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范增看到項羽就這么把劉邦放走,很是難受,他非常郁悶地說:“項羽這小子不中用,遲早我們要被劉邦干掉!”
范增所說完全正確。項羽的婦人之仁讓他錯失良機。然而項羽下面做的事情又體現了他的殘暴:廢了約法三章,燒了阿房宮,殺了秦子嬰。
然后他開始感慨:“這個時候做了大事情不回家就像穿著錦繡在夜里走路啊!”(衣錦夜行)
大哥,你想做天子,是做給別人看的?
有個人聽了:“都說楚國人就像猴子戴上帽子裝人一樣,喜歡虛名,果然不假。”(沐猴而冠)
項羽一聽,不高興,又殺了。
自己喪失了進取心,還又加強了別人的勢力,他不輸誰輸?所以,烏江自刎其實更多的還是歷史的一種必然。
那劉邦回去后干了什么呢?他也殺了人,不過不是亂殺人,他立刻誅殺曹無傷,先把內奸干掉,再談變強。
曹無傷:不怕神一樣的劉邦,就怕豬一樣的項羽。
不久,項羽又自立西楚霸王,封劉邦為漢王。
聽起來漢王蠻高級的,實際上漢王就是管當時巴蜀這一塊的。
要知道,當時那里都是蠻荒啊!連綿山地,地勢崎嶇,行走都是個問題。
就連那幾個投降的秦朝將領都當了關中的王,什么雍王什么的。當初楚懷王說誰打進關中誰當關中王,現在弄了個漢王?
所以這其實就是項羽的小家子氣了。
劉邦很生氣,想打架。
蕭何冷冷地說了一句:“你確定?你打的過他?那你鴻門宴上和條狗似的干啥?”
劉邦低下了高傲的頭,他在忍,所有的怒火都會在垓下爆發。
蕭何:“好好養精蓄銳,回頭再打回去就好了唄!”
劉邦深以為然。
當然,不爽的不是他一個。比如說田榮就自立齊王,張耳陳余一看自己都沒王,索性起兵。一時間又是天下大亂。
你這和秦朝有什么區別?甚至搞的分封還不如郡縣有凝聚力。
西楚霸王的分封可以說非常失敗。
而此時,劉邦卻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即將迎來他的漢初三杰的最后一位:韓信。
這個韓信呢,年輕時非常落魄,都是到處蹭飯,不干正事,在今天也能算得上無賴了。
有一個洗衣服的老婦人看這個落魄的年輕人挺同情,就明天提供他飯吃。
這個韓信自然是感激涕零:“我一定會報答您!”
這個老婦人一聽,卻是大怒:“男子漢不先養活自己,談什么報答別人?不談實際。”
韓信一聽,很是慚愧啊,但是他還是就這么晃蕩,但是吃飯問題還是要解決的,韓信去另一個亭長家吃飯,因為天天都去,人家老婆看到韓信就把飯菜收起來,意思很明顯:“不給你吃,你能咋的?”
不過這還不算什么。韓信受的屈辱多了個去了。
在市場里面,有一個無賴,看這個韓信整體背著劍還又弱的不行,感覺很不爽。
這個無賴有一天就擋在了韓信的前面。
韓信:“干啥?想打架?”
那個無賴:“你整體背著大寶劍,也就這點出息。你今天要不殺了我,要不從下面鉆過去。”
這時候圍觀人群越來越多了,一般人誰能忍啊?殺就殺,對吧!至少也要打一架吧。
韓信不這么覺得,萬一自己被抓了抵命,為了這個無賴,不值得。
韓信一咬牙,鉆了過去。任憑別人嘲笑,他淡然。
他知道:若干年后,你我不是如此相見了。
這就是著名的胯下之辱。
那么俗話說:苦心人,天不負。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韓信很快就跟著項梁打仗,日子還算可以。不過項梁死后,項羽這個人吧,又不知道挖人才,認為自己非常厲害,韓信也就碌碌無為。
但是,韓信即將迎來他人生的第一個春天。
這個春天,是他和劉邦共同締造,也將共同擁有的一個春天。
下面請看:蕭何月下追韓信。
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