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著羅銳恒要離開,王曉菁心中的不甘變成了一鼓作氣的勇氣。她從暗地里走向電梯前的那一片光亮中,還未開口,電梯門開了。
羅銳恒進了電梯。就在電梯門關上的那一剎那,王曉菁一步插了進來。她終于有機會和羅銳恒獨處一室了。
當數字從八十層變成了七十九層,王曉菁問:“羅總,我為什么是在候補名單上?”
王曉菁比羅銳恒矮了一個頭,級別、閱歷當然也差了十萬八千里。可是她好像渾然不覺,直白的語氣突顯出一種初出茅廬的莽撞氣勢。面對羅銳恒這樣直截了當的人,她也迅速切換到了同樣的模式上。這是她的一個過人天賦,在和不同人打交道時,總是自然而然地調整到讓對方舒服的模式上去。或者說她具備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能力。迄今為止,她還沒遇到過自己搞不定的人。
但是眼下這個羅銳恒似乎不太吃她這套。他反問道:“你覺得委屈了?”
“不,您做了這樣的決定,我能理解。我只是想弄明白面試哪里做得不好,以后還可以提高的?”
“如果你的記憶力沒問題的話,應該能自己回答這個問題吧。”
王曉菁當然記得那一場終面。那是僅次于高考的決定人生走向的經歷,她又怎會忘記呢?
王曉菁從小在工廠大院里長大,學會說話之前就已經學會了吹口哨。十一月初的上海還不算太冷,仍有桂香殘留,是個面試虐人的好季節。她吹著口哨走到高樓環繞的陸家嘴,抬頭望去,環球商業中心的頂端直戳藍天。她不禁微微張開了嘴。
過五關斬六將,在經歷了網申、筆試和兩輪面試后,王曉菁終于進入了羅申的終面。她沒想到一路走來會那么順利。羅申的網申通過率不到百分之四,筆試則堪比GMAT[1]的難度。再經過兩輪面試后,通過的候選者就只剩下千分之五。這些“幸存者”們有足夠的資本笑傲全中國的大學之巔。哪怕就是沒有拿到羅申的Offer(錄用),這段經歷也足夠拿出來炫耀了。
王曉菁的感受卻有些復雜。眼看那尖頂所指的云端就要觸手可及,她對將要去到的地方既抗拒又一往無前,既好奇又厭惡。
進入環球商業中心的大樓,灰白相間的大理石磚從地面延伸到屋頂。高聳空曠的大堂像教堂一樣令人肅然起敬。來往的人不多,個個都步履匆匆,閃耀著自信的面孔上寫著“繁忙”二字。
這里和王曉菁的出身之地太不一樣了。她習慣了灰撲撲和破敗的街道,街道上吵架的頻率和潑臟水的一樣頻繁。人們仿佛永遠告別了幸福和快樂,只有深刻的皺紋或默然才是她見慣的表情。
原來他們就在這樣的地方工作。王曉菁心想。
我會不會成為和他們一樣的人?她又想。
王曉菁搖了搖頭。站在大廳中央的她,臉蛋是青春的,神情卻是深沉的。對于大多數初出茅廬的年輕人來說,站在這里會天然畏懼,或者至少青澀。可是她卻像面對風車巨人的堂吉訶德,手中即將舉起的是斗爭的劍。
精英辦公的場所必然也是講派頭的。在歷經繁瑣的登記和安檢、中途又在四十層換過一次電梯后,王曉菁才終于來到位于八十層的羅申總部。
一出電梯門,正對的就是前臺。一座巨大的白色圓形水池赫然入眼,水上嚴嚴密密漂滿了紅色玫瑰花瓣。水池后的一整面墻上只凸顯了一塊羅申的標志。深藍色的底上是銀色的羅馬字體,刻著“羅申公司”幾個冷峻的大字。咨詢行業中貫稱羅申為“藍色的那家”,就是因為標志是藍色,所出的報告模板也是藍色的。藍色象征著沉穩、冷靜、可靠,最能彰顯這個高端專業服務行業的特性。
HR陳雨思把王曉菁帶到了等候室,那里已有不少面試者了。大家都一臉肅穆,像來參加葬禮。王曉菁坐到了角落里,心中默背起面試問題的答案來。
八十層的落地窗外偶有輕云飄過,八十層的腳下就是靜靜流淌的黃浦江。可這些年輕人全無心思欣賞風景,大家都進入了一種老僧入定的狀態。翻開一頁紙、擰開圓珠筆、撩起頭發的聲音都清晰可聞。
王曉菁是第一個被叫出去面試的候選人。她起立時其他人都注視著她,看得她好像是去送死一樣。她亦步亦趨跟在陳雨思身后,問:“面試官nice(和善)嗎?”
陳雨思回頭看了她一眼,表情有些復雜,說羅總非常nice,還在“非常”二字上夸張地加重了語氣。王曉菁這才知道面試官的名字叫“羅銳恒”。
她們來到一間半透明的辦公室。王曉菁一進去,門就在身后關上了,辦公室里只剩下她和面試官了。她看不清面試官的容貌,因為對方坐在辦公桌后,兩扇橫亙在中間的電腦屏幕擋住了。辦公桌像集裝箱那么大,下面都可以住個人了。她唯一能看到的,是辦公桌下伸出的一雙腿腳交叉著,皮鞋尖高高翹著。她的心怦怦直跳,不知道對方是不是就是自己一直在尋找的人。
她對著那鞋尖的方向淺淺地鞠了個躬,說:“您好,我是王曉菁。”
“明天早上我醒來時,必須要看到給高信的標書!”
王曉菁怔住了,這啥驢唇不對馬嘴的。
一個藍色的身影在屏幕后晃動了一下,羅銳恒這才站起身來。而王曉菁則有點失望,他并不是自己在找的人。
羅銳恒指了指自己的耳朵,王曉菁這才發現他戴了一只藍牙耳機。她識趣地點了點頭,輕手輕腳地走到桌前。
羅銳恒依舊杵在那里,她也不敢輕易坐下。她在他打電話的間隙里觀察起這間辦公室。通常辦公室的陳設多少能反應人的性格和愛好。這間辦公室樸素到乏味,沒有多余的一點裝飾,沒有常見的家人合影或是對個人興趣愛好的炫耀性擺設。桌面整潔,東西都放得規規整整,連筆都是按顏色分放在不同的筆筒里的。
王曉菁有點頭疼,這應該是一個嚴于律己、必然也嚴于律人的面試官。而且,她居然一時看不出此人有什么愛好,這意味著面試時少了一個套近乎的途徑。
只聽羅銳恒又吼道:“王鳴飛,你少他媽的跟我扯這些沒用的!這么簡單的工作我找幾個實習生都能干!你想降到實習生的薪水嗎?想嗎?不想你就讓團隊做好今晚通宵的準備吧……少他媽廢話!交不出東西,你們這群猴子就給我滾蛋!”說完他就把耳機扒了下來,砸到了桌上。
王曉菁心臟一緊。羅銳恒的罵聲像迫擊炮一樣發發精準致命,對面的陣地不知道傷亡幾何。再看此人長相,精瘦精瘦的,襯衫袖子卷到胳膊肘上,像隨時要干架。板寸頭,一副聰明得頭頂冒光的樣子,看上去就不好對付。
Nice(和善)?他哪里nice了?原來之前陳雨思是在說反話啊!
羅銳恒看著王曉菁,臉上還殘留著一點余怒。他的鼻腔里擠出了嗯的一聲,聽著又像是鄙夷的哼聲。
王曉菁猶豫了一下,又說了一遍:“您好,我是王曉菁。”
羅銳恒只是一抬下巴,示意了下椅子的位置。王曉菁這才忐忑不安地坐下來。
咨詢公司的面試大都有一套不成文的流程:自我介紹,簡歷問題,行為問題,案例分析,答疑。案例分析之前都是送分題,只要老老實實準備就好……
……才怪呢。其實你績點第一,做了十個大公司的實習,善良得跟圣人一樣也沒什么用,這部分的重要性大概只占20%。真正的送命題部分是案例分析,這部分的重要性大概占79%。
咨詢公司是項目制的,每一個案例分析就相當于一個迷你項目。每一個案例分析的答案也就相當于一個迷你項目報告,考察咨詢公司最看重的三個素質:邏輯分析能力,商業感覺和數字敏感性。
剩下的1%勉強可以給答疑部分。很多人指望在這部分為自己砸鍋的表現扳回一城。殊不知大勢已去,面試官若是不喜歡你,多問一句都是錯的。若是有自知之明,不如問得簡潔一些,好聚好散。
王曉菁從包里拿出兩份簡歷,遞給了羅銳恒一份。
“我有。”羅銳恒推了回去。
這個開場可不太友好。王曉菁把退回的簡歷翻了個面,又拿出一支筆,就手當草稿紙用,巧妙地緩解了尷尬。
沒有寒暄、沒有廢話,羅銳恒直奔主題道:“先做個自我介紹吧。”
“好的,我叫……”
王曉菁剛說了四個字,就被羅銳恒用英文打斷了:“你看我像不懂中文的樣子嗎?”
王曉菁臉上一僵。本想用中文開場,沒準可以引導整個面試都用中文。遇到好心的面試官這招屢試不爽,遇到難搞的嘛,呵呵……這滑頭的想法果然還是被看穿了。
不過羅申是一家跨國公司,工作語言就是英文,面試要考察英文水平也無可厚非。王曉菁早就將面試中可能問到的問題都準備好了答案,再用英語翻譯好背下來。她每天都會對著鏡子練個幾遍,說多了就像是發自內心的真誠。
王曉菁頓了一下,開始背書一樣背自我介紹。她背得抑揚頓挫,臉上的表情也變化豐富,真誠得像在教堂懺悔,不發她一個最佳女演員獎簡直埋沒了這表演天賦。可是背著背著她卻停了下來。因為她就像一個乏味的單口相聲演員,居然沒有引來任何笑聲和贊同。這個羅銳恒完全沒有看她,一直在擺弄手機,而且還頂著一張極不耐煩的臉!
“怎么停了?”羅銳恒依舊沒有正眼瞧她,邊說邊在手機上打字。
如果這是故意的壓力測試,那王曉菁遇到的就是所有面試者都害怕的噩夢。可越面臨壓力越不能怯場。咨詢行業真實的工作環境就是無時無刻不處在被人詢問、質問、反問的壓力下。
王曉菁另有他意地回應道:“哦,我以為您在忙工作呢。”
“我在聽。”但是羅銳恒收起了手機,開始正眼看她了。
一段自我介紹若不想長得令人生厭,應該控制在五分鐘以內。王曉菁說完最后一個字,看了一眼羅銳恒身后掛著的鐘,剛好五分鐘。可她剛緩了一口氣,就聽羅銳恒語速飛快地問:“我有三個問題。第一,你大一在聯通的實習是怎么找的?第二,大學三年八份實習,發過傳單還干過平面設計,卻沒耽誤成績,怎么做到的?第三,你在百度和騰訊都做過實習,你覺得這兩家的核心競爭力各是什么?”
王曉菁的眼神有一秒鐘的呆滯。原來羅銳恒并非沒有認真聽,而是一心多用,關鍵的細節都記住了。不過還好,簡歷上落筆的每一個字她都仔細斟酌過,也揣摩過面試官可能會問什么問題。
她從容答道:“我高三畢業那年在深圳華強北打過工,賣手機配件給聯通營業廳,認識他們里面的人,后來就被介紹到廣東總部實習了。有了聯通這份實習,大二之后再找實習也容易了些。這么多打工和實習其實能安排得過來。平時我把選修課都選到和專業課同一天,這樣每周就只有兩三天全天有課,其他時候就空了。”
說到這,王曉菁頗有點得意地展開敘述了一下。她最先發現學校選課系統的漏洞才擠出了時間。而大部分學生是沒法保證每周三天的實習時間,這讓她在實習面試時脫穎而出。
王曉菁為了說明自己能適應羅申高強度的工作,又補充道:“在百度實習時特別壓榨,每天都是凌晨一兩點才回學校。回去打著電筒看書,三四點才睡,然后一早八點再去公司。我就這樣堅持了幾個月,后來還被評為優秀實習生。”
這時羅銳恒已改在電腦上打字了,不過好歹抬起頭來問了她一句:“是不是也翹了不少課?”
“那我也不能承認對吧?不過您知道商學院的課嘛,比較水……反正考前臨時抱佛腳肯定還是有的。”
羅銳恒哼地笑了一聲。王曉菁也來不及揣摩她是不是說到了他的心坎外。
她接著答道:“至于百度和騰訊的核心競爭力嘛,我覺得分別是搜索和社交。”
“想清楚再回答。”
王曉菁馬上反應過來說:“還有,百度在大力發展人工智能。騰訊還有游戲的業務,占了總收入的60%以上!”
羅銳恒悠悠地說:“是53%。”
對于這個精確到個位數的答案,王曉菁心里暗暗一驚,羅銳恒的記憶力非凡啊!她想起來這就是曾經在騰訊年報上看到的數字。
“好了,說中文吧。”羅銳恒說。
王曉菁緊繃的面孔微微松了一下,這意味著她的英文過關了。面試就如相親。頭十分鐘基本就能摸清雙方脾性,以及彼此是否投緣。用句洋文來說,叫做“chemistry”(化學反應)。然而王曉菁和羅銳恒像兩杯白開水融合,沒什么化學反應。羅銳恒連多看她一眼的興趣都沒有。而她對著羅銳恒這張欠錢臉連笑話都講不出來。這開頭十分鐘疙疙瘩瘩,感覺并不順利。
很奇怪,很奇怪。王曉菁暗自思忖,羅銳恒還是第一個她碰上的覺得溝通有障礙的人。她試著裝成嚴肅的、活潑的、溫和的、咄咄逼人的幾種風格,好像哪一種都不對味。他從頭到尾都是一副深度不耐煩的兇狠樣。
“對了,”就在王曉菁有些失望的時候,羅銳恒突然問,“你有什么興趣愛好?”
“嗯?”
“這里,”羅銳恒點了點簡歷最后一行說,“別人的簡歷一般都會羅列一些興趣愛好,你怎么什么都沒有?”
王曉菁沒想到會被問到一個簡歷上完全沒寫的點。她沒有準備,只說:“我的興趣愛好是學習和實習。”話一出口她就后悔了,有點太假了。
羅銳恒哦了一聲。
王曉菁掙扎了一下,問:“吹口哨算不算愛好?”
“你是不是還會打響指?”
“您怎么知道?”王曉菁還真就打兩下響指。
“你一個女孩家,這種小流氓三件套的把戲倒是都會啊?”
王曉菁愣了一下問:“第三個把戲是什么?”
羅銳恒沒好氣道:“你是準備用吹口哨和客戶培養關系嗎?”
王曉菁這才明白羅銳恒問興趣愛好的目的。她曾經非常熱愛喜歡畫畫,可是早就掐斷了興趣的苗頭,好幾年都沒撿起畫筆了。興趣愛好要花錢、要花時間,而這兩樣她現在都沒有。
“算了。”羅銳恒見她說不出什么花樣來就作罷了。但好的一點是,他終于把注意力轉到和王曉菁的對話上了。王曉菁按下心中種種不適,裝出溫和的眼神看著他,努力表現出想跟他和平交流的誠意。
羅銳恒手指彈了兩下她的簡歷,問:“我看你也沒在咨詢公司實習過,為什么想進羅申?”
正中下懷!王曉菁身子向前傾了傾,盯著羅銳恒的雙眼,輕輕吐出了兩個字:“嘉華。”
王曉菁以為自己是在一片平靜的湖泊上投下了一枚炸彈,她期待著對方激烈的反應。然而——
羅銳恒渾身上下紋絲不動,表情也是。王曉菁以為他沒聽清,加重語氣再次問道:“您知道嘉華的裁員項目嗎?”
“你為什么問這個?”
“我聽說那是羅申曾經做過的一個很轟動的項目。當年嘉華裁員上萬人,就是羅申給出的戰略建議。”
“那不是一個裁員項目,那是一個股權激勵改革的項目。”
“哦,原來內部是這么‘稱呼’的。”
羅銳恒皺眉問:“這和你要進羅申有什么關系呢?”
“嘉華曾是中國最大的手機廠商,在那次裁員之后就被管理層收購,然后又層層轉賣了出去。一個大公司最后連名字都沒了。我在想,那當初的裁員建議究竟是對是錯呢?都說羅申做出的戰略項目非常有影響力,可如果是一個失敗的項目呢?后果是不是也會影響非常大?”
“那是自然。”
“您說當年那幫被裁掉的人一定過得很慘吧?羅申會對他們負責嗎?”王曉菁觀察著羅銳恒的反應,說,“相比起羅申的成功,我對羅申的失敗更感興趣。企業的病羅申能治,可如果羅申錯了,誰能治得了羅申呢?”
“所以你覺得你能治得了羅申?”
“我不行,我當然不行。我就是好奇而已,我想看看羅申會不會犯錯。”
羅銳恒笑了,笑得很不屑一顧:“首先,嘉華這個項目羅申沒做錯什么。”
“可是網上都說了,羅申做錯了……”
“指責別人要比夸贊別人更顯得自己厲害吧。清者自清,羅申即使犯過錯,這個項目也是一點錯誤都挑不出的。”
“您參與過?”
“王曉菁,如果你是因為好奇才想加入羅申……”
“是影響力。除了好奇,還有我想做點有影響力的工作。去影響企業,也許還能影響社會……總之,我希望我的工作不是無足輕重的,而是能真正帶來價值和影響的。”王曉菁的這一番說辭雖然有點補救的意味,但并不是完全言不由衷的。
王曉菁說了這么多,羅銳恒卻仍然只是嗯了一聲。她有些冷場,從這短短“嗯”的一聲上,她看出羅銳恒明顯聽過這個理由太多遍了。她絞盡腦汁地想再補充點什么,剛剛咄咄逼人的氣勢也就弱了下來,道:“還有,我記得校園宣講會上來的林女士,我想成為她那樣的人。”
“你說林姿綺?”
“是啊,優雅有風度。我看她在臺上介紹羅申的業務時,舉手投足間都是風度,特別自信。我想成為她那樣的人!”
羅銳恒往椅背上一靠,翻了翻眼睛說了句“好吧”,似乎并不是很信服。
慶幸的是,羅銳恒似乎也不想再糾纏這個問題了。他把簡歷放在了一邊說:“這個問題到此為止,我們繼續吧。”
王曉菁杵在電梯一角,和羅銳恒在疏遠的對角線上。現在她依舊在想,不確定羅銳恒是否因為她提到羅申的失敗而不滿,但她看出羅銳恒對嘉華項目一點都不想多談,這恰恰引起她的懷疑,讓她覺得羅銳恒一定知道些什么。
電梯下降的速度很快,短短十幾秒就到達了四十層的中轉層。王曉菁跟著羅銳恒走向低層電梯,試探著問:“是因為我行為面試回答得不好?”
“不是。”羅銳恒說,“對于羅申來說我們只在乎你能不能干,至于性格可愛那是娛樂圈的要求。”
羅銳恒走路飛快,王曉菁幾乎要小跑著跟著他。進了電梯,他按下了停車場層的按鈕,她卻沒有按。他斜歪了她一眼,她這才按了一層的按鈕。
“那是案例分析做得不好咯?”王曉菁鍥而不舍地追問道,“是邏輯性不好,還是數字敏感度不夠?”
“都不是。”
王曉菁這可想不通了。她斟酌起案例分析時的表現,應該不算太差,最終都解出來了。羅銳恒到底是哪里看她不順眼呢?
時鐘在不疾不徐地走著,就連窗外的云朵都好像沒有位移過。王曉菁以為已經過去很久時間了,其實不過才十分鐘而已。與羅銳恒的面試尚未過半,她卻已耗費大半精氣神,搓搓手掌竟是一手汗。
羅銳恒從小冰箱里拿出一瓶蘇打水,頓了一下,轉過身問:“水?”
“要!”
到了這個時候,王曉菁也不客氣了。接下來就是最難的案例分析。就像攀爬雪山的登山者,她已經拋卻了輜重,雖然輕松卻已是破釜沉舟。前方風雪飄搖,她即將踏進一片未知的危險領域。
而在另一間合伙人辦公室里,一場面試也在同時進行中。林姿綺——王曉菁所仰慕的那位女合伙人,正在面試一位來自斯坦福大學的候選人。
林姿綺是臺灣人,長的也是一副臺灣言情劇中女二號的優雅面孔,保養得很好,完全看不出是被羅申摧殘過的、年近四十的女人。
這樣的一個女人,永遠保持著讓人如沐春風的風度。在她臉上,除了看不出年齡,也看不出任何負面的情緒。她穿著長袖高領的衣衫,把高挑瘦削的身體包裹得嚴嚴實實,舉手投足就像是用尺子精確量好,不會有超出職業范圍的感情外露,也不會有拒人千里之外的生疏戒備。
林姿綺捧著一杯咖啡,語氣柔和地問:“你讀的斯坦福計算機系,為什么想來做咨詢?”
“學計算機那是我父母的愿望,我想做商業。咨詢接觸各行各業,在我還沒想好未來具體選擇哪一個行業時,咨詢可以讓我看得更全面一些。”
“來中國也是你自己的選擇嗎?”
“是啊,父母不同意,但腿長在我身上嘛。未來就是中國和美國領導的世界。我在美國已經十多年,是時候了解一下中國了。而且中國仍在變革中,對于年輕人來說機會更多。”
“Make sense(合情合理)。”
“嗯,跟現在的美國總統也有點關系。”候選人傾身向前說,“對一個‘推特治國’的瘋子,你還能指望什么呢?您知道的,他對亞裔的政策不是很友好。說得夸張一點,現在的美國給我的感覺就像是二戰前的德國。”
林姿綺笑了。現在無論是誰談論起美國總統來,都能引起共鳴。
“看來你當初是支持希拉里了?”林姿綺問。
“那是自然。稍微有點頭腦的人都會選擇她的。我覺得她和您很像,讓人一看就很有信心!”
這樣的恭維雖然直白,但聽著還是很受用。林姿綺淡淡的笑容擴大了一點。她又隨意問道:“那些羅丹的雕塑還在學校嗎?”
候選人驚訝地問:“原來您也是斯坦福畢業的?雕塑還在回廊那里。您是哪屆的?”
“我可早了,應是你的老學姐了。”
“看不出來,您看著太年輕了!”
這個候選人和林姿綺談笑風生。兩人放松的狀態不像面試,像在閑聊。一般咨詢行業的終面都是由合伙人級別的大老板主持。大老板自然要有點大老板的架勢,不會拘泥于太多的細節和技術問題——理論上這些都已經由前幾輪面試測試過了。送到大老板面前的候選人自然是萬里挑一,剩下的就是看看候選人和公司文化是否匹配,是否真心要加入。
談笑風生的狀態也是面試的最高級的狀態。從這點上說,林姿綺所面試的這位候選人已經是個中高手了。林姿綺看了下表說:“我沒有什么別的問題了。你還有什么要問我的嗎?”
“有,您過得好嗎?”
林姿綺一愣,這是只有老朋友之間才會有的問候。
候選人微微一笑說:“我在總部實習時,喬伊是我項目上的合伙人。他向您問好。”
林姿綺的目光微微黯淡了一下,很快又恢復成了柔和明亮,問道:“他知道我要面試你?”
“他不知道。他只是聽說我要來上海面試,就說他有一個很好的朋友在這。如果我有機會碰到您的話,一定要代他向您問好。”
“那還真巧了。喬伊還好嗎?”
“好得很,整天笑呵呵的。他女兒剛上了牛津大學,他高興地給總部辦公室每個人都送了禮物。”
林姿綺沒有什么表示,她放下咖啡,站起身向候選人伸出手說:“顧超逸顧超逸,我很enjoy(享受)和你的談話。”
顧超逸顧超逸也站起了身。他一米八的個頭,戴副黑框眼鏡,一表人才,自信滿滿卻不咄咄逼人,舉手投足間很有涵養。他同林姿綺握了握手說:“我也是。那么我可以回美國等消息了?”
“你可以安心回去了。”
顧超逸顧超逸心領神會。他從林姿綺的辦公室出來路過了等候室,看到一窗之隔還有不少候選人在等著,都是一臉凝重的表情。他微微一笑,快步離開了。
可同樣是終面,為何王曉菁這么倒霉,碰到了羅銳恒這個閻王爺?
閻王爺此時頭枕在了胳膊上,說了一段案例背景。王曉菁在草稿紙上刷刷地記著。羅銳恒道:“假設我是一家奶茶店的老板,現在經營出了問題,請你來幫忙解決……”
其實案例很簡單,就是一家街邊的奶茶店在過去一年凈利潤下滑了一半,問原因是什么。王曉菁要求思考兩分鐘,羅銳恒同意了。
這兩分鐘其實是緩兵之計。王曉菁在紙上擺開了龍門陣,又畫又寫,似乎這樣說明在認真思考,又似乎可以令她的答案更可信。然而她心里在打鼓,這個問題看上去太簡單了點。她做過那么多案例分析的樣題,一個個都是并購重組、成本優化等復雜的商業問題。奶茶這種簡單的小店生意,再熟悉不過了,能出什么幺蛾子?
羅銳恒又換了一個舒服點的姿勢,抱著胳膊,嘴角帶笑:“兩分鐘到了,可以說了嗎?”
“既然是凈利潤的問題,就要從收入和成本兩方面考慮。”王曉菁把草稿紙推到了羅銳恒面前,“收入”二字下寫著價格、產品、渠道和推廣四個詞,看上去還挺像回事。
王曉菁剛要展開解釋,羅銳恒就問:“你想套用4P[2]框架?”
“不對嗎?”
“可以是可以,但這家奶茶店的問題不在收入項。”
王曉菁感到自己被輕輕打了把臉,馬上問:“那就是成本有問題咯?”
“你覺得呢?”
王曉菁被羅銳恒這么一問,反而不確定了,拖長聲音說:“那……大概就是……問題出在……成本了吧。”
“你接著說。”
“那就看看成本項里占比最大的幾項是什么。”
“嗯,我就是一個擺小攤的,沒上過學,不懂什么成本項。你來告訴我。”
“好吧,我猜大頭應該是原材料、店鋪租金、人員、宣傳物料……”
“店鋪租金和原材料哪個占比更大?”
“要看銷量多少。每個月的租金是恒定的,但原材料成本取決于銷量和根據此的備貨情況。”
羅銳恒似乎要開口打斷王曉菁,她猜羅銳恒想問她行業均值,又馬上補充道:“如果想知道一個行業的平均占比,可以去上市公司的年報里查。”
“你覺得有奶茶店這樣的上市公司嗎?”
“呃,那就走訪一些不同區域的奶茶店,通過算術平均算出來。”
“嗯可以,再想一種方法。”
“再想一種?”王曉菁有點后悔自作聰明地搶答了,她瞎猜了一種,說,“還可以參考類似奶茶店的業態,比如冰淇淋店或小吃店的數據。”
“還有嗎?”
“還有?還有……”王曉菁吭哧了半天,這下是真被逼到墻角了,她想不出來了。
“現在有些網紅奶茶店在融資,那個叫什么來著?”
“喜茶?”
“對,喜茶。一般融資的BP[3]里也可能提及。不過這個的標準不一定適用于普通奶茶店,只能做個大概的參考標準。”
然而羅銳恒的案例里,租金或原材料成本也不是問題的關鍵。王曉菁把成本項挨個分析了一遍。她和羅銳恒你來我往,一問一答,最后終于弄清原來是宣傳成本出了問題。
“……和你想的差不多,老板我在過去一年嘗試在短視頻上投入了很多宣傳,然而到店的顧客很少。所以這個online to offline(線上到線下)的轉化率有問題,有可能所謂的直播帶貨根本沒什么用。”羅銳恒最后揭開了謎底。
王曉菁松了口氣,雖然這題做得跌跌爬爬,但好歹爬出來了。她只是奇怪,問題居然不是出在店老板身上。羅銳恒長了這么一張兇神惡煞的臉,活脫脫就是一塊“此店有毒”的招牌。
“第二題……”
還有第二題?!傳說中的終面不該只是閑聊而已嗎?王曉菁震驚了。她又拿起筆來準備記題,可剛拿起就放下了。原因很簡單,題目就只有短短一句話:如何找到世界上最貴的液體?
王曉菁以為自己聽錯了,再三確認。她在腦海里搜索了半天,在她反復做過的二十多套商學院的案例分析教材里,就沒看過這種類型的。哈佛商學院的沒有,歐洲工商管理學院的沒有,凱洛格商學院的也沒有!她有些茫然地看著羅銳恒。后者笑得更開懷了,嘴咧得那么大!
“你還可以再考慮個兩分鐘。”羅銳恒笑著說。
“不明白就問啊。”他又笑了。
王曉菁喪著臉,在紙上又畫了起來。這下沒什么框架可以套用了,她也寫不出來啥。她這才反應過來,羅銳恒出了一個非典型案例,就是不想讓她套用任何框架。
“想不出來了?”羅銳恒問,“想不出來我們就跳過去吧。”
可王曉菁從來都不是一個輕易妥協的人,她硬撐著也要說:“您讓我再想想,我一定能想出來的!”
羅銳恒有些不耐煩道:“也不知道你怎么練案例的,第一步要做什么都忘了?”
第一步?王曉菁的腦袋像個木魚,被羅銳恒的棍子一敲,瞬間開光了。對啊!做案例分析的第一步驟就是定義清楚題目。
“所以,‘液體’、‘最貴’,這兩個詞的具體含義是什么?”王曉菁問道。
羅銳恒點了點頭,王曉菁抓住了問題的關鍵。順著這個思路她說了下去:“假設液體是市場上可以交易的所有類型的液體。‘最貴’則要體現在價值上。而價值可以用市場交易價格衡量,例如零售價格。”
“嗯,不過還是有點疏漏。”
王曉菁愣了一下,說:“你等等,你別說,你讓我想想!”
她隱約是覺得哪里不對,但是又說不出來。干脆,她笨人笨辦法,在草稿紙上寫下了“礦泉水”和“牛奶”,又分別寫下了兩者的零售價格。
“你想用代入法?”羅銳恒問。
王曉菁嘿嘿一笑說:“借用點數學的方法論。”
羅銳恒聳聳肩說:“OK。”
“礦泉水差不多是兩元一瓶。牛奶,我記得250毫升包裝的是四元……哦,原來是單位沒統一!”王曉菁自說自話道,“所謂價值還有一層隱含意義,只有將兩個計量單位相同的價格比較才是合理的。所以價值是相同計量單位——比如都是一升的市場零售價格。這樣就可以將不同液體進行比較了。”
“嗯,基本上說對了。這道題其實沒有最終答案,目的不是為了讓你找出最貴的液體,而是考察你會不會定義問題。有時候客戶給我們的問題看似簡單,但每一個字中都可能隱藏著更深層次的問題。挖掘出客戶需要我們解決的真正問題,是咨詢項目要做的第一步。”
王曉菁覺得這題有點意思,她還是第一次見到。有那么一瞬間好奇心和求知欲被激發了出來,她突然想到了一句話,說:“‘動手做之前,要確保我們正在解決的是正確的問題——很有可能它并不是先前所交給我們的原題。’”
“你看過羅申的《經典方法論》?”
“嗯。”
“Ok。案例分析就到這,你有什么想問我的嗎?”
“有,我就兩個問題。第一,羅申真的只從北清復交中招收員工嗎?”
“也不完全是,我們也招牛津、哈佛的。”
“……”
羅銳恒往后一仰,問:“你擔心自己是成大的?”
“嗯。”
“我看你高考是淮東省第六名,為什么沒去北大清華?”
“因為想離家近一點。”
“現在后悔了?我們要真這么狹隘,你也不會坐在這里了,而且你也不是第一個坐在這里的成大學生。國內的確是從這四所高校招得多一些,但也不排除其他學校特別優秀的學生。你看,我本科就是中科大畢業的。”
王曉菁剛放下心來,就聽羅銳恒說:“但研究生念的哈佛。”
“……”
王曉菁心想,這人是來調戲我的嗎?
“第二個問題呢?”羅銳恒問。
王曉菁張了張嘴。她是準備了第二個問題,但那只是一個中規中矩的關于咨詢行業培訓機制的問題,以顯示她的上進心和對咨詢行業有所研究。可現在她想,到底要不要把這僅有的一點時間浪費在一個她其實并不真的關心的問題上?
答疑環節一般要么是為了加深面試官對自己的印象,要么是為了彌補先前的疏漏,再扳回一城。現在看來,王曉菁需要做的是后者——她得彌補剛才因問嘉華項目造成的不快,她得讓羅銳恒相信自己對加入羅申的真誠和決心。
她在最后一秒鐘選擇了勇氣而非安全,問道:“您十八歲時的夢想是什么?”
羅銳恒調整了一下坐姿。王曉菁心想,她就知道這是個好問題,果然觸動到這個油鹽不進的家伙了。他在認真思考呢。
羅銳恒問:“你真要把時間浪費在這種心靈雞湯的問題上嗎?”
王曉菁啞然,可還是不甘心,反問道:“您十八歲時該不會沒有夢想吧?”
“那時我想當一個大學教授。”
“為什么是教授?”
“你這是第二個問題了。”
“買一贈一吧。不過,如果不方便說……”
“因為我高中時給同學講題講得挺明白的,也挺有耐心的,所以我想可能挺適合做教授。”
王曉菁心中覺得好笑。羅銳恒這樣一張兇殘又不耐煩的臉,大概會讓學生直接嚇成不及格吧。不過這倒是一個出乎意料的答案,是平淡得出乎意料。她本以為羅銳恒會有些更壯志凌云的夢想。
這時羅銳恒問道:“你十八歲時的夢想呢?”
王曉菁毫不猶豫地說:“我想進羅申。”
羅銳恒嗤笑了一下,問:“你十八歲時就知道羅申了啊?”
“是啊,不光知道,而且從那時候起我就一直在讀《羅申月刊》。羅申做過的經典項目我幾乎都了解過。羅申是一個偉大的、值得尊敬的公司,也是我十八歲時就夢想能加入的公司。”
“你剛剛還說對羅申的失敗更感興趣。”
“就是因為成功已無須贅述,失敗才格外讓人好奇。我想不管是成功還是失敗的項目,能夠在羅申鍛煉上幾年,本身就是一個難得的經歷。”
羅銳恒看了王曉菁一秒鐘,這才說:“好了,就到這里吧。HR會給你消息的。”
羅銳恒起身,將王曉菁送出了辦公室,又一路送出去了很遠。王曉菁心中一喜,難道這意味著她表現還不錯?當她正要和羅銳恒再次道謝和告別時,羅銳恒卻徑直走到走廊盡頭了——那里掛著洗手間的牌子。
面試官的辦公室里水深火熱,等候室里也暗潮洶涌。大部分人都像王曉菁一樣,在默記著提前準備好的面試答案,或是拿著一本翻爛的商學院案例分析題在看。
許嘉峰在看簡歷,徐芳琳在看案例分析的筆記。只有侯捷和人不一樣,坐在轉椅上,百無聊賴地來回轉著。
“我說你能不能別轉啦?頭暈了好伐!”蘇琪沒好氣道。
“哎呀,對不起。”侯捷馬上停下來。他湊了過來,看到蘇琪手上的一疊紙問,“你在背答案?”
“誰背答案了?!”蘇琪馬上折起了紙。
“難不成還是說明書?”侯捷笑道,“大家都這么做的呀。Easy(放輕松)啦!”
就在這時,王曉菁回等候室拿外套。她馬上就被候選人們圍了起來,只有許嘉峰氣定神閑地留在位上。
“題目難嗎?”
“面試官兇嗎?”
“考了什么案例?”
王曉菁擺擺手說:“還好還好,大家不用擔心,我這不是活著出來了嗎?我得趕大巴去了。”
王曉菁走到前臺,就看到陳雨思正在和顏悅色地同一個漂亮姑娘說話。她走近了才聽出這個叫賽玲娜的女孩是通過暑期實習提前拿到了全職Offer(錄用),而陳雨思在極力勸說她一定要接受羅申的Offer。
“你的return offer[4]的評估,所有合伙人可是全票通過的,大家都夸你呢,連羅總那么挑剔的人也沒意見了。”陳雨思說。
王曉菁偷偷瞄了一眼賽玲娜。這個穿著白毛衣牛仔褲,打扮得清清爽爽的年輕姑娘還挺好看的,不,是非常好看。能在暑期實習時就進入羅申,必然不簡單。
王曉菁走后半分鐘,蘇琪就去上洗手間了。但實際她卻追出了公司門外,叫住了還沒下電梯的王曉菁。她把王曉菁拉到角落里,纏著問了半天羅銳恒考的案例。王曉菁想了想,把曾經在《羅申月刊》上看到過的兩個案例告訴了她。
王曉菁沒想到一個多月后又會遇到蘇琪。難怪蘇琪捉弄她,想必是發現她說了個假題目。
她也沒想到自己居然是候補名單進來的。腦中把面試的每一處細節都過了一遍,似乎都還行,又似乎有不少漏洞。人就是這樣,事后復盤,總是在想象中后悔不迭,認為當初本應該能做得更好。
眼看電梯要到一層了,王曉菁有點急了,語速飛快地說:“羅總,我知道那天我表現得還不夠完美。可能我商業感覺還不夠強,又喜歡套用框架,您把我放在候補名單上我也都理解。但是這些我都可以學,都可以改進。我是一個很努力的人……”
“那你都知道了,就是這些原因。”羅銳恒惜字如金地說。
一層到了。王曉菁向前一步,按下了關門鍵,電梯門又關上了,繼續下行。她說:“羅總,我不會讓您失望的,我會證明您當初讓我通過的決定是明智的!”
“事實上你今天的自我介紹做得不錯,至少亞當斯對你是滿意的。”
“那為什么您……”王曉菁其實想問的是,為什么羅銳恒依舊想把她掃地出門?
電梯門再次打開。羅銳恒大步走向自己的保時捷跑車。王曉菁仍然跟在他身后,哪怕不知道說些什么,她還是直愣愣地跟著他。
他坐上了車,搖下車窗說:“王曉菁,你不用跟著我,你沒有做錯什么。只能說……其他人在面試中比你做得更好而已。既然進了羅申,就珍惜你的機會吧,我看你實際行動。還有,”羅銳恒譏諷道,“耍手腕整人這套,要么就做得聰明點別讓我發現,要么就別用!”
保時捷跑車一騎絕塵,把王曉菁甩在身后。她今天已經不知道是第幾次出冷汗了,想了半天都不知道羅銳恒是怎么發現她裝醉的。
新年之夜,世界喧囂又寂寞。黃埔江邊的豪華公寓里,燈火雖是通明,卻把這黑白灰為主色調的裝飾照射得更冷清了。
羅銳恒開了一瓶麥卡倫威士忌,倒上一杯加冰,站在一幅巨大的黑白攝影作品前,面對著窗外的黃浦江夜景,自飲了起來。
他沒有完全對王曉菁說實話。他曾經一度想把她的命運交給老天爺決定,就把她放進了候補名單。如果在她之前有至少兩人放棄Offer(錄用),那她就可以踏進羅申的大門。從以往的經驗看,羅申的Offer極少有人放棄,可誰想到今年還真有兩人放棄、轉而去創業了。只能說這丫頭運氣太好了。
但她自己可能不覺得。從她今天簽署Offer Letter(聘書)的字跡看,下筆又狠又急,帶著點怒氣的意思。他熟悉她的筆跡,雖然只見過兩次。
上一次是終面那天。一天面試下來羅銳恒累壞了。每個候選人近乎一個小時,他面了十幾個人,幾乎沒出過辦公室,到晚上九點才結束。收拾桌子時,他意外發現王曉菁留下的草稿紙。字寫得很漂亮,如刀刻的,不像出自女孩的手筆。若不是看到這張草稿紙,他都快忘了她的樣子了。
羅銳恒把這張草稿紙也是簡歷揉成一團,扔進了紙簍里。他捏著一疊評估意見走出來,路過王鳴飛的辦公室發現這家伙還在工作。
羅銳恒敲了敲門:“你還在這裝什么勞模?”
“老大,明明是您要明天一大早看報告的啊!您氣消了?”
“哦,我都差點忘了。”
“那你明天早上不需要了?”
“誰說的!早上七點,我要看到它準時躺在我的收件箱里!”
“你要不要考慮晚點起床?”王鳴飛舔著臉問。
羅銳恒狠狠地用眼神剜了下王鳴飛。他剛要走又想起了什么,折回來問:“那個王曉菁的二面是你面的?”
“王曉菁?哦,成大的那個。是啊,怎么了?”
“我看你打分不低啊。”
“是不錯呀,小姑娘挺努力,也挺機靈的。”
“努力?這些人哪個不努力?機靈嘛,小聰明是有點。”
“那您老到底是要她還是不要她?”
“我跟林小姐合計了一下,八個確定的人選已經有了。她嘛,排在第十位。”
“不是吧?我覺得她的商業感覺還不錯。可能實習做過不少,行業見識得多,挺接地氣。”
“沒看出來。她倒是那些經典框架套得左一個右一個的,跟俄羅斯套娃一樣。英語雖說流利,但還有點口音。”
“哈哈哈,你又面了‘最貴液體’那個案例?當年面我就是這題啊。這么多年了,老本還沒嚼爛啊?”
“你說得對,我得換個難點的題了。要不然連你這樣的人都放進來了。”
“那你到底要不要她?”
羅銳恒沉默了一下。
“老大,你居然猶豫了?你居然也有猶豫的時候?當初賽玲娜過暑期實習的評估時你就猶豫過,現在又猶豫了?您對這些孩子也太嚴格了吧?”
“她提到了嘉華項目……”
“呃?”輪到王鳴飛猶豫了,問,“怎么會?都過去那么久了。她怎么會知道的?”
“她說網上看到的。不過我以為當年都清干凈了?除非是專門去查,否則怎么會知道?”
王鳴飛立馬在百度上查了起來。他搜了“羅申”加“嘉華”,“羅申”加“失敗”,又搜了“嘉華”加“裁員”等幾組關鍵字,的確還能查到零星信息。他猶豫了一下,又查了“嘉華”加“上訪”的關鍵字,網上倒是什么都沒有。
“也許她只是知道皮毛而已。”王鳴飛說,“也許就是顯擺她對羅申了解得多。”
“她是了解得不少,連《經典方法論》和《羅申月刊》都讀了。”羅銳恒說。
“居然還真有人讀這些?我以為公司印出來是為了送禮的。”
羅銳恒瞥了一眼王鳴飛。王鳴飛馬上轉移話題道:“我覺得我們可能想多了,也許就是個好奇心太強又太愛顯擺的小孩。”
“不光如此,表面上恭敬,實際上有反骨,不是個好管教的對象。”
“這不就跟老大您當年一樣嘛?哈哈哈!”
羅銳恒又瞥了一眼王鳴飛,后者眼觀他處,假裝不對剛才的話負責。
但是誰知道呢,也許恰恰就是王鳴飛的這一句話,令羅銳恒動了惻隱之心,沒有將王曉菁徹底抹除。是好奇她究竟對羅申了解多少?還是好奇能不能將她馴服?抑或是他心底里也在因為什么有了疑惑?到底是什么心理,他也說不清楚。
還有她問的關于十八歲夢想的問題。剛聽到時他是想笑,可是漸漸就笑不出來了。“夢想”這個詞似乎離他三十四歲的年齡太遠了,似乎離這個充滿了收入、成本、增長、裁員等硬邦邦詞匯的商業環境太遠了,似乎離這個充滿了迷茫、掙扎、失望和痛苦的現實世界也太遠了。
更遑論十八歲。那是一個早已淡卻在遙遠記憶里的數字罷了。可他還是認真思考起了這個問題——一個過去那么多年來從未在任何一場面試中被問到過的問題。
他看著滿墻黑白的照片,拍盡了世界各地的星空。十八歲時他只想逃離自己的家,但這難以啟齒,也算不得什么夢想。退而求其次,他隱隱記得也許自己曾經想做大學教授。他說不清楚自己的夢想,但是現在呢?現在他仍然沒什么夢想,他只有目標,而目標就是成為羅申中國的一把手。
羅銳恒喝了一口又一口,投射在落地窗上的影子都沒變過姿勢。有些話是值得幾杯酒去好好想想的。只是他沒想到,今晚讓他多喝了幾杯的話,竟是從一個黃毛丫頭的口中說出來的。
企業的病羅申能治,可如果羅申錯了,誰能治得了羅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