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信”和“訪”

說改革開放給殘疾人事業帶來了生機一點都不假。樸方主席在基金會成立三十周年講話中說得好:“改革開放中生,改革開放中長,改革開放中壯大。”回想起來,只有在改革開放的環境中我們這種嚷嚷才有效。當時國內環境是改革開放,國際環境是通過了《國際殘廢人行動綱領》,提出“平等參與共享”。1981年被定為國際殘疾人年,我們國家也圍繞這個主題開展了不少活動,這也讓大家開始重視殘疾人的事。

當時還沒有殘疾人組織,北京市和全國一樣,沒有殘疾人協會,只有個盲聾啞協會。正是這個時候,國家宣布那一年是國際殘疾人年,我們覺得機會來了,就全力去爭取、呼吁。由于我們幾個在殘疾人中都算名人,和全國各地的殘疾人有很多聯系,于是我和劉京生、曹燕等6個人就綜合了大家的主要要求寫了一封信,題目叫《我們的呼吁,我們的愿望》。大家四處聯系,聯名簽字,信里清楚地寫著我們的呼吁、我們的愿望就是要為國家分憂,為殘疾人服務,希望國家能成立組織,能夠把我們管起來。也許正是國際殘疾人年這個大背景起了作用,我們這封信竟然刊登在1981年7月9日的《中國青年報》上,那天的《中國青年報》同時還刊登了北京市殘疾女青年林達的建議文章《應為殘疾青年開展多種活動》。這兩篇文章見報以后反響非常大,全國各地殘疾青年紛紛來信響應,表達了同樣的心聲。為了擴大影響,我們幾個還利用平時參加社會活動的機會四處分發這封信,希望大家都能了解殘疾人的事。

其實別人管我們叫信訪戶還真是名副其實,除了前面說的那封信,我們這幫人還經常不斷地去訪。

國際殘疾人年的事情是由勞動部負責的,可是1981年過去了,殘疾人年結束了,人家不管了。我們就一起合計,誰能管我們的事呢?于是幾個人一塊兒找到民政部。記得當時是薛恩元同志接待的我們,老同志特別誠懇,把我們的情況了解清楚以后還鼓勵我們。從民政部出來往前走,沒多遠就是團中央,想著大家都是年輕人,共青團應該能管我們,我們幾個又闖了進去,也跟他們反映了我們的需求。事說完了天也黑了,我們又接著往前走,邊走邊合計還能去找誰。劉京生說好像有個老領導跟他差不多,也沒胳膊,可是人家官太大了,咱們夠不著啊。這會兒也不知誰想起有個叫何長工的領導也是殘疾人,并且就住在附近,我們就直接來到何長工家。還沒進胡同就被警衛攔住了,我們把自己的想法一說,人家告訴我們,領導休息了,你們先回去吧,由他們向領導匯報。

雖然沒見到,但我們不死心。當年殘疾人里吳運鐸名氣最大,他不僅是老一輩革命家,同時也是殘障人士,他一定跟我們有同樣的感受,同病相憐,我們決定去找他。那天去了四五個人,吳老看見我們特別高興,拉著我們說了他自己的想法和多年的愿望。當時社會上管殘疾人還叫殘廢人,吳老特別不愛聽這個“廢”字,他說,我們是殘了,可我們并沒有廢。我們大家聽了心里都很振奮。之后我們又來到了高士其老人家里,高老拿出一封信,是孫恂大姐寫給他的,信里說了她長期生病,內心非??鄲?,非常希望能盡自己的力量做點事情。高老對這封信特別重視,囑咐我們有時間一定要替他去看一看這位殘疾人。我們說,行啊,馬上就去。于是一大堆人也沒耽誤,馬上動身去孫大姐家。高老還特地用他的紅旗轎車送我們去,那可是我們幾個第一次坐紅旗車。孫大姐也很高興,原來她只是在報紙上看到過我們的名字,這回都見到真人了。她問我們,我能為你們做點什么?我們說既然大家能湊到一塊兒,以后就一起來合計這事,一塊兒做點什么。我們一商量,孫大姐病比較重,出行不太方便,我們幾個雖然殘疾但還能動,于是就把孫大姐家當成據點。大家覺得大姐很困難,就經常去她家幫助她,慢慢地就變成了只要誰有空就去她家,做飯、洗衣服,能干啥就干啥。這一切也沒有人去組織,大家都是憑著一腔熱情,想到哪兒就干到哪兒,自己心疼自己,自己幫助自己,一切從自助開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宣威市| 南京市| 简阳市| 临城县| 神农架林区| 榆中县| 田阳县| 新巴尔虎左旗| 梅河口市| 安康市| 鱼台县| 抚顺市| 仁化县| 安远县| 库车县| 文成县| 固始县| 大关县| 鄢陵县| 田阳县| 天峨县| 勐海县| 项城市| 奉化市| 宜兰县| 东乡| 永兴县| 苏尼特右旗| 抚顺市| 遂平县| 凤翔县| 林甸县| 柳江县| 黔南| 南漳县| 剑河县| 府谷县| 陵水| 灵寿县| 张家口市| 海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