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97章 皇室之殤

就在漢和帝戲弄完匈奴后一年,漢和帝駕崩了,他的問題和他爹是同一個,甚至更為嚴峻。

他爹只不過是繼承者年齡太小,而漢和帝的兒子很多死了,活下來的兩個在民間,長子呢患了難以治愈的病,少子倒是好好的。

雖然有長子繼承的規矩,但是總不能讓一個患了絕癥(當時基本上就是絕癥)的人上去吧。

那么少子劉隆就繼位了,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漢殤帝。

漢殤帝呢,是我們中國繼位最早的皇帝,他繼位時多大呢?一百天大。

遇到這種事情,不讓外戚啊宦官什么的代理朝政也是不可能的。那么鄧太后只能挑起擔子。

一些問題很快就出現了:漢和帝死的時候宮里面混亂,結果少掉了一大箱珍珠。還有人呢又拿巫蠱來說事,舉報一個叫做吉成的。

這個東西吧,倒不是錢多少的問題,而是面子的問題,鄧太后就把宮里人喊過來,察顏閱色,很快就發現了那個小偷。而對于吉成那件事,太后并沒有說什么,只是覺得有人沒事找事。

這兩件事下來,大臣也對太后逐漸放心,相信太后還是比較通情達理的。

鄧太后也沒有讓群臣失望。有一個大臣王渙在位期間公正嚴明,走的時候百姓是載道相送。鄧太后呢,對于這種人是盡力扶持,對于王渙的兒子也是大大封賞,以表求賢之意。鄧太后還下令,因為皇帝年幼,重臣留在宮中以防不時之需。

鄧太后在宮中厲行節儉,一天只吃一頓含肉的飯,減少對吃喝穿樂的花費,把上林苑的鷹犬全部賣掉。

而對于前來吊唁(還想通好)的北匈奴,鄧太后依舊是一個原則:收禮不辦事。可以說是基本延續漢和帝的規矩。

但是盡管鄧太后這么勤勉,該來的還是會來,過了不久,地震,水災都來了,更讓人糟心的是:漢殤帝他死了。

既然漢和帝子輩沒有人了,那只能看看漢章帝的孫輩了,他們看中了一個名叫劉祜的,也就是后來的漢安帝。但是鄧太后也想培植培植自身勢力,不肯放權,有一個密謀想解決鄧氏的被鄧太后發現后死的很慘,所以大權其實還在鄧太后手上。與此同時,宦官也開始興起。

漢安帝剛剛上位,出事了,班超的預言,成真了,任尚果然不能服眾,西域各國統統造反。不過任尚也不是等閑之輩,他解決問題的方式很簡單:“打!”

任尚是把苗頭按下去了,但是這種方式,最后只能是按下葫蘆浮起瓢,隱患不是一般的大。

任尚可不這么認為,任尚覺得:俺有啥不行的?

行行行,你行,你也行不了多久了,鄧太后可沒時間理這家伙,現在國內是洪水旱災不斷,地震連環,外面西域為禍,羌族又起,漢人韓琮又和南匈奴說漢王朝現在不行,引誘南匈奴造反。

現在的西域就是個能夠埋葬大漢王朝的無底洞,無奈之下,鄧太后罷西域都護,適當減少對西域的投入。

此時,鄧太后那派的鄧騭確確實實在做好事,他舉薦了大儒學家楊震等人出山,來幫助朝廷處理眼前的難題。

說起這個楊震,那還有個故事。

曾經有人給楊震送禮,楊震不接受。

那人便說:“收下吧,現在是深夜,這里沒有人知道的。”

楊震卻是微笑著回答:“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為不知?”

那人慚愧而出。

這個故事也可以說明楊震的品行了。

眼看著匈奴,羌族他們越鬧越兇,鄧太后還是不高興的,鄧騭也天天在想辦法。他打算放棄一線,集中一線,防止雙線崩潰。當時這個提議確實有可取之處,如他所說。

衣服壞了還能再補,對吧。

但是有一個人站了出來,他堅決不同意鄧騭的這個想法,他提出了一條嶄新的道路。

這個人是誰呢?他提出了什么建議?

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邛崃市| 乡城县| 和政县| 许昌县| 乐东| 宣武区| 芜湖县| 涞源县| 永定县| 正镶白旗| 昌都县| 克什克腾旗| 工布江达县| 涞源县| 鄂州市| 宜君县| 枣阳市| 潍坊市| 汤阴县| 格尔木市| 蓝田县| 大余县| 犍为县| 辛集市| 昌黎县| 连平县| 巫山县| 宕昌县| 休宁县| 永德县| 镇赉县| 台北县| 潼关县| 广安市| 临桂县| 昭苏县| 嘉黎县| 铁岭县| 遵化市| 留坝县| 班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