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代禪詩研究
- 辛鵬宇
- 434字
- 2021-10-15 20:06:12
第一章 唐代禪詩的佛禪思想
魏晉以降,印度佛教與中國本土思想的結合日益緊密,到唐代更是形成了中國特色的禪宗,禪宗對唐代詩人產生了深刻的影響。葛兆光先生指出:“從佛教與老莊思想、魏晉玄學的結合開始,到中國式的佛教——禪宗正式建立,宗教與哲學合力更新,不僅建立了一個新的、適合士大夫口味的宗教,而且也日益在士大夫心中確立了以自然、適意、清凈、澹泊為特征的人生哲學和生活情趣。”[1]禪宗明心見性的精神追求及隨緣任運的生活理念,給唐代追求“學而優則仕”的詩人提供了一種全然不同的人生理想和精神追求。受困于名韁利鎖的詩人們向往禪宗隨緣任運、寵辱不驚、安閑自在的人生境界,尤其遭遇挫折和痛苦時他們紛紛棲止禪宗尋找解脫的方法,以填補現實與精神世界之間的鴻溝。在禪宗思想的影響下,唐代詩人獲得了新的思想維度、開拓了精神境界、改變了生活心態。唐代詩人的佛禪體證開拓了其詩歌創作的思想內容,提高了詩歌的藝術境界。他們的佛禪體證集中體現在萬法唯心論、緣起性空論、修行方法論以及修行境界論四大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