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周易新釋
  • 于成寶
  • 2548字
  • 2021-09-30 12:46:13

坤卦第二

坤下坤上

坤:元亨,利牝馬之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東北喪朋。安貞吉。

初六:履霜,堅冰至。

六二:直、方、大,不習無不利。

六三:含章,可貞;或從王事,無成有終。

六四:括囊,無咎無譽。

六五:黃裳,元吉。

上六:龍戰于野,其血玄黃。

用六:利永貞。

【譯文】

坤:大亨通,占問牝馬之事有利。君子出遠門,起初迷失方向,后來得到主人的款待。去西南方得財;去東北方則失財。安于正道則吉利。

初六:踩到寒霜,可以推斷堅冰的時節將要來臨。

六二:地道順直、方正、廣大,即使到了不熟悉的地方也沒有不利。

六三:蘊含著文采,占問之事可行。跟隨君王干事,不以成功自居,有好結果。

六四:如同扎緊的口袋一樣緘口不言,沒有過失,也沒有贊譽。

六五:穿著黃色的裙裳,大吉。

上六:兩條龍在原野上相斗,流出的血青黃相雜。

用六:利于永遠堅守正道。

《彖》曰: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坤厚載物,德合無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牝馬”地類,行地無疆,柔順“利貞”。“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后”順“得”常。“西南得朋”,乃與類行;“東北喪朋”,乃終有慶。“安貞”之“吉”,應地無疆。

【譯文】

《彖》:美善之至啊!坤元之氣,萬物依靠它而生長,它順承著天道的變化。博厚的大地上充盈著萬物,生生之德無邊無際啊。大地含容一切并使之發展壯大,各種物類無不亨通暢達。牝馬屬于陰性、地類,在大地上可以行遠乃至無疆,體現了柔順貞正的德性。君子遠行,起初迷惑失路,后來順利找到正確的道路。去西南方得財,是因為有伴同行。去東北方失財,最終才有吉慶。安于正道的吉祥,堪與大地無疆的美德相媲美。

《象》曰: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初六]《象》曰:“履霜”,陰始凝也。馴致其道,至“堅冰”也。

[六二]《象》曰:六二之動,直以方也。“不習無不利”,地道光也。

[六三]《象》曰:“含章可貞”,以時發也。“或從王事”,知光大也。

[六四]《象》曰:“括囊無咎”,慎不害也。

[六五]《象》曰:“黃裳元吉”,文在中也。

[上六]《象》曰:“龍戰于野”,其道窮也。

[用六]《象》曰:“用六永貞”,以大終也。

【譯文】

《象》:地勢博厚無邊;君子效法坤道,以淳厚之德容載萬物。

[初六]《象》:“踩到寒霜”,說明陰氣剛開始凝結。推斷其中的自然規律,堅冰時節必將到來。

[六二]《象》:六二的變動,順直且方正。“即使到了不熟悉的地方也沒有不利”,是因為地道廣大啊。

[六三]《象》:“蘊含著文采,占問之事可行”,當把握時機而動。“跟隨君王干事”,從而使他的才智得以光大。

[六四]《象》:“如同扎緊的口袋一樣緘口不言,沒有過失”,說明應當謹慎言語以避禍害。

[六五]《象》:“穿著黃色的裙裳,大吉”,說明文德在內心。

[上六]《象》:“兩條龍在原野上相斗”,說明陰柔之道走到了盡頭。

[用六]《象》:“用六之義,利于永遠守正”,說明陰柔終將歸依于陽剛。

【注解】

[1]坤:卦名,象征地。

[2]牝(pìn):雌性的鳥或獸,與“牡”相對。

[3]攸(yōu):放在動詞之前,構成名詞性詞組,相當于“所”。

[4]朋:古代貨幣單位。古代曾以貝殼為貨幣,五貝為一串,兩串為一朋。

[5]履:踐踏。

[6]括囊:結扎袋口。指緘口不言。

[7]裳(cháng):古代指遮蔽下體的衣裙。

【釋義】

龍者,行天之物也;馬者,行地之物也。坤象征地,故以牝馬為喻,以牝馬之柔順,說明地道順承天道、輔助天道而成就天下萬物。坤下坤上,內外皆順,此其大旨也。

恩格斯指出:“我們不要過分陶醉于我們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對于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對我們進行報復。”[5]中華先民在與大地打交道的過程中同樣是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才換來了寶貴的經驗和智慧。無論是《山海經》中記載的“夸父逐日”,還是《淮南子》中記載的“后羿射日”,雖然主題都和太陽有關,但實際上都是對大地的探索與丈量,從中也逐漸形成了地道的觀念與認識。故《坤》卦卦辭,講述君子之遠行,先“迷”后“得”,有“得”有“喪”,旨在提醒人們出行路上充滿著艱難危險,告誡人們遵循天地之常道,不妄走捷徑,才能最終獲吉。

初六居位最下,陰氣初凝,故取下位之象“履”、陰類之物“霜”。易理扶陽抑陰,故于《乾》卦初九,陽氣微弱,告誡其要“潛”,呵護其“勿用”;而于《坤》卦初六,由履地之薄霜而明天道陰陽之變,知堅冰時節之將至也,提醒君子見微知著,早做預防,以不為陰所侵害也。

六二柔爻處陰位,得正;居內(下)卦之中,得安貞之吉。大地之“直、方、大”三盛德開示于此爻。直者,順直之理也。地順直以承天道,天道有春夏秋冬四時之運,地道有生長收藏之承。直者,生物之力也。地生萬物,真實不妄,各隨物類,繼善成性,成其直質。直者,載物之勢也。許慎《說文解字》:“直,正見也,從∟從十從目。”大地形態各異:山丘有高低,坳谷有廣狹,河流有彎曲,平原有斜傾……然人類所見所悟地形之勢,則無不順直也。方者,地德方正也。六二外柔順而內中正,不為外物所惑,行為有方也。大者,地獨承天,陰數小而體大,育萬物而不息,載山岳而不泄,故坤德廣大也。

六三柔爻處陽位,陰陽相錯以成“文”也,故曰“含章”。柔處陽位,思動也,故初六曰“履”,六三曰“從”。處非正之位,居下卦之極,而上無所應,故雖以“含章”之才輔助君王以成其功,而不居功自矜,最終得吉也。

六四柔爻處陰位,居上卦之下,陰之陰者也。坤之“履霜”已至“堅冰”也,故取象曰“括囊”,天地若橐龠而陰陽之氣無從出入。君子當此閉塞之時,唯謹慎以行事,緘口以避禍,事無過而人無譽,智以存身之道也。

六五柔爻處陽位,居上卦之中,兼有六二之德、六三之才、六四之智而供事于朝廷,人臣之極貴者也,故取象曰“黃裳”。“黃”者,貴之色也;“裳”者,下之服也。君子體察坤順之德,敦乎仁而恪于禮,可得修齊治平之大吉也。

上六柔爻處陰位,陰之陰者也;又居外卦之極,上無所制,陰之極盛而無所歸依者也。故于《乾》之上九曰“亢龍有悔”,陽無所制也;于《坤》上六曰“龍戰于野”,陰無所制,背離坤順之道,至于外野也。

用六,則是六爻皆柔變剛,坤卦變為乾卦。此與乾卦“用九”之義相合,說明陰極生陽,陽極生陰,陰陽二氣相交相感的天道是永恒的。保全坤之性,謹守順之德,不挾極盛之勢而犯上,不趁無約束之時而放縱,安于坤道厚德敦仁之正性,可得長久之吉利也。

主站蜘蛛池模板: 葫芦岛市| 邹平县| 宜兴市| 开鲁县| 大同县| 西宁市| 海盐县| 罗城| 邹平县| 南宁市| 泾川县| 辽宁省| 桃源县| 拉萨市| 乡宁县| 泰宁县| 永城市| 南雄市| 威远县| 黔西县| 綦江县| 基隆市| 沙坪坝区| 广河县| 天长市| 昌吉市| 贵阳市| 广昌县| 常熟市| 广灵县| 鲁甸县| 海口市| 平利县| 息烽县| 邵东县| 临沂市| 东丰县| 岗巴县| 沁水县| 连江县| 门头沟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