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給知心家庭(共贏篇)(盧勤教育文集)
- 盧勤
- 12字
- 2021-10-25 17:01:45
第三章 奉獻愛的人一生幸福
給孩子——需要知恩更需要感恩
別忘說聲“謝謝你”!
我們生活中,有句最簡單而有價值的話,就是“謝謝你”,英文中最常用的詞,也是“Thank you”!
“謝謝”不僅是禮貌用語,“謝謝”還和愛連在一起,“謝謝”有多少,愛就有多少。
如果你要做一個文明的人,就得常說15個字:“謝謝,您好,對不起,再見,我錯了,請,我們。”你瞧,“謝謝”兩個字在最前面。
我有兩個終身難忘的啟蒙老師,她們教會我怎樣做人。我媽媽和我的小學老師張效梅。我記得,她們說得最多的正是“謝謝”兩個字。
媽媽總把“謝謝”掛在嘴邊。鄰居張大爺送來報紙,媽媽總是笑著迎上去說:“謝謝張大爺!讓您費心了!”修下水道的工人干完活兒要走,媽媽一個勁兒地說:“謝謝您,給您添麻煩了!”老師來家訪,媽媽滿臉笑容:“張老師,謝謝您!您那么忙還到家來!”
媽媽生病住院的時候,每次醫生來查房,她總是微笑著說:“謝謝大夫,我好多了!”
最難忘的是媽媽臨終前那個晚上。我見她痰里有血,急忙請來值班醫生。媽媽慢慢睜開眼睛,用極微弱的聲音說了聲“謝謝大夫”,就再也說不出話來。那聲音真小,恐怕連醫生都聽不見,但我卻聽得真真切切,因為我太熟悉她的口形了。但萬萬沒想到的是,那竟是媽媽經歷了83年風雨,告別人世的最后一句話,也是媽媽留給我們的最后一句話!
媽媽將一生的感激之情,都凝聚在“謝謝”兩個字上。
當她走完83年生命歷程的時候,那天清晨北京協和醫院十幾名醫生、護士排成一排,用崇敬的目光送她緩緩離去;一批又一批親友和我們兄弟姐妹單位的同事到靈堂向她告別,認識她的人都曾聽過她那一聲聲暖人的“謝謝”。她記住了別人的好,別人也忘不了她的好。
媽媽生前一直對我說,永遠別忘了張效梅老師。她說:“張老師不僅教你們知識,更是你們的人生導師。”
張老師極有人格魅力。她對所有關心她的人都心懷感激,哪怕你為她做了一點點事,她都會帶著燦爛的微笑說聲:“謝謝你!”
每年春節,前去看望她的人都絡繹不絕。我和十幾名小學同學,每年春節都要去張老師家聚會,這么多年從未間斷。“你們能來看我,這是我最高興的事,謝謝你們!”張老師總是這樣說。我們連忙說:“要謝的是您呀,張老師!”
“不,”張老師說,“我的學生成長了,有了成績,這是對老師最大的感謝!是你們讓我感受到當老師的幸福,所以,我要謝謝你們!”
數十年來,張老師就是懷著這樣的感激之情,走上講臺,又走下講臺,走完她的教師生涯。
這兩位老人留給我一生的財富,就是做人要永遠心存感激,知恩才能感恩。記住別人的好處,才能說出“謝謝”兩個字。
今天,許多父母痛苦地告訴我,他們最傷心的是自己的孩子不懂得感謝,孩子們覺得,父母為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應該的,別人為他所付出的一切勞動都理所當然。
一位母親曾告訴我:陪著5歲的女兒去游泳,女兒在前面走,她拿著大包小包跟在后面,女兒問:“水果帶了嗎?牛奶帶了嗎?”當女兒得知媽媽帶的水果是梨時,哭了起來,非要媽媽回去換她愛吃的水果。媽媽說她覺得自己不像孩子的媽媽而像孩子的奴隸,女兒從來都是向媽媽提要求,卻從沒說過一句感激的話。
從小沒有感恩之心的孩子,長大后很可能成為自私的人。
不過,知恩圖報會說“謝謝”的孩子還是很多的。
有個雙眼失明的女孩兒在媽媽生日那天送給媽媽一份禮物—扎在生日賀卡上的盲文。媽媽看不懂,請人翻譯,那段盲文讓她聽得淚流滿面:“親愛的媽媽,謝謝您把我養大!雖然我看不見您,但我永遠愛您感謝您—媽媽!”媽媽捧著賀卡哭了。她覺得自己為女兒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有個七八歲的聾啞女孩兒,背著書包去上學,在公共汽車上沒站穩,差點摔倒,一位叔叔看到,急忙上前扶她一把。女孩兒上了車,剛站穩就向這位叔叔打手勢,叔叔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叔叔要下車了,女孩兒連忙跑過去,塞給他張小字條。下了車,叔叔打開一看,只見上面歪歪扭扭地寫著4個字:“謝謝叔叔!”淚水涌出叔叔的眼眶。
感恩之心、感激之情,就像燃燒的火焰,讓你的生命更加輝煌。
在里約熱內盧的一個貧民窟里,有一個男孩兒,他非常喜歡足球,可是又買不起,于是就踢塑料盒,踢汽水瓶,踢從垃圾箱撿來的椰子殼。他在巷子里踢,在能找到的任何一片空地上踢。
有一天,當他在一個干涸的水塘里猛踢一只豬膀胱時,被一位足球教練看見了,他發現這男孩兒踢得很是那么回事,就主動提出送給他一只足球。小男孩兒得到足球后踢得更賣勁兒了,不久,他就能準確地把球踢進遠處隨意擺放的一只水桶里。
圣誕節到了,男孩兒的媽媽說:“我們沒有錢買圣誕禮物送給我們的恩人。就讓我們為他祈禱吧。”
男孩兒跟媽媽禱告完畢,向媽媽要了一只鏟子跑了出去,他來到一處別墅前的花園里,開始挖坑。
就在坑快挖好的時候,從別墅里走出一個人來,問小男孩兒在干什么,小男孩兒抬起滿是汗的臉蛋,說:“教練,圣誕節到了,我沒有禮物送給您,我愿給你的圣誕樹挖一個樹坑。”
教練把小男孩兒從樹坑里拉上來,說:“我今天得到了世界上最好的禮物。明天你就到我的訓練場去吧。”
三年后,這位17歲的小男孩在第六屆世界杯足球賽上獨進21球,為巴西第一次捧回金杯。
一個原來不為世人所知的名字—貝利,隨之傳遍世界。
面對恩情,你首先會想到父母,只要記住父母的養育之恩,真誠地對他們說聲“謝謝你”,不管他們會不會親吻你,理解你,你都會感受到幸福正包圍著你。
面對恩情,你不會忘記你的老師,只要記住老師的教育之恩,永遠地對他們說聲“謝謝你”,不管他們在不在世上,會不會回答你,你都會覺得愛在簇擁著你。
面對恩情,你會想起所有關心幫助過你的人,只要記住他們的知遇之恩,及時地說聲“謝謝你”,不管他們是不是還記得你,你的心里都不會留下什么遺憾。
記住,任何時候都別忘了說聲“謝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