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成得臣大敗宋軍,他的威望達到了頂點。當時的令尹子文非常欣慰地看著自己的這位族兄弟,知道自己該為他做點什么了。
子文向楚成王遞交了辭呈,理由很簡單:老了,身體吃不消了。
楚成王也確實已經有了新一任令尹的人選,成得臣。
但他還需要考驗,反正自己決定了楚國雄起之路,有的是戰功讓成得臣立。
作為名將,在戰場上機會多了去了,而自己就是一個喜歡創造戰爭機會的楚王。
反正楚成王就是一個好戰的主,如果中原沒有一個齊桓公,楚成王可能會滅了很多中原國家。
我們看看楚成王是如何四處征伐的。
公元前659年秋,楚國攻打鄭國。
公元前658年冬,楚國再次攻打鄭國。
公元前 657年冬,楚國又一次攻打鄭國。
公元前656年春,與以齊國為首的八國聯軍抗衡。
公元前655年,滅了弦國。
公元前654年秋,楚軍攻打許國。
公元前649年冬,楚國攻打黃國。
公元前648年,楚成王攻打江國。
公元前648年夏,楚國滅了黃國。公元前646年,滅亡英國。
公元前645年春,楚國攻打徐國。
公元前640年冬,楚國進攻隨國。
公元前638年夏天,楚國進攻宋國,并于十一月初一取得泓水之役大勝。
公元前637年秋,楚國進攻陳國。
公元前636年夏,宋國表示臣服楚國。
公元前635年秋,楚國再次進攻陳國。
公元前634年秋,楚國滅了夔國。
公元前635年冬,楚國攻打宋國。
公元前634年,楚國攻打齊國,占領了穀地。
眼花繚亂了吧?
是的,這就是楚國,如果再不遏制楚國的東擴北侵,整個春秋江湖要亂套了。
大家都在想念齊桓公,那個時候,中原出了個齊桓公,令楚國不敢亂動,至少不敢到中原亂動。
可惜,齊桓公確實不在了,楚國貌似可以為所欲為了。誰知,咣的一聲,天上掉下來一個晉文公!
晉國,就此成了楚國的惡夢!
楚成王與晉文公的第一次打交道,居然還是朋友關系!
泓水之役痛扁了一頓宋國后不久,楚國迎來了一批客人,一批特殊的客人。那正是當時流亡列國的晉國公子重耳一行。
公元前637年,重耳一行離開了齊國、宋國后來到了楚國,受到了楚成王的熱烈歡迎和禮遇。
成得臣看著楚成王這么高規格地接待重耳一行,心里卻擔憂了起來。
成得臣認為,放眼當今天下,楚國周邊,主要的強鄰無非是晉國和秦國。
目前,秦國正忙著征伐西戎,同時與晉國正交惡,自顧不睱。
晉國正處于內亂之中,那就讓他亂吧。楚國想向稱霸中原,正是大好時機。
成得臣雖然這些年來一直在征戰中,但他的情報告訴他,這個晉國流亡公子,歷盡了千辛萬苦,磨煉了超人的意志,國際名聲極佳,素有賢能之才。
重耳手下良將能臣眾多,而且回晉國奪得國君之位的呼聲相當強。如果放這幫人回晉國,一旦掌握政權,那對楚國大大不利。
楚成王對重耳的禮遇,令成得臣非常不安。更令他不安的是,重耳他們所表現出來的才能,驗證了他所獲知情況的準確性。
楚成王邀請重耳等人打獵,山谷出現一獸,“似熊非熊,其鼻如象,其頭似獅,其足似虎,其發如豺,其鬣似野豕,其尾似牛,其身大于馬,其文黑白斑駁,劍戟刀箭,俱不能傷。嚼鐵如泥,車軸裹鐵,俱被嚙食,矯捷無倫,人不能制。”
大家都不知道這是哪種野獸,除了重耳的家臣趙衰。趙衰說,這野獸叫貘,貘并非凡物,吸食天地精華而生。
趙衰說,貘喜歡吃銅鐵之類的金屬,便溺能化五金,骨頭無髓,堅硬無比,可以用人制作鼓槌,用其皮制成坐墊,能辟瘟去濕。
趙衰把這玩意兒吹得神乎其神,簡直便是神獸了。
趙衰繼續說,貘的皮肉皆鐵所結,不懼刀槍,要對付貘這樣的神獸,凡人是沒有辦法的,必須用法器。
但還沒等趙衰介紹哪種法器,重耳的另一個家臣魏犨站了出來,說自己可以活捉此獸。
然后,魏犨沖上去對著貘砸了數拳,貘發出如牛鳴之怒吼,向他撲來。
魏犨高高躍起,騎在貘背上,用雙手死死扣住貘的脖頸,無論貘怎么狂奔竄跳,就是不松手。
終于,貘氣竭,被魏犨活捉。
這兩人,一文一武,給成得臣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
成得臣知道,重耳身邊還有先軫、狐偃等人還沒表現哩,這重耳太令人可怕了。
一股殺氣頓時從成得臣心頭升起。是的,對于一位名將來講,站在楚國立場上,成得臣的思慮不無道理。
誰希望自己的臥榻之旁,是一只猛虎呢?
成得臣決意殺了重耳一行人。
他緊鑼密鼓地部署著,調派了數百親兵衛隊,想要在某次招待重耳一行人時,舉杯為號,直接干掉這幫未來的勁敵。
但消息還是走漏了。
楚成王先得到了消息,他立即阻止了成得臣欲殺重耳之舉。是的,他不同意這么做,因為楚成王有他自己的考慮。
楚成王認為,這位落魄的晉國公子,流亡國外近二十年,一般的人老早玩完了。
但重耳的身邊不但聚集了一大批能人異士,而且連齊桓公、宋襄公這樣的大佬都對他十分尊重。
這樣的人,如果沒有天助,是不可能還存活于世上的。
天助,那是因為符合天道才有可能的無上恩賜,楚成王認為不禮遇重耳,那便是不遵天道。
如果在當時,要弄一個偶像排行榜的話,對楚成王來講,齊桓公便是他的偶像,他確實很尊重齊桓公。
所以,一個連齊桓公都認可的人,他怎么可以去殺掉呢?
此外,正是由于重耳在整個諸侯列國中,享譽甚高。楚國如果殺了重耳,那便是自絕于諸侯。
尤其是晉國從此有了足夠的理由來攻打楚國,這對以后楚國稱霸江湖來講是不利的。
相反,如果在重耳落魄之際,給予足夠的禮遇,那將來重耳回國當了國君,豈不是要對楚國感恩戴德?
一個友好的鄰邦,總比一個有惡意的鄰邦更符合楚國的國家利益。
楚成王是這樣想的,不谷對你好,你也一定會對不谷好。是的,這是一位淳樸的君王。
可惜,他與秦穆公不是好朋友。如果兩人喝幾次酒,秦穆公一定會告訴他,晉國歷代國君,純粹就是白眼狼,想要晉國人的報答,那只能得到恩將仇報。
是的,后來,重耳當上了晉文公,對當年如此恩待于他的楚成王根本沒有絲毫的報恩之心,反而用一場城濮之戰,終結了楚國的爭霸之路。
甚至,一代名將成得臣也因此而命喪城濮,沒有了這位若敖氏鐵桿牛人扶持的楚成王,不久后也被弒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