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教育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現象,作為培養人的社會實踐活動,教育與社會,教育與人具有內在的關聯。教育不能脫離社會而獨立存在,更不能脫離人而存在,對教育的認識和把握同樣如此。人們對教育的認識取決于對社會的認識,更取決于對人自身的認識,然而,不同的時代背景下,教育與社會之間所呈現的關系的重心有所不同,社會發展水平也導致了人的認識能力的局限。馬克思和恩格斯說:“思想、觀念、意識的生產最初是直接與人們的物質活動,與人們的物質交往,與現實生活的語言交織在一起的。”[1]因此,在意識與生活的關系上,“不是意識決定生活,而是生活決定意識”[2]。曾幾何時,人們一度認為太陽是繞著地球轉動的;曾幾何時,有人把人看作沒有羽毛的兩足動物(柏拉圖),還有人把人看作機器(拉美特利)。即使在科學技術已經非常發達的今天,我們仍不敢說對社會的認識、對人的認識已達窮盡的地步。世界上仍然有太多的未解之謎給人類以昭示,那就是,在我們力圖認識這個世界的時候,需要對世界、自然、社會和人類自身保有一份敬意。康德曾說:“有兩樣東西,我們愈經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們就愈使心靈充滿日新又新、有加無已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則。”[3]這句后來被刻在康德的墓碑上的話告訴人們,人們對世界的認識、對人自身的認識在很大程度上只能是階段上的認識,人們有必要對我們所探究的世界保有一份敬畏,永遠對世界保有探究的精神。社會是發展的,人自身也在發展,對社會的認識和對人自身的認識也在不斷發展。

千百年來,許多哲人根據所處的時代條件,不斷重新構建教育理想,挖掘教育真義,豐富教育內涵。教育的超越性正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教育與社會之間的關系出現新變化這樣一個時代背景下的認識成果。千百年來,人類社會進程緩慢,今天的世界是昨天的重復,社會生產力水平低下,社會民主化程度不高,教育對社會更多地表現為適應性。教育理論界也多把教育對社會的適應作為教育的基本特性或基本規律,教育的超越性較少引起理論研究者的注意。

當歷史的車輪駛入現代社會,社會發展日新月異,社會變革頻繁,社會民主化程度大大提高,教育對社會的超越性得以凸顯。對于教育與社會關系的這種新變化,理應進入教育理論研究者的視野,部分學者已經對教育的超越性給予了應有的理論關注。關于教育的適應性與超越性,理論界在小范圍內曾經存在一定的爭議。雖然理論上的爭議曾引發了學者對教育超越性問題的關注,但遺憾的是,對于教育超越性的諸多基本理論問題并沒有得到廣泛的、深入的研究。對于教育超越性問題的研究只停留于個別的思考,而缺少系統深入的研究。對于教育超越性的相關問題沒有得到必要的回答,實有進一步系統深入研究的必要。

教育的超越問題是對教育的本質特性的探究,屬于教育基本理論問題,但這一問題又具有現實的依據和指向,因此它既是一個理論問題,也是一個實踐問題。本研究以馬克思哲學的基本原理為主要論證基礎,從人的超越性確證教育的超越性。目前所做的工作僅限于對教育超越的理論問題的探討,在本體論層面對教育的超越性進行基本的論證,不求面面俱到,只希望對一些基本問題能發表自己的看法,不盡之處還請學術同仁們批評指正。

2020年9月18日于哈爾濱


[1]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51頁。

[2]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52頁。

[3] 出自康德的《實踐理性批判》最后一章,康德死后,這句話被刻在康德的墓碑上。參見[德]康德《實踐理性批判》,韓水法譯,商務印書館1999年版,第177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州市| 闸北区| 平度市| 河东区| 宜兰市| 凤庆县| 遵义市| 永康市| 沙田区| 赣榆县| 呼和浩特市| 宁城县| 龙江县| 浦北县| 疏勒县| 库尔勒市| 广水市| 武隆县| 古浪县| 屯昌县| 龙山县| 阳朔县| 绥中县| 林州市| 疏勒县| 罗田县| 连云港市| 米易县| 乌拉特后旗| 萝北县| 广宁县| 肃南| 衡阳县| 筠连县| 长治县| 锦州市| 兴安盟| 莲花县| 惠水县| 景谷| 青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