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蘭經注
- (阿拉伯)伊本·凱西爾
- 22608字
- 2021-10-11 18:31:38
《蜘蛛章》注釋 麥加章
奉普慈特慈的安拉之尊名
(1.艾立甫、倆目、米目。)
(2.人們以為只要說“我們歸信了”,便會就此罷休,不受考驗了嗎?)
(3.我確曾考驗過他們以前的那些人,安拉必定要知道哪些是真誠的人,哪些是說謊的人。)
(4.犯罪的人以為他們能逃得過我嗎?他們的判斷真惡劣!)
考驗穆民,以便分清誠實者和撒謊者
《黃牛章》注釋中已經介紹了出現在各章開頭單獨的字母。
“人們以為只要說‘我們歸信了’,便會就此罷休,不受考驗了嗎?”句中的疑問表示指責。意思是:清高偉大的安拉一定要根據穆民眾仆的信仰程度考驗他們。圣訓中說:“受考驗最嚴峻的人是眾先知,其次是清廉者,其次是僅次于他們的人,再次是下一批優秀的人。一個人所受的考驗(嚴峻程度)取決于他的信仰程度。他的信仰愈堅定,受到的考驗愈嚴峻。”[1]下列經文和這節經文意義接近:(安拉還沒有辨明你們當中誰是奮斗者和誰是忍耐者之前,你們就想著進入樂園嗎?)(3:142)《懺悔章》中也有相似的經文。《黃牛章》說:(類似前人的(考驗)尚未來臨你們,你們就想著進入樂園嗎?他們遭受了戰傷和患難,他們被震撼了,甚至使者和那些跟他一道的信士們說:“安拉的襄助在何時?”須知,安拉的襄助是臨近的。)(2:214)因此,本章的經文說:“我確曾考驗過他們以前的那些人,安拉必定要知道哪些是真誠的人,哪些是說謊的人。”以便看清楚那些口口聲聲表示信仰的人當中,哪些人說的是真話,哪些人說的是假話。安拉知道過去發生的事情和將要發生的事情,也知道那些尚未發生的事情將以何種形式出現。這是所有的圣訓學家和穆斯林大眾學者的共識。伊本·阿拔斯等學者解釋“……只是為了我知道”[2]時說,“知道”指看到,因為“看”只牽扯到存在物。“知”則比“看”更為廣泛,因為它牽扯到存在物,也牽扯到不可見物。
犯罪者絕不能逃出安拉的制裁
“犯罪的人以為他們能逃得過我嗎?他們的判斷真惡劣!”沒歸信的人們絕不要認為他們能脫離這些審判和考驗。因為在它們之后,有更嚴重的懲罰等待著他們。安拉說:“犯罪的人以為他們能逃得過我嗎?”即逃離我的制裁。
“他們的判斷真惡劣”,“判斷”指猜測。
(5.誰希望會見安拉,那么安拉的約期必將來臨。他是全聽的、全知的。)
(6.誰奮斗,他是在為自己奮斗。安拉的確是無求于眾世界的。)
(7.那些歸信并行善的人,我將消除他們的罪惡。我將照他們最好的行為回賜他們。)
安拉要把清廉者的理想變為現實
“誰希望會見安拉”,指誰希望在后世中看見安拉,并希望安拉那里的重大報酬而作了各種善事,那么,安拉將會把他的理想變為現實,對他的行為給予充分的報酬。這是必定的事實。因為安拉能聽到一切祈求,知道所有被造物的需求。因此,安拉說:“誰希望會見安拉,那么安拉的約期必將來臨。他是全聽的、全知的。”
“誰奮斗,他是在為自己奮斗。”如(無論誰行善,都是為了他自己。)(41:46)即行善的人,其善功的益處只歸于他。因為安拉無求于眾仆的一切行為。即使每個人都像那個最敬畏的人一樣,也不能為安拉增添任何權力。因此安拉說:“誰奮斗,他是在為自己奮斗。安拉的確是無求于眾世界的。”
安拉接著說,他不但無求于眾生,而且善待眾生,慷慨地賜給他們中歸信而行善的人最好的報酬,消除他們的最惡劣的罪行(的懲罰),按照他們所做的最好的行為報償他們,接受他們少量的善行。他們若作了一件善事,他就以十倍至七百倍來回賜他們。他們若犯了罪,他就使他們遭受相應的懲罰,或原諒他們。正如安拉所言:(安拉不虧枉人一粒芥子的重量。如果人有任何善功,他要使它成倍增長,并賜給他來自他(安拉)的重大報酬。)(4:40)本章的經文說:“那些歸信并行善的人,我將消除他們的罪惡。我將照他們最好的行為回賜他們。”
(8.我已命人孝敬父母。倘若他倆強迫你把你所不知道的給我舉伴,那就不要聽從他倆。你們的歸宿是我,我將把你們做過的一切告訴你們。)
(9.歸信并行善的人,我一定會把他們列入清廉者當中。)
命令善待雙親
清高偉大的安拉首先鼓勵穆民眾仆堅持認主獨一的信仰,然后命令他們善待雙親,因為雙親是人存在于世的根由。因此,人有義務盡最大的努力善待雙親。因為父親為他而花費,母親有憐愛之情。因此,安拉說:(你的主已經判決:你們只崇拜他,并要善待父母,如果他們當中一位或兩位達到高齡,并與你同住,你不要在他倆跟前嘆氣,也不要呵斥他倆,而要以尊敬的言語對他倆說話。你要對他們謙卑敬愛,并說:“我的主啊!求你慈憫他倆,就像他倆撫育幼時的我那樣。”)(17:23-24)
同時,經文囑托人們要敬愛父母,善待他們,以報答他們的恩情。經文說:“倘若他倆強迫你把你所不知道的給我舉伴,那就不要聽從他倆”,即如果他們是多神教徒,而要求你信他們的宗教,你就不能聽從他們。因為在末日,你們的歸宿都在我這里,我將因為你善待他們,并堅持自己的信仰而報償你,把你復生在清廉者的行列,而不復生在你們父母的隊伍中,雖然在今世中他們是你至近的親人。在復生日,每個人都將和他(信仰方面)所愛的人復生在一起。因此,安拉說:“歸信并行善的人,我一定會把他們列入清廉者當中。”
提爾密濟在注釋這節經文時說,賽爾德說:“四段經文因我而降……”他講述了他的事情,說:“賽爾德的母親說:‘難道安拉沒有命令你孝敬(父母)嗎?’以安拉發誓,或者我不吃不喝而死,或者你放棄伊斯蘭。”他說:“此后,吃飯時他們就強迫她張開嘴。后來安拉降示了:‘倘若他倆強迫你把你所不知道的給我舉伴,那就不要聽從他倆。’”[3]

(10.有些人說道:“我們歸信了安拉。”但是當他為了安拉而遭受苦難時,他就把人們的迫害當作安拉的懲罰;如果勝利由你的主降臨時,他們一定會說:“我們一直是跟你們在一起的!”難道安拉不是至知人類的一切心事的嗎?)
(11.安拉的確知道那些歸信者,他也的確知道偽信士。)
偽信士的態度和安拉考驗世人的常規
清高偉大的安拉描述了那些口頭上表示信仰,其實正信還沒有植入其心中的否認者的特征:當他們在今世中遭到一點考驗和磨難的時候,就認為這是安拉對他們的懲罰,也因此背叛了伊斯蘭。因此,安拉說:“有些人說道:‘我們歸信了安拉。’但是當他為了安拉而遭受苦難時,他就把人們的迫害當作安拉的懲罰。”伊本·阿拔斯等先賢說:“他的災難就是因為安拉而受點困難后,背叛宗教。”[4]這節經文與下列經文相似:(世人中有人在邊緣上崇拜安拉。如果好事降臨到他,他就會心安理得;倘若是一件考驗降臨到他,他就公然叛離……這確實是遙遠的迷失!)(22:10-12)
“如果勝利由你的主降臨時,他們一定會說:‘我們一直是跟你們在一起的!’”即穆罕默德啊!如果安拉的襄助馬上來臨,你們取得勝利贏得戰利品,這些人必定會說:“我們一直和你們在一起,我們是你們的教胞。”就像下面的經文所說:(有些人在等待你們(遭受厄運)。如果你們獲得來自安拉的勝利,他們便會說:“難道我們不是曾跟你們在一起嗎?”倘若隱昧者獲勝,他們就會說:“難道我們不曾戰勝你們,并替你們防御信仰者嗎?”)(4:141)然后安拉說:(安拉也許會帶來勝利或降自他的一項命令。他們就會因為心中所隱藏的而成為悔恨之人。)(5:52)安拉在此告訴我們:“如果勝利由你的主降臨時,他們一定會說:‘我們一直是跟你們在一起的!’”然后說:“難道安拉不是至知人類的一切心事的嗎?”意為雖然他們在你們面前有違心的表現,但難道安拉不知道他們心中的一切和他們隱藏的秘密嗎?
“安拉的確知道那些歸信者,他也的確知道偽信士”,即安拉一定要以患難和安逸的時代考驗世人,以便甄別信仰者和偽信士。在逆境中順從安拉的人,確實獲得了重大份額。正如安拉所言:(的確,我將試驗你們,直至我知道你們當中哪些是奮斗者,哪些是堅韌者。)(47:31)在穆斯林經歷吾侯德戰役的考驗之后,安拉說:(安拉不會讓你們——信士們常處于你們所處的現狀之中,直到他把善惡分開。)(3:179)
(12.隱昧者對歸信者說:“你們當追隨我們的道路,讓我們負擔起你們的罪過吧。”其實他們不能負擔你們的任何罪過。他們確實是說謊者。)
(13.他們一定要負擔他們自己的重擔和其他重擔。在復生日,他們將為自己所偽造的而被審問。)
隱昧者傲慢地宣稱別人若放棄信仰,就由他們承擔罪責
清高偉大的安拉說,古萊什的隱昧者們對一些接受正信、追求引導的人說,你們放棄你們的信仰,回到我們的信仰中,并遵循我們的道路,“讓我們負擔起你們的罪過吧。”如果你們因為放棄自己的信仰而要承受罪責,那就由我們來替你們承受吧,它將是我們的責任。正如人們常說:“你做某事吧!有罪我替你擔著。”安拉揭露他們的謊言,說:“其實他們不能負擔你們的任何罪過。他們確實是說謊者。”其實這是他們的一派胡言,因為任何人都不能替他人承擔罪責。正如安拉所言:(負重的人不會負擔他人的擔子,如果一個肩負重擔者要求旁人來承擔他的重擔,旁人也不能承擔絲毫,即使是他的近親。)(35:18)又(親友不問親友。)(70:10-11)
“他們一定要負擔他們自己的重擔和其他重擔。”“他們”指引人走入否認和迷誤的人。在復生日,他們不但要承擔自己的罪責,而且還要承擔別人的罪責,因為他們曾經誤導別人。雖然如此,他們并不能減輕別人的罪責。正如安拉所言:(以便他們在審判日承擔他們的全部負擔和那些被他們無知地誤導的人們的負擔。他們所負擔的是多么惡劣啊!)(16:25)圣訓說:“召人于正道者,將像遵循正道者那樣得到報酬,這份報酬將延續至復活時刻,但它絲毫不會減輕那些遵循正道者的報酬;召人于迷途者,將像遵循迷途者那樣受到罪責,其罪責將延續至復活時刻,但它絲毫不會減輕那些走迷途者的罪責。”另一段圣訓說:“只要有人枉殺一人,阿丹的第一個兒子將承受一份血債,因為他開創了殺人先例。”[5]
“在復生日,他們將為自己所偽造的而被審問。”“所偽造的”指他們捏造的謊言。安拉的使者說:“你們當避免虧人,因為安拉將在末日決定事務,并說:‘以我的尊嚴和偉大發誓,今天我不允許虧枉。’有聲音呼吁:(某人在哪里?’這時某人將會過來,他的善行如山一樣高大,令人矚目敬佩。他站在至仁主跟前后,至仁主命令呼喚者呼喚:(某人欠過誰、虧過誰,就讓誰到這里來。’聽到這話后,一大群人站到至仁主跟前。至仁主(對天使)說:‘你們替我的仆人處理事務吧!’他們問:‘我們怎么替他處理事務呢?’至仁主說:‘你們拿走他的善行,把它交給我的仆人們(作為補償)。’他們奉命拿走他的善行。最后那人竟沒剩下一件善行。但還有一些被虧者沒有得到補償。至仁主說:‘你們替我的仆人處理吧!’他們(天使)說:‘他沒剩下一件善行。’至仁主說:‘你們拿出被虧者的罪行,讓他承擔吧!’”然后使者讀了下列經文:“他們一定要負擔他們自己的重擔和其他重擔。在復生日,他們將為自己所偽造的而被審問。”[6]另一段圣訓也能證明這段圣訓,該圣訓是:“末日,有人帶來像群山一樣多的善行,但他曾經虧待過張三,拿過李四的財產,中傷過王五的名譽。因此(在審判日),張三、李四紛紛帶走他的善行,當他連一件善行都沒剩時,他就開始承擔被虧者的罪責。”[7]
(14.我曾派努哈到他的族人中,他在他的族人中停留了九百五十年,然后洪水襲擊了不義的他們。)
(15.我拯救了他和乘船者,我使它成為全世界的跡象。)
努哈及其族人
安拉通過這節經文安慰他的仆人及使者穆罕默德,并告訴他,努哈曾在他的族人中進行長期宣傳,日以繼夜,秘密或公開,從未間斷。雖然如此,但他愈努力,他們愈疏遠真理,愈回避真理,否認他。歸信者寥寥無幾。因此,安拉說:“我曾派努哈到他的族人中,他在他的族人中停留了九百五十年,然后洪水襲擊了不義的他們。”在這漫長時期中,努哈的宣傳和警告對他們無濟于事。所以,穆罕默德啊!你不要因為族人的否認而悲傷,因為安拉意欲引導誰,就引導誰,意欲誰迷誤,就任誰迷誤。事情都歸安拉掌管,都歸于他。(你的主的言辭已經判定的那些人,他們不會歸信。即使任何跡象來臨他們……)(10:96-97)須知,安拉將支持你,使你獲勝,并凌辱你的敵人,使他們倒霉,成為最下賤的人。
伊本·阿拔斯說:“努哈四十歲奉命成為先知,他在族人中生活了九百五十年,洪水之后,他又活了六十年,直至人口又繁衍增多,分布各地。”[8]
“我拯救了他和乘船者”,即我拯救了那些歸信努哈的人。《呼德章》已經詳述了這一歷史,此處不再贅述。
“我使它成為全世界的跡象”,即我使那只船永遠存在——經文或者確指努哈造的那條船。正如格塔德所說:“直至伊斯蘭初期,那條船一直在朱迭山上。”或者泛指所有的船。安拉使其存在,以便人們記憶他從洪水中拯救了他們的恩典。[9]正如安拉所述:(給他們的一個跡象是,我在滿載的船中運載著他們的后代。我也為他們創造了類似它(船)的承載物……及暫時的享受。)(36:(1-44)又(當洪水泛濫時,我把你們載在船上,以便我將它作為你們的教訓,以便記事的耳朵記住它。)(69:11-12)本章的經文說:“我拯救了他和乘船者,我使它成為全世界的跡象。”這是一種由點到面、循序漸進的表述方法,即由一只特定的船談到普遍的船。正如安拉所言:(我確以燈盞裝飾了最近的一層天,并使它們成為(驅逐)魔鬼的帶火的箭。)(67:5)即我使一種星星成為攻擊惡魔的火箭。因為用于射擊惡魔的星星,并不是天空的裝飾。安拉說:(我確用泥土的精華造化人類。然后使他成為一滴精液,(放)在一個安全的地方。)(23:12-13)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

(16.伊布拉欣,那時,他對他的族人說,你們要崇拜安拉,并敬畏他。如果你們知道,那是對你們更好的。)
(17.你們舍棄安拉,只拜偶像,只捏造謊言。你們在安拉以外所崇拜的,不能維持你們的生計。所以你們應在安拉那里尋求供給,崇拜他,并感謝他。你們只被帶回到他那里。)
(18.如果你們不信,你們以前的一些民族也曾不信。使者的責任,只是明白地傳達。)
伊布拉欣勸導其族人
清高偉大的安拉說,他的仆人、使者、朋友和追求天性者的領袖——伊布拉欣號召其族人崇拜獨一無偶的安拉,專心敬畏安拉,只向他要求給養,只向他感恩。因為一切恩典都出自他,只有他應受感恩。伊布拉欣對其族人說:“你們要崇拜安拉,并敬畏他”,即你們當虔誠地拜他,害怕他。
“如果你們知道,那是對你們更好的”,即如果你們這樣做,你們能得到兩世的幸福,避免兩世的災難。安拉接著說,你們所崇拜的那些偶像,對人無益無害,徒有虛名,是你們所編造出來的。事實上他們和你們一樣,都是被造物,不過你們將他們稱為神而已。這是伊本·阿拔斯等學者的解釋。[10]
另據傳述,伊本·阿拔斯解釋說“只捏造謊言”指你們只是在制造虛假。或曰:是你們將它們雕刻成了偶像。[11]但這些所謂的神,并不能為你們提供生活給養。
“所以你們應在安拉那里尋求供給”,經文用這種確指的表達方法指出,人類只能向安拉尋求生計。類似的表示確指的經文如:(我們只崇拜你,只向你求助。)(1:5)又(我的主啊!求你為我在樂園里,在你那里建造一個家。)(66:11)因此,經文說:“你們應在安拉那里尋求供給。”而不要向別人尋求生計,因為別人對它無權。
“崇拜他,并感謝他”,即你們吃安拉的供養,并崇拜獨一的主,感謝他賜給你們的恩典。復生日“你們只被帶回到他那里”,然后他要論功行賞。
“如果你們不信,你們以前的一些民族也曾不信。”你們已經聽到以前的民族因為違背使者而遭受的打擊和懲罰。
“使者的責任,只是明白地傳達”,即使者能做的,就是把安拉的命令原封不動地傳達給你們。使人走向正道或迷誤的只是安拉。所以你們當努力使自己成為幸福之人。
格塔德在解釋“如果你們不信,你們以前的一些民族也曾不信”時說,這是安拉為安慰穆圣而降的經文。根據格塔德的解釋,這節經文直到(這是他們惟一的答復。)(27:56)不屬于伊布拉欣的話,而是一個插入句。伊本·哲利爾也持相同觀點。但從它出現的背景看,這句經文應該屬于伊布拉欣的話,他說這番話以駁斥否認者,并確定后世的真實性。因為這段經文的結尾說“他的族人惟一的答復是說……”安拉至知。
(19.他們不曾看到嗎?安拉如何創始造化,然后復造。那對安拉是容易的。)
(20.你說:“你們去漫游大地,觀察安拉曾如何創始造化,然后怎樣產生后來的造化。安拉確實是全能萬事的。)
(21.他處罰他所意欲之人,慈憫他所意欲之人,你們只被召回到他那里。)
(22.無論在地上或是在天上,你們都絕不能逍遙法外。除了安拉,你們也沒有任何保護者和援助者。”)
(23.那些不信安拉的啟示和會見他的人們,這等人,他們已對我的慈憫絕望了,這等人,他們將受痛苦的刑罰。)
死后復活的證據
清高偉大的安拉說,他的朋友伊布拉欣指導世人確信他們所否認的歸宿,讓他們注意他們自身中存在的一些造化方面的證據(這些證據是他們能目睹的):人類原本不存在,曾是“不被記憶的東西”,后來他們存在了,成為耳聰目明的人。最初造化他們的安拉能夠再造他們。因為對安拉而言,再造是輕而易舉的。然后伊布拉欣指導人們參悟周圍的世界:諸天和其中的明星、行星和恒星,大地和其中的平原、山脈、山谷、曠野、沙漠、植物、江河……這一切都證明,它們都是后來產生的,并證明它們的創造者的存在,這個創造者做其所做之事,自由選擇,他只要對某物說“有”,那物就會存在。
清高偉大的安拉說:“他們不曾看到嗎?安拉如何創始造化,然后復造。那對安拉是容易的。”正如安拉所言:(是他創始造化,然后復造之。復造對于他是更容易的。)(30:27)
然后經文說:“你說:‘你們去漫游大地,觀察安拉曾如何創始造化,然后怎樣產生后來的造化。’”“產生后來的造化”指后世的事情。“安拉確實是全能萬事的。”
“他處罰他所意欲之人,慈憫他所意欲之人”,即安拉是統治者、決策者,他能自由行事,自由判決,他的判決不容推翻,他的行為不被詢問,但人類的行為要受到審問,創造和命令權只歸于他,無論他做什么,他的行為都是公正的。他擁有最高權力,他不會虧人一絲毫。圣訓中說:“倘若安拉懲罰天地的居民,他也沒有虧待他們。”[12]
清高偉大的安拉說:“他處罰他所意欲之人,慈憫他所意欲之人,你們只被召回到他那里”,即復生日,你們只能回到他那里。
“無論在地上或是在天上,你們都絕不能逍遙法外”,即天地中的任何人,都不能從安拉那里逃脫,事實上,安拉是宰制眾仆的。萬物都敬畏他,需要他,而他無求于萬物。
“除了安拉,你們也沒有任何保護者和援助者。那些不信安拉的啟示和會見他的人們”,即不信安拉的經文,否認后世歸宿的人們,“這等人,他們已對我的慈憫絕望了”。他們在其中沒有任何份額,“這等人,他們將受痛苦的刑罰”。他們將在今生和后世遭受痛苦的刑罰。
(24.他的族人惟一的答復是說:“你們殺死他,或是焚燒他!”但是安拉確把他從火中救了出來,此中對于歸信的群體確有種種跡象。)
(25.他(伊布拉欣)說道:“你們在安拉之外擇取偶像,只是為了你們之間在今世的相愛。然后在復生日,你們將會互相否認,互相咒罵。你們的居所將是烈火,你們將沒有任何援助者。”)
伊布拉欣族人的答復安拉如何控制火
清高偉大的安拉告訴我們,伊布拉欣的民族否認真理、冥頑不化、傲慢自大,伊布拉欣對他們詳細解釋和明白引導后,他們的答復卻是:“你們殺死他,或是焚燒他!”他們在伊布拉欣樹立的鐵證面前無言以對,所以轉而使用權力和暴力。他們說:(為他建一個火灶,然后把他投進烈火當中!此后他們預謀加害他,但是我卻使他們成為最低賤的人。)(37:97-98)他們經過長期準備,聚集了很多柴,在其周圍造了一圈柵欄,然后點燃柴。火焰直抵云天,這是一場大火。他們把伊布拉欣反捆起來放到弩炮發射處,把他射進火中。但安拉使烈火對伊布拉欣變為涼爽的、舒適的,他在火中停留了數日之后,平安解脫。安拉通過類似的許多經歷,使他成為世人的領袖。他愿意為至仁主奉獻生命,把自己投入烈火之中,愿意犧牲自己的兒子作為近主的貢獻,愿為客人慷慨解囊。他因此博得了各宗教信仰者的喜愛。
“但是安拉確把他從火中救了出來”,使他毫發無損,因為那烈火對他變成了涼爽和安全的。“此中對于歸信的群體確有種種跡象。”
伊布拉欣為族人闡明偶像是無能的
“他說道:‘你們在安拉之外擇取偶像,只是為了你們之間在今世的相愛。’”伊布拉欣指責其族人崇拜偶像的丑行,說你們樹立這些偽神,在今世中共同崇拜他們,只是為了你們之間在今世的友誼和互愛罷了。

“然后在復生日”,情況將會截然不同,那時你們將反目成仇:“你們將會互相否認”,即否認你們之間的關系,“互相咒罵”。領導者詛咒追隨者,追隨者詛咒領導者。(每逢一個民族進入火獄時,它就謾罵它的姊妹民族(前面進去的民族)。)(7:38)(那天除了敬畏者之外,朋友們將彼此成為仇敵。)(43:67)本章的經文說:“然后在復生日,你們將會互相否認,互相咒罵。你們的居所將是烈火”,即在阿勒薩特清算場上受審完畢后,你們全體的歸宿只是火獄,沒有人能幫助你們,也沒有人能從安拉的懲罰中拯救你們。隱昧者的情況就是如此,而穆民的情況卻與此不同。
(26.因此魯特歸信了他。他說:“我將遷向我的主,他的確是優勝的、是明哲的。”)
(27.我賜給他(伊布拉欣)易司哈格和葉爾孤白,并在他的后裔中安排了圣職和經典。我在今世中賞賜酬勞他,而他在后世中,確實是清廉者之一。)
魯特的信仰以及魯特和伊布拉欣一起遷徙
清高偉大的安拉說,魯特歸信了伊布拉欣。有學者說魯特是伊布拉欣的侄子,名叫魯特·本·哈蘭·本·阿宰爾。換言之,伊布拉欣的族人中,接受正信的僅有魯特和伊布拉欣的妻子薩勒。但有學者提出這樣一個問題:怎樣調和這節經文和下列圣訓呢?有段確鑿的圣訓說,伊布拉欣見過一個暴君,那暴君問薩勒和伊布拉欣是什么關系,伊布拉欣回答是他的妹妹。然后伊布拉欣到薩勒處,對她說:“我對他(暴君)說你是我妹妹,希望你不要讓他識破。大地上除了你我,再無歸信者。你是我宗教中的妹妹。”安拉至知,伊布拉欣這番話的意思也許是指大地上除你我之外,再也沒有一對夫妻共同擁有正信了。后來魯特成為他族人中的第一位歸信者,并和他一同遷徙沙姆。伊布拉欣在世時,安拉派魯特去塞督姆地區勸導那里的居民。[13]有關魯特的事跡前面已述,后文還將述及。
“他說:‘我將遷向我的主’。”經文中的“他”可能指魯特,因為在這個短語前,他是被提到的最后一人;也可能指伊布拉欣。伊本·阿拔斯和端哈克持第二種觀點。“因此魯特歸信了他”,可以表示這個意義:“在伊布拉欣的族人中,魯特歸信了他。”此后伊布拉欣說,他打算離開族人而遷徙,以便發揚正教,奠定基礎。
因此說,“他的確是優勝的、是明哲的”,即尊嚴屬于安拉,屬于使者和眾信士們。他的一切言行、統治和法令,都是精確而富有哲理的,無論是關于宇宙的,還是立法的。
格塔德說,伊布拉欣和魯特一起從庫斯(位于庫法的郊區)遷徙到了沙姆。
安拉為伊布拉欣賞賜易司哈格和葉爾孤白,并把圣職賞給伊布拉欣的子孫
“我賜給他(伊布拉欣)易司哈格和葉爾孤白。”正如安拉所言:(當他離開他們和他們舍安拉而崇拜的那些時,我賜給他易司哈格和葉爾孤白,并使他們都成為先知。)(19:49)即伊布拉欣離開族人之后,安拉賜給他一位清廉的兒子,并使之成為先知,后來又賜給易司哈格一個兒子,也使之成為了先知,作為伊布拉欣的慰藉。如:(我賜給他易司哈格,又額外賞賜給他葉爾孤白。)(21:72)“額外”指增加的禮物。又:(我就以易司哈格及他之后的葉爾孤白給她報喜。)(11:71)即在你倆(伊布拉欣夫婦)在世時,我就賞賜你倆一個孫子,作為你倆的慰藉。
“并在他的后裔中安排了圣職和經典”,使他的部分子孫成為先知并賞賜經典,是一個極大的榮譽,不但使他擁有“安拉的朋友”、“世人的領袖”等榮譽,而且還在他的后裔中授予了圣職和經典。因為古以色列人的先知都出自伊布拉欣的嫡孫葉爾孤白的后裔,他們的最后一位先知——爾撒先知也是如此。他曾當眾站起來,向人們通報了出自古萊什哈希姆家族的先知穆罕默德的情況。穆罕默德是一切使者的終結,是今后兩世中人類的領袖,安拉在純粹的阿拉伯人之父——伊布拉欣之子伊斯瑪儀的子孫中選派了他。伊斯瑪儀的后裔中,僅出了穆圣
這么一位先知。向穆圣致以最美好的祝福和平安。
“我在今世中賞賜酬勞他,而他在后世中,確實是清廉者之一。”安拉為他賞賜了兩世的幸福,在今世中,他豐衣足食,擁有寬敞的家園,甘甜的水源,美貌、賢惠的妻子,并且美名遠揚,受人愛戴,人人都把他當作朋友。伊本·阿拔斯等學者說“同時,他還在方方面面服從安拉。”[14]《古蘭》說:(和盡忠的伊布拉欣的經典的內容嗎?)(53:37)即他完成了安拉的一切命令,盡最大努力服從他的主。因此說:“我在今世中賞賜酬勞他,而他在后世中,確實是清廉者之一。”正如安拉所言:(伊布拉欣當初是一個穩麥。他服從安拉,純潔無染,他不是多神教徒……在后世,他確實在清廉者的行列。)(16:120-122)
(28.魯特,那時,他對他的族人說:“你們犯了普世的人中任何人都沒有犯過的丑行。)
(29.你們真的親近男人,攔路搶劫,并在你們聚集之地作惡事嗎?”他的族人只能說“如果你是說實話的人,你就降給我們安拉的懲罰”,除此之外,無話可答。)
(30.他說:“我的主啊!求你幫助我戰勝為非作歹的人!”)
魯特的忠告,發生在魯特族人中的事情
清高偉大的安拉說,先知魯特譴責族人傷風敗俗,因為他們曾雞奸男性,犯下了史無前例的丑行。同時,他們還否認安拉及其使者,攔路搶劫,殺人越貨。
“并在你們聚集之地作惡事”,即他們在他們聚會的地方做丑事,講惡言,并且相互不加反對。有學者解釋說,他們當眾性交。穆佳黑德持此觀點;[15]有學者說,他們互相戲鬧,浪笑不絕[16]。這是阿伊莎(愿主喜悅之)和卡西姆的觀點;[17]有人說,他們斗羊斗雞,壞事做絕,牲畜不如。
“他的族人只能說‘如果你是說實話的人,你就降給我們安拉的懲罰’,除此之外,無話可答。”這歸因于他們的否認、嘲弄和頑固。因此,安拉的使者要求安拉襄助他教訓他們。他說:“我的主啊!求你幫助我戰勝為非作歹的人!”
(31.當我的使者們帶著喜訊到達伊布拉欣時,他們(天使們)說:“我們確實要毀滅這個城的居民。其居民確實是不義的。”)
(32.他(伊布拉欣)說:“魯特確在其中。”他們說:“我們非常清楚誰在其中。除了他的妻子之外,我們一定會拯救他和他的家人,她屬于留待毀滅之人。”)
(33.當我的使者們蒞臨魯特時,他因為他們感到難堪,并束手無策。他們說:“你不要怕,也不要憂傷,我們是來拯救你和你的家人的。除了你的妻子,她屬于留待毀滅之人。”)
(434.我要給這城中的人,從天上降下大難,因為他們一直是反叛的。)
(35.從中,我為理解的群體留下了一個明顯的跡象。)
幾位天使來到伊布拉欣跟前,然后去魯特那里
魯特要求安拉襄助他征服族人之際,安拉派遣天使前去幫助。天使們以客人的樣子途經伊布拉欣那里時,伊布拉欣出來熱情招待,他看到來客對食物不感興趣,就有些不可思議,且感到害怕。天使們見狀便安慰他,給他報了一個喜訊——他的妻子薩勒將生下一個清廉的兒子,這個兒子將來要成為先知。在場的薩勒聞言感到奇怪不解。《呼德章》和《石谷章》已經敘述了這段歷史。天使們給伊布拉欣帶來喜訊,并告知他們是安拉派來懲罰魯特族人的天使,伊布拉欣開始為魯特的族人求情,要求寬限他們,也許安拉會引導他們。而天使們說,“我們確實要毀滅這個城的居民。”伊布拉欣又說:“魯特確在其中。”“他們說:‘我們非常清楚誰在其中。除了他的妻子之外,我們一定會拯救他和他的家人,她屬于留待毀滅之人’”,即她將遭受毀滅,因為她一直助紂為虐,支持族人否認安拉。

后來天使們以英俊青年的模樣去魯特那里,魯特見狀后“因為他們感到難堪,并束手無策”,即魯特因為這些來客而憂心如焚,招待也不是,不招待也不是,擔心他們遭受族人的傷害。當時魯特還不知道來客的真實身份。
“他們說:‘你不要怕,也不要憂傷,我們是來拯救你和你的家人的。除了你的妻子,她屬于留待毀滅之人。’我要給這城中的人,從天上降下大難,因為他們一直是反叛的。”當時吉卜勒伊里天使從地下將魯特族人的城鎮連根拔起,提到天空中然后倒扣下去,安拉在黏泥做的石頭上打上來自他的印記,將它們像雨點般地降到這些否認者身上。它們離不義者并不遙遠。[18]后來,安拉使那里成為一片臭氣熏天的湖泊,作為永世的教訓,直到復生日。在末日,魯特的族人還要遭受最嚴厲的懲罰。因此,安拉說:“從中,我為理解的群體留下了一個明顯的跡象。”另一段經文說:(你們朝夕經過他們的遺址,難道你們還不反思嗎?)(37:137-138)
(36.我對麥德彥人派遣了他們的兄弟舒爾布。當時他說:“我的族人啊!你們要崇拜安拉,希望末日,不要在大地上為非作歹。”)
(37.但是他們否認了他。于是地震襲擊了他們,清晨他們都僵臥在他們的家中。)
舒爾布及其族人
清高偉大的安拉說,他的仆人和使者舒爾布向其族人(麥德彥人)發出了警告,并命令他們崇拜獨一無偶的安拉,讓他們害怕安拉在后世的惱怒和懲罰。他說:“我的族人啊!你們要崇拜安拉,希望末日。”伊本·哲利爾說,有學者說,“希望末日”指害怕末日。[19]這節經文和下列經文相似:(對于指望安拉和末日……)(33:21)
“不要在大地上為非作歹。”舒爾布禁止族人在大地上為非作歹,四處作惡,侵害世人。他們曾經短斤少兩,攔路搶劫,否認安拉和使者。后來安拉使大地劇烈震動,喊叫聲撕心裂肺,那時他們的靈魂被取走。這確實是一場遮天蔽日的大難。《高處章》《呼德章》和《眾詩人章》都詳述過他們的歷史。
“清晨他們都僵臥在他們的家中。”格塔德說,經文指他們都死去了;[20]還有學者解釋說:“部分人倒在部分人身上。”[21]
(38.以及阿德和塞姆德人,他們的一些故居,已經為你們所顯現。魔鬼為他們粉飾了他們的行為,并在正道上阻止了他們。雖然他們曾經是有才智的。)
(39.戈倫、法老和哈曼。穆薩確曾給他們帶去一些明證,但是,他們在地方上高傲自大,他們不是超越者。)
(40.每個人,我都因其罪惡而加以懲罰。我對他們中的一些人降下飛沙走石,另一些人則遭受震撼襲擊,有些人我使大地吞沒了他們,另一些人我淹死了他們。安拉不會虧負他們,而他們是自己虧負自己。)
否認使者的各民族遭受的毀滅
清高偉大的安拉講述了否認眾使者的各民族的情況,詳述他是怎么毀滅他們的,他們是以何種方式遭受懲罰和報應的。呼德的族人阿德人曾居住在臨近也門哈達拉毛的沙丘中;撒立哈先知的族人塞姆德人,曾居住在臨近瓦迪古拉[22]的石谷中,阿拉伯人經常經過他們的遺跡,對它非常了解;戈倫是擁有萬貫家財和巨大寶庫的豪富;法老是穆薩先知時期埃及的國王;哈曼則是法老的宰相,他和法老都是否認安拉及其使者的科普特人。他們“每個人,我都因其罪惡而加以懲罰”,即每個人都遭受了相應的懲罰。

“我對他們中的一些人降下飛沙走石。”經文指阿德人。因為他們說:“誰的力量能超過我們呢?”安拉因此派去寒冷的颶風,連續不斷地襲擊他們,將地上的沙石吹向他們,把他們從地面上卷起,吹到空中后又猛擲向大地,使其身首異處,好像被連根拔起的棗樹桿一樣。
“另一些人則遭受震撼襲擊”,經文指塞姆德人。關于他們的證據已經明確。他們曾要求一峰母駝從石頭中蹦出,安拉完全滿足了他們提出的要求,但他們在鐵的事實和證據面前并不謙恭,不但不接受正信,而且怙惡不悛,繼續否認,并威脅要將安拉的使者和信仰者們驅逐出境或亂石擊死,后來安拉以震撼聲懲罰了他們,使他們變成了僵尸。
“有些人我使大地吞沒了他們。”經文指作惡者戈倫,他違抗至上的安拉,曾在大地上趾高氣揚,目空一切,自命不凡,最終安拉使他和他的家園一起陷入地下,他將一直深陷其中,直至末日。
“另一些人我淹死了他們。”經文指法老、法老的宰相哈曼以及他們的軍隊。他們在一個清晨時分全部被淹沒于紅海之中,無一生還。
“安拉不會虧負他們”,即無論如何,安拉都沒有虧待他們。“而他們是自己虧負自己”,即他們完全是咎由自取。
(41.舍安拉而另擇保護者的人們的例子,就像蜘蛛造房的例子。但最脆弱的房子就是蜘蛛的房子,倘若他們知道。)
(42.安拉確實知道他們舍他而祈求的任何事物,他確實是萬能的、明哲的。)
(43.那是一些例子,我為世人舉出它們,但只有有知者才能領悟它們。)
把多神教徒的“神”比作蜘蛛的房子
這是安拉為那些擇取多神的人們所舉的例子,他們希望得到那些偶像和“神”的支持與供養,并在艱難時刻依靠他們。他們的這種做法就像蜘蛛造網,但那些網脆弱無比。依賴偶像,無異于依賴蜘蛛網,因為它徒有虛名。假若他們能理解這一點,就不會舍安拉而尋找保佑者了。穆斯林的情況則與此截然不同,他們堅信安拉,遵守法律,力行善功,緊握永不斷裂的堅固權柄。
然后安拉警告那些不崇拜他而多方崇拜,以其他物舉伴他的人,安拉說他知道他們的一切行為,知道他們為安拉所找的“配偶”,安拉將因為他們的舉伴而懲罰他們。安拉是明哲的、全知的。
然后清高偉大的安拉說:“那是一些例子,我為世人舉出它們,但只有有知者才能領悟它們”,即只有具備淵博知識的學者們才能參悟和深思它們。阿慕爾·本·孟勒說:“我每讀到一段經文而不理解時感到非常憂傷,因為安拉說:‘那是一些例子,我為世人舉出它們,但只有有知者才能領悟它們。’”[23]
(44.安拉以真理造化天地,對于歸信的人其中確有一種跡象。)
(45.你要誦讀你所受的天啟天經,并謹守拜功。禮拜確可制止卑劣和邪惡(的行為)。記念安拉確實是更重大的。安拉知道你們所做的。)

清高偉大的安拉說,他具備無限的大能,他本著真理創造了諸天和大地。換言之,安拉不隨意創造事物,(以便每一個人都能按他的努力而獲得回賜。)(20:15)(他依照他們的行為還報那些作惡的人,并以善果還報行善的人。)(53:31)安拉說:(此中對信士們確有一個跡象。)(15:77)這種跡象證明安拉是獨一的創造者、決策者和獨一的受拜者。
命令傳達、誦讀(《古蘭》)和禮拜
清高偉大的安拉命令使者和信士們誦讀《古蘭》,并將它傳達給世人:“你要誦讀你所受的天啟天經,并謹守拜功。禮拜確可制止卑劣和邪惡(的行為)。記念安拉的確是更重大的”,即禮拜包括兩個方面:一、放棄卑劣和邪惡的事情。換言之,堅持禮拜能促使人遠離這些行為。艾布·胡萊賴傳述,有個人來到穆圣
跟前說:“某人夜晚禮拜,白天盜竊。”使者聽后說:“你所說的事情(禮拜)將會制止他這樣做。”[24]二、記念安拉。這是最重要的目的。因此,安拉說:“記念安拉確實是更重大的”,即比第一個方面更重要。
“安拉知道你們所做的”,即安拉知道你們的一切行為。艾布·阿林在解釋“禮拜確可制止卑劣和邪惡”時說:“禮拜有三個屬性,缺一不可。一、虔誠。二、敬畏安拉。三、記念安拉。虔誠促使人做好事,敬畏制止人作惡事,記念安拉指(讀)《古蘭》,它命善禁惡。”伊本·奧尼說:“你在禮拜時就在行善。那時,禮拜已經制止你去做卑劣和邪惡之事。此時你對安拉的記念則是更重大的。”
(46.你不要和有經的人爭論,除非是以較好的(方式)。他們中的不義者另當別論。你們說:“我們歸信了已經降給我們的和降給你們的。我們的主和你們的主是一個,我們都是歸順他的。”)
和有經人辯論
這段經文的意思是,如果哪個有經人想公正地探討伊斯蘭,穆斯林就應該用最優美的(方式和態度)與其辯論,這對他更有益處。正如安拉說:(你應當以智慧與善勸導人于你主的道路。)(16:125)安拉派遣穆薩和哈倫去勸導法老時,對他倆說:(不過你倆要對他說溫和的話,他或者可能受勸,或畏懼。)(20:44)經文說:“他們中的不義者另當別論。”是指那些偏離了正確的方向,對清楚的明證視而不見,且冥頑不化、傲慢自大的人。在這種情況下你應以武力阻止他們對你的侵犯。安拉說:(我確曾以明證派遣我的眾使者,并跟他們一起降下經典和準則,以便人們遵守公道。我還降下鐵,它有強大的力量……安拉是強大的、優勝的。)(57:25)賈比爾說,我們奉命對反對安拉經典的人進行戰斗。
“你們說:‘我們歸信了已經降給我們的和降給你們的’。”意思是如果他們講了一些話,而我們不知它是真是假,我們不能否定它,因為它也許是真的;也不去肯定它,因為它可能是假的。我們歸信它的先決條件是:它應該是安拉下降的(只字未改的)經文,而不是被篡改的或經任何人注解的。如是這樣,可以籠統地歸信。艾布·胡萊賴說,有經人用希伯萊語讀《討拉特》,用阿拉伯語為穆斯林解釋。安拉的使者說:“你們不要相信有經人,也不要否定他們。你們應當說:‘我們歸信了已經降給我們的和降給你們的,我們的主和你們的主是一個,我們都是歸順他的。’”[25]
伊本·阿拔斯說:“你們怎能去向有經人請教宗教問題呢?事實上,安拉為了你們降給使者的經典,是最新的經典,你們當讀這部純潔無染的經典。它已經告訴你們,有經人曾篡改安拉的經典,自己動手寫經后說:‘這是來自安拉那里的經典。’以便用其換取微不足道的代價。你們所掌握的知識還不足以阻止你們去有經人那里向他們請教問題嗎?以安拉發誓,我還沒有見過一個有經人向你們請教降示給你們的經典。”[26]
布哈里傳述,哈米德曾聽到穆阿維葉在麥地那講述一些有關古萊什人的情況,提及凱爾卜·艾哈巴爾時說:“他是給我們介紹有經人情況的最誠實的人之一,即使如此,我們發現他所說的某些話可能是假的。”[27]
筆者認為,穆阿維葉這番話的意思是:凱爾卜有可能在語言表達中出現無意的錯誤,他給人們介紹一些經文時,自認為其中沒有問題,事實上其中不乏偽造和欺騙的成分。因為有經人的宗教與偉大的伊斯蘭不同,他們沒有專職的哈菲茲。即便如此,在短時期之內伊斯蘭民族中還是出現了許多偽造圣訓,只有安拉知道其數目是多少。蒙安拉賞賜知識的人們應以此為鑒。一切贊美和恩情屬于安拉。
(47.我這樣降下經典給你,從前蒙我賜給天經的人們歸信它。這些人中有些人歸信它。只有隱昧者才否認我的啟示。)
(48.此前,你不曾誦讀任何經典,也不會用右手寫字。否則,那些作假的人就會產生懷疑。)
(49.然而,它確實是明白的跡象,在那些已被賜給知識的人們的心中,除了不義者之外,沒有人否認我的跡象。)
《古蘭》是安拉的啟示和明證
伊本·哲利爾說:“穆罕默德啊!正如安拉為你之前的使者們降示經典那樣,他為你降示了這部《古蘭》。”[28]這句解釋非常貼切。
“從前蒙我賜給天經的人們歸信它”,即他們接受了它,并不加改變地誦讀它。譬如阿卜杜拉·本·賽倆目、賽勒曼·法里西等明智的學者。
“這些人中有些人歸信它。”“這些人”指阿拉伯人,如古萊什人。
“只有隱昧者才否認我的啟示”,即只有那些以假作真,企圖蒙上眼睛遮擋陽光的人才否認安拉的經文!他們真是愚蠢至極。
“此前,你不曾誦讀任何經典,也不會用右手寫字。”穆罕默德啊!你在接受《古蘭》(啟示)之前,在你的民族中生活了相當長的時間,在此期間,你未讀過任何書,也未寫過任何字,你的族人和其他人都知道你是一個不會閱讀也不會寫字的文盲。古代的經典也是這樣記載的。正如安拉所言:(那些跟隨使者——不識字的先知——的人,會發現他被記載在他們眼前的《討拉特》和《引支勒》當中,他命令他們行善,禁止他們作惡。)(7:157)直到復生日來臨,安拉的使者將一直如此,不會讀也不會寫。但他周圍有一些書記員,幫他記錄啟示,書寫信件。
“否則,那些作假的人就會產生懷疑。”假若你會寫善讀,那么有些愚人就會產生懷疑,并說:“這些都是穆罕默德從古代的經典中學到的”,即便如此,還是有愚人說了一些自相矛盾的話。他們說:((這是)他寫下來的古代神話,它是早晚被口授給他的。)(25:5)
安拉說:(你說:“知道諸天與大地中的奧秘的安拉降下了它。他確實是至赦的、至慈的。”)(25:6)本章的經文說:“然而,它確實是明白的跡象,在那些已被賜給知識的人們的心中”,即這部《古蘭》是明白的跡象,它揭示了真理、命令、禁令和典故學者們將它記在心中,安拉已經使它成為一部易于背記、誦讀和注釋的經典。安拉說:(的確我已使《古蘭》易于記憶,有接受勸導的人嗎?)(54:17)安拉的使者說:“任何一位先知都被賦予了能夠使人們相信他的(奇跡、跡象,用于證明先知的身份),我所獲得的是安拉的啟示,我希望我的追隨者最多。”[29]《穆斯林圣訓實錄》記載,安拉說:“我將考驗你(穆罕默德),并借你考驗他人。我要為你降下一部水洗不掉的經典,無論在你睡眠中還是清醒時,都可以讀它。”[30]意思是,即使寫著部分《古蘭》經文的紙張被水洗掉了,也不會對《古蘭》的完整性構成影響,因為《古蘭》早已經牢記在人們心中,并且易于誦讀。另一段圣訓說:“如果《古蘭》被記載于皮子上,皮子就不會被燒毀。”[31]它早已記在學者們心中,并朗朗上口,支配心靈。它的文字、意義都是奇跡。因此,古代經典形容這個偉大民族時說:“他們將經典背記在心。”
“除了不義者之外,沒有人否認我的跡象”,即只有不義者怠慢它,否認它,拒絕它。換言之,否認安拉啟示的僅僅是那些過分之人,他們明知故犯,偏離正道。安拉說:(你的主的言辭已經判定的那些人,他們不會歸信。即使任何跡象來臨他們,直到他們看到痛苦的刑罰。)(10:96-97)
(50.他們說:“為什么沒有一些跡象由他的主降給他呢?”你說:“跡象只在安拉那里,而我只是一個坦率的警告者。”)
(51.我已經降給你向他們誦讀的經典,這難道對他們還不夠嗎?其中確有慈憫和對于歸信群體的提示。)
(52.你說:“安拉足以在我和你們之間作證,他知道在諸天與大地之間的一切。”那些歸信謬誤而否認安拉的人,他們終究是虧損者。)
多神教徒要求穆圣
顯示一些奇跡,以及對他們的答復
多神教徒冥頑不化,要求穆圣顯示一些奇跡,企圖刁難穆圣
。換言之,他們要求穆圣
給他們顯示一些奇跡,以證明其使者身份,就像撒立哈為其民族帶來駱駝那樣。于是清高偉大的安拉說,穆罕默德啊!“你說:‘跡象只在安拉那里’”,即那些事情只歸安拉掌管,若安拉知道你們能遵循正道,他必定會應答你們的要求,因為這對他是輕而易舉的。但他知道,你們提出這些要求的目的不過是為了刁難和試探罷了。所以,他不會應答他們。正如安拉所說:(我沒有頒降跡象,因為一些前人否認了它。我曾賜給塞姆德人母駝作為明證,但他們虧待了它。)(17:59)
“而我只是一個坦率的警告者”,即穆圣的使命僅僅是傳達安拉明確的警告。他的責任是向人們傳達安拉的信息:(安拉所引導的人是得正道的,而被安拉置于迷誤的人,你絕不能為他找到引導的朋友。)(18:17)(你無法引導他們,但安拉引導他所欲之人。)(2:272)
多神教徒們要求使者帶來一些跡象,證明使者所顯示的信息是正確的。事實上,穆圣已經為他們帶來了一部尊貴的、其前前后后未曾受過謬誤侵蝕的經典。這部經典本身比其他任何奇跡更偉大,任何語言學家和雄辯家都無法與之抗衡,他們不但不能與之抗衡,甚至無法擬作類似的一章經文。安拉說:“我已經降給你向他們誦讀的經典。”他們還不滿意嗎?我已經為你降示了一部偉大的經典,它告訴他們這個時代之前的事,又預見未來會發生的事,能判決萬事,而你又是一個不會讀書也不會寫字的人。你未曾和任何有經人來往過,但你所帶來的這部經典,敘述了古代經典所敘述的內容,指出了前人分歧的要害,你確實帶來了明確無誤的真理。安拉說:(以色列子孫中的學者們知道它。這對他們難道不是一個跡象嗎?)(26:197)(他們說:“為什么他不從他的主那兒帶給我們一個奇跡呢?”難道以前冊章中的明證還沒有到達他們嗎?)(20:133)然后安拉闡明了他們的無知和愚蠢。
安拉的使者說:“任何一位先知都被賦予了能夠使人們相信他的(證明先知身份的奇跡、跡象),我所獲得的是安拉的啟示,我希望我的追隨者最多。”[32]
清高偉大的安拉說:“其中確有慈憫和對于歸信群體的提示”,即這部《古蘭》中蘊涵著慈憫。換言之,《古蘭》確能闡明真理,消除謬誤,其中講述到前人因為否認和犯罪而招來嚴厲的懲罰,這確實是信仰者的借鑒。
“你說:‘安拉足以在我和你們之間作證’。”穆圣說,當你們開始撒謊的時候,安拉就知道你們的情況。他知道我對你們所說的話——安拉確已派我為使者。倘若我在撒謊,安拉一定懲罰我。正如安拉所言:(如果他(穆圣)借我的名義捏造一些假話,我一定用葉米尼懲治他,然后切斷他的大動脈。你們沒有人能阻止我對他的懲罰。)(69:44-47)我告訴你們的一切都是真話,因此,安拉以各種明證支持我。
“他知道在諸天與大地之間的一切”,任何隱微的事情都隱瞞不了安拉。
“那些歸信謬誤而否認安拉的人,他們終究是虧損者”,即在末日,安拉將按照他們的行為報酬他們,他們因為曾經否認真理、追求謬誤而遭到報應。眾使者為他們樹立了鐵證,但他們卻否認這些使者,毫無理由地歸信各種塔吾特和偶像。安拉確實是明哲的、全知的。
(53.他們要求你立即帶來懲罰。如果不是有一個定期,懲罰已經降于他們了,它必將在他們不知不覺的時候突然降到他們。)
(54.他們要求你立即帶來懲罰,事實上火獄包圍著隱昧的人。)
(55.在那天懲罰將從他們的上面和腳下籠罩他們。他說:“你們嘗試你們當初所做的吧。”)

多神教徒要求懲罰立即來臨
清高偉大的安拉說,愚蠢的多神教徒要求安拉立即降下災難懲罰他們。正如安拉所言:(當時他們說:“我們的主啊!如果這是來自你的真理,那么就給我們從天上降下石雨,或給我們帶來慘痛的懲罰吧!”)(8:32)本章的經文說:“他們要求你立即帶來懲罰。如果不是有一個定期,懲罰已經降于他們了。”安拉早已定好,懲罰的日期將被延遲到復活之日,若非如此,在他們提出要求的時候懲罰早就降臨了。
“它必將在他們不知不覺的時候突然降到他們。他們要求你立即帶來懲罰,事實上火獄包圍著隱昧的人。”他們要求懲罰立即降臨,其實懲罰誓必會降臨。
“在那天懲罰將從他們的上面和腳下籠罩他們。”正如安拉所言:(他們將得到火褥子,在他們上面有重重的被蓋。)(7:41)又(在他們的上面有層層火棚,在他們的下面有層層火氈。)(39:16)又(如果隱昧的人知道那一時刻,那時他們不能擋去他們臉上和他們背上的火……)(21:39)烈火將從四面八方包圍他們,這是最嚴厲的懲罰。
“他說:‘你們嘗試你們當初所做的吧。’”這是對他們的警告、譴責和羞辱,是精神上的懲罰。如:(那天,他們將被面部拖地拽入烈火。“你們試試火刑的觸摸吧!”我確已按定然造化萬物。)(54:48-49)(那天,他們將被推進火獄的火中,這就是你們一貫否認的火!這是魔術呢?還是你們看不見?你們進入它吧!無論你們忍耐與否,對你們都是一樣的。你們只被報以你們當初所做過的。)(52:13-16)
(56.我的有正信的眾仆啊!我的大地的確是廣闊的,你們當崇拜我。)
(57.每個生命都要嘗試死亡,然后你們將被召回到我這里。)
(58.那些歸信并行善的人,我將使他們居住在樂園里的高樓上,它的下面諸河流淌,他們要永居其中。行善者的回賜是多么優美啊!)
(59.他們堅忍不移,托靠養主。)
(60.任何動物都不能負擔它們自己的生計,是安拉供養它們和你們。他是全聽的、全知的。)
建議遷徙,許諾給養和善報
清高偉大的安拉命令穆民眾仆離開當時還無法履行伊斯蘭的地方,遷徙到安拉的曠達之地,在那里履行伊斯蘭,惟獨崇拜安拉,遵守安拉的法律。因此,安拉說:“我的有正信的眾仆啊!我的大地的確是廣闊的,你們當崇拜我。”因此,穆斯林在麥加處于劣勢,遭受壓迫,難以正常生活之際遷徙到了阿比西尼亞,以便在那里實踐信仰。阿比西尼亞對客人來說是最好的地方。在那里,阿比西尼亞國王艾蘇赫麥(愿主慈憫之)給予他們居住等方面的幫助,待為國賓。此后,安拉的使者和另外一些圣門弟子遷徙到了光輝燦爛的城市——純潔的葉斯里卜[33]。
“每個生命都要嘗試死亡,然后你們將被召回到我這里。”無論你們到了哪里,你們終究要死亡。所以你們當服從安拉,遵從安拉的命令,那對你們更好。因為人生難免死亡,而最終的歸宿在安拉那里。順主的人,將得到最美好和最充分的報酬。
因此,清高偉大的安拉說:“那些歸信并行善的人,我將使他們居住在樂園里的高樓上,它的下面諸河流淌”,即我一定要讓他們住進樂園中高聳的宮殿,那里流淌著水河、酒河、蜜河和奶河,那些河各具特色,按照樂園居民的意愿流淌。“他們要永居其中。”他們永遠居住在樂園中,再也不希望環境發生變遷。
“行善者的回賜是多么優美啊!”穆民因為善功而贏得的這些宮殿,真是太優美了。
“他們堅忍不移”,即這些穆民堅持正教,為主道遷徙,背井離鄉,艱苦奮斗,他們尋求安拉的喜悅,企望安拉的回賜,對安拉的許諾堅信不移。
安拉的使者說:“樂園中有一些宮殿晶瑩剔透,里面能看到外面,外面能看到里面。安拉為那些給人(窮人或出門人)提供食物,且言語佳美、禮拜封齋,并在人們睡眠時立站拜功的人準備了它們。”[34]
“托靠養主”,即穆民在一切宗教和世俗事務中都托靠安拉。然后安拉說,他的給養并不局限于某一地區,無論被造物在何地,他的給養總會降臨。的確,遷士們遷徙之后,他們的給養比以前更豐富優美,因為不久之后他們將統治世界各地。因此,經文說:“任何動物都不能負擔它們自己的生計”,即它們不能自己獲得,或為明天而聚集、存放食物。
“是安拉供養它們和你們。”雖然他們如此孱弱,但安拉還是為你們和它們注定了給養,為這些生物獲得給養而提供了便利。一切生物——無論地上的螞蟻,空中的鳥兒,還是水中的魚類,安拉都以最恰當的方式賜給它們相應的食物。安拉說:(大地上沒有一個生物不歸安拉供養,他知道它的居所和貯藏之處,一切都在一部明確的天經中。)(11:6)
“他是全聽的、全知的。”安拉全聽仆人的一切言論,知道他們的一切動靜。
(61.如果你問他們誰造化了諸天和大地,制服了太陽和月亮。他們一定會說:“安拉。”那么,他們究竟轉變到哪里?)
(62.安拉為他意欲的仆人拓寬或限制生計。安拉是全知萬事的。)
(63.如果你問他們,誰由天空降雨,使死后的大地復活?他們一定會說:“安拉!”你說:“贊美全歸安拉!”但他們大多數是不了解的。)
安拉獨一的證據
清高偉大的安拉強調應受拜者惟有他。崇拜安拉的同時還崇拜其他偶像的多神教徒們,承認安拉獨自創造了天地和日月,制服了白天和黑夜。只有安拉是造物主、眾仆的供給者,是他們壽限的規定者。他們的壽限長短和給養貧富的不同,都是安拉規定的,所以人間出現了富人和貧民。他們也承認安拉知道什么對每個人是最恰當的,知道誰應該富裕,誰應該貧窮。經文還講到,安拉是萬物的惟一創造者和決策者。既然如此,人類為什么要去崇拜它物、托靠它物呢?既然安拉獨具權力,人們就應該只拜他。安拉經常通過講述人們承認他(安拉)獨具權力來表明他的受拜性,因為多神教徒也承認這一點。因此,多神教徒們在他們的響應詞中說:“隨時為你效勞,你沒有伙伴,除非屬于你的伙伴。你掌管他,也掌管他所掌管的。”
(64.今世的生活只是游戲和玩樂而已,后世的家才是生活,如果他們知道。)
(65.當他們乘上一艘船時,虔誠奉教而祈求安拉。但是當他將他們救到陸地時,他們突然間以物配主。)
(66.以致他們辜負我賜給他們的(恩典),并縱情享受。不久他們就會知道。)
清高偉大的安拉說,今世是微不足道的,短暫的,消亡的。今世不會永恒,說到底,它不過是一場游戲和玩樂而已。“后世的家才是生活”,即后世生活永恒長存,不會消失。
“如果他們知道”,即如果多神教徒知道這個道理,一定會舍棄即將消亡的今世而選擇永恒的后世。
然后清高偉大的安拉說,多神教徒在遭遇患難時只祈求獨一無偶的安拉。他們的這種態度為何不長期延續呢?“當他們乘上一艘船時,虔誠奉教而祈求安拉。”正如安拉所說:(當你們在海上遭遇危難時,除了他之外,你們所祈求的那些都不見了。可是當他把你們拯救到陸地時,你們就背棄了。人總是忘恩負義的!)(17:67)本章的經文說:“但是當他將他們救到陸地時,他們突然以物配主。”
“以致他們辜負我賜給他們的(恩典),并縱情享受。”許多阿拉伯語言學家、經注學家和宗教原理學家認為,經中的“倆目”( )表示結果。因為那不是多神教徒的意愿。毋庸置疑,對他們而言,情況就是如此。較安拉的決定和定然而言,這個“倆目”應該表示原因。我們在注釋(以致使他成為他們的仇敵和憂患)(28:8)時已經闡述了這一問題。

(67.他們沒看到嗎?我已設置平安的禁地,而其周圍的人們卻飽受劫掠。難道他們相信謬誤,而否認安拉的恩典嗎?)
(68.借安拉的名義捏造謊言,或者在真理來臨時否認它的人,誰比他更為不義呢?難道火獄中沒有隱昧者的住處嗎?)
(69.為我而奮斗的人們,我一定為他們引導我的條條道路,安拉確實和行善者同在。)
勸誡,講述禁地的尊嚴
清高偉大的安拉講述他對古萊什人的恩典:讓他們居住在原居民和外來者都能在其中享受平等權益的禁地。在任何時期,進入禁地的人,都能得到安寧,而其周圍阿拉伯沙漠的居民卻常年遭受著掠奪和戰爭的蹂躪。正如安拉所言:(為了古萊什的團聚——將他們團聚在冬夏的旅行,所以,讓他們崇拜這天房的主吧。他曾給饑餓的他們供食,并曾使他們從恐懼中獲得安寧。)(106:1-4)
“難道他們相信謬誤,而否認安拉的恩典嗎?”他們舉伴安拉,將一些偽神和偶像與安拉共同崇拜,這就是他們對安拉的感謝嗎?(他們將安拉的恩典換成了隱昧,并使自己的民族陷入毀滅之境。)(14:28)他們不相信安拉所派的先知、仆人和使者。他們理應虔誠拜主,不給安拉舉伴,相信使者并尊重他。然而,他們卻否認使者,攻擊使者,迫使他背井離鄉。因此,安拉取消了對他們的恩典,在白德爾戰役中消滅了應該消滅的人。最終使國權歸于安拉、使者和信士們。安拉襄助使者解放了麥加,使多神教徒無奈地遭受屈辱。
“借安拉的名義捏造謊言,或者在真理來臨時否認它的人,誰比他更為不義呢?”有些人借安拉的名義而撒謊,他們將在末日遭受最為嚴厲的懲罰。安拉沒有為他們降下任何啟示,但他們卻說:“我得到了啟示。”還有一些人說:“我將像安拉那樣頒降啟示。”但真理來臨時他們卻否認真理,他們也將遭受最嚴厲的懲罰。第一種人是造謠者,第二種人則是撒謊者。
因此,安拉說:“難道火獄中沒有隱昧者的住處嗎?”
然后說:“為我而奮斗的人們。”這里指使者、圣門弟子以及末日還未曾來臨之際每一位跟隨使者道路的人。
“我一定為他們引導我的條條道路”,即安拉讓他們看到他指引的條條正道,也就是今世和后世中安拉的道路。
來自安卡地區的阿拔斯·海穆達尼在解釋“為我而奮斗的人們,我一定為他們引導我的條條道路,安拉確實和行善者同在”時說:“那些遵循了已經掌握的知識的人們,安拉將引導他們掌握他們所沒有掌握的知識。”[35]艾布·蘇萊曼·達拉尼聽到這句話后頗為驚喜,說:“感悟到有益知識的人們,在遵循這些知識之前,應該看看圣訓中是否有相同的記載,若發現有相同記載,便可以去遵循它,并要贊美安拉,使其內心符合圣訓精神。”
“安拉確實和行善者同在。”舒爾賓說,麥爾彥之子爾撒說:“‘行善’是以德報怨,而不是以恩報恩。”安拉至知。
《蜘蛛章》注釋完。一切贊美和恩情只歸安拉。

[1] 《提爾密濟圣訓集》3298;《艾哈麥德按序圣訓集》1:172。
[2] 或許這句經文應該是“安拉必定要知道哪些是真誠的人,哪些是說謊的人”中的“知道”。這個例子與上述經文有出入,但意義接近。——譯者注
[3] 《提爾密濟圣訓全集詮釋》9:48;《艾哈麥德按序圣訓集》1:181;《穆斯林圣訓實錄》4:1877;《艾布·達烏德圣訓集》3:177;《圣訓大集》6:348。
[4] 《泰伯里經注》20:13。
[5] 《穆斯林圣訓實錄》4:206。
[6] 《布哈里圣訓實錄詮釋——造物主的啟迪》6:419。
[7] 《散置的珠寶》5:272。
[8] 《穆斯林圣訓實錄》4:1997。
[9] 《散置的珠寶》5:273。
[10] 《泰伯里經注》20:18。
[11] 《泰伯里經注》20:19。
[12] 《艾布·達烏德圣訓集》5:75;《伊本·馬哲圣訓集》1:30.
[13] 《布哈里圣訓實錄詮釋——造物主的啟迪》6:447。
[14] 《泰伯里經注》20:27、28。
[15] 《泰伯里經注》20:29;《伯厄威經注》3:466。
[16] 一譯當眾放屁。——譯者注
[17] 《泰伯里經注》20:30。
[18] 請參看11:82-83節經文。——譯者注
[19] 《泰伯里經注》20:34。
[20] 《泰伯里經注》20:34。
[21] 《泰伯里經注》20:34。
[22] 位于希賈茲,與麥地那較近。——譯者注
[23] 《散置的珠寶》6:464。
[24] 《艾哈麥德按序圣訓集》2:447。
[25] 《布哈里圣訓實錄詮釋——造物主的啟迪》8:20。
[26] 《布哈里圣訓實錄》7363。
[27] 《布哈里圣訓實錄詮釋——造物主的啟迪》13:345。
[28] 《泰伯里經注》20:50。
[29] 《布哈里圣訓實錄詮釋——造物主的啟迪》8:619。
[30] 《穆斯林圣訓實錄》4:2197。
[31] 《艾哈麥德按序圣訓集》4:155。
[32] 《艾哈麥德按序圣訓集》2:341;《布哈里圣訓實錄詮釋——造物主的啟迪》8:619;《穆斯林圣訓實錄》1:134。
[33] 麥地那的原名。“麥地那”意為城市。——譯者注
[34] 《圣訓大典》3:301。
[35] 他的這句話和一句圣訓箴言非常接近。——譯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