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楚王好細腰
書名: 春秋楚國風云作者名: 千里草人本章字數: 2568字更新時間: 2021-09-26 12:58:26
全世界的諸侯都目瞪口呆地看著楚國居然將陳國和蔡國給滅了!但沒有人想多管閑事,因為晉國也沒管。
晉國認為楚國這樣做純粹是自己在作死:居然滅自己的跟班國,那今后誰會真心跟你楚國混?
但楚靈王根本不在乎這些。他在乎的,是只有不斷向世界展示楚國的軍事實力,證明楚國才是真正的江湖老大。
對外要不斷用兵以立威,但當時是世界和平大環境,討伐中原諸侯的理由實在找不出,打吳國又經常吃虧,這怎么整?
還是加強軍備吧。楚靈王想著。
于是,楚靈王命令,集全國之人力物力財力,在陳縣、蔡縣、不羹、賴縣筑城,并進一步整合原來的方城戰略要地。
唉,世界和平的大環境下,各國都在加緊發展生產、休養生息、積聚實力,楚靈王卻大搞軍備建設,楚國民眾苦不堪言。
就這樣,楚靈王不但將莊、共、康王以來的積蓄揮霍殆盡,還導致民怨沸騰。
許多人都在詛咒楚靈王:這家伙怎么還不去死?
楚靈王命令大規模建造王宮,他新建了一座章華臺。
章華臺高十丈,基三十丈,傾全國之物力耗數年而建成,是當時世界地標級建筑了吧,春秋第一高臺!
據說,從臺下登上臺頂,一般的人途中要休息三次,故又名三休臺。
可以想象,在沒有電梯的那個年代,欲上垂直百米的高臺,休息三次可能還算是身體素質一流的。章華臺周圍修建了大量亭臺樓榭,極盡精美。
為何為建此高臺?
楚靈王認為,唯有展示楚國雄厚的國力,方能令天下諸侯臣服!
所以,建好高臺后,楚靈王便想著發個通知,讓各諸侯國欣賞此等宏偉建筑。
以后,就在這里接受各諸侯國的朝見了。楚靈王是這樣想的。
為何要建章華宮?
當時楚靈王提出要搞這等建筑時,朝中不少大臣表示了反對。
但楚靈王腦子很好使,他對大家說:“建章華宮,不是給不谷享樂用的,而是廣聚人材之處。
現在楚國國力強盛,但人材緊缺,建此宮,就是讓各國流亡的人材都知道,楚國有一個章華宮,大家沒地方去了,可以去那里。不谷將在章華宮中,發現人材啊。”
楚靈王下令,凡是各國逃亡人士,都可以到章華宮來!
哦,對了,楚國國內的逃亡人士,也可以接納。
這相當于大赦天下!
哦,你楚國自己的逃犯,一旦逃到了章華宮便不算逃犯了,便成了人材?
于是,有一天,一個犯了罪的楚國人為逃避追捕,便逃進了章華宮。
沒人知道他是如何逃進這豪華宮殿的,但史料記載了大夫申無宇為追捕這名罪犯而與楚靈王辯論的故事。
當時負責抓捕這名罪犯的是大夫申無宇,申無宇見罪犯逃進了章華宮,直接率隊沖進宮里,將犯人給抓了。
這本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但章華宮守衛卻無事生事了。因為楚靈王規定,凡進入章華宮的,都是楚國人才,要禮待之。
現在有人進宮了,但居然被人抓了,這不是壞了大王規矩了么?
于是,一聲令下,王宮守衛將申無宇等人給圍了起來。
不但圍了起來,見申無宇在那里叫罵,干脆抓了起來。
楚靈王見守衛抓了申無宇來見自己,樂了:這個申無宇,總算撞到自己的南墻上來了。
這個申無宇也算是楚國歷史上的一位牛人了,因為他曾經狠狠地教訓過當時還只是令尹公子圍的楚靈王。
公子圍當令尹時大權獨攬,而且行事高調。他“借用”楚王離宮供自己使用,“借用”楚王服飾衣帽供自己使用,一切用度都相當于楚王規格。
有一次圍獵,公子圍的馬車掛了12根長長的飄帶,那是楚王規格的馬車。
楚國的規定是按級別,楚王可以用12根飄帶,而且長度也最長。其他的以9、7、5按相應的級別來確定飄帶數量。
大家一看馬車上的飄帶,便知道坐著的是什么級別的人物。
按照規定,公子圍只能用9根飄帶的,但他就在圍獵場上出場的馬車用了12根。
申無宇看到了,不由分說,自己沖將上去,一把扯掉了其中三根。然后,又用刀將飄帶的長度也砍為令尹規格的。
還沒等公子圍發怒,申無宇便教訓道:“不知天高地厚的東西,大王的馬車你也敢坐?”
當時公子圍在眾人面前雖然被申無宇教訓得面紅耳赤,但倒也覺得申無宇此舉也算是對自己的一種警告和提醒,于是也便沒有去過多計較。
楚靈王是一個胡作非為的人,但有一點倒是不錯的,那便是心胸并不狹窄。
他不計較申無宇,也不計較曾經與自己搶過戰俘的穿封戌,反而認為他們耿直,值得重用。
現在看到申無宇被抓到了自己面前,楚靈王真心樂了:“咦,申大夫怎么被抓了起來?”
章華宮守衛把事情前因后果一講,楚靈王故意板起臉來道:“申大夫啊,這就是你的不對了,不谷剛剛下令,要利用章華宮收納各國人才,你怎么可以跑到宮里去抓人呢?”
申無宇不卑不亢道:“大王,臣只知道,捉拿犯人是臣之職責所在。想當初,周文王規定,有犯人逃亡,應四處去抓。
但凡是犯了法,哪怕犯人上天入地,臣只要有一口氣在,就勢必要追捕到底。
臣還知道,維護咱們大楚法度,更是臣的責任。大楚先君文王說過,窩藏逃犯和贓物,與盜賊同罪。
現在犯人進了章華宮,卻得到了保護,臣認為,應該將保護犯人的人也一并抓起來,這才是咱們大楚的法度。
現在,犯人已經被臣拿下了,臣請求大王作主,將包庇犯也一并交給臣帶走。”
完了,楚靈王這下被申無宇給折騰得夠嗆,自己本想捉弄一下申無宇,卻被申無宇狠狠諷刺了一把:
因為章華宮本就是楚靈王接納流亡人士的地方,現在不但申無宇辦差堂堂正正,而且他居然還要捉拿包庇犯!
這包庇犯是誰?如果因為罪犯進了章華宮便得到了保護,那還不就是楚靈王自己嗎?
楚靈王汗都來了,連忙擺擺手道:“申大夫別講了,你把犯人快帶走吧,什么包庇犯,哪有的事嘛?!?
這樣一來,章華宮所謂的接納流亡人士的計劃便宣告破產。因為但凡是流亡人士,不是楚國本地的犯人,就是別國的犯人。
好吧,那既然章華宮無法接納流亡人士,那就歸不谷作為宮殿使用吧。
這就是楚靈王,率性而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計后果,我行我素。
而他的率性而為,許多被歷史記錄下來,簡直是匪夷所思。
有一首詩“吳王好劍客,百姓多瘡瘢。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
這個楚王就指楚靈王。
楚靈王本人身材魁梧人高馬大的,但他卻偏偏喜歡腰身瘦小的人,不但自己王宮的妃子宮女們個個細腰,就連對宮廷侍衛、文武群臣,也總是量腰細幾何而使用。
結果,為了取悅楚靈王,許多人把自己的腰都扎得緊緊的,連大氣都喘不了。
為了讓自己的腰身更細,許多人不斷減肥,每日只吃一餐且不碰油腥。
結果,許多人餓出了嚴重的胃病,許多人由于營養不良而面黃肌瘦渾身乏力,許多人在不斷追求減肥的樂趣中終于死去。
史料記載,有的大臣因為身體極其虛弱,下車必須使勁抓住車轅桿才能正常下車,坐著想要站起來必須一點點挨著墻壁才能站起來,朝中宮內,人人臉盡菜色,弱不禁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