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書寫歷史的人們

王荔

誰說是桃花紅來,誰說是杏花白,

瞎瞎地活了這輩輩呀,我可沒看出來……

當盲藝人劉紅全像古希臘的荷馬一樣,常年游吟在太行山區,激越地傾吐著心底的愿望時,留學歸來的中國第一位動物行為學博士叩響了大連市殘疾人聯合會的大門,那是2004年秋季一個平常的午后。

接待王靖宇博士的是李揚理事長。

“我……我想搞導盲犬……”王靖宇這樣說。

“我非常贊成。”李揚這樣說。因為在20世紀80年代他就知道國外有專為盲人服務的導盲犬,一直希望中國在這方面會有發展。

同一個愿望的相遇,同一個思考的碰撞,同一個理想的攜手,誰能精確地估算出它所蘊藏的能量?

當時我正在協會辦主持工作,接過了協助籌備這件事的光榮任務。2006年3月,幾經修改和審定,由我起草、李揚理事長簽發了給中殘聯的《關于在大連設立全國導盲犬培訓基地的請示》。該請示簡要介紹了導盲犬的價值以及國外相關的培育、訓練和使用情況,匯報了作為全國首批無障礙設施示范城市的大連,自2004年開始對導盲犬進行培育、訓練、選拔與培訓方面的工作,詳盡地描繪了為2008年北京殘奧會提供服務的美好前景,表達了申請在大連設立全國導盲犬培訓基地的愿望。

歷史將銘記這一時刻——2006年5月15日,經中國殘疾人聯合會批準,由大連市殘聯和大連醫科大學共同組建的中國導盲犬大連培訓基地正式成立,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常務副理事長呂世明,中國盲人協會常務副主席李偉洪,遼寧省殘聯領導,大連市政府、公安、衛生系統的領導,大連醫科大學領導出席了掛牌儀式。

在浪漫之都、在美麗的星海灣畔,中國導盲犬事業從此橫空出世、揚起風帆。

作為全國第一個導盲犬基地,以“為盲人找回另一雙眼睛”為宗旨,基地不僅開啟了一段跨越以往的斑斕歲月,而且為中國的導盲犬事業提供了一個有聲有色的成功范本。憑借這個舞臺,這里的人們也導演出一幕幕威武雄壯的活劇來。

2006年11月2日至15日,基地培養的導盲犬“石頭”首次亮相北京第三屆國際信息無障礙論壇,獲得“碰頭彩”。

導盲犬培訓基地的工作人員在訓練導盲犬

2007年1月,央視五套“奧運檔案”攝制組到基地拍攝采訪,不久,基地又接受了“科技博覽”、“綠色空間”、“走近科學”、“開心辭典”和“魯豫有約”等重要欄目的宣傳采訪,大連導盲犬基地進入了億萬中國人的視野。

2007年5月,國務院副總理回良玉親切接見基地負責人王靖宇教授及訓導員姜丹。

2008年9月,基地培訓的導盲犬“Lucky”與奧運冠軍平亞麗等人在殘奧會上的優秀表現,驚艷全場。“Lucky”還與它的三名同伴一起登上殘奧賽場,為國爭光。

2008年10月,著名主持人敬一丹與央視“新聞調查”欄目組來基地拍攝導盲犬專題節目。

2009年2月20日,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主席張海迪、副主席呂世明一行來到基地,了解基地建設和導盲犬使用情況,充分肯定了基地的工作成績,并提出深切的希望。

2010年,大連導盲犬基地受邀上海世博會,來到世博會歷史上首次為殘疾人設立的體現了中國特色的展館——生命陽光館,導盲犬“妞妞”與“黑黑”展示風采,與盲人舞者一起《去看春天》。

歷史對于旁觀者,有時僅僅是一段故事或傳說,對于親歷者,卻是切身的激情、感動與喜悅。記得在協調導盲犬飛抵七運會之前,王久勝副理事長對我說:“讓大連導盲犬坐客艙出門,這是必須實現的結果,至于如何實現,你想辦法去!”我跑到南航大連分公司,見到了辦公室主任王新元,充分說明了導盲犬坐客艙的必要性。也許是我的執著打動了王主任,他將此事作為第一要務報給了總經理楊建新。作為航空界的高層,楊經理清楚此事對國外許多航空公司來說不是個問題,但是國內尚無先例,中國乘客對導盲犬了解甚少,他們不滿意怎么辦?做不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楊經理組織召開了各部門負責人會議,請大家發表意見。眾說紛紜,其中負責客運任務的部門擔心惹起乘客的意見而堅決反對。為了給僵持的局面打開希望之門,我與王靖宇教授溝通后,與訓導員一起帶領“沙沙”到南航“面試談判”。經過三次協調會后,楊經理決定要做這件事,從調整機型、合理安排座次、掌握服務技巧、適當增加空保人員等方方面面制定了詳盡的措施,還選派了精英機組,由曾為西哈努克親王駕機的趙廣智副總經理擔任航班的機長。

2007年5月10日,訓練有素的“沙沙”,乘坐CZ6125號航班從大連起飛,成為漂亮的空姐們爭相與之合影的中國第一只坐客艙的導盲犬。

到達昆明的當天晚上,在觀看了“沙沙”的簡單表演之后,中國殘疾人聯合會的湯小泉理事長對呂世明副理事長說:“要利用殘運會的一切機會宣傳好導盲犬。”之后,在云南大學舉辦的第二屆全國殘疾人體育科學大會上、在昆明市盲聾學校里、在七運會開幕式彩排中、在數百家新聞媒體的鏡頭下,來自大連的“明星狗”又一次在全國“揚名立萬”。

“殘運會之旅”的廣泛宣傳,奧運盛會的精彩呈現,讓公眾對導盲犬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了解,也把辛勤耕耘著導盲犬事業的中國導盲犬大連培訓基地推到了國人的面前,更開啟了中國殘疾人福利事業愛心助殘的新篇章。

還是在七運會期間,鄧樸方主席說:“2008年,會有國外視障人士來北京參加殘奧會,我們必須有相應的法律法規保障外國朋友在我國期間的出行安全。”回良玉副總理說:“我們應盡快同相關部門做好銜接,盡快出臺有關導盲犬的法規,中國一定會與時俱進。”

2008年4月24日,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公布,自同年7月1日開始實施,其第七章第五十八條明確規定導盲犬可以出入公共場所。這是我國首次從法律層面對導盲犬做出規定,為進一步推進導盲犬工作的發展提供了政策和法律依據。

2012年8月24日,大連市第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通過的《大連市殘疾人保障若干規定》第二十七條規定,盲人攜帶導盲犬出入公共場所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相關單位和個人應當給予便利。

中國導盲犬事業從無到有,從立項到立法,只用了短短兩年的時間,這就是中國精神、中國作風、中國氣派!

中國1300多萬視力殘疾人從此擁有了堂而皇之地使用導盲犬的權利。

據初步統計,迄今為止,大連導盲犬基地被國內400多家新聞媒體以各種形式報道,路透社和《中國新聞》(英文版)等境外媒體也做過宣傳,同時還得到了澳洲、日本、韓國等同行們的關注。

2008年春,作家劉洪慶受中國盲文出版社的委托,采訪了大連導盲犬基地,寫出了飽含深情、熔鑄情懷的《導盲犬之夢》一書。這是國內第一部全景式地宣傳中國導盲犬事業的紀實文學作品,全書13萬字,資料翔實,圖文并茂,感人至深。

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副主席呂世明以《導盲犬,人類的好朋友》為題,為該書熱情作序。呂世明說:“從《導盲犬之夢》,我們看到了我國導盲犬工作不平凡的起步歷程,看到了一群為導盲犬工作辛勤奉獻的人們,看到了偉大的人道主義精神。”

中國導盲犬事業的快速發展,刻進了我成長的年輪,也形成所有為之奮斗和奉獻的人們的集體記憶。

王靖宇教授,不善言談,但踏實做事。是他,首開中國導盲犬培訓之先河,從而一舉改寫了“中國動物史”和“中國助殘史”,乃至“中國文明史”。他貧窮又富有,為了基地建設曾經傾其所有;為了國家尊嚴和民族氣節,毅然謝絕了來自國外的數百萬資助。他的精神感動了很多人,也感染了很多人,使越來越多的人都無怨無悔地投身于這一愛心事業。

有人說,沒有王靖宇,就沒有中國導盲犬事業的今天。而王靖宇卻說,沒有大連這座愛心城市,沒有那些默默奉獻的愛心人士,就沒有中國導盲犬事業的今天。是這些可愛的人們用創造歷史的氣魄穿越時間的清醒和澎湃深廣的愛心,扛起了一件“國家大事”。

培訓導盲犬,第一步需要將幼犬送到家庭寄養,以進行社會化、家庭化的培育,一年之后,再回到基地培訓接受正規的專業訓練。

家庭寄養階段如同幼兒的早期教育,各種要求與繁文縟節絕非飼養寵物那么簡單。

呂婷婷,一位美麗而慈祥的小老太太,領養了“J寶貝”(她對杰克遜的愛稱),一只45天大的拉布拉多犬。J寶貝由頑皮到懂事,呂阿姨付出了很多心血。后來,呂阿姨得了重病,需要接受長時間的治療,不得已把狗狗送回了基地。她對工作人員說:J寶貝還有使命在身,我雖然不能照料它了,但它的狗糧還有醫療仍舊由我來負責。后來呂阿姨不幸走了,但是她一定會永遠擁有人們的敬意,擁有J寶貝濕答答的吻。呂阿姨與J寶貝在海灘上奔跑的身影將也永遠定格在天地人間。

如果你有機會讀到馴養員們的工作日記,觸摸那些愛意融融的摹寫導盲犬的文字,你就會深深感動于其中流淌著的真切情感和深邃的愛心。

我生活的城市——大連,依山傍海,環境宜居。每天清晨,推開窗戶,浩浩碧波就會從心田漫過;夜晚,也會有陣陣槐香洗滌肺腑、澡雪精神。是我的這些浪漫、忠義又開朗的同胞,培育了一批批優秀的訓導員,發展了一個個優秀的寄養家庭,讓王靖宇教授把導盲犬事業放心地托付給這個享譽“大義連城”盛名的海濱都會。

年輕的訓導員有:宋雅楠、姜丹、周曉雪、高麗波、黃鶴、崔香、孫顯龍、劉愛坤、郭興霖……

更年輕的訓導員還有:王明巖、王慶偉、王鑫、唐聞澤、劉艷春、張家鑫、王林……

優秀的寄養家庭有:王文慶夫婦、曲玉英夫婦、關維夫婦、吳仁瑄夫婦、鞠占濤、李惠軍、李晶……

大連醫學院的周令教授幾年來為基地寄養幼犬6只,劉劍老師為基地飼養種犬和幼犬5只;高燕紅給基地寄養幼犬6只……

還有數百人的志愿者隊伍,數千人的義捐人士,數萬人的拳拳愛心,獅子會與導盲犬基地的不解之緣,無數愛心人士的援助之手……

這個名單可以列得很長,并且一直在延伸著、鋪展著,續寫著一個城市文明而時尚的人文諾言,并讓一切后來者肅然起敬。

目前,中國導盲犬正在服役的有72只,生活在寄養家庭的有24只,在基地接受專業訓練的有50余只。這些數字離基地的遠景規劃還有很大的距離,與基地“愛心、責任、行動、光明”的美好愿望還有很大的距離。

王靖宇教授多次說過:中國導盲犬大連基地的成立不是出于我個人的行為,中國出現導盲犬是歷史的必然。每次他這樣說的時候,嚴肅得就像美國作家邁克爾·哈特在論證“大多數的發明都是其時代的產物,它們的問世帶有必然性”。

從2004年的以課題形式立項和展開研究,到導盲犬基地的成立和出色的工作;由一個人、一個團隊、一個城市質樸的愛的堅守,到社會各界和普通民眾積極參與,由默默無聞到風生水起,其電光火石般強勢發展的歷史進程,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中國社會文明程度和社會福利事業的飛速發展,也將從國際坐標重新定位中國的人道主義精神。

相信隨著中國殘疾人事業飛速發展的輝煌歷程,會有更多的“劉紅全”們在導盲犬的帶領下,穿越黑暗,迎接光明,品嘗山清水秀,觸摸鳥語花香。

導盲犬,中國殘疾人事業發展史的一種新元素,一脈新基因,一縷春風,一曲浩歌,一道彩虹。

【作者簡介】

王荔,大連市殘疾人就業管理中心主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屏东县| 兴仁县| 大连市| 武定县| 芒康县| 潜江市| 安乡县| 田东县| 昭平县| 石阡县| 汪清县| 木兰县| 海原县| 安达市| 文昌市| 拉萨市| 四川省| 镇赉县| 新乡县| 土默特右旗| 平利县| 花垣县| 浠水县| 门源| 肥东县| 黑龙江省| 祥云县| 荥阳市| 托克逊县| 六枝特区| 平定县| 虎林市| 南召县| 南安市| 长白| 海盐县| 南郑县| 克什克腾旗| 剑川县| 霸州市| 鹤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