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佛教君主——阿育王

阿育王是孔雀王朝最偉大的王,也是印度歷史上最著名的王。孔雀王朝創(chuàng)始人是旃陀羅笈多,是一位出色的軍事領(lǐng)袖,征服了印度北方的大部分地區(qū)??兹竿醭怯《葰v史上第一個統(tǒng)一的帝國,而阿育王是該王朝的第三位君主。

阿育王的一生分為兩個階段,前期被稱為“黑阿育王”,是一個殘暴專政、不受人愛戴的君主。他實行苛政、重用酷吏,使得印度百姓苦不堪言,印度變成“人間地獄”。他積極擴張軍隊,大肆擴張領(lǐng)土,企圖用武力征服整個印度。公元前261年,他征服了印度東海岸上的羯陵伽國,15萬人被俘虜,10萬人被殺,傷者更甚。

雖然阿育王勝利了,但面對10萬人喪命,他意識到戰(zhàn)爭給人們帶來的災(zāi)難,以及死亡給人們帶來的恐懼。不久,在佛教高僧優(yōu)波毯多的感召下,他開始懺悔和反省,決定停止武力擴張,不再發(fā)動戰(zhàn)爭。他還發(fā)布一個敕令,懺悔自己對羯陵伽國發(fā)動的戰(zhàn)爭。之后他皈依佛門,成為一名虔誠的佛教徒。而這一時期他被稱為“白阿育王”。

阿育王大力宣揚佛教,以及佛教的一些主張,包括待人誠實、仁慈、施仁政等。他向全印度人宣布,印度將不存在暴力統(tǒng)治和侵略,取而代之的是法治、佛法。阿育王還宣布佛教是印度的國教,并且在全國范圍內(nèi)召集大量佛教高僧,整理編纂佛教經(jīng)典。他積極地在各地修建寺院和佛塔,直到今天,印度還矗立著許多阿育王時期的寺院和佛塔。

更重要的是,阿育王采取了很多寬仁開明的措施:廢除粗暴的法律,對百姓寬容;建立醫(yī)院和政治保護區(qū),為百姓服務(wù);實行寬仁的宗教政策,允許所有宗教進入印度;聘用佛教人士,向人們宣揚佛教文化。同時,阿育王還積極發(fā)展經(jīng)濟,興修水利、公路。之后,阿育王還派高僧到周邊國家宣揚佛法,其中錫蘭(今天的斯里蘭卡)受其影響最大。

阿育王柱

公元前249年左右,阿育王在國師的帶領(lǐng)下拜佛教四大圣地之一、佛陀誕生地———藍毗尼園,并且在蘭毗尼園的石柱上留下銘刻。他建造了雞園寺,每天在這里供養(yǎng)大量沙門——不僅包括佛教沙門,還包括各個宗教的沙門。據(jù)說,阿育王曾經(jīng)建造8.4萬座佛塔,并在每座佛塔里都放置一份佛骨。他曾經(jīng)下令把自己的生平雕刻在全國各地的巖石和石柱上,直到今天,這些銘文依舊保存完好,成為我們研究他和孔雀王朝的重要資料。

阿育王被譽為“偉大的阿育王”,不僅在印度,還在很多亞洲國家產(chǎn)生較大影響。在我國也是如此,在寧波還發(fā)現(xiàn)過阿育王寺。

阿育王使孔雀王朝達到頂峰,可他死后不到50年,孔雀王朝便滅亡了。盡管如此,阿育王對印度和佛教的影響仍是巨大的。在他的提倡和宣揚下,印度成為一個信奉佛教的國家,而佛教從只在印度西北流行的宗教發(fā)展成為世界上傳播最廣、影響最大的宗教之一。

可以說,阿育王是除釋迦牟尼外,對佛教的發(fā)展影響最大的人。

阿育王石柱,頂端是雄獅,底部呈蓮花狀。最為著名的阿育王石柱出現(xiàn)在佛陀第一次講法的鹿野苑。鹿野苑薩爾納特石柱的獅子柱頭,上部刻著四只狂嘯的雄獅,中部圓盤雕刻著四個法輪和馬、牛、象、獅四種獸,下部呈蓮花狀。這四頭雄獅現(xiàn)在是印度共和國的象征。

四獅子雕塑

主站蜘蛛池模板: 米脂县| 兰溪市| 宁南县| 怀来县| 德江县| 贵南县| 台安县| 珠海市| 收藏| 崇礼县| 饶阳县| 霍林郭勒市| 吴川市| 财经| 正镶白旗| 霸州市| 东城区| 甘孜| 台中县| 旅游| 崇信县| 梅州市| 神池县| 白银市| 拉萨市| 连平县| 大宁县| 普宁市| 柘荣县| 海门市| 彭阳县| 会宁县| 利津县| 壶关县| 襄樊市| 邢台县| 阿坝县| 赤城县| 莒南县| 固镇县| 新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