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藥店導購關聯銷售技巧與成交話術
- 范月明
- 1971字
- 2021-10-09 16:32:55
③ 以真誠打開內向型顧客的心扉
在銷售中,有一種方法叫“無心銷售”。可以說,藥師不用想著銷售,自然而然地“表演”,就能贏得顧客的內心認同。其實,這是對上號了。顧客覺得與藥師有共同語言,所以,也就說出了自己的需求。
我們分析一下,這類顧客的性格特征:
(1)消費時謹慎,比較保守。這位女士并不輕易說明自己要買的產品,不愿與營業員交流,也不希望他人幫忙,對營業員說到的相關商品信息反應冷淡,多數情況下憑自己的經驗購買,所以小芳受挫了也在情理之中。
(2)交流中說話少,動作反應慢。小芳問了兩次,才問到顧客說“我自己看看”。藥師說“我發現她不愛說話,動作也比較慢”。這些正好體現了這類顧客的特點。
(3)表情變化不明顯,但內心活動豐富。顧客的注意力和興趣集中于內部事物,內斂深沉,總在想事情,但不外露出來。
什么樣的顧客具備這樣的特征呢?內向型顧客。當開朗的小芳遇上了“把自己關起來思考”的內向型顧客時,真的是錯位了,除非小芳及時調整自己的“頻道”。
其實,內向型顧客是很好“溝通”的。我們先來分析小芳的導購行為。小芳熱情接待顧客,主動詢問,這些都是非常好的,值得點贊。但是,當小芳通過基礎交流與顧客“過了幾招”之后沒有進行分析,仍然用自己的慣性導購方式,這樣沒有獲得內向型顧客的“喜歡”。人與人的交往,一會兒就能感受到彼此的“距離”,特別是對于內向型顧客來說,他們內心敏感纖細,能察覺到別人體會不到的細微變化。
應對內向型顧客的方法與技巧:
(1)調整溝通方式。在接待內向型顧客的時候不宜過于熱情,因為內向型顧客會覺得我們的熱情是出于別的目的。態度應溫和,表情應認真謹慎,放慢節奏,說話也可以適當地慢一點,給顧客倒一杯水。
(2)用真誠化解冷漠。真誠是一種態度,就是我們說話行事要發自內心,實話實說,誠懇地說,特別是對內向型顧客而言,他們的感知系統特別敏銳。
(3)給顧客“自在”的空間。顧客不愿意交流,沒關系,可以讓顧客自己看,讓顧客自在一些,合適的時候再上前詢問或解答。但是不能不管顧客,小芳就不管顧客,結果藥師做成了一個大單。內向型顧客需要更多的時間進行思考與分析,所以他們會在店里轉轉,之后才可能與我們交流,對此不必著急。
(4)找到顧客的興趣點。在與內向型顧客交流時,話不在多,但要說到顧客感興趣的關鍵點,這個話題很多,要在現場根據顧客的表現來說。
(5)適當詢問顧客以往購買的產品或經歷。在與顧客的交流過程中,或是顧客一直不說話,可以詢問一下顧客之前買的是什么產品,在哪里購買的,等等,了解顧客的需求與真實想法,這樣才能進一步引導下去。
藥師不用技巧,憑自己的天然本色,但其實是因為與顧客在同一頻道上,所以會說到一塊兒。
當然,我們不能只憑感覺,作為銷售人員,要善于接待不同類型的顧客,在不同的顧客面前都要表現自己與顧客的心靈相通。
把這些技巧關鍵點轉化為門店現場的話:
態度溫和,用真誠的話溝通。“說實話,我買東西也不喜歡別人推薦,還是自己買的放心。”
給顧客倒杯水,放慢節奏。“你好,喝杯水吧,慢慢看,不著急的。”如果方便,也可以讓顧客在咨詢臺坐一會兒。
如果顧客瀏覽商品,不喜歡我們接近,就離顧客遠一些,只要能看到顧客就行,在顧客需要幫助時(拿起商品或看我們一眼的時候,或是長時間地停留在某個位置上)再及時上前。
根據顧客的問題找到興趣點。“哦,明白了。也就是說,你是要給上初三的孩子買保健品,對嗎?”
詢問經歷。“你好!你之前買過什么樣的產品?用了之后感覺怎么樣?”
內向型顧客做事謹慎,所以,在接待這類顧客的時候要小心,不能馬虎大意,對細節要求更加完美,否則可能會丟單。
對不同類型的人,應對的方法真的不一樣。年齡層次不同,消費的需求也會有差別;疾病不同,心理特點也不同。年齡、性格、疾病等眾多因素交織在一起,要接待好面前的顧客真是一門學問,一輩子都學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