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3.3 折舊費用的分配

折舊費用的歸集通常是采用“固定資產折舊計算表”形式進行的,而折舊費用的分配則是通過編制“固定資產折舊費用分配表”進行的。

設備折舊的高低,與機器設備所用時間長短密切相關,一般用機器工時比例法進行分配。計算公式如下:

某產品機器功能時數=∑(該產品所用設備能量×該設備上該產品所用的機器工時)

折舊的計算方法不僅影響到企業成本、費用的數額,而且影響到企業的收入和納稅。可選擇的折舊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雙倍余額遞減法、年數總和法。折舊方法一經選定,不得隨意變更。如需變更,應當在會計報表附注中予以說明。

3.3.1 年限平均法

年限平均法又稱為直線法,是將固定資產的折舊均衡地分攤到各期的一種方法。采用這種方法計算的每期折舊額均是等額的,計算公式如下:

年折舊率=(1-預計凈殘值率)÷預計使用年限×100%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月折舊率

【例3-8】綠島公司一項設備的原值為245000元,預計使用年限為10年,預計凈殘值率為3%。該設備的折舊額計算如下:

年折舊率=(1-5%)÷10×100%=9.5%

月折舊率=9.5%÷12=0.79%

月折舊額=245000×0.79%=1935.50(元)

采用年限平均法計算固定資產折舊雖然簡單,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固定資產在不同使用年限提供的經濟效益不同,年限平均法沒有考慮這一事實。只有當固定資產各期的負荷程度相同,各期應分攤相同的折舊費時,采用年限平均法計算折舊才是合理的。

3.3.2 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根據實際工作量計提折舊額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可以彌補年限平均法只重使用時間,不考慮使用強度的缺點,計算公式為:

每一工作量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1-殘值率)]÷預計總工作量

某項固定資產月折舊額=該項固定資產當月工作量×每一工作量折舊額

【例3-9】綠島公司一臺機器設備原價為900000元,預計生產產品產量為20000件,預計凈殘值率為2%,本月生產產品5000件。計算該臺機器設備的月折舊額。

單件折舊額=900000×(1-2%)÷20000=44.10(元/件)

月折舊額=5000×44.10=220500(元)

3.3.3 雙倍余額遞減法

雙倍余額遞減法是在不考慮固定資產殘值的情況下,根據每一期期初固定資產賬面凈值和雙倍直線法折舊額計算固定資產折舊的一種方法。計算公式如下:

年折舊率=2÷預計的折舊年限×100%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賬面凈值×月折舊率

這種方法沒有考慮固定資產的殘值收入,因此不能使固定資產的賬面折余價值降低到它的預計殘值收入以下,即實行雙倍余額遞減法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應當在其固定資產折舊年限到期的最后兩年(當采用直線法的折舊額大于等于雙倍余額遞減法的折舊額時),將固定資產賬面凈值扣除預計凈殘值后的余額平均攤銷。

在使用雙倍余額遞減法時要注意:最后兩年計提的折舊額,是將固定資產賬面凈值扣除預計凈殘值后的凈值平均攤銷。

扣除最后兩年的年折舊額=每期期初固定資產凈值×2÷折舊年限

最后兩年折舊額=(期初賬面凈值-凈殘值)÷2

【例3-10】甲企業一項固定資產的原價為400000元,預計使用年限為4年,預計凈殘值1500元,按雙倍余額遞減法計算折舊,每年的折舊額為:

雙倍余額年折舊率=2÷4×100%=50%

第一年應提的折舊額=400000×50%=200000(元)

第二年應提的折舊額=(400000-200000)×50%=100000(元)

從第三年起改按平均年限法(直線法)計提折舊。

第三、第四年的年折舊額=(400000-200000-100000-1500)÷2=49250(元)

3.3.4 年數總和法

年數總和法也稱為合計年限法,是將固定資產的原值減去凈殘值后的凈額和以一個逐年遞減的分數計算每年的折舊額,這個分數的分子代表固定資產尚可使用的年數,分母代表使用年數的逐年數字總和。計算公式為:

年折舊率=尚可使用年限÷預計使用年限總和×100%

=(預計使用年限-已使用年限)÷[預計使用年限×(預計使用年限+1)÷2]×100%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預計凈殘值)×月折舊率

【例3-11】秦旭公司購置一臺設備,原值為24000000元,預計凈殘值率為1%,預計使用年限為5年,采用年數總和法計提折舊。

預計凈殘值=24000000×1%=240000(元)

年折舊率=(5-已使用年限)÷[(5×6)÷2]×100%

第1年折舊額=[(24000000-240000)×5÷15]=7920000(元)

第2年折舊額=[(24000000-240000)×4÷15]=6336000(元)

第3年折舊額=[(24000000-240000)×3÷15]=4752000(元)

第4年折舊額=[(24000000-240000)×2÷15]=3168000(元)

第5年折舊額=[(24000000-240000)×1÷15]=1584000(元)

年數總和法所計算的折舊額隨著年數的增加而逐漸遞減,這樣可以保持固定資產使用成本的均衡性和防止固定資產因無損耗而遭受的損失。

【例3-12】2×21年,綠島公司各生產管理部門固定資產折舊計算表,見表3-11。

表3-11 固定資產折舊費用計算表

根據當月“固定資產折舊費用計算表”,編制會計分錄如下。

借:制造費用—基本生產車間    249000

      —輔助生產車間    68000

  管理費用    38000

  銷售費用    52000

  貸:累計折舊    407000

3.3.5 固定資產加速折舊稅收優惠政策

1.固定資產加速折舊行業范圍

對生物藥品制造業,專用設備制造業,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儀器儀表制造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等六大行業的企業2014年1月1日后購進的固定資產(包括自行建造);對輕工、紡織、機械、汽車等四個領域重點行業的企業2015年1月1日后新購進的固定資產(包括自行建造),可由企業選擇縮短折舊年限或采取加速折舊的方法。

2.固定資產加速折舊稅收優惠規定

(1)對上述十個行業的小型微利企業新購進的研發和生產經營共用的儀器、設備,單位價值不超過100萬元(含)的,允許一次性計入當期成本費用,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不再分年度計算折舊;單位價值超過100萬元的,允許縮短折舊年限或采取加速折舊方法。

(2)對所有行業企業在2014年1月1日后購進并專門用于研發活動的儀器、設備,單位價值不超過100萬元的,可以一次性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單位價值超過100萬元的,允許縮短折舊年限或采取加速折舊方法。

(3)對所有行業企業持有的固定資產,單位價值不超過5000元的,可以一次性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企業在2013年12月31日前持有的單位價值不超過5000元的固定資產,其折余價值部分,2014年1月1日以后可以一次性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4)企業采取縮短折舊年限方法的,對其購置的新固定資產,最低折舊年限不得低于《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六十條規定的折舊年限的60%;企業購置已使用過的固定資產,其最低折舊年限不得低于實施條例規定的最低折舊年限減去已使用年限后剩余年限的60%。最低折舊年限一經確定,一般不得變更。

(5)企業采取加速折舊方法的,可以采用雙倍余額遞減法或者年數總和法。加速折舊方法一經確定,一般不得變更。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胜县| 常宁市| 静安区| 喀喇| 安阳县| 海伦市| 拉萨市| 辽宁省| 苗栗县| 昆明市| 洱源县| 潞城市| 鄂州市| 石泉县| 玉田县| 盐城市| 绥阳县| 静乐县| 沽源县| 手游| 喀喇| 白山市| 攀枝花市| 团风县| 本溪| 浮梁县| 望江县| 灌南县| 东山县| 栖霞市| 武川县| 沧源| 高平市| 广元市| 嵩明县| 大英县| 肇州县| 奉化市| 科技| 长海县| 射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