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詩三百首詳析(人文傳統經典)
- (清)蘅塘退士編選 人民文學出版社編輯部注析
- 481字
- 2021-09-24 14:39:52
塞下曲
飲馬渡秋水,水寒風似刀。
平沙日未沒,黯黯見臨洮。[5]
昔日長城戰,咸言意氣高。[6]
黃塵足今古,白骨亂蓬蒿。
【解析】
這首詩是承上一首而來。詩歌中的反戰思想,也是一以貫之的。
這一首寫行客,更具有清晰的畫面感。在蒼茫的大漠之上,一條河流蜿蜒、平靜向前。一個征人牽著他的馬匹,到這條河流之畔飲水。水是那么寒冷,而大漠上的風像刀一樣割著面龐。平坦的沙漠之上,夕陽還沒有完全落下,尚能暗暗見到臨洮城。昨日在長城這里的戰斗,都說是十分激烈悲壯的。而如今望去,黃色的塵沙仍然古今不變,只是那戰死將士的森森白骨,靜靜散亂在蓬蒿之中。這些景象,經詩人用平穩蒼涼的筆調寫出,仿佛一切就在眼前。而唯有如此觸目驚心,才能更好地表達其反戰思想。
[1] 塞上曲:唐代《塞上曲》、《塞下曲》,由漢代樂府《入塞曲》、《出塞曲》演變而來,內容多寫邊塞戰事。
[2] 蕭關:關名,在今寧夏固原東南。
[3] 幽并:二州名,轄今京、冀、晉一部分地區。塵沙:幽并二州邊緣連接沙漠。
[4] 游俠兒:好交游而富于俠義的人。矜夸:自夸。紫騮:駿馬名。
[5] 平沙:廣漠的沙原。黯黯:模糊不清。臨洮:今甘肅岷縣。秦筑長城,西起臨洮。
[6] 咸言: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