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七章 天長地久

題解〕人們安于本命,也要有所追求。追求要追求長久,無私才能長久。王侯要長久就要無私,就要向圣人學習,無私才能成其私。老子在本章提出了無私可以長久的概念,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從有私到無私,從為己到為人,說明了人性的進步。無私可以改變社會和人,為己會自私,為人可以提高人的境界和生存的價值。私是人的本性和權(quán)利,無私是道德和天地的要求。有私而能做到無私,私才會長久。“無私而成其私”,這個私是無私的基礎(chǔ),在私與無私的循環(huán)中,最終會走向無私。這體現(xiàn)了一種利他價值,也體現(xiàn)了個人奮斗的真正目的。

原文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譯文〕天長遠,地悠久。天地之所以能長遠且悠久,是因為天地并不生育自己的后代,天地無私,所以能夠長久存在。因此圣人置身于眾人之后卻能處在眾人的前面,不考慮自身卻成全了自己。難道不正是因為他沒有私心嗎?所以才成就了他的事業(yè)。

解析〕“玄牝”生養(yǎng)了天地萬物,有生就有死。天地為什么會長久存在?老子認為,天地無私才能長久。無私是一種品德、一種境界,甚至是一種神性,被老子所推崇。老子認為,無私是天地的要求,也是道德的一種屬性,應當成為人的追求目標,所以圣人無私。

“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天地的長久存在是任何人都不能忽視的,天地的偉大是任何人都能看得到的。屬于自己的為私,天地不生育自己的后代是天地無私,無私才能長久。《周易》也提倡無私。《周易》的無私源自乾坤,乾創(chuàng)造萬物,坤承載萬物,卻沒有占有,而是通過天地給萬物帶來福祉。這是一種無私,這種無私給萬物帶來興盛,也給乾坤和天地帶來長久。小畜卦君子信奉乾坤之道,才會無私地幫助民眾和朋友致富。老子和《周易》都贊成無私。儒家的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是以無私為基礎(chǔ)而建立起來的。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與天地的無私不同,私性是人的本性,也是人的權(quán)利,是人類進步的一種動力。但私性中冷酷、無情的一面,會阻礙社會的進步。老子和《周易》都認為雖然私性是人的權(quán)利,但無私是人的一種責任,是道德的體現(xiàn),是一種仁愛的行為。老子認為,天地無私才有萬物的繁榮昌盛,圣人無私才能擔負起愛民治國的重任,才能成就圣人的事業(yè);《周易》認為,君子無私才可以成為賢人,賢人才可以成為邦國的棟梁。老子的無私來自道,君子的無私來自對乾坤的信仰。《周易》復卦彖傳說“復,其見天地之心乎”,認為天地之心是要生萬物養(yǎng)萬物,沒有讓萬物絕對自私。萬物應將私轉(zhuǎn)變?yōu)闊o私,符合天地之心,然后才有萬物的繁榮昌盛。小畜卦的君子具有“天地之心”,才會傾盡家產(chǎn)幫助民眾和朋友致富。《道德經(jīng)》和《周易》鼓勵無私,是儒家崇尚無私的源頭。無私就要承擔責任。小畜卦九五:“有孚攣如,富以其鄰。”象曰:“有孚攣如,不獨富也。”九五是說,君子有誠信,將自己的命運與民眾和朋友的命運聯(lián)系在一起,自己富后要幫助民眾和朋友致富。象傳說,君子有誠信,將自己的命運與民眾和朋友的命運聯(lián)系在一起。知道自己富家離不開民眾和朋友的幫助,君子感悟到乾坤之道,所以不會獨富,富家之后要幫助民眾和朋友致富。但《周易》也認識到絕對無私不現(xiàn)實。小畜卦君子要傾盡家產(chǎn)幫助民眾和朋友致富,遭到妻子的強烈反對,妻子為保住家產(chǎn)要謀害自己的丈夫。所以無私的想法和做法應如履卦初九:“素履往,無咎。”是說以樸素的想法前往,會沒有過錯。君子幫助民眾和朋友致富的想法樸素,會沒有過錯。老子認為,《周易》小畜卦君子的無私并不能長久,君子的無私造成家庭矛盾,會失去家庭和財產(chǎn);這種絕對的無私雖然很理想,但不現(xiàn)實。圣人是以無私而成其私,所有會長久。老子是在用辯證的觀點來看待無私。私與無私都要合于道,沒有絕對的私和絕對的無私。絕對的私是一種罪惡,絕對的無私會喪失無私的意義。沒有私就沒有現(xiàn)存秩序,社會會失去前進的動力;沒有無私也就沒有了仁義道德,沒有了高尚的追求,現(xiàn)存的一切將毫無意義。“守之中”就是在私中做到無私,在無私中成就自己的事業(yè)。如此可以解決私與無私的矛盾,也就解決了《周易》小畜卦君子與妻子的矛盾。

《周易》認為私心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君王也有私心,與一般人相比,君王要控制住自己的私心才能成大事。《周易》屯卦九五:“屯其膏。小貞吉,大貞兇。”是說君王如果將功名利祿等好處囤積起來,私相授受,小事預測會吉祥,大事預測會有兇險。老子認為,王侯有私心,就難以成為圣人;王侯為圣人,會沒有私心。

《周易》兌卦彖辭說,君王“說以先民,民忘其勞;說以犯難,民忘其死”;《道德經(jīng)》說,“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兌卦彖辭是說,凡事君王能以樂觀的態(tài)度面對,帶頭去做,民眾就會忘記勞苦;遇到困難,君王能以樂觀的精神與困難做斗爭,民眾就會舍生忘死。《道德經(jīng)》是說,圣人將自身的利益放在民眾利益之后,反而能處在民眾的前面;將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反而能保全自己。《道德經(jīng)》和《周易》都重視王侯自身行為對民眾的影響,都認為圣人和君王無私,正確面對利益和生死,才能達到愛民治國的目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陵水| 分宜县| 香港 | 南开区| 安庆市| 昌都县| 哈密市| 工布江达县| 灵川县| 许昌县| 调兵山市| 七台河市| 天门市| 明水县| 和田市| 五河县| 江达县| 宿迁市| 改则县| 福州市| 乾安县| 都匀市| 张家港市| 方城县| 乌兰察布市| 武乡县| 双鸭山市| 焉耆| 怀仁县| 二连浩特市| 菏泽市| 巴塘县| 靖宇县| 罗田县| 博野县| 徐州市| 仙桃市| 安陆市| 延长县| 突泉县| 贵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