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你喜歡吃蘋果嗎?
“來就來唄,怎么還帶水果?太客氣了。”
老師你手伸過來干嘛?這不是給你的。
“不給我你問我喜不喜歡?”
這是我自己要吃的。如果你喜歡,我就不當著你的面吃了,怕你難受。
“我現(xiàn)在就很難受。”
你為什么難受?是不是因為自己長得黑?也難怪。說實話,咱倆第一次見面之后,我回去替你難過了好幾天。一個人怎么可以長得這么黑呢?太陽見了你都要吃一驚:呀,這孩子讓我烤焦了!月亮晚上想見你都找不著。別人晚上干點壞事要穿夜行衣,你脫光了就行。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別張嘴。哦,還有別翻白眼。老師你翻白眼的時候真酷!
“劉海,你看我這兒有根棍子,它又直又長。”
怕怕。你要是拿這根棍子傷害你自己,我都不知道該不該攔呢。
“莫生氣。莫生氣。人生就像一場戲,因為有緣才相聚……為了小事發(fā)脾氣,回頭想想又何必……”
老師你念咒呢。是不是緊箍咒?難道我齊天大圣的身份暴露了?
“你今天來有什么事?”
沒什么事。就是剛才上廁所的時候想到你,所以順路過來看看。
“拿著蘋果上廁所?你口味很獨特啊。”
蘋果是剛才我碰到英語老師,她給的。為了一個蘋果,我倆在門口練了半天的太極推手。我說不要,她非要給。我說不要,她非要給。最后我沒推過她,差點被她推地上——看著像能被電風扇吹跑的一個人,沒想到竟是個練家子!我不是客氣,我是真不想要。為什么這個意圖沒法傳達給她呢?要我把蘋果摔地上,把牛頓召喚出來嗎?讓大師跟你講!像我這種直來直去的人真的很難理解大人之間的那種客套。過年給壓歲錢的時候也是。長輩掏出錢來:‘來,劉海,拿著買個本。’我媽立刻跳出來像母雞護著小雞,好像對方遞過來的事炸彈:‘不要。他不要。給他也是亂花。’我什么時候亂花了?我連花也沒花過啊。哪次不是在我手里還沒捂熱就上交了?小時候不懂,以為這錢真是給我的,還拿去買東西。結果東西是買了,但我媽差點把我賣了。大人之間客套能不能不要連累小孩?雙方家長借小孩的手換一下錢,到底有什么意義?是能算進GDP里嗎?
“你英語老師給你蘋果肯定不是跟你客套,收下又怎么了?”
平時上課她老是針對我,因為我長得好看就老是提問我,現(xiàn)在給個蘋果就想冰釋前嫌啦?沒門!再說我又不喜歡吃蘋果。
“我,我喜歡。”
你喜歡誰?我嗎?老師你別這樣,我還是個學生。
“你要是沒什么事就走吧。我心好累。”
當然有事!沒事上你這兒來干嘛?無事不登三寶殿,這句話老師你沒聽過嗎?
“這根棍子它為什么又直又長呢?好奇怪啊。”
因為它既不彎也不短啊。老師我跟你講一個秘密,但你要保證不跟別人說。
“我保證不跟別人說——寫紙條可以吧?”
我想當老師。
“雖然不在乎為什么,但為了劇情需要,我還是得問一句:那個蘋果可以給我吃嗎?”
你問我為什么想當老師?你的好奇心還真是重啊。
“我……”
當老師太威風了。往講臺上一站,只要說一句‘找個同學起來回答問題’或者‘誰上黑板來做一下這道題’,臺下所有祖國的花朵立刻像見了天敵,一個個縮頭縮腦,一聲不吭,一動不動。好像誰動誰就會被逮到,跟青蛙吃蟲子似的。
“我不是青蛙,但你可能是個蟲子。”
昨天我就被英語老師逮起來回答問題。我說我不會。她說是人都該會。那結論很明顯了:我不是人。
“所以我懷疑你是個蟲子。”
可是今天上課她又‘找個人起來回答問題’。我以為我是被她證明過的不是人,不會再找我。可高興了沒兩秒鐘,我又被叫起來了。怎么我突然又是人了呢?從蟲子到人,進化得能這么快嗎?
“大概是基因大突變了。”
有時候也不直接點名,先叫‘會的舉手’。我最頭疼這個了,因為我通常不會。不會的話不舉手,不舉手她就找我麻煩:‘你怎么又不會?別人都會為什么就你不會?你會什么?’前兩個問題我沒法回答,但第三個問題‘你會什么’,我真想好好回答一下。我會什么?讓我從吃奶的時候說起,那時候啊——老師你怎么一副便秘的表情?不想聽?那算了。為了避免‘不會’給我?guī)淼穆闊抑荒苎b會,也就是舉手。但我是一個相對誠實的人,手一舉起來就像獲得了自我意志,會害羞,并且對我的耳朵動手動腳。老師就又問了:‘你到底會還是不會?’我會還是不會呢?
“不會就不要裝會。知道有幾個人不會老師才能決定要不要再講一遍。”
可是不舉手丟人啊。大家都舉,就我一個不舉……這就好像一個人的頭發(fā)乍一看很完整,仔細一看,缺了一塊,露了塊白花花的頭皮出來,能不難受嗎——最近還在掉頭發(fā),上次回家我爸都認不出我來了……
“說正經(jīng)的!”
有時候老師還會說‘不會的舉手’,這樣更丟人,因為不會的通常很少——別看我的同學們長得不像缸,但一個個確實能裝啊。這時候我手上看似空無一物,但其實托著我的臉面呢,手一舉起來就掉了。要是不巧全班就我一個人不會,就我一個人舉手,那這舉手就相當于投降了。士可殺,不可辱,要我舉手,除非是要炸碉堡!
“真不要臉!”
我……老師你好直接啊。我想到一個辦法,不管是‘會的舉手’還是‘不會的舉手’,老師應該讓學生閉上眼睛再問。這樣大家彼此看不到,不會的不會因此覺得丟人。
“說得好像學生都很誠實似的。你捫心自問,假設大家都閉上眼睛了,老師讓‘不會的舉手’,而你不會,你應該舉手,但你能保證自己不會睜開眼睛偷看?看到別人都沒舉手你還舉手嗎?或者你能保證沒有其他人因為好奇而偷看?看看這么簡單的題到底是哪個笨得可愛的同學不會?”
其實我也沒有那么可愛啦。可能會有人偷看,但只要不是全部,就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不是嗎?要不寫在紙上也行。上課前老師把要講的內(nèi)容以卷子的形式發(fā)給大家,到時候誰哪一部分沒聽懂就圈起來,下課前再收上來,這樣就沒有丟臉的顧忌了。
“這是我頭一次見這小子這么認真講一件事,突然覺得他有些可愛了呢。”
老師你別這樣。我知道我很有魅力,被我吸引是很正常的事,但你不要這么直接好不好?我還是更喜歡曖昧一些。比如我倆在路上迎面碰到,不需要說話,彼此相視一笑,目光低垂,擦肩而過的時候心里一陣緊鑼密鼓,就夠了。不要破壞這份美好,好嗎?
“我什么也沒說啊。我剛才只是在心里……”
是我的錯。你變成這樣全是我的責任。是我放任了自己的魅力——鮮花能有什么錯呢?是太陽的錯啊。
“我的天……”
太陽該落山了。但別傷心,還會升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