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我不是的標題
- 大高三
- 山鼠兔
- 2529字
- 2021-10-02 08:37:00
我叫劉海。自從知道我叫劉海,好多同學就開始撩我。據他們說,撩一下劉海,就會變帥。可是身為劉海的我卻沒有劉海,老師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
“再提脫發我就跟你急!”
你急什么?
“我……同學,咱好好說話行嗎?像個正常人一樣說話?”
路正長,夜也正長,我不如忘卻,不提的好吧。我今天來是有別的事。
“什么事你倒是說啊!怎么不說啊?停頓這么長時間以為讀者看出不來是吧?”
老師,我胖了。
“請你滾好吧,順時針滾,這樣也許我還能看得順眼些。”
你不信是吧?我給你看。你看這里,還有這里,要不你摸一下也成。
“你你你先把衣服放下成嗎?我看到了,看到了,快放下。不過是肚子上長了點肉,至于這么大驚小怪嗎?老師的肚子比你——為人師表不能給你看。”
不給看就沒事了?衣服擋得住我的目光擋不住我的想象。我只要輕輕一想,啊,我的眼睛!
“呵呵呵呵。”
老師,你怎么能在這么熱的天發出這么冷的笑?說真的,這是我這輩子第一次胖。從小到大我都被人懷疑是孤兒,因為太瘦了像是一直在餓肚子。提一口氣,收縮肚子,衣服下面藏個足球都不會被發現。所以踢球時一旦有人找不到球了就會看我。可是現在你看,這肚子再也藏不了球了,因為它現在本身就是個球了!
“同學,你事真多。你還是回去吧,這里不——”
發胖肯定是有原因的,我想了想,大概有這么幾個——
“同學,我在說話。劉海同學,你看著我,看著我!我在說話呀。”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我吃得太多了。你也知道我高三了嘛,壓力非常大——
“劉海,你個禿頭!”
老師,你怎么嘴一直動卻不出聲呢?你是金魚嗎?原來金魚就長你這個樣子啊。我壓力大,我媽壓力更大。上高三以前,我媽好像沒我這兒子。上高三以后,我媽像是突然發現了我:天哪,我是不是生過一個兒子?天哪,你就是我兒子?來,媽媽愛你!十幾年積攢的母愛潮水一樣傾瀉出來,差點把我人生的小船掀翻了。原來這就是傳說中的寵溺啊!各種營養品、補品、智力開發的藥品,像塞進口袋一樣塞進我的口中,吃完后我感覺自己很快就會成為一個大器晚成的神童。想象中我的成績火箭式上升,同學們驚愕得像吃驚的鱷魚一樣張大了嘴巴,紛紛開始關心我:劉海你怎么了?是不是病了?病了就趕緊治啊!而我仿佛也被這狀況嚇呆了:怎么回事?不可能!這讓我怎么接受得了!同學們出于嫉妒開始觀察并模仿我:
——劉海今天早上吃了面包和豆漿。好奇怪的搭配。一定是這種搭配起了作用!學校里立刻開始流行一句話:早餐面包與豆漿更配哦。
——劉海一下課就去上廁所。這種頻繁的排便規律是不是對學習有幫助?學起來!
——劉海開始禿頂了。果然聰明就要絕頂。理發師,我要剃光頭!
而現實是火箭發射失敗了。我只是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長肉。這讓我的電子秤開始認為晚上的我和早上的我根本不可能是同一個人,只可能是同一只豬。我必須得減肥了,不然將來上天入地都會很麻煩。可問題是我不能少吃,因為餓著我沒辦法學****怎么還會餓呢?明明身上有那么多肉,怎么還會沒力氣呢?這種靈魂拷問有答案嗎?肥肉像是沒良心的孩子,好吃好喝地把它養大了,要用它的時候卻不肯出力。如果不少吃、光運動減肥嗎?好像不減吧?豬八戒去西天取經,走了至少十萬八千里,也沒見瘦啊。就算運動好使,我也沒時間運動啊。腦力運動行嗎?還是說跟聰明程度有關?聰明的孩子腦子轉得快,消耗熱量多。笨孩子腦子轉得慢,消耗熱量少?所以我是因為笨才胖的唄?說起來,我們有時候說一個人笨得像頭豬,笨得像頭熊,豬和熊好像都挺胖的。
“劉海同學,你知道電影里的反派都是怎么死的嗎?”
編劇寫死的?
“不是。是話太多。”
這也不能怪人家吧。本來大反派因為要保持神秘就不常露面,一旦露面當然要多說幾句:我這么牛逼你知道嗎?不知道?不知道我就讓你知道知道。牛逼而不讓嘚瑟,就好像不讓公雞打鳴,不讓孔雀開屏,不讓我展示自己的美好心靈,能不憋屈嗎?老師,餓了就找點東西吃,嘴巴張再大我也不可能喂你。
“驚愕!我這是驚愕!我見過不要臉的,但沒見過你這么不要臉的。”
老師你這話就過分了,曹操才是最不要臉的,但他跑得快,你可能看不到。
“幸虧目光不能殺人,不然我現在就是殺人犯了。劉海同學,你要是有正經事要說,就留下,沒有,就走吧。”
好吧,老師,我說真心話。最近我是真的有些焦慮,經常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糾結。比如雞毛和蒜皮哪個更輕呢——老師你眼珠子快掉出來了,收一收——比如去餐廳有兩條路,差不多的距離,但我會計較到底哪條路更短。短的那條應該可以幫我節省一些時間。如果我不小心選了長的那條,哪怕一次多花一分鐘,天長日久,積少成多,聚沙成塔,集腋成裘……還有別的詞沒有?反正就是浪費很多時間。浪費這么多時間,最終導致我考不上大學怎么辦?森林里有兩條路,我選擇了長的那條,等我趕到的時候,大學已經關門了。要知道我當初可是贏在起跑線上,可不能在這里輸了。老師你不知道什么叫贏在起跑線上?就是早產。因為這個事兒我午休時根本睡不著,躺在床上一直糾結,糾結。我真的要瘋了。
“哦,這確實是個問題。我想一下。”
你想我嗎?會偶爾想我嗎?是這樣嗎?飛揚的會落下——
“別唱了——你掐著表把兩條路各走一遍不就行了?比較一下。與其糾結不如行動。”
會不會顯得病態?別人會不會說我變態?
“能解決問題就行了,不必在意太多。”
哦,其實我已經比較過了。
“你這么說話你語文老師知道嗎?”
她不知道,我沒跟她說過啊,這種事需要她的審核嗎?
“說正經的!”
時間是一樣的,老師。你敢信?森林里有兩條路,我想選短的那條,但是根本沒有短的那條!老師,你突然跳起來干嘛?向我展示你的彈跳力嗎?你這彈跳不行啊,和青蛙差遠了。我知道選哪條都行,這只是我焦慮的一個反映。還有其他煩人的事。比如早上是吃一根油條還是兩根油條?吃一根的話撐不到中午,吃兩根的話午飯又沒胃口。下課了要不要去撒尿?不去的話可能撐不過下節課,去的話又怕麻煩。在這個考驗心理極限的緊張時刻要不要順便也考驗一下生理極限?假設膀胱的初始容量是400ml,膨脹系數是2,入水口以每十分鐘50ml的流量進水,請問我編不下去了怎么辦?
“去死吧。”
去死就能解決問題嗎?人死了以后逼尿肌作何反應呢?活著的時候靠意志關住閘門,死后閘門還存在嗎?尿尿能不能用來發電啊?
“我去死好吧。讓我去死。我不想受這種折磨了——我的天!上課了!你聽到鈴聲沒?上課了!你該走了!哈哈,該走了!”
這老師瘋了。沒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