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從甘孜火場回來十來天后,一面鮮紅的錦旗在風中搖擺著被送到了涼山支隊,錦旗上“真情援助、滅火神勇”八個大字格外引人注目。甘孜州九龍縣委副書記扎西鄧珠帶著村民的感激來了,他將飽含村民感激之情的錦旗交到了支隊長仲吉會的手中。
“感謝你們保護了九龍縣的生態環境,守護了九龍縣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在九龍縣‘1·7’森林火災撲救中,你們冒著生命危險,堅持戰斗在一線的故事,已經留在了那片土地上。”扎西鄧珠說。
冬日的涼山,紅通通的太陽每天從東邊的山埡升起,溫熱的陽光揮灑在涼山的每一寸土地上,吹過的干風讓整個大山越發燥了起來。是啊,涼山的冬天就是這樣,沒有一點正經冬天的樣子,讓整個防火期早早到來,遲遲不去。涼山森林消防支隊上上下下忙活著滅火戰備,隊伍經常到村寨街巷開展防火宣傳,地方防火辦、森林公安的宣傳車也加緊了步伐,沿路一遍一遍地播報著防火宣傳語,不少地方也貼上了宣傳標語和橫幅。但這些還是阻擋不了森林火災的發生。
2019年1月28日,農歷小年,凌晨2時的一道緊急命令,叫醒了睡夢中的涼山支隊隊員。因野外用火不當,涼山州鹽源縣前所鄉發生了森林火災。
代晉愷快速穿戴整齊,帶上他的戰地三件套(相機、手機和電腦)急急奔向就要出發的車隊。涼山還是著火了,大半夜的這火是怎么著的呢?代晉愷此時已睡意全無,考慮著眼前的事,師父程雪力不在,支隊一線宣傳上的事基本都落在了他身上。滅火行動中報道員其實挺累的,只要隊伍一行動,報道員就得跟蹤拍攝,記錄上上下下的一令一行、決策部署,到達火場后又得緊隨撲火隊伍拍攝火場情況、作戰情況,火災過后大家休息的時候又得忙著整理資料、撰稿發稿。現在代晉愷的大腦已經開始全負荷運轉起來。
車隊跑了三個小時,切著山脊跑進前所鄉時已接近天亮。車上除了駕駛員、帶車干部、機關前線指揮部還在忙著手里的活,大部分隊員都又在車里睡了一覺。涼山的夜空清澈而深邃,一彎明月懸掛在高高的天空。代晉愷看到月亮,才想起今天剛好是農歷小年。是個好日子啊!趕往前所鄉的途中,擦肩而過的婚車有好幾撥,不少人家都選擇在這良辰吉日辦婚禮,都選了清晨的吉時進門。支隊下屬的西昌大隊三中隊中隊長蔣飛飛看著這熟悉的一幕心里暖暖的,自己與妻子雖然領了結婚證,但還沒有舉辦婚禮,他想象中自己辦婚禮的時候也就是這樣的景象。班長高繼凱靜靜地看著車窗外的婚車隊伍,幻想著等自己結婚的時候也要氣派一下。森林消防員們穿著紅色的撲火服,在路上與婚禮隊伍短暫地喜慶輝映后,走向了與火魔決斗的一線戰場。
快到火場時,車隊沿著黑壓壓的山谷往上攀。窄窄的土石路一邊是峭壁,一邊是懸崖,路旁沒有護欄、護墩,搖搖晃晃的車子感覺有半邊在騰云駕霧。被搖醒的隊員們抓緊把手緊盯著前方,眼皮再也合不上了。
火場是山嶺上的高山坡地,周圍全是黑壓壓的森林和白得瘆人的高崖,溝壑縱橫,地勢險峻。前線指揮部首先啟用無人機做勘查,遍布的云南松和雜灌,厚厚的林中腐殖層。撲救的難度不小,他們只得采用多點突破、分割圍殲、地空配合、立體滅火的方式展開撲救。
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攀爬,隊員們到達了火線上方。濃煙在樹間升騰。蔣飛飛讓其他隊員先原地調整,自己帶著程方偉和康桂銘兩名隊員,組成先遣偵查組向火線走去。70度的山坡上鋪滿了松針,踩在上面容易打滑,程方偉因為腳下踩滑突然向山溝滑了下去,面對深不見底的山溝,程方偉本能地伸手往地上抓,所幸他抓住了身旁一棵并不是很粗的樹,蔣飛飛慢慢繞到他身后,用雙手扶住了他,防止他再次滑落。看著那棵小樹,程方偉心中有些感激,自己在保護森林的同時,森林里的樹木也在保護著自己。
是時候了,摸清情況后,戰斗瞬間打響,直到這一天的天色逐漸暗淡下來,林中的明火才基本被撲滅。隊員們紛紛打開頭燈對一些煙點進行最后的清理。為了防止被撲滅的火線死灰復燃,在每一場滅火戰斗中,他們對每一處煙點都處理得非常仔細,或用水澆,或用土掩,確認一處煙點完全無威脅后,再對下一處煙點進行處理。
派出無人機最后一次升空觀察火場情況后,涼山森林消防支隊政委顏金國向隊員們下達了收隊命令。
“今天的任務已經完成,一線的隊員們辛苦了。大家在返途中注意安全,山下已為你們備好熱菜熱飯。明早,我們將對火線發起總攻!”他通過對講機說。
“注意有坎,小心滾石,踩著我的腳步走!”隊伍撤離的時候天已完全黑了下來,大家一邊走,一邊回頭相互提醒,一句句提醒的話語,讓回程多了些溫暖,少了些乏味。
老話說上山容易下山難,這話沒一點毛病,下山看似不費力氣,卻是傷腿得很,尤其是森林消防員們背著重重的機具,每往下走一步都是對膝蓋的考驗。隊伍中不少隊員在打火歸來后出現膝蓋疼的情況,主要原因就是下山時傷了十字韌帶。久而久之,大家都記住了“上山大腿酸,下山膝蓋疼”這句話。
隊員們在頭燈的照射中一個跟著一個走,遠遠看去,燈光點點的隊伍就像掛在樹上的一串小彩燈,一閃一閃的。因為大家常常行走在陡峭的山路上,晚間走山路一不小心就會摔跤,腳下踩滑或者腿一軟身體重心就會往后倒,往往就是屁股先著地,要是摔在光滑的地方還好,要是摔在石頭、木樁子上那就有得受了。情況最嚴重的是摔到懸崖下,前進時踩空或者被絆腳沒穩住就會摔崖,輕則摔個嘴啃泥,重的話甚至會傷及性命。盡管大家很小心翼翼地行走,但隊伍里還是有人摔了跤,幸好只是有驚無險,大家一笑了之。這種情況很常見,幾乎沒有誰敢說他沒在山上摔過跤。
隊員們撤到山下時,很多村民們早已等在那里,就是為了能第一時間對隊員們說聲:“謝謝你們,你們辛苦了。”村民們表達著感謝,還沿途用手電筒為隊員們照亮道路。
填飽肚子后,隊員們便倒頭而睡,一個個累得全身就像散架了一般,躺下就一動不動了,你想想,前一天夜里趕路坐了半夜的車,又撲了一天的火,能不累嗎?
代晉愷在電腦前處理完照片和視頻,上傳給程雪力和幾個早已聯系好的媒體老師后,時間已進入子夜,他打算把一天的滅火行動詳細寫一寫。剛開始的時候,他有浪漫的遐想,把頭頂的星星當作被子上盛開的花朵,把四周隨風搖曳的樹當作為他驅除熱氣的搖扇。后來疲倦像洪水一樣襲來,熬到大約凌晨一點多的時候,他終于支持不住睡著了。
第二天清晨,太陽才在一座山峰的頂峰露出半張臉,橘紅色的晨光透過高大茂密的樹叢灑落到火場的林蔭上,隊員們已經急匆匆趕去火場撲滅林火,忙碌在斑駁的光影當中了。直到29日中午12點山火被徹底撲滅時,森林消防員們已鏖戰了近29個小時,他們在火場過了一個難忘的小年。
作為森林消防員,每一次出任務都要背上幾十斤的裝備,每一次出任務都可能在半夜兩三點,每一次滅火都經歷著長達幾十個小時的不休不眠。他們有著全年無休與火魔鏖戰、直面火光、毅然走進火災現場的勇敢,他們用青春報效祖國,用生命守護家園,用勇敢帶去生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