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丙吉問牛
- 看史演繹
- 孽風掃沙吳溪桐
- 1347字
- 2021-10-20 21:22:44
丙吉執政風格呢,我們看一個典故就清楚了。
丙吉當了宰相之后,自然天天要出去巡視。這一天,他就出發了,在街道上晃悠。
這一天,他看到路上有人打架,打的打,罵的罵,還有打架打死的。這事情夠大了吧?
手下的小官激動了:老大老大,快去收拾他!讓他知道知道丞相的厲害。
丙吉看了看:“關我啥事,走走走,別被碰瓷了。這事情又不是我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那么丙吉繼續往前走,又看到一只牛在地上趴著。原來就是一只死牛。
手下非常厭惡:老大老大,這多晦氣,快走快走,萬一牛身上有什么病咋辦。您的玉體可不能受到傷害???
沒想到,丙吉停下來了,抓來一群人:“這個牛從哪里來?死了多久了?為什么死的…”
自然手下就不滿意了:人命關天,你倒不管?,F在就一只牛誒。人不如牛?
丙吉就絮絮叨叨了:人打架是我丞相管的嗎?那是治安部門管的,咱丞相整天管這些雞毛蒜皮的事情,那國家不要管了?這個牛啊,可不一樣,牛是耕地必須的,牛死說明氣象啥的可能有問題,而氣象問題會會影響整個國家的。萬一今年糧食生產不夠,結果會怎么樣?
那么手下一聽,確實很有道理。雖然看起來他的行為很不合理,但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總不能跑到大江南北啥事都管吧。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但是他要處理的事情是無限的,這么一來注定會把人給累死,不想被累死的,可能就會混。這樣還不如不讓他們做。
丙吉問牛看似奇怪,實際上點明了一個很簡單的道理:各司其職,不要越俎代庖。重要的人應該做最重要的事情。
可以想象,丙吉的性格加上他的理念,治理國家自然也是偏佛系的了。
佛系自然就有人說他尸位素餐,不干正事。
這個人就是蕭望之,一個大儒,蘭陵美酒就是這個人弄的。此人也是十一功臣之一,他覺得這個丙吉整天啥事不干,就整天和皇帝舉報,意思就是要讓皇帝弄他。
要知道,丙吉是皇帝看重的人,皇帝用他肯定有特殊的原因啊。蕭望之這一上報,皇帝就覺得你蕭望之也太不把我當回事,竟然連我這么相信的人都敢舉報。
漢宣帝后來實在嫌他煩,就把他調為太子太傅,教太子去了。
不過丙吉也是老臣,雖說漢宣帝護著,但是敵不過生死之別,撐不了多久,一命嗚呼了,下面一個上場的是黃霸。
“你是什么東西?我咋沒聽說。”
這個人是搞法律的,執法嚴格公正,曾經以為某些原因,還差點被處死,但是這個人讓人稱道的就是他在死囚監獄里面并沒有自暴自棄,可能是為了死之前多學點知識,向大儒夏侯勝學習,出來之后才學比進去時還要高。
但是黃霸擔任宰相之后,政績不咋地,其實他本來就不是這塊料,他是搞法律的,不是搞政治的,正中丙吉之言。
丞相不行咋么辦?
漢宣帝:爺自己來行了吧。
漢宣帝執法呢越來越嚴格,太子看不下去了。
“爹,您太殘暴了,這么搞下去百姓會不高興的。要仁慈。”
一般情況下,明君聽到這話應該覺得好高興,兒子勸說自己要仁愛不是好事情嗎?但是漢宣帝一點也不高興,他甚至開始擔憂太子能不能治理國家。
原來這時候長期寬仁的方針已經讓有的儒生開始賣弄才學,不務正業。這個時候必須要嚴厲才能打擊這些家伙。
但是許平君的恩情還在漢宣帝心中回蕩,漢宣帝還是顧及這份感情,終究沒有廢太子。
與此同時,對外方面,一個好機會呈送到了漢宣帝的面前。
這就是著名的五匈奴內亂。這也將大大改變西域的權力分布。
那么究竟是怎么回事?漢王朝會對這種事情作出什么樣的反映呢?
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