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竇嬰
- 看史演繹
- 孽風掃沙吳溪桐
- 1361字
- 2021-10-09 18:53:02
與此同時,城門失火,殃及池魚。還有幾個大臣也因為某些原因也被貶斥了。
其中有一個就是魏其候竇嬰。
我們先來講講魏其候竇嬰是什么來歷。說起來可不一般,魏其候竇嬰也算是貴族了,是竇太后那派的人(侄子)。魏其候竇嬰在漢景帝七國之亂時擔任大將軍,對平定七國之亂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也是立下了赫赫之功,深得賞識。
不過這種人由于覺得自己功勞太多,有點囂張。但是這個人估計不知道功高蓋主的道理。先是有一次,漢景帝喝酒說要把位子給梁王,竇太后特別高興。結果這個竇嬰說什么漢朝天下不應該給別人。
其實漢景帝也是開玩笑,難道漢景帝不聰明?結果竇嬰這么一說,竇太后也不高興了,從此疏遠了竇嬰。
不過竇嬰真正的衰落在竇太后死后,竇太后雖然看竇嬰不太舒服,但是畢竟是自家人。漢武帝繼位,可沒有什么自家人了,對竇嬰本就沒什么感情的他,對這個竇嬰非常不爽。
竇嬰按理說應該明哲保身,不要出來晃悠,可是漢武帝還沒找到他呢,他偏偏自己惹禍上身。
事情的源頭大概是這樣的。
竇嬰有個好朋友叫做灌夫,竇嬰后來沒有人擁護,灌夫對竇嬰也是不離不棄,兩個人關系也就非同一般。但是他們因為一些小事和新的太后的親戚田蚡鬧了矛盾,也就埋下了禍患。一朝天子一朝臣,還是要注意一點。
這一天,灌夫和田蚡一起喝酒,灌夫卻在酒席上對田蚡出言不遜。當時田蚡可是權臣,他看這小子有點太過囂張,就想收拾灌夫。
這種事情很快被搬上了朝堂,竇嬰發現好朋友攤上大事了,是極力為好朋友辯護,但是人家田蚡現在有后臺,王太后哭著喊著要殺了灌夫,最后灌夫被判了滅族。
本來事情已經這樣了,竇嬰你好好喝喝酒不好嗎,再圖后舉不行嗎?
竇嬰是病急亂投醫,居然偽造漢景帝的詔書交上去了,說不應該殺灌夫。宮內一查,沒有副本。大家可別認為古代皇帝是傻子,寫完詔書,內庫里面有副本的,時時刻刻準備拿出來檢驗。可不巧,他遇上了。
完了!十惡不赦,欺君加偽造圣旨。竇嬰救人沒成功,自己的小命也沒了。這不就是偷雞不成蝕把米嗎。
竇嬰這一沒了,王太后更加囂張了,這天下還有誰能阻攔我啊。
當然,漢武帝收拾的親戚可不止竇嬰一個,下面一個,就是自己的陳阿嬌。
前面說過,衛子夫得到了皇帝的寵愛,陳阿嬌偏偏還又心胸狹窄,這雙方沖突,帶來的就是: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兩個女人的爭斗是非常可怕的。
最后,由于陳阿嬌的嫉妒,無法得子,以及其個性太過暴躁,不能料理大事,漢武帝的心偏向了衛子夫。
元光五年,漢武帝發現陳阿嬌居然召集巫師行巫蠱之術,也就是詛咒,勃然大怒,下令廢皇后,并把陳阿嬌貶到長門宮。陳阿嬌徹徹底底宣告失敗。
其實這也是漢武帝確立自己地位的一步,廢除一些強大的外戚,建立自己的一派。陳阿嬌天真地拿金屋藏嬌來安慰自己,卻萬萬沒有想到漢武帝不念舊情。
陳阿嬌下臺就代表衛子夫正式料理后宮,衛青也迎來了人生的巔峰,他即將帶兵打仗了。
不久,來勢洶洶的匈奴大軍就給了衛青一個建功立業的機會。
漢武帝選了好幾個將軍,想試探試探匈奴的實力并且考驗一下各個將領的戰斗能力,漢武帝派車騎將軍衛青出上谷,騎將軍公孫敖出代,輕車將軍公孫賀出云中,驍騎將軍李廣出雁門,各給上萬兵馬,看他們誰立功最多。
漢武帝意味深長:“小舅子啊,這里有個好機會,抓好機會!”
衛青心領神會:“當然,不辱使命。”
那么衛青是不是真的成功獲得了勝利呢?我們是不是要看到寒門崛起了呢?
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