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怒而復仇,息侯借刀殺人
- 春秋楚國風云
- 千里草人
- 2067字
- 2021-09-21 15:46:08
息侯一路無話,但滿腦子都在想著怎樣去教訓蔡國。
息侯茶飯不思,每天就想著報仇,所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這息侯還真想出了一個辦法:借刀殺人!
在息國的鄰國中,也許唯有楚國這把刀是最鋒利的,也確實唯有楚國才能干掉蔡國。
那個楚國,現在是地廣人多,國力強盛,近年來一直在征伐擴張。
自己的息國也正是因為害怕這個強大的鄰居,才想辦法與蔡國、陳國結盟,所以楚國一時也不敢招惹自己。
只是他不知道的是,楚國國君楚文王,也已經將刀磨好了,正愁著找個理由,向著平時對自己還算聽話的蔡國和息國下手呢。
息侯想的是,如果想辦法讓楚國來教訓教訓蔡國,自己根本不要出手,那一定是一件很令人開心的事。
息侯有了辦法,一個他認為是盤古開天辟地以來最聰明的點子。
回到息國后,他便向楚國派出使者,向楚文王遞交了一份舉報信,大意是蔡國這些年來對大楚實在是大不敬,前陣子還來拉籠息國結成軍事聯盟,共同對抗大楚。
咱息國自古以來便是大楚的友好鄰邦,得知這些事后,覺得有必要向楚王報告。
這對楚文王來說也確實是有些為難的,畢竟,蔡國和息國對楚國還算可以。
尤其是蔡國,那可是自己踏向中原戰場的跳板,而多少次這個幾乎反叛了中原諸侯的蔡國一直在死死抱著楚國的大腿。
難道自己真要對這樣的小弟下手?
在國家利益面前,下手是肯定的,因為咱大楚不需要中原那一套仁義。
于是,楚文王故裝大怒:“好個蔡侯,居然敢詆毀大楚,說不谷壞話。”
息國使者見楚王的脾氣上來了,便加上一把油:“大王啊,寡君也看不慣這種小人。寡君說,如果貴國想要教訓蔡國,敝國愿意出點微薄之力。”
楚文王心道:“你們息國與蔡國不是親戚兼盟國嗎?怎么反倒背后陰人家蔡國了?”
嘴上卻非常感興趣的樣子:“哦,請貴使指教。”
息使道:“如果貴國直接進攻蔡國,一方面路有點遠,勞師遠征,于貴軍不利。
蔡國可以作好充分的準備,再加上齊國等國來援,任貴軍神勇鮮有敵手,但拿下蔡國一時定有小困難。
現在有一個辦法,那便是貴國出兵假攻敝國,敝國自然會向蔡國求援。
息蔡兩國互為盟國,蔡侯一定率軍來救。貴軍只要在途中埋伏精兵,趁蔡軍不備而突襲之,定可殲滅蔡軍主力!
主力喪失殆盡的蔡國,還能守住都城么?如此,貴軍必然可以一舉拿下蔡國。”
楚文王大喜,厚賞了息國使者。
楚文王本就存心要滅息平蔡,這是楚國拓疆擴土的重大戰略需要。
只是,這兩國乃世交,幾百年下來了一直是穩固的盟友,休戚與共,欲攻取之極為困難。
楚文王正愁沒有好辦法。現在倒好,天上掉餡餅了,這樣卻不好好接住,那如何對得起父王臨終前的交代?
楚文王立即召開軍事會議,會議迅速統一了全楚高級干部的思想。大家一致認為,利用息國和蔡國矛盾,出兵攻伐并滅掉息國符合楚國利益。
那蔡國呢?
蔡國只能威服之,一時尚不能吞滅之。因為,蔡國與傳統上的中原列國走得很近,尤其是那強大的鄭國和中原曾經最強大的宋國都是盟國。
對了,那個所謂的中原列國諸侯聯盟,蔡國這個天子同姓諸侯在里面的排名還挺靠前的。
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楚國霸業,得穩扎穩打,不能貪功冒進。
相比后臺極其強勁的蔡國,息國不但更好對付,而且戰略地位更重要。若吞滅之,那與已并入楚國的申國一起,成為楚國完全打通北上中原的兩個重要縣邑!
對,拿下息國,并而設縣!
公元前684年,楚文王親率楚軍,直撲息國而去。
息侯還以為楚軍北上,是原先與自己議定之計,故依計向蔡國求救。
蔡國國君蔡哀侯接到息國的求援書,立即親率大軍前來救援。
但蔡哀侯哪里想到,這居然是自己的連襟息侯要搞死自己的驚天大陰謀?
蔡哀侯人品雖差,但在事關國家大事而前倒也不含糊。為救息國,在蔡哀侯命令下,蔡軍可謂玩命往息國急行軍而去,個個跑得上氣不接下氣。
誰知,蔡軍剛進入到息國莘地(今河南汝南境內),立即遭遇伏兵。早已作足準備等候多時的楚軍,團團包圍這支被盟友出賣了的蔡軍。
蔡哀侯哪里知道自己被賣了?他絲毫不慌,他相信這個時候只要息軍出城,兩邊夾攻,對楚軍來個反包圍,一定大獲全勝。
所以蔡哀侯下令反擊,蔡軍在楚軍團團圍困下苦苦支撐著,盼星星盼月亮盼著息軍殺出城來。
但息軍哪可能會來?聽說蔡軍被打得滿地找牙,息侯心里那個樂啊:小樣,誰叫你欺負我老婆......
蔡哀侯率軍苦戰卻不見息軍,無奈之下只好下令向息國都城突圍。
在一干勇士的保護下,蔡哀侯死戰突圍,總算逃到息國都城下。
但令蔡哀侯跳腳罵娘的,是息國都城城門緊閉!
后頭楚軍追至,蔡軍無路可逃,全軍覆滅,蔡哀侯被俘。
息侯聽得蔡哀侯被楚軍俘虜,大喜過望,拿著戰報去見息媯:“夫人,寡人終于替你報了仇了。”
然后,息侯洋洋得意地將自己獻計由楚國出手教訓蔡國一事對息媯講了。
息媯聽后大驚失色道:“夫君,此舉甚為不妥!息、蔡兩國的矛盾,那是由妾身引起的,是家事。
但讓楚國介入,那便上升到國事!家事哪能與國事相比呢?
息、蔡兩國本是同盟,加上臣妾娘家陳國,以及中原各諸侯,楚國再強大,也不敢隨便來犯。
但現在夫君此為,是破壞聯盟,于息國可是大大不利。”
息侯卻搖搖頭,道:“夫人不必擔心,楚國得了蔡國,必將感激寡人。與其和蔡國這樣的宵小之國結盟,不如與強大的楚國結盟。
再說,夫人受辱之仇不報,怎令寡人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