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1 企業成本費用構成

一般來說,企業成本費用包括采購成本、生產成本、質量成本、人力成本、物流成本、期間費用等。

2.1.1 采購成本

采購成本并非僅體現在材料的價格上,如購買價款、相關稅費、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以及其他可歸屬于存貨采購成本的費用。采購成本通常是指與采購原材料相關的費用,從管理的角度,將采購成本細分為訂貨成本、儲存成本與缺貨成本。

1.訂貨成本

訂貨成本指取得訂單的成本,如辦公費、咨詢費、差旅費、郵寄費、驗收費、電報、電話費等。

(1)采購前的請購、議價費用。

采購材料或商品,一般由采購人員查看商家郵寄的樣品或去實地查看樣品,并進行詢價、比價、議價等,而發生的人工費、辦公費、電話費、差旅費等。

(2)驗收費用。

材料入庫前,采購人員需要進行檢查、計量等,而產生的人工費、檢驗費等。

(3)入庫費用。

入庫費用是指入庫前的整理、挑選等所發生的費用。

(4)其他費用。

其他費用是指發生在訂購階段的費用,如貨款結算所發生的人工費。

2.儲存成本

儲存成本是指與存貨入庫之后的儲存過程中發生的成本,包括存貨占用資金的應計利息、倉庫保管費用、裝卸搬運費用、保險費用、存貨破損和變質損失等。

(1)占用資金的應計利息。若企業用現金購買存貨,便失去現金存放銀行或投資有價證券應取得的利息,視為“放棄利息”,若企業借款購買存貨,便要支付利息費用,視為“支出利息”。

(2)倉儲保管費是指存貨存放倉庫所支付的各項費用,包括日常管理,如檢驗、倒庫、晾曬、冷藏、保暖、消防、照明、盤點等。

(3)裝卸搬運費是存貨在入庫、出庫時需要裝卸搬運過程中所付出的費用。

(4)存貨破損和變質損失。存貨在儲存過程中發生的質量下降、變質、破損、報廢等產生的費用。

(5)倉儲保險費用指企業財產保險中適用于儲存大宗物資于倉庫、露堆、敞棚、油槽、儲氣柜、地窯、躉船等費用。

3.缺貨成本

缺貨成本是指由于無法滿足客戶需求而產生的損失。缺貨成本一般由以下兩部分組成:生產系統為處理延遲任務而付出的額外費用,如員工加班費、緊急額外購入材料而增加貨款與運費等;延遲交貨或缺貨對企業收入的影響,如延遲交貨面臨罰款、未能實現的銷售收入等。

缺貨成本包括停工損失、拖欠發貨損失、喪失銷售機會的損失、商譽損失等。

(1)庫存管理中的缺貨成本。

庫存管理中的缺貨成本是指由于存貨供應中斷而造成的損失,包括材料供應中斷造成停工損失、庫存商品中斷造成拖欠發貨損失和喪失銷售機會的損失;如果企業緊急采購材料,此時產生的費用顯然大于正常采購所支付的費用。另外延遲送貨和預估之外的訂單都會增加缺貨風險,因此安全庫存成為規避此類風險的最佳選擇。

安全庫存是為防止未來發生大量臨時訂貨,交貨意外中斷或突然延期而準備的緩沖庫存。庫存量取決于供應和需求的不確定性、訂貨滿足率,以及缺貨成本和庫存持有成本。

(2)采購中的缺貨成本。

采購成本中的缺貨成本是由于采購不及時造成缺貨損失,影響生產進度所引起的成本損失,如停工待料、信譽損失、延遲交貨、失去銷售機會、失去客戶以及為了不至于短缺而帶來的安全庫存等成本。由于缺貨沒有及時供貨,會導致客戶轉而向其他企業購買,從而造成銷售收入的損失。

2.1.2 生產成本

生產成本,是指企業為生產產品而發生的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制造費用。直接成本包括直接材料、輔助材料、備品備件、直接工資等。例如,生產人員的工資、補貼;制造費用是指企業的分廠、車間為組織和管理生產所發生的各項費用,包括分廠、車間管理人員工資、折舊費、維修費、修理費及其他制造費用。

1.直接材料成本

直接材料成本包括原材料、燃料、動力、包裝物、外購半成品、修理用備件、其他直接材料等。

(1)直接材料。

直接材料是指企業在生產產品和提供勞務的過程中所消耗的、直接用于產品生產、構成產品實體的各種材料及主要材料、外購半成品以及有助于產品形成的輔助材料等。這類材料耗費通常能夠根據原始憑證直接計入某種(某類、某批)產品的成本之中,它是該種(該類、該批)產品直接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如建筑房屋中磚石、水泥、鋼筋等。

(2)輔助材料。

輔助材料是指間接用于生產制造,但不構成產品主體的各種材料的總稱。輔助材料相對主要材料而言,其本身并不能轉化為產品的一部分。如食品廠的模具,制衣廠的拉鏈,機械設備制造廠的潤滑油、照明設備、包裝材料。

輔助材料可分為以下幾類:

①加入產品實體與主要材料相結合,或使主要材料發生變化,或給予產品某種性能,如砌墻所用的水、石粉、水泥;

②被勞動工具所消耗,如維護機器設備用的潤滑油和防銹劑等;

③為創造正常勞動條件而消耗的,如清潔工作地點所用的毛刷、掃把;包裝產品所用的包裝紙箱等。

(3)設備構配件。

設備構配件,一般指的是配件如腳手架,建筑施工用的管螺紋調節器、建筑用拉桿、三角建筑支架,鋼筋接頭等。輔助材料具有價格低、使用時間短、需要經常購買等特點。

(4)燃料及動力。

燃料動力費是指機械在運轉或施工作業中所耗用的企業自制或外購的固體燃料(如煤炭、木材)、液體燃料(汽油、柴油)、電力、水和風力等且是生產產品必須使用的費用。

(5)包裝物。

包裝物是指用于包裝本企業產品的各種包裝容器,如塑料袋、桶、箱、瓶、壇、筐等。

(6)外購半成品。

企業為生產產品而從外部購入的各種半成品。

半成品,是指經過一定生產過程并已檢驗合格交付半成品倉庫保管,但尚未制造完工成為產成品,仍需進一步加工的中間產品。不包括從一個生產車間轉給另一個生產車間繼續加工的自制半成品,以及不能單獨計算成本的自制半成品,這類自制半成品屬于在產品。

(7)修理用備件。

企業為生產產品而耗用的有關配品和配件。

(8)其他直接材料

企業為生產產品而耗用的輔助材料及其他直接材料。

2.制造費用

制造費用是指企業為生產產品和提供勞務而發生的各項間接費用,包括工資和福利費、折舊費、修理費、辦公費、水電費、機物料消耗、勞動保護費、季節性和修理期間的停工損失等,應計入產品或勞務成本但沒有專設成本項目的各項生產費用。

(1)生產車間管理人員薪酬,是指生產車間管理人員、輔助后勤人員的工資、獎金、津貼、福利費等。

(2)折舊費,是指車間根據應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原值和規定折舊率計提的資產折舊費,包括廠房、設備等折舊費。

(3)修理費,是指為修理房屋、固定資產和低值易耗品等資產所支付的費用。

(4)租賃費,是指生產車間租用辦公用房、生產用房、機械設備等支付的租賃費用和土地租賃費用。

(5)保險費,是指支付房屋、設備等財產的保險費。

(6)取暖費,是指生產車間支付的取暖費,包括取暖用燃料、蒸汽、熱水、爐具等支出。

(7)運輸費,是指生產車間在生產或銷售產品過程中進行運輸活動所支付的,不能計入原材料成本的運雜費。交通費是指企業為車間職工上下班而發生的交通車輛費用,主要指汽油費、養路費等。

(8)勞動保護費,是指生產車間按照規定標準為員工配備的工作服、手套、安全保護用品、防暑降溫用品等所發生的支出和高溫、高空、有害工作的保健津貼、洗理費、勞動保護宣傳費用等。

(9)季節性修理期間的停工損失,是指因生產的季節性需要而必須停工,生產車間停工期間所發生的各項費用。

(10)技術組織措施費,是指生產工藝布局調整等原因發生的費用。

(11)試驗檢驗費,是指生產車間所發生的試驗、檢驗費。

(12)物料消耗,指生產車間管理部門耗用的一般消耗性材料,不包括固定資產修理和勞動保護用材料。

2.1.3 質量成本

20世紀50年代,美國質量專家A.V.菲根堡姆提出質量成本的理論。質量成本是指企業為了保證和提高產品或服務質量而支付的費用,以及因未達到產品質量標準,不能滿足用戶和消費者需要而產生的損失。具體而言,質量成本一般由預防成本、鑒定成本、內部失敗成本和外部失敗成本構成。

1.預防成本

預防成本是為減少質量損失和檢驗費用而發生的各種費用,它包括質量管理活動費和行政費、質量改進措施費、質量教育培訓費、新產品評審費、質量情報費及工序控制費等。

2.鑒定成本

鑒定成本是按照質量標準對產品質量進行測試、評定和檢驗所發生的各項費用,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進料測試與檢驗。

(2)實驗室驗收測試。

(3)檢驗與測試費用。

(4)產品質量稽核費用。

(5)試驗和測試的人工費用。

(6)測試和檢驗儀器的維護和校正費用等。

3.故障成本

故障成本是產品通過質量測試后達不到質量要求,為了使其滿足質量要求又發生的成本,分為兩部分:內部損失和外部損失。

(1)內部損失是指產品、組件、物料在出廠前未達成質量要求所造成的成本,具體包括出廠前的報廢、返修費用、追查故障(失敗分析)、停工損失、降等損失和復檢費等。

(2)外部損失是在產品出售后由于質量問題而造成的各種損失。

①服務材料支出成本,保固期內所更換而無法向客戶收取的物料成本。

②抱怨處理損失,如工時、差旅費、郵電費等。

③折讓損失。

④延長保固損失,如公司規定的保固期是一年,但因質量問題導致客戶要求延長保固期限。

⑤產品拒收退貨。

⑥交換新品。

⑦逾期交貨賠償。

2.1.4 人力資源成本

企業人力資源成本是企業為了維持正常經營管理與生產所需要的人力資源,具體包括招聘成本、開發成本、使用成本、保障成本和離職成本五大類。

1.招聘成本

招聘成本是指企業在招聘錄用過程中發生的成本,主要包括招募、選拔、錄用、分配成本,以及崗前培訓成本等。

(1)招募成本是企業為了吸引和選定人力資源而發生的費用,主要包括人力資源部門的直接勞務費用(工資與福利等)、直接業務費用(如參加招聘會的費用、差旅費、宣傳材料費、辦公費等)、間接管理費用(如行政管理費、臨時場地及設備租賃費)等。

(2)選拔成本是因對應聘者進行人員測評與選拔,決定錄用與否時所支付的費用,主要包括:初試、復試時進行筆試與面試,提出評價意見;根據應聘者的資料、測試成績等,召集相關人員討論錄用人選;對錄用人員進行背景調查,獲取有關證明材料。

(3)錄用成本是指在經過測評考核后,將符合要求的合格人選錄用到企業時所發生的費用。錄用成本包括錄取手續費、調動補償費、搬遷費和旅途補助費等由錄用引起的有關費用。一般來講,被錄用者職位越高,錄用成本也就越高。企業內部錄用員工僅是工作調動,一般不會再發生錄用成本。

(4)分配成本是將新員工安置到具體的工作崗位時所發生的費用。分配成本具體包括行政管理費用,為新員工提供工位、辦公用品以及住宿等相關費用。

(5)崗前培訓成本。新員工入職后,企業對新員工上崗前進行企業文化、規章制度、基本技能等培訓時所花費的費用,主要包括培訓者的工資,新員工培訓期間的工資,培訓教育管理、資料、培訓設備折舊等費用。

2.開發成本

為了使員工提高自身技能,企業有必要對員工進行職工培訓,主要包括崗位培訓成本、脫產培訓成本等。

(1)崗位培訓成本。

崗位培訓成本,是企業為提高員工業務能力與技能而進行的崗位培訓而付出的費用。

(2)脫產培訓成本。

企業根據工作需要,為員工提供脫產學習的機會,接受短期或長期培訓而發生的費用。

3.使用成本

使用成本是企業在使用員工的過程中發生的成本,主要包括維持成本、獎勵成本、調劑成本等。

(1)維持成本。

維持成本是指企業維持員工生產能力所發生的費用,主要包括工資、津貼、獎金等。

(2)獎勵成本。

獎勵成本是指企業為激勵員工,對其超額勞動或其他特別貢獻所支付的資金。

(3)調劑成本。

調劑成本是指企業為了穩定員工隊伍、調劑員工生活與工作所支出的費用,包括員工療養費用、定期休假費用、節假日開支費用、改善辦公環境所支付的費用。

4.保障成本

保障成本,是保障員工在暫時或長期喪失使用價值時必須支付的費用,包括勞動事故保障、健康保障、退休養老保障、失業保障等費用。

(1)勞動事故保障成本。

勞動事故保障成本是指員工因工受傷或罹患職業病時,企業給予員工的經濟補償費用,包括工資、醫藥費、殘疾補貼、喪葬費等。

(2)健康保障成本。

健康保障成本是指員工因工作以外的原因不能堅持工作,企業給予的經濟補償費用,包括醫藥費、缺勤工資、產假工資和補貼等。

5.離職成本

離職成本是由于員工辭職或因企業辭退而產生的成本,包括離職補償成本、離職前低效成本、空職成本等。

(1)離職管理成本。

離職管理成本是指企業為處理員工離職所產生的全部費用,包括人力資源部相關員工的勞動費用,離職手續相關的資料費用,辦理員工離職手續需要承擔的交通費用等。

(2)離職補償成本。

離職補償成本指企業辭退員工或員工自動辭職時,企業所應補償給員工的費用,包括至離職時間止應付給員工的工資,一次性付給員工的離職金,必要的離職人員安置費用等支出。

(3)離職前低效成本。

離職前低效成本指員工即將離開企業時造成的工作或生產低效率損失的費用。

(4)空職成本。

空職成本指員工離職后職位空缺的損失費用。某職位出現空缺后可能會使某項工作或任務的完成受到不良影響,從而造成企業的損失。

2.1.5 物流成本

物流成本是指與物流相關的開支、花費,或物流活動的最基本的費用,具體包括包裝、裝卸、運輸、儲存、流通加工等各個活動中所支出的人力、財力和物力的總和。

物流成本分類如下:

(1)運輸成本,主要包括人工費用,如運輸人員工資、福利等;營運費用,如營運車輛燃料費、折舊、公路運輸管理費,等等;其他費用,如差旅費等。

(2)倉儲成本,主要包括建造、購買或租賃等倉庫設施設備的成本和各類倉儲作業帶來的成本。

(3)流通加工成本,主要有流通加工設備費用、流通加工材料費用、流通加工勞務費用及其他。

(4)包裝成本,主要包括包裝材料費用、包裝機械費用、包裝技術費用、包裝人工費用等。

(5)裝卸與搬運成本,主要包括人工費用、資產折舊費、維修費、能源消耗費以及其他相關費用。

(6)物流信息和管理費用,包括企業為物流管理所發生的差旅費、會議費、交際費、管理信息系統費以及其他雜費。

2.1.6 期間費用

企業期間費用指的是管理費用、銷售費用和財務費用。

1.管理費用

管理費用是指企業為組織和管理企業生產經營所發生的費用,包括企業在籌建期間內發生的開辦費、董事會和行政管理部門在企業的經營管理中發生的或者應由企業統一負擔的公司經費(包括行政管理部門職工薪酬、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攤銷、辦公費和差旅費、經營租賃費、折舊費等)、工會經費、董事會費(包括董事會成員津貼、會議費和差旅費等)、聘請中介機構費、咨詢費(含顧問費)、訴訟費、業務招待費、技術轉讓費、無形資產攤銷、礦產資源補償費、研發費用、排污費、存貨盤虧或盤盈、融資租賃發生的履約成本、經營租賃發生的初始直接費用、長期待攤費用的攤銷等。

(1)董事會費,是指董事會及其成員日常開支,包括會議費、差旅費、住宿費、交通費、伙食費、郵電費和有關保險費。

(2)工會經費,公司按應付工資2%計提的工會活動經費;職工教育經費按應付工資的8%計提。

(3)管理部門人員工資及福利費、養老保險費、失業保險費用、醫療保險費等。

(4)折舊費,是指各類固定資產(含房屋、圍墻、道路、設備),辦公設施,運輸工具計提的折舊費用。

(5)辦公費,公司各部門因辦公需要發生的費用開支及材料消耗,主要指辦公用品、辦公耗材、標牌、印章、設計用圖紙費等。

(6)差旅費,管理部門發生的出差費用,含車船飛機費、住宿費、過路過橋費、會務費等。

(7)交通費,公司各部門發生的市內交通費用,含加班,晨會交通費和班車費等。

(8)修理費,公司部門各類固定資產(含房屋、圍墻、道路、設備),辦公設施、運輸工具(不含各部門工作用車)等發生備件、工具、輔助材料,外包維修費等各項修理費用支出。

(9)運輸費,公司部門(不含銷售部門)發生的運輸費用。

(10)業務招待費,公司用于非銷售業務招待方面的費用開支,如茶葉、招待餐費等。

(11)試驗檢驗費,企業在生產、質檢、質量改進過程中發生的破壞性試驗、化驗、道路試驗以及其他試驗發生的材料消耗。

(12)勞動保護費,企業各部門發生用于勞動保護方面的費用,如勞保手套、安全帽、防暑降溫用品。

(13)圖書資料費,公司發生的用于購買圖書資料、雜志、報刊等方面的費用。

(14)技術開發費,企業發生的用于新產品、新材料、新零件技術研究開發方面發生的費用支出,包括服務于技術開發項目的人員發生的工資、差旅、辦公等費用開支。

(15)財產保險費,企業公對各類資產投保發生的保險費用。

(16)咨詢費,企業在審計及技術咨詢,項目評審等方面發生的費用。

(17)印刷費,企業在生產經營中發生的各種內部單據印刷發生的費用,如生產單、產品入庫單、財務單據、名片等。

(18)環境保護費,企業繳納的排污費、評審費等。

(19)無形資產及長期待攤費用攤銷,企業攤銷的無形資產及遞延資產的費用。

(20)招聘費,企業招聘員工發生的費用,如場地使用費、應聘人員來公司路費、體檢費、報紙雜志上的招聘廣告等。

(21)郵政費,企業生產經營發生的郵寄包裹、快遞費用等。

(22)訴訟費,企業因起訴或應訴而發生的費用。

(23)存貨跌價準備,依存貨成本與可變現值,已提數計算的應提準備數。

(24)租賃費,企業營管理支付的設備,房屋租賃費用。

(25)會務費,企業管理職部門人員參加各類會議的費用支出。

(26)業務宣傳費,企業管理部門用于企業形象和產品宣傳的費用支出。

2.銷售費用

銷售費用是指企業在銷售商品和材料、提供勞務的過程中發生的各種費用,包括保險費、包裝費、展覽費和廣告費、商品維修費、長期待攤費用的攤銷、預計產品質量保證損失、運輸費、裝卸費等以及為銷售本企業商品而專設的銷售機構(含銷售網點、售后服務網點等)的職工薪酬、業務費、折舊費等經營費用。

銷售費用主要包括:

(1)應由企業負擔的因銷售產品而發生的各項費用等。

(2)廣告費,指企業為推銷產品所支付的宣傳費、廣告費等。

(3)展覽費,指企業的產品參加展覽和展銷活動而支付的費用。

(4)租賃費,指企業為銷售產品租用外單位的固定資產和用具而支付的租金。

(5)銷售機構經費,指企業專設銷售機構發生的人員工資及福利費。

(6)折舊費,指企業銷售機構機器設備折舊費。

(7)商品維修費,指商品銷售后出現故障需要維修而產生的費用。

3.財務費用

財務費用是指企業為籌集生產經營所需資金等而發生的籌資費用,包括利息支出(減利息收入)、匯兌差額以及相關的手續費,企業發生的現金折扣或收到的現金折扣,未確認融資費用攤銷,因讓渡資產使用權而按收入準則規定計算確認的利息收入,分期收款銷售方式下“未實現融資收益”的攤銷等。具體包括以下內容:

(1)利息支出,指企業短期借款利息、長期借款利息、應付票據利息、票據貼現利息、應付債券利息、長期應付引進國外設備款利息等利息支出(除資本化的利息外)減去銀行存款等的利息收入后的凈額。

(2)匯兌損失,指企業因向銀行結售或購入外匯而產生的銀行買入、賣出價與記賬所采用的匯率之間的差額,以及月度(季度、年度)終了,各種外幣賬戶的外幣期末余額按照期末規定匯率折合的記賬人民幣金額與原賬面人民幣金額之間的差額等。

(3)相關的手續費,指發行債券所需支付的手續費(需資本化的手續費除外)、開出匯票的銀行手續費、調劑外匯手續費等,但不包括發行股票所支付的手續費等。

(4)其他財務費用,如融資租入固定資產發生的融資租賃費用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伽师县| 土默特左旗| 萨嘎县| 德昌县| 永康市| 攀枝花市| 黔南| 长海县| 泰和县| 武义县| 大宁县| 诏安县| 依兰县| 贵阳市| 曲阳县| 达州市| 射阳县| 高台县| 榕江县| 巴中市| 新竹市| 昌吉市| 穆棱市| 康乐县| 秭归县| 琼中| 广灵县| 郑州市| 盐津县| 崇礼县| 乌审旗| 宁津县| 大渡口区| 满洲里市| 灯塔市| 宝应县| 扶绥县| 张家口市| 南康市| 中江县| 资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