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背景介紹

一 合作研發的特點

傳統供應鏈中供應商和企業之間的買賣關系較為松散,這種買賣而非合作的關系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雙方之間的直接溝通,使得供應鏈渠道的協調效率低下。現如今,產品的生命周期越來越短,企業的戰略運作必須變得更為敏捷,才能快速響應顧客多樣化的需求。隨著供應鏈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思想在實踐中的深入,企業逐漸認識到供應鏈內部一體化的重要性,將供應商、生產商、零售商和最終客戶等聯為一體,彼此之間形成密切的戰略伙伴關系,擁有共同利益目標和一定信息共享程度,從而實現優勢互補,提升整個供應鏈的競爭力。

合作研發具有時效性和風險性,通過合作研發可以使企業更容易獲得所需要的資金、技能和知識。一方面,由于創新產品的時效性、研發結果的不確定性,企業需要持續投入資金,因而供應鏈的資金風險較大。企業往往采取引入外部風險投資、供應鏈內部融資、商業銀行借貸等方法來解決資金問題。另一方面,為快速有效地獲得所需要的技能和知識,創新企業通常會選擇技術外包或讓供應商參與研發。

在生物醫藥產業中,制藥企業對生物技術公司的研發外包是一個較為普遍的現象。例如,生物技術公司掌握創新產品的思想和專利技術,但缺乏資金和市場營銷渠道來保證整體項目的完成;與此同時,很多大型制藥公司擁有雄厚的資金實力,致力于尋求更好的投資項目[1]。根據合作技術與協議指標數據庫(The Cooperative Agreement and Technology Indicators Database),僅2006年就有約900例商業技術聯盟簽署,其中60%集中在醫藥、信息技術、化學制品、航天工業、汽車工業。20世紀80年代,這些合作大多采取股份制方式,而現如今96%的創新研發技術合作采取了契約方式[2]

企業間通過合作研發而獲得的巨大收益引起了各國政府對合作研發模式的重視。1996年美國企業引進的外部資本已相當于總研發資本的12%—35%,而在日本甚至達到40%—60%。合作研發模式主要包括橫向合作研發和縱向合作研發。橫向合作研發是指在同一行業的企業聯合起來進行技術開發;縱向合作研發是指產業鏈上具有一定上下游生產關系的企業進行合作研發。供應商是縱向合作模式的重要參與者之一。擁有更好研發技術和原材料優勢的供應商可以幫助核心企業減少開發的時間和成本,使其抓住更多的市場機會、分擔創新研發風險。例如,日本汽車生產商豐田與重要部件的供應商積極緊密合作,其單款汽車平均開發時間只有美國同行的2/3,平均價格僅為歐洲同行的1/2左右;AMD和Fujitsu公司利用有關閃存的專業知識池共同生產芯片,與Intel展開競爭。同時,研發供應方的專業經驗和知識能給企業帶來更多創新思路,例如,蘋果供應商Dialog與無線充電公司Energous達成合作,共同研發新的無線充電技術,以期在下一代蘋果手機產品中使用。調查發現,有40%的CEO認為供應商是企業重要的創新來源[3]

二 綠色研發設計的必要性

人口、環境和資源一直是人類社會面臨的三大問題,直接關系到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為此,國際社會相繼出臺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1992)和《京都議定書》(1997),提出了低碳經濟的理念。“十三五”是我國實現從高碳到低碳的轉型期,制造企業為了實現低碳減排的目標,獲得可持續的盈利能力,將重新考慮優化產品結構,研發低碳產品,而合作研發正是實現這一轉變的有效途徑。

然而,隨著產品更新換代速度的加快,廢棄產品引發的資源過度消耗和環境污染問題受到了全球各國的廣泛關注。在美國,每年被丟棄的電子電器產品已經高達200多萬噸。根據工信部2015年提供的數據,目前,我國手機、計算機、彩電等主要電子產品年產量超過20億臺,每年主要電器電子產品報廢量超過2億臺,重量超過500萬噸,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一大電器電子產品生產和廢棄大國[4]。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兼具資源性與環境性。廢棄電器電子產品中的有害物質,如果回收處理不規范,將對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威脅與傷害,而含有的重金屬和塑料(一般按重量計,含金屬40%、塑料20%、玻璃12%)大部分可再利用[5]

發達國家或地區紛紛制定關于產品回收的相關政策。例如, 2003年2月13日歐盟首次頒布了《關于廢棄電子電器設備指令》(Waste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Directive, WEEE Directive),并于2012年對WEEE Directive進行了修訂,其中特別指出,考慮到電子產品重要部件(例如電路板、電池、磁鐵等)在原材料選用、可回收性、可拆解性等方面的問題,應對產品部件進行生態設計(Eco-Design),以降低對某些特殊材料的需求,提升產品回收效果[6]

產品研發設計在耐久性和低碳回收兩方面都可能產生積極作用,如HP公司的臺式電腦采用鋁制箱體比塑料材質更耐用,且回收費用更低。但是,產品設計對兩方面的貢獻也會產生沖突,如使用螺絲釘比黏合劑更持久,因為螺絲的化學穩定性和耐熱性更好,但是螺絲在回收時需要拆解,回收成本較高。Apple公司出于環保的考慮在數據線上采用了不含鹵素的 TPE(熱塑性彈性體)線材,相比普遍使用的 PVC(聚氯乙烯),這種材料柔軟、高彈性、環保無毒安全,易于回收利用,在安全環保性上具有顯著的優勢。不過,TPE 線材很輕很軟,在強度和耐久性上無法與 PVC 線材相比[7]。再如,鎳氫(NiMH)電池比鎳鎘(NiCd)電池更具環保性,易回收,但鎳氫電池可反復充電的次數少于鎳鎘電池。

考慮到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和閉環供應鏈(Closed Loop Supply Chain,CLSC)的整體減排效果,企業應從產品設計開發階段系統地考慮原材料選用、生產、使用、回收、再制造和資源利用等各個環節對資源環境造成的影響,推動有害物質替代與減量化、可拆解設計、可再制造設計和綠色材料選用等關鍵技術的研發和應用。由此可知,面向低碳、回收、減排的產品設計是未來創新研發的重要目標,生產商必須與其研發供應方進行協同合作。

在環境和資源保護方面的立法中,歐盟廣泛采用生產商延伸責任制(Extended Producer Responsibility, EPR)和污染者付費原則,盡量促進環境外部性內部化[8]。這些標準不僅約束歐盟國家企業,甚至將產品出口到歐盟的某種零部件企業也要為自己生產的產品承擔相應責任。而日本、美國、韓國、新加坡等也都制定了相應的法律法規。相比之下,我國雖然每年產生大量的化工、電子廢棄物,但是對于廢舊產品回收的碳排放關注度不夠,沒有納入閉環供應鏈的減排目標。我國廣東貴嶼和浙江臺州都已經成為世界知名的“電子垃圾場”,主要從事地下作坊式的非正式廢棄電子產品回收,至今已發展成回收、拆解、再加工到銷售的完整產業鏈,但與此同時這些城鎮污水橫流、氣味難聞,對環境造成了不可逆轉的損害[9]。我國于2011年1月1日起實施了《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建立了由生產商繳納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直至2016年4月,工信部等四部委向社會公示了電子電器產品EPR制度首批試點企業名單,引導制造企業建立產品全生命周期EPR管理體系,鼓勵開展協同創新[10]。因此,有必要從運營管理的角度研究政府如何具體實施各項制度以及企業如何進行應對決策。

三 不完全信息的存在

從供應鏈中信息鏈的角度看,上下游企業之間研發合作的目的之一是掌握更多的信息資源來幫助企業進行決策。比如,接近銷售市場的零售商比供應商擁有更準確的市場需求預測信息,有助于供應商制定合理的生產決策;同時,消費者需求的多樣化可以被反饋到上級供應商以進行新產品研發。另外,研發方比委托方更了解零部件中使用的新材料和新技術的相關信息,對產品的升級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實踐中,完全信息共享幾乎是不可能的,企業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考慮始終存在著信息不對稱的現象。

一方面,私有信息在簽約之前難以被觀測。供應鏈上的參與者作為理性人會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擁有優勢信息的研發方基于自身利益考慮可能會隱瞞自身真實的成本信息、技術水平等,甚至傳遞虛假信息。供應商和生產商都希望自己能從合作中獲得最大利益而付出最少成本,從而導致研發聯盟成員在研發目標、研發投入、市場開發、收益分配等方面出現決策差異。尤其在藥品、高科技產品的創新研發中,研發方對新材料、技術的使用和研發努力程度很難被觀測。因此,作為供應鏈核心企業,生產商會選擇各種形式的合作以獲取更多的信息資源,從而降低產品成功上市的風險。同時,依靠大數據收集到的市場端信息,也成為供應鏈合作伙伴想要獲得的重要信息。信息的不對稱在合作伙伴之間會產生信任危機。在合作中各方面信息和知識的交流共享程度是合作創新成敗的關鍵因素。例如,富士康是蘋果公司最大的電子產品合同生產商,其生產過程中的社會責任(Social Responsibility)問題一度引起國際社會的極大關注,也使蘋果公司品牌聲譽受到損害。2012年,蘋果公司決定利用自身技術條件和富士康合作改進中國工廠的生產條件,共同承擔企業的社會責任成本。

另一方面,研發創新結果具有不確定性。盡管研發合作中參與各方已經訂立了全面嚴格的契約,對研發項目的目標、計劃、付款條件、違約責任進行明確的界定,但由于研發項目本身的不確定性,研發結果往往無法準確預測,因而無法寫進契約中。為了保證研發產品的競爭力,研發合作中都希望對方能最大限度地進行研發投入,而自身盡可能地降低成本。據統計,一項產品生產成本的80%在產品研發階段已經確定,因而企業在進行新產品研發時更注重其供應商的成本信息,來自Copeland公司的運營總監指出,降低原材料和零部件成本的最好方法是利用供應商的經驗和真實的成本信息在設計過程中進行產品改進。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松溪县| 思茅市| 安远县| 太原市| 温州市| 河源市| 临潭县| 昌宁县| 攀枝花市| 陇川县| 定西市| 大港区| 新平| 宜兰市| 蕲春县| 连城县| 虎林市| 天气| 拉孜县| 东乡县| 霍林郭勒市| 松江区| 宝兴县| 文水县| 区。| 分宜县| 仪陇县| 诸暨市| 平塘县| 昌乐县| 平远县| 申扎县| 康保县| 绥棱县| 安乡县| 且末县| 滨海县| 永福县| 黔东| 石首市| 吉水县|