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經貿問題是當前中美關系中最敏感、最重要的核心議題。特朗普在上臺伊始就打著“美國優先”和“公平貿易”的口號誓言解決貿易赤字,將中國視為重點打擊對象,對華貿易保護主義色彩日漸明顯。2017年特朗普就任美國總統半年時間內,中美經貿關系曾經歷了短暫的“蜜月期”,但此后開始出現重大轉折。2017年7月首輪中美全面經濟對話機制無果而終后,特朗普政府于同年8月啟動對中國知識產權問題的“301”調查,11月對進口中國鋁材進行了反傾銷調查,2018年年初又先后宣布對進口太陽能板和洗衣機征收懲罰性關稅,計劃對價值5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征關稅。最終,2018年3月,特朗普簽署總統備忘錄,宣布對從中國進口的500億美元商品征收關稅,美國對華貿易戰自此開啟。

美國發動對華貿易戰并非偶然,對于特朗普政府執意發起貿易戰,有多個層面可以進行解釋。第一,從國際層面解讀,認為特朗普政府發動對華貿易戰是中美實力對比及經貿關系發生結構性變化的結果。第二,從雙邊層面進行解讀,認為特朗普發動對華貿易戰源于美國對華外交戰略發生轉變,根本上是為了扭轉對華貿易逆差、逼迫中國開放市場,從而維護美國的全球霸權地位。第三,從國家層面進行解讀,認為特朗普發動對華貿易戰是為了贏得國會中期選舉,受到美國國內民粹主義的影響。第四,從個人層面進行解讀,認為特朗普發動貿易戰是其商人出身背景及個人性格使然。第五,從認知角度進行解讀,認為美國對全球價值鏈分工、貿易體系以及所謂貿易逆差的理解存在認知差異,這是促使特朗普發動對華貿易戰的根本原因。

為應對國際貿易的新形勢和新規制,國內積極實施自貿區戰略,進一步統一內外資的相關法律,從而進一步深化國內改革;對外積極進行雙邊、多邊、區域和諸邊的貿易談判,積極發展服務貿易,不斷改善投資環境,實現國內法治與國際規則間的良性互動。由此可見,貿易及對外投資仍是影響各主要經濟體經濟復蘇及崛起的經濟引擎。

從國內的角度分析,我國經濟面臨的主要問題是產能過剩和產業結構不合理,因此我們的應對思路應著眼于國內的產業升級。要實現產業升級,重要的著力點應當聚焦于我國生產的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實現出口的不斷升級。另外,我國處于由主要依靠引進外資轉為逐步進行對外投資的階段,這也會促進國內產業的不斷升級。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高速發展,年均增速增長率超過9%,在眾多因素當中出口成了重要引擎之一,出口拉動也被視作中國增長模式的主要代名詞。這主要表現為2001年中國加入WTO之后出口與經濟出現雙指標快速增長的情況之后,在接下來的2002—2008年中國出口數量同比增速甚至超過了20%,2009年中國出口出現轉折點,超越德國成為世界第一出口大國。但是受到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中國出口的外部環境急轉直下,出口壓力驟增,2009年中國的出口出現了負增長。為應對突如其來的壓力,中國出臺4萬億刺激政策,出口大幅反彈,在2010年、2011年增速都在20%以上,但2012年、2013年出口增速又下降到8%以下。總體來看,金融危機導致的出口增速下滑趨勢并未有改善跡象,部分學者認為中國的出口奇跡與加入世貿組織后更適應其制度規則相關,伴隨著加入世貿組織紅利的逐漸消退,中國出口所面臨的情形發生變化,出口拉動經濟的模式不可持續,中國經濟增長模式需要從出口數量向出口質量轉型。從更深的層次分析,中國出口的增長奇跡一方面受到國際資本的流入的影響,另一方面資本也激發了中國富余勞動力的比較優勢。從比較優勢理論出發,要素稟賦是決定中國成為出口大國的關鍵因素,要素稟賦結構的變動應當作為研究中國出口大國轉型的重要突破口。出口在中國經濟中占有的特殊地位也使得出口瓶頸的突破成為中國經濟轉型與發展能否成功的關鍵,伴隨著國內資產價格不斷上揚,勞動力成本也不斷上升,這一競爭優勢逐步喪失,若要繼續保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地位就需要不斷提高生產產品的質量、提高出口產品的技術含量。

跨國企業的投資活動是經濟全球化的主要推動力量,而伴隨著國際直接投資的活躍,國際產業也在不斷轉移,這使各國產業結構調整不斷變化,而且東道國吸引外資的規模和范圍越大,產業結構調整所受影響也會越顯著。目前,我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依然處于初級發展階段,產業結構不盡合理,產業人員整體素質偏低;此時,利用對外直接投資助推國內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既符合時代要求也符合企業利益。我國跨國企業在對外直接投資活動中也可以實現與國內產業升級活動的聯動,使國內產業快速進入產業鏈的高端,同時實現宏觀經濟的持續、穩定、健康發展以及經濟發展水平的提升。許多發達國家首先實現國內產業結構高級化,進而利用企業優勢對外投資。我國是一個處于經濟轉型發展中的國家,與發達國家的路徑并不相同,應當通過融入國際生產體系,推動國內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這意味著國內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不是我國對外直接投資的前提背景,而是結果。從世界開展對外直接投資活動較早的國家(如英國、美國、日本等國家)的歷史經驗來分析,開展對外直接投資一方面有利于落后產業的轉移、短缺自然資源的獲取、國外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的借鑒,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國外市場的開辟、出口的擴大、生產成本的降低和本國產品國際競爭力的提升。對外直接投資活動往往與國內經濟結構的調整、產業的升級是相伴而行的,兩者之間存在內在關聯并相互影響。資源尋求型對外直接投資活動與投資國產業的重工業化過程是相伴而生的,而市場尋求型對外直接投資活動對國內制造業的高加工度水平存在影響,效率尋求型對外直接投資活動對國內勞動生產率的提升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戰略資產尋求型對外直接投資活動與國內制造業的高技術化密切相關,相關實證研究的結論證實了這些典型國家在對外直接投資過程中存在著產業不斷升級這一規律。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邯郸市| 安平县| 恩平市| 泸溪县| 北辰区| 邵阳市| 普定县| 浦江县| 红安县| 勐海县| 东辽县| 黄浦区| 阳江市| 顺义区| 龙南县| 安化县| 郸城县| 连山| 蓬莱市| 京山县| 惠来县| 普宁市| 澜沧| 乌鲁木齐市| 福建省| 太和县| 天台县| 林西县| 四平市| 潞城市| 丹东市| 曲松县| 武隆县| 兴国县| 磐石市| 大邑县| 西丰县| 太谷县| 安顺市| 镇赉县| 临桂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