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程建設行業的企業文化管理實踐
- 楊再德
- 1752字
- 2021-12-30 12:45:37
序
文化是社會精神活動及其產物,它滲透到人類群體整個的生活方式和生活過程。文化的內涵與外延非常寬泛,包含了人們的衣、食、住、行、往來溝通、言語交流、風俗習慣等方方面面。文化是一個民族的精神和靈魂,是社會發展的恒久動力,更是人類長盛不衰的不竭源泉。
企業文化亦然,它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內在推動力,深刻地影響著企業經營、管理和人際關系等所有層面。企業文化是以企業成員共有的價值觀為核心而形成的一種群體意識和群體行為規范,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制度和物化的精神環境、文化氛圍。企業文化的實質,是以人為中心,以文化引導為手段,以激發員工的自覺行為為目的的一種企業經營管理思想。
企業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企業員工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模式,引導和牽引著企業員工保持健康的心態,追求精神的富足,樹正氣,反腐倡廉,潔身自愛,做堂堂正正的人。企業文化可以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向心力,激勵員工開拓創新、建功立業。優秀的企業文化為員工提供了健康向上、陶冶情操、愉悅身心的精神食糧,能營造出和諧的人際關系與高尚的人文環境。企業文化一旦形成,不僅可以指導員工的各項行為和思想,而且會通過各種媒介對社會產生巨大的影響。企業文化將會對公司的聲譽產生重大影響,科學合理地運用企業文化,可以有效地樹立企業的品牌形象。
什么才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不同的時期人們對此有不同的認識。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先進科技”“員工素質”“人才”“技術力量”越來越被企業重視與認可。但是,僅有這些硬實力是不夠的,還需要一種軟實力,那就是企業文化。優秀的企業文化使企業自身具備的優勢更好地發揮作用。現代企業的競爭已經不再僅僅是資金、技術、人才的競爭,更是企業文化的競爭。在企業面臨新的形勢、新的任務、新的機遇、新的挑戰之時,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勝,就必須在加強“硬件”建設的基礎上,大力加強企業的“軟件”——企業文化的建設,改變舊觀念、舊模式、舊方法,引導員工將個人的得失與企業發展聯系在一起,形成上下同心、齊心協力的局面,才能全面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正因為如此,越來越多的企業把企業文化建設作為企業發展戰略的重要內容,企業文化的建設和發展如火如荼,方興未艾。
但是,相對于企業的生產和經營,企業文化顯得較為抽象。它更多地表現在企業的精神層面,表現為企業的使命、愿景、精神、宗旨、價值觀和經營理念等形而上的形式。要想將這些形而上的理念轉化為形而下的具體內容,并推廣、落實、滲透到企業的各個方面,深植于員工的內心并化作員工的日常行為模式并不容易。
40多年來,中國建設工程行業無論是在規模上還是在管理和技術上都上了一個大臺階,可以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提并論。但是,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工程建設行業需要走好內生式發展之路,走好國際化發展之路,走好創新型發展之路,走好數字化轉型發展之路。面對裝配式建筑、綠色發展、智能建筑向智慧建筑發展、區塊鏈技術的應用等新的發展趨勢,人們的行為方式、價值觀念也在受到挑戰,企業文化建設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沒有先進的企業文化,企業就失去了靈魂,就缺乏先進的理念,就沒有旺盛的生產力。
本書的作者楊再德先生,在工程建設行業從事管理工作40年,現任四川省建設工程質量安全與監理協會常務副會長,曾擔任四川華西集團黨委常委、董事、工會主席,分管集團企業文化工作且長期致力于管理學和企業文化的研究和實踐,有多篇管理和企業文化建設方面的論文在省內外核心期刊上發表。其企業文化專著《華西集團“善建”文化戰略研究》由中國商務出版社出版,獲得四川省第十六屆哲學社會科學三等獎。本書作者不僅熟悉工程建設行業,而且對企業文化建設也有深厚的理論沉淀、獨到見解與豐富的實踐經驗。難能可貴的是,作者將自己企業文化建設的理論與實踐融入工程建設行業之中,填補了工程建設行業的單位如何系統建設企業文化的空白。可以預見,本書的面世,將對工程建設行業的企業文化建設產生積極的影響。
本書適用于工程建設行業的企業中高層管理者,有助于他們了解企業文化管理的整體框架,從而領導企業文化管理的各項工作;也適用于工程建設行業中從事具體企業文化管理工作的人員,他們可將其作為工具書,在需要時查閱;也可以作為培訓或咨詢的教材。同時,還可以作為相關高校的教學輔助用書。
2020年1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