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楚穆王兵鋒直指中原
- 春秋楚國風云
- 千里草人
- 2130字
- 2021-09-23 12:17:21
此時的楚穆王,再次將目光定在了中原,主要目標是鄭國和陳國。
這兩個國家是楚國必須要爭取的,而且在城濮之戰前一直都是楚國的死黨,欲爭中原,必服鄭國和陳國。
公元前620年,楚穆王派斗越椒為帥,薦賈為副將,出兵車三百乘討伐鄭國。
同時,楚穆王還派駐守息縣的公子朱為帥,公子筏為副將,率兵車三百乘討伐陳國。
楚穆王親率兩廣精兵,在鄭國的狼淵駐扎,作為援軍。在國內,留下令尹成大心總攬朝政。
楚穆王這一手筆相當大,不但親征,而且兩路大軍并頭齊進,兵鋒直指兩大中原諸侯。
看來,楚穆王已經不把晉國放在眼里。你晉國要打,那就來吧。
鄭國肯定要反抗的。
鄭國的歷史也是一部戰火史,這個地處中原核心的國家,在春秋初期,曾經小火了一把,那個時候的君主是鄭莊公。
但到后來便沒落了,由于處四戰之地,春秋的戰火總是要燒到鄭國。
在戰火中經常洗禮的鄭國,戰斗力驚人,雖然經常挨揍,但時不時會給人佩服。
鄭軍尤其是擅長守城,但這一次,鄭國人吃大虧了。因為他們中計了,中了楚軍統帥斗越椒的示弱誘敵之計。
一開始,聽說楚軍討伐,鄭國國君鄭穆公立即向晉國告急。
這一次,晉國沒有忽悠鄭國小兄弟,晉國中軍將趙盾立即派出軍隊救援。
如果鄭國老老實實地發揮鄭軍所長,堅守不出,待晉軍趕到,南北夾擊楚軍,說不定又一個城濮大戰的翻版。
但楚軍卻搞出一個圍攻不下要撤軍的架式,鄭軍見有機可乘,居然開城追擊,結果中計大敗。
鄭穆公傻了眼,但他沒傻到腦子進水,見國家危急,趕緊祭出殺手锏:投降。
對于小國來講,在春秋舞臺上只需要這樣表演就行,在晉國或者楚國這樣的超級大國面前,投降是最明智的選擇。
再說,投降認輸并不丟臉,反倒是超級大國丟臉。今天我投降了楚國,你晉國的面子何在?
等你晉國來了,我再投降,那楚國的面子何在?
反正爭來爭去,是你們超級大國的事。
好漢不吃眼前虧嘛。鄭國人是這樣想的,這樣想也是對的。
晉軍還在路上,聽說楚軍已破了鄭軍,鄭穆公宣布投降了,那再趕去救援還有什么意義?
搞不好,勞師遠去,結果卻中了楚軍的計,干脆便打道回府了。
歷史上把這一次戰役記錄為狼淵之戰,因為楚軍在狼淵大敗了鄭軍,迫使鄭國投降。
再說陳國。
陳國也一樣,一開始也是奮起反擊了一把,但最終的結果是遭到一頓痛扁后,宣布投降。
投降是明智的選擇,也是唯一的選擇。
但投降前是要必須抵抗一陣子的,這是投降的機會成本。
如果不抵抗,是無法面對晉國的。抵抗后不敵而降,那是基本的套路,在晉國面前有一個說得過去的理由:不是我不想反抗,實在是沒辦法反抗啊。
而潛臺詞就是:你晉國作為諸侯聯盟盟主,怎么不及時來救援呢?
但是,楚軍一撤,晉國就去教訓陳國了。陳國干脆不抵抗,直接投降。
既然你陳國投降了,楚穆王就再次討伐陳國。
公元前618年夏,楚軍再次討伐陳國,攻取了壺丘,即今天河南新蔡東南。但由于未圍攻都城,陳國并未投降。
那就繼續教訓。公元前618年秋,楚軍再次討伐陳國。
但令人大跌眼鏡的是,楚軍統帥公子筏因習慣了勝利,結果驕傲自滿,中了陳國人的計,居然被陳軍擊敗,公子筏還被俘虜了!
按理說,陳國這樣的一直被楚國壓著打的小諸侯,居然能夠戰勝不可一世的楚國,那應該可以把尾巴翹上天了吧?
劇情卻是反轉的那樣,陳國見自己居然一不小心把楚軍打敗了,嚇了個半死!
這個楚國肯定是要來報復的吧?
快快,投降投降。
于是,陳國在取得了衛國戰爭勝利的情況下,立即宣布向楚國投降!
這就是春秋時期小國諸侯的悲哀。不過,這個陳國也別灰心,因為陳國有一個叫公子完的大牛人,后來流亡去了齊國,他的后代最后是把整個齊國給竊取了。
這個故事,我們當然是放在齊國的春秋風云里去講的。我們這里繼續講楚國。
好了,楚穆王領導下的楚國,現在手頭已經有了陳國、蔡國、許國、沈國、鄭國這些個跟班了。
“終于可以湊在一起開個會了。”楚穆王心里想著。
是的,城濮之戰后,楚國的小弟們都投到了晉國的懷抱。楚國在晉國面前矮了一頭的狀況已經有十多年了,現在是時候告訴晉國佬,咱大楚可不是吃素的。
于是,公元前617年,楚國向陳國、蔡國、鄭國、許國等諸侯國發出了通知:十月初一,到蔡國的厥貉開會!
厥貉,就是現在河南省項城縣西南一帶。楚穆王召集的這次會盟,就是歷史上的厥貉會盟。
在春秋時期,諸侯國之間,一般是通過會盟的形式來統一思想,確定國際大事。
這一次,楚穆王的目的,就是讓這些中原諸侯在春秋江湖公開宣布:脫離晉國陣營,加入到楚國陣營。
金秋十月,秋高氣爽,楚穆王的心情也很爽。他帶著衛隊出發了,到了息縣,發現陳國陳共公和鄭國國君鄭穆公居然在息縣恭迎他。
原來,陳國國君陳共公分析國際形勢后,認為晉國正在衰落,而楚國正重新崛起,應該好好抱牢楚國這根大腿。
于是陳共公聯系了鄭國國君鄭穆公,約他一起在息縣恭迎楚穆王。
鄭穆公的心意與陳共公一樣,于是,兩人都約好了等楚穆王。
既然選擇了抱楚國大腿,那便要讓這根大腿感覺到誰抱得緊一些,以后便對誰好一些。
鄭穆公和陳共公都認為自己這次馬屁拍得通天響,楚穆王一定很高興。
事實也證明了楚穆王真的很高興,大家一起高高興興地到了蔡國。
但令陳共公和鄭穆公大跌眼鏡的是,在蔡國,蔡國國君蔡莊侯借東道主之際,居然以拜見天子的規格迎接楚穆王!
這是當時最高級別的馬屁了!
陳共公和鄭穆公相互看了一眼,又互相使了個眼色,陳共公對鄭穆公說:老哥,晚上到我房里來喝個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