他人的關系中,他心中仍然彌漫著無形的焦慮,表現為不斷擔心自己會遭到責難或侮辱。后面,在討論對失敗的恐懼時,我會回過頭來討論這種恐懼。對羞辱的敏感所導致的壓抑作用,通常會表現為做出試圖回避一切可能傷害或侮辱他人的事情。舉例而言,這類神經癥患者可能無法批評別人、無法拒絕別人的請求、不敢開除一個雇員,結果是,他常常表現得過于為他人著想或過于禮貌。

最后,羞辱他人的傾向會隱藏在敬仰他人的背后。因為,遭受侮辱和仰慕他人是截然相反的,后者是消除或隱藏前者的最佳方式,這就是為什么這兩種極端的表現經常發生在同一個人身上。這兩種態度有許多的分配方式,不同分配的原因取決于個體差異。它們可能會獨自出現在人生的不同階段,一個人可能在一段時期內,普遍輕視所有人,緊接著又進入到一個英雄崇拜的階段。他可能崇拜男性而輕視女性,或者反過來;他可能盲目崇拜某一個或兩個人,而同時盲目地蔑視其他一切人。正是在分析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發現,事實上,這兩種態度是同時存在的。患者可能會盲目地崇拜精神分析醫生,同時又會蔑視他?;颊呋蚴菈阂制渲幸环N態度,或是在這兩種態度之間猶豫不決。

在追求財富的過程中,敵意通常表現為剝削他人的傾向。欺騙、偷盜、剝削或是挫敗他人的愿望,其本身并不是神經癥,它可能是由一種文化范式或是被實際環境所認可的,或僅僅被看成是一種權宜之計。但是,在神經癥患者身上,這些傾向卻具有高度的情緒色彩。即使從他人身上獲得的實際利益微乎其微,甚至無關緊要,但只要取得成功,他就會感到非常高興并覺得獲得了勝利。例如,為了討價還價搞到一個便宜商品,他會花費與節省下的金錢不成比例的時間和精力。他對勝利的滿足感有兩種來源:一種是他以智取勝,贏了他人,感覺聰明過人;另一種感受是感到自己擊敗他人,損害了對方。

剝削他人的傾向有許多種不同的表現方式。如果神經癥患者沒有得到免費治療,或是要求他支付的報酬超過了他的支付能力,他就會對醫生產生怨恨。如果他的員工不愿意無償加班,他就會對他的員工感到非常憤怒。在與朋友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中,這種剝奪傾向通常會以一種合理化的方式來表現,即宣稱他們對他負有責任和義務。事實上,父母經常根據這一理由來要求子女做出犧牲,并有可能會摧毀子女的一生。即使這種傾向沒有以這種破壞性的方式表現出來,那些堅信孩子的存在是要使自己得到滿足的母親,也必然會傾向于從情感上對孩子進行剝削。這種類型的神經癥患者,也可能傾向于保留或拒絕給他人某些東西,比如:他們應該支付的金錢,應該提供的信息,讓對方期待的性滿足等。這種掠奪傾向的存在,可能是通過不斷地做偷盜的夢來表現,或者,他甚至可能意識到自己有想要偷盜的沖動,只不過他將這種沖動壓抑了下去,又或者在某一階段,他可能會成為實際的盜竊狂。

這種類型的人通常無法意識到自己在有目的地剝削他人。一旦有人期待他做些什么或拿出些什么的時候,與他這種剝奪欲望相關的焦慮可能會導致壓抑的產生。這樣他就會忘記去買本應購買的生日禮物,或者如果一個女性愿意委身于他時,他就會突然變得陽痿。但是,這種焦慮并不總是能夠導致實際的壓抑,它也可能在一種害怕自己正在剝削他人的潛在恐懼中表現出來。雖然事實上,他們就是在這樣做,但他們有意識地非常憤怒地否認自己有這樣一種意圖。這種神經癥患者甚至可能在某些事實上并不存在這些傾向的行為中,也產生這種恐懼,而與此同時,他卻始終意識不到自己那些真正包含著對他人剝削的行為。

這些剝削他人的傾向常常伴隨著羨慕嫉妒的情感。如果他人獲得某些我們也想得到的好處,那么,我們中的絕大多數人都會嫉妒他們。但是,在正常人身上,強調的重點是這樣一個事實,即他們自己也想取得這樣的好處;而對神經癥患者而言,重點在于,即使他們自己不想取得這樣的好處,他們還是會對取得者產生嫉妒的情緒。這種類型的母親往往會嫉妒孩子的快樂,并告訴他們“樂極就會生悲”。

神經癥患者會通過將嫉妒置于一種合理的基礎上的方式,來竭力將自己的嫉妒情感隱藏起來。其他人的任何好事,不論是一個洋娃娃、一個女孩、一種休閑樂趣還是一個較好的工作,在他看來都是如此光彩奪目和值得擁有,以至于他覺得自己的嫉妒是完全合理的。這種合理化可能只是借助于對事實進行無意識地歪曲,例如:低估自己實際擁有的一切,以及錯誤地覺得其他人的好事真的也是自己希望得到的。這種自我欺騙可能會達到這樣一種程度,即讓自己真正地相信,他自己處于一種悲慘的境地,因為他無法擁有那種其他人擁有的東西,從而完全忘記了在其他方面,他都不愿意同他人進行交換。為了這一歪曲的事實,他所付出的代價就是無法享受和欣賞那些他能夠獲得的幸福。但正是這種不可能,保護其免受其他人的嫉妒,這種嫉妒是他十分害怕的。就像許多正常人有足夠的理由保護自己免受某些人的嫉妒一樣,他并不是有意要拋棄自己已經擁有的滿足,因此,他們會歪曲自己的實際處境。神經癥患者在這方面做得如此徹底,以至于真正奪去了自己的所有享受。這樣,他最終做掉了自己的目的。他本想要獲得一切,但是他這種破壞性的動機和焦慮,使得他最后落得兩手空空。

顯然,這種剝削他人的傾向,正如我們所討論過的其他敵意傾向一樣,不僅產生于受損的人際關系,還會導致這種關系進一步受損。特別是,如果這種傾向或多或少處于無意識狀態——就像正常的情況一樣,那么它就會使他對他人處于一種不自然的狀態,甚至面對他人時感到膽怯。當他不希望從對方身上得到什么的時候,他的行為舉止和言談感覺會表現得很自然;但一旦有機會從其他人身上獲得任何好處時,他就會立馬變得不自然。這些好處可能是實際的東西,例如:信息或建議;也可能是一些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例如僅僅是未來的獲益可能性。這一點在性關系中如此,在其他人際關系中也是如此。這種類型的神經癥患者,跟她不在意的男性在一起時,就會很坦率自然;但是如果她希望對方能夠喜歡自己,她就會感到很尷尬和不知所措。因為,對她而言,獲得對方的愛就等同于要從對方身上獲得某些東西。

這種類型的人也許有著非常卓越的賺錢能力,這種能力將其沖動引向那些有利可圖的地方。很多時候,他會在掙錢的問題上形成種種抑制,這樣他就會猶豫是否要向對方索要報酬;或是做了很多沒有得到足夠回報的工作,因而他們表現得要比實際而言更為慷慨大方。隨后,他們會因為沒有得到足夠的報酬而心懷不滿,但通常他們都意識不到自己不滿的真正原因。如果神經癥患者的壓抑變得十分嚴重,這種壓抑就會滲透到其整個人格當中,結果將導致他失去自立的能力,而需要依靠他人的支持供養。這樣,他就會過一種寄生蟲式的生活,并以此來滿足其剝削他人的傾向。這種寄生蟲式的態度不一定表現為“全世界都欠我的”這種明顯方式,而是以一種更微妙的方式表現出來,例如:希望他人能給自己以恩惠,能首先采取主動的態度,能為其工作出謀劃策。簡而言之,希望他人為他的生活負責。總體來說,最終結果就是他對生活產生了一種奇怪的態度——他對生活是自己的,只有自己才能決定是有意義的去活著還是要浪費生命這一問題沒有清晰的認識。他的生活態度,就好像周圍發生的一切都跟他本人沒有任何關系;好像一切善與惡都源自外界,而與他所做的事無關;好像他有權利坐享其他人創造的美好,并可以將所有不好的事情都歸咎于他人一樣。由于在這樣的生活態度中,壞事往往比好事多得多,從而神經癥患者對世界產生憤懣是不可避免的。這種寄生蟲式的態度,還可以從對愛的神經性需求中發現,尤其是當這種對愛的需求表現為一種渴求物質利益時更是如此。

神經癥患者剝削他人傾向的另一個常見結果就是,會產生擔心自己會被其他人欺騙或者剝削的焦慮。他會生活在一種永恒的恐懼之中:生怕有人會利用他,會掠奪他的金錢或剽竊他的觀點;他會對遇到的每一個人都做出相同的恐懼反應,擔心對方會對他打什么主意。如果他真的被騙了,例如:如果出租車司機沒有走最近的路線,或者服務員多收了他的錢,他就會發泄出遠超情況嚴重程度的憤怒。顯然,他是在將自己的欺騙傾向所具有的心理價值投射到他人身上;因為,覺得對他人的憤怒具有正當性,遠比面對自己的問題更讓人愉快。而且,癔癥患者經常將指責作為一種威脅方式,或是通過威脅的方式,使對方產生愧疚感,從而達到任其利用的目的。辛克萊·路易斯在多滋沃爾斯夫人這個人物形象的性格基礎上,對這種策略做了異常睿智的描述。

神經癥患者追求權力、聲望和財富的目的和功能可以粗劣地劃分為以下幾種:

這正是阿爾弗雷特·阿德勒的成就,他已經看到并強調了這些追求的重要性。這些追求在神經癥患者的表現中的作用,以及它們借以表現出的偽裝。但是,阿德勒認為這些追求是人類本性中最重要的傾向,對其本身不需要進行任何解釋。[22]而在神經癥患者身上這些趨勢變得如此強烈,他將這種現象歸結為自卑感和生理缺陷。

弗洛伊德也看到了這些追求的含義,但他并沒有將它們作為一個整體,他將對聲望的追求看作是自戀傾向的一種表現。他最初將對權力和財富的追求,以及其中包含的敵意,看作是“肛門施虐階段”的衍生物;但是,隨后他認識到這些敵意不可能還原到性欲望的基礎上,并認為它們是“死亡本能”的一種表現,因而,他始終堅持自己生物傾向的信念。不論是阿德勒,還是弗洛伊德都沒有意識到焦慮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他們也都沒有發現在它們得以表現的形式中所包含的文化內涵。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张掖市| 平舆县| 江达县| 白沙| 蓝田县| 马边| 鄂州市| 德惠市| 武义县| 洛南县| 永安市| 尼勒克县| 驻马店市| 莱州市| 班玛县| 商水县| 昔阳县| 康马县| 昌宁县| 元氏县| 长葛市| 南郑县| 曲阳县| 马鞍山市| 图片| 林芝县| 曲周县| 鄂托克前旗| 四川省| 南宁市| 甘孜县| 城固县| 武宣县| 台安县| 鸡东县| 芦溪县| 图们市| 磐石市| 乐东| 天全县| 龙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