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軍擊敗超級大國楚國率領的七國聯軍、成功帶走楚王夫人蔡姬的消息,震撼了整個春秋江湖。
其中有一個國家坐立不安起來,哪個?
鄭國。
因為鄭國殺了原楚國流亡太子建,現在吳國人貌似為了太子建的母親,不惜發動戰爭,而且打敗了貌似不可一世的楚國。
看來,這個女人的影響力在吳國非常大。如果她要求吳國出兵鄭國,那鄭國豈不是危險了?
鄭國立即派人赴吳國,送給蔡姬大把的金玉財物。
夫人,請您一定要原諒我們鄭國,我們鄭國待太子以上卿之禮,給待遇給封地。
只是可恨的晉國佬挑唆他,導致他陰謀發動叛亂,事敗致死。請您務必諒解。
吳國肯定是要攻打鄭國的,只是肯定不是這個時候。
吳國已經盯上了楚國,特別是伍子胥到了吳國后,他是千方百計要與楚國死磕的。
楚平王也終于害怕了,這個吳國看來已經成了吳老虎了,楚國該怎么辦?
趕快加強防守!
楚平王命令。但命令是需要有人去執行的,本來是令尹陽匄,但他剛剛在雞父前線病卒了。
楚平王任命了新令尹:囊瓦
囊瓦,生辰年月不詳,卒于公元前506年,羋姓,囊氏,名瓦,字子常,原楚國令尹熊貞之孫。
因為熊貞原來字子囊,為國捐軀后,熊貞一脈便以囊為氏。故囊瓦雖為楚國王族,但現在不再以熊為氏,而以囊為氏。
爺爺熊貞是英雄,孫子囊瓦卻是懦夫。
囊瓦曾經擔任過楚靈王的車右,相當于楚王的貼身護衛。這樣的人選在身板上肯定是有要求的,否則怎么擔任得了護衛?
所以,囊瓦應該是一個身材雄壯魁梧的大漢。曾經,齊國相國晏嬰出使楚國時,楚靈王吩咐大家都要戲弄戲弄晏嬰,囊瓦便秀了一場。
當時囊瓦對晏嬰發難了:“我聽說君王將相,都是魁梧俊美之相,因而能立功當代、留名后人。而夫子你身高不滿五尺,氣力不能勝一雞,你難道不覺得羞愧么?”
囊瓦本以為,自己這次肯定令晏嬰難堪,誰想晏嬰頭也不抬便反擊道:“秤駝雖小,能壓千斤;舟槳空長,終為水役。
僑如長身而被魯國所殺,南宮萬絕力卻死于宋國。你自以為高大,還不是只能為楚王御馬嗎?
我雖然不才,但能獨當一面,忠心為國效犬馬之力?!?
晏嬰這里講到的兩個歷史人物,一個是魯國三桓之一的叔孫氏宗主叔孫僑如,居然與太后通奸,結果被驅逐出境最后死于非命。
另一個是宋國大司馬南宮長萬,號稱全世界第一大力士,結果因弒君而被殺。
“秤駝雖小,能壓千斤;舟槳空長,終為水役。”這句俗語比喻外表雖不引人注目,實際卻有大作用,其典故便是來自于此。
被晏子嗆得羞愧難當的囊瓦,從此看到晏子便心發怵。
唉,學問有多重要,別試圖欺負那些學問高深莫測的人了。
不欺負那些學問高深的,那就欺負那些沒多少學問的人吧。
史料記載,囊瓦為人奸詐貪財,經常敲詐勒索,貪得無厭,所謂臭味相投,與太傅費無極一向交好。
費無極是什么人?
大奸臣吶。
費無極非常妒忌左尹伯郤宛,便想借囊瓦之手除去伯郤宛。
這個故事我們前面講過了,大致就是費無極先提醒伯郤宛為了楚國大局,要搞好與令尹囊瓦的關系,囊瓦這個人喜歡人家送東西給他,建議伯郤宛送點兵器盔甲給囊瓦。
費無極又對囊瓦講,伯郤宛想殺掉囊瓦,自己當令尹,提醒囊瓦小心點。
囊瓦和伯郤宛都中計了,結果囊瓦派人去伯郤宛家一打探,果然發現伯郤宛正在準備兵器盔甲,于是逮捕并殺了伯郤宛,還把伯郤宛全家都殺了,只有伯郤宛兒子伯噽逃到了吳國。
但事后囊瓦便后悔了,因為公子申對囊瓦道:“令尹大人,您這次真是冤枉了左尹。左尹一心為公,本想獻點禮物給您,與您戮力同心共抗吳國。
作為朝中最重要的兩位大臣,左尹希望您和他同心同德,團結一致,共同維護朝局。
但他家里一貧如洗,哪有什么禮物獻給您?只有將他最珍愛的兵器盔甲挑一套贈送于您,您卻聽信小人饞言,害了伯家。”
囊瓦又羞又怒,但費無極是楚平王紅人,一時也拿他沒辦法。
到后來,楚平王一崩,囊瓦聽說國內要求懲治奸臣的呼聲越來越重,便與左尹沈尹戍合計,將費無極給殺了以平民憤。
殺掉費無極,是囊瓦一生留給楚國人最值得表揚的政績,其他的,貌似這個囊瓦就是一個蠢蛋。
當然,囊瓦新任令尹時,還是有點思想的。他當時針對吳國咄咄逼人,楚國有些力不從心,對楚平王道:
“大王,眼下我軍方敗,吳國新勝勢大,吳王好戰,公子光、伍子胥之輩則好謀,吳軍勢大,不可與之爭鋒,應避其銳而固城墻?!?
囊瓦認為,應擴建郢都。確切點說,是在郢都以東新建一個大城,再在郢都以西再建一城,三城成品字型,互為犄角。
楚平王答應了,于是,楚國又掀起了新一輪的基本建設高潮,最后將郢都遷于新郢都,舊郢都為紀南城,郢都西建麥城。
新郢都城墻比舊郢都即紀南城要高七尺,占地二十里,儼然成為當時世界第一大城市。
而麥城,則成為了后世一位英雄的窮途末路,那便是三國時的蜀國五虎上將之首關羽。
“關云長敗走麥城”,成為多少喜歡《三國》尤其是受作者指引而對蜀漢有著歸屬感的讀者最不想看的章節之一啊。
囊瓦沾沾自喜,自以為功莫大焉。而左尹沈尹戍則很擔心:“唉,令尹不務修德政,而大興土木,勞民傷財,苛捐雜稅厚瑤重賦,民不聊生。
與吳對抗,靠防怎么防得住呢?不主動進攻,到處筑城,敵人進犯,哪怕你有十個郢都也是無濟于事啊。”
囊瓦聽后很不以為然,心想你懂個屁,沒見本令尹兩手抓兩手都在硬嗎?
囊瓦一邊筑城,一邊大練水師。訓練了數月,認為新的水師已形成了戰斗力,那便真刀真槍干一場吧。
于是,便打著雪雞父之恥的旗號,親率水師戰艦數百順長江而下,一路耀武揚威,頗顯威風。
“看看,吳國佬嚇得連個屁都不敢放吧?”站在旗艦上的囊瓦得意洋洋。
好了,凱旋吧。
既然吳國人不接戰,水師又實彈演習了一把,算是得勝而回了吧。
就這樣,囊瓦帶著數萬水師長江公費游后,率師回國。
吳國人真嚇怕了么?
當然沒有。
聽說楚國人來挑事了,吳王僚令公子光率師迎戰。
但公子光剛完成部隊集結,率水師溯江而至吳楚邊境,卻得報楚軍退了。
退了?退了就完事了?
姬光可不想無功而返,他命令討伐楚國附庸巢國。
在吳國面前,巢國哪里有什么戰斗力?公元前518年,吳國滅巢國。
巢國是一個有著豐富歷史文化的古老諸侯國,其核心地帶在今天的巢湖市。
巢國位踞華東腹地,地處皖江中心,南依滾滾長江,由于沃野千里,水豐土腴,氣候宜人,夏朝之前生活在這里的各部族眾多,逐步自發形成了自己的氏族方國。
傳說,堯帝的一位大臣叫巢父,常年生活于深山老林,以樹為巢,被稱為有巢氏。
有巢氏,正是中華第一人文始祖。到了禹帝時,大禹封有巢氏之后建立了巢國,從此,經歷夏、商、周三代,巢國世代為諸侯國。
有巢氏人總是很熱情,自夏朝開始,因為其地宜物豐,不斷吸引著其它氏族部落從東、北方徙入。
有巢氏非但不排外,還很大方地讓出許多地方供他們休養生息,部落迅速壯大起來。
隨著部落興旺壯大,巢國自然沿長江北岸土肥水豐的平陸地帶東西雙向蔓延,并往大別山麓發展,遂成江淮一重要方國。
巢國疆域最廣時,大約包括今巢湖、合肥市、六安市、安慶市、滁州市、南京一部分等地區在內,方圓幾千里。
到了成湯戰敗夏桀,滅了夏朝后,夏桀正是逃往了巢國。巢國與大商王朝談判后,達成與大商王朝分疆而治的協議。
從此,巢國與商朝和睦相處,幾百年間無戰事。
但到了大周王朝,周天子多次遣師征討巢國,久不諳戰事的巢國終于被打敗。
大周王朝從巢國地域廣闊實力頗強難以控制的實際出發,居然將巢國拆分為巢、廬二國,以今合肥一帶為廬國,以今巢湖一帶為巢國,總算治服了這個古方國。
到了春秋時期,巢國先后遭遇群舒、橐皋等眾小國的侵略和蠶食,國家整體實力進一步削弱。
尤其是楚吳爭雄時期,由于巢國正處于吳頭楚尾,長期成為楚、吳二強國掠奪對象和交兵戰場,一會兒淪落為楚國附庸,一會兒淪落為吳國附庸,痛苦不堪。
直到公元前518年,吳國借楚軍犯境之際,出兵并滅了巢國。巢國被滅后,后人以巢為氏,這便是巢姓淵源之一。
好了,囊瓦一耀武揚威,楚國就失去了巢國。還不夠,吳國仍不滿足,滅了巢國不久,公子光繼續用兵,一口吞并了鐘離。
不過,此鐘離已非諸侯國,而是楚國一縣。鐘離本是嬴姓之國,由伯益后裔受封建立,但已被楚國所滅,成為楚國一縣。
結果,這一次囊瓦輕率用兵,鐘離也被吳國占領了。
唉,囊瓦啊囊瓦,沒本事,便不要顯擺,沒能力,就不要逞強。
現在,連喪國土,你滿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