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慮是頭大象,如何一口一口吃掉它
- 張心悅
- 1804字
- 2021-10-12 17:06:43
推薦序2 與焦慮做朋友
2021年6月8日15時57分,我刻意精準地記錄下這一刻,因為今天從睜眼到此刻,我的心都是糾結的,這種感覺極其難受。我在所有的工作群里“上躥下跳”地批評我的團隊,過度釋放著一個銷售管理者的任性。然而,當我聽到心悅老師那迷人清澈的聲音響起時,我立刻跳出了當下的困局。心悅老師請我為她的新書寫序。我感到非常驚喜與榮幸!
用時下流行的話說,心悅老師是一個正在遭遇“內卷”的“海淀媽媽”,但在我與她相識的這么多年里,她從未被打敗,始終是一個超級能量體,常給人一種很舒服的感覺。她為了更好地培養女兒,曾將事業停擺了五年,但卻在這段歲月中寫下100多萬字。我對于隨時隨地能靜心書寫,并且持之以恒的她欽佩不已。
當我看到書稿時,每一個章節,每一個標題,都讓我感同身受,使我回歸了一種質樸的心境,以至于忘記了回復心悅老師,徹底淪陷在了她的書稿中,無法自拔。
然而,今天已經是6月27日,我的推薦序還停留在6月8日那一天,我開始焦慮了。因為我不想辜負心悅老師的信任,在這樣一座鋼筋水泥鑄就的城市里,這份天然的信任讓我心生歡喜。
所以,此時此刻,我身處一個充滿儀式感的環境中,一個人安安靜靜地,再次讓心悅老師的這本新書在我的心間流淌一會兒,這樣,當我下筆時,我就能把自己最真實的感受分享給你。
與焦慮共處,“懂”比“愛”更重要
當我看到書的引言的標題“我懂你的焦慮”時,內心涌動。在這個時代,我們為之焦慮的事林林總總、大大小小,沒有人能生活在別處,我們都停不下來。而看到心悅老師那一個“懂”字時,我仿佛看到她柔和的目光正注視著我,我的內心安靜了下來。書稿中確實呈現了很多現代人面對的焦慮困境,這些文字說到了你我的生活深處,很多時候,“懂”比“愛”更重要。
剛剛過去的周五晚上,我去見了一個在“大廠”工作了三個月的朋友,當她和我分享她的現實焦慮時,我竟然有一絲羨慕。她的焦慮在于,在她所處的公司里,所有人都在搶活干,是自己的工作要搶著做好;不是自己的工作,也要爭取搶過來,想方設法地證明自己也能干好。我覺得這是一種正向的焦慮。但是,如果我的朋友在處理這樣的焦慮時用力過猛,耗損了自己的身體,我也不確定未來的她會不會更不快樂……而我們作為個體,如何能夠張弛有度地與焦慮共處,把焦慮更多地轉化為行動的力量,并最終駕馭它?我相信你可以在心悅老師的書中找到答案。
情緒是底層邏輯,讓人感同身受
除了“懂”以外,這本書將專業心理學理念與知識用當下人們溝通的語言風格展現了出來,這讓我對這本書的期待更大。因為我曾經讀了3個月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的心理學課程,卻沒有堅持下來,一是時間問題,二是我對一些晦澀難懂的心理學術語和理論真是望而生畏,對我而言,那些內容的催眠效果極好。而當我看到心悅老師的書稿時,我不僅不覺得枯燥,還有種她懂我的情緒的感受,并且書中的內容也在教導我們用簡單易行的方式來處理情緒風暴。
情緒是一個人的底層邏輯,如果我們不能很好地與自己的情緒相處,那么這對我們自己和身邊人來說都是一場可大可小的災難。我在讀它的多個瞬間都看到了自己,仿佛心悅老師正在把我心中所想訴諸筆墨,躍然紙上的都是我曾經的憤怒、憂傷、迷茫和無力。而這本書用心理學知識,把處理這些情緒的可行方法告訴了我們。她說:“讓我們把愛返還給職場。”這一句話讓我的眼淚在眼眶里轉了很久很久……
書寫簡單易行,情緒流淌也入心
作為職場女性,她放棄了五年的光陰,我是沒有這個勇氣的。而心悅老師,不但用心陪伴了孩子,還磨礪出了更有價值的智慧。這本書邀請你我一起開始刻意練習書寫,記錄這一點一滴的人生。每一章都會使你進入一個焦慮情境,“精致窮”“內卷”“原生家庭”這些熱點社會現象的背后,有我們都懂的道理,和沒有看透的人生本質,書中的文字會逐一給我們解答,同時,帶我們一起書寫出別樣的人生。
為什么這本書會有我這樣一個人寫序呢?因為我是一個正感受著“焦慮”的職場女性,同時我也是一個一直堅持“做自己”的人。我從一個小鎮來到北京這樣一個大城市打拼,在這里,我從一個普通的電話銷售員做到了上市公司的高管,一直在面對高壓力的競爭、轉賽道的迷茫。我也是一個媽媽,經歷過分娩的陣痛,面對過體重飆升導致的低自尊,在未來不短的時間里也將經歷養育孩子的各種難題。在很多時候,我們的人生都需要有像心悅老師這樣的摯友,教我們做自己的方法,幫助我們成長為自己想要的樣子。
朱佳英
非你莫屬BOSS團常駐嘉賓
同道獵聘集團北京分公司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